景定元年四月,忽必烈派翰林侍读学士郝经携国书出使南宋,商定和议。理宗听说蒙古使臣前来,对宰相表示:“北朝使来,事体当议。”贾似道则担心郝经入朝后会泄露他私下请和的行为,因此摆出“强硬”的姿态:“和出彼谋,岂容一切轻徇?倘以交邻国之道来,当令入见。”理宗在贾似道的主张下遂下诏“誓不与北和”,并令人毁掉接待外国使者的“都亭驿”,以表示坚决的态度。郝经等人进入宋境后,贾似道命李庭芝将一行人扣留在真州(今江苏仪征)军营,既不提议和,又不许郝经返蒙。忽必烈由于忙于处理蒙古贵族内部的争斗,无暇南顾,郝经因此被拘禁了长达16年。
咸淳三年(1267)十一月,忽必烈解决了国内矛盾后,转头南向,以郝经被拘为口实,发动了征服南宋的战争,率先倡议南征的正是刘整。刘整进言:“宋主弱臣悖,立国一隅,今天启混一之机,臣愿效犬马劳,先攻襄阳,撤其扞蔽。”蒙古贵族多有对南侵持反对意见者,刘整又上奏:“自古帝王,非四海一家,不得为正统。圣朝有天下十七八,何置一隅不问,而自弃正统耶!且襄阳吾故物,由弃而弗戍,使宋得窃筑为强藩,若复襄阳,浮汉入江,则宋可平也。”忽必烈因而下定决心南征。
凭借对南宋防御体系的了解,刘整建议忽必烈调整战略方向,将进攻重点由川蜀地区转移到荆湖地区的襄樊,“攻蜀不若攻襄,无襄则无淮,无淮则江南可唾手下也”。襄樊位于南阳盆地南部,是由襄阳和樊城组成的双子城,为南北交通要冲。清人顾祖禹曾说:“湖广之形胜,……以天下言之则重在襄阳,以东南言之则重在武昌,以湖广言之则重在荆州。”忽必烈采纳刘整的建议,命阿术与刘整共同经略,集中全力于襄阳寻求突破。
在具体战术方面,蒙军也较此前有了较大改变。刘整提出“急攻缓取”的策略来谋取襄樊,他利用吕文德贪财好利的性格,派遣使臣以玉带贿赂,请求在樊城外置榷场,吕文德果然欣然许之。使者紧接着说:“南人无信,安丰等处榷场,或为盗所掠,愿筑土墙以护货物。”吕文德开始不同意,但身边有人劝他说:“榷场成,我之利也,且可因以通和好。”吕文德深以为然,蒙军遂于樊城外鹿门山筑土墙,于白鹤城筑堡寨,不仅有了守备之处,更遏止了宋朝南北之援。吕文德此时才意识到蒙军的图谋,却为时已晚,顿足叹曰:“误朝廷者我也!”此后,蒙军在襄樊周边险要地带大量修筑城堡,阻断南宋水、陆援军,断绝襄樊守军补给,坐待襄樊粮尽援绝。(www.xing528.com)
蒙军是卓越的骑兵,利于在原野上驰骋,却不习水战,如今面对恃江河之险的襄樊,非以舟师不能奏效。咸淳四年(1268)八月,刘整建言阿术:“我精兵突骑所当者破,惟水战不如宋耳,夺彼所长,造战舰习水军,则事济矣。”此后,刘整造战舰五千艘,练水军七万人,训练不辍,宋军在水战方面的优势逐渐丧失。
经过忽必烈对蒙古帝国的改造,使其中央集权加强,组织、动员能力大增,能够调动各方力量贯彻统治者的意图。蒙军一改此前的战略战术,将战略重点由川陕转移到襄樊,并放弃此前游击的战术,投入大量人力、财力于筑堡、造船和练军,虽一直未能取得决定性战果,消耗甚大,但仍然坚持既定战略,展现出势在必得的决心。这些根本性的改变使蒙军能对南宋发动长期而持续的攻击,以往宋军固守城池,等蒙军后勤断绝自行退走的形势,如今已转变为蒙军把守城堡,待襄阳粮尽而降。战争形势的改变,使南宋等于面对全新的敌人,要想克敌制胜,必须在战略构想、军队组织、武器装备上都有所改进。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