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天下传世,宋朝始显-识宋 我们的宋朝

天下传世,宋朝始显-识宋 我们的宋朝

时间:2023-08-3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朱熹门人推动了南宋政府对道学禁令的解禁。宁宗同意刘爚的建议,但由于朝中部分大臣的反对,最终未能实行。真德秀的政治声望是朱子学派的重要资源,同时代的学者称赞他拯救了道学的命运,《宋史》写道:“然自侂胄立伪学之名以锢善类,凡近世大儒之书,皆显禁以绝之。德秀晚出,独慨然以斯文自任,讲习而服行之。党禁既开,而正学遂明于天下后世,多其力也。”

天下传世,宋朝始显-识宋 我们的宋朝

浙学和陆学的衰落使朱学一枝独秀,朱熹弟子门人的宣传和活动,也推动着朱熹走向道学的核心地位。朱熹门人推动了南宋政府对道学禁令的解禁。嘉定四年二月,朱熹弟子刘爚自浙江提刑任上召还为国子司业,他极力为“伪学”鸣冤,先后提出两项建议:一是要求太学国子监采用朱熹白鹿洞书院学规;二是呼吁宁宗下诏废止此前发布的禁止道学的条令。宁宗同意刘爚的建议,但由于朝中部分大臣的反对,最终未能实行。嘉定五年(1212)三月,刘爚迁国子祭酒,奏请将朱熹《论语集注》《孟子集注》列于官学,得到同意。当年六月,南宋政府正式下诏“开伪学禁”,将朱熹集注的《大学》《论语》《孟子》《中庸》等书列于官学。

宋人倡导“敬宗收族”,朱门弟子在这方面表现得尤为突出。朱熹的弟子也是女婿黄榦把朱熹门人团结在一起,他坚定维护朱熹学说,撰写了“朱子行状”,成为日后朱熹传记的主要资料。黄榦把朱熹描述为道学传统的高峰:“道之正统,待人而后传。自周以来,任传道之责,得统之正者,不过数人。而能使斯道章章较著者,一二人而止耳。由孔子而后,曾子、子思继其微,至孟子而始著。由孟子而后,周、程、张子继其绝,至先生而始著。”他将朱熹与孟子并列,认为朱熹使道学达到巅峰,贡献超过北宋周敦颐二程等人。朱熹的另一位弟子陈淳赞扬唯有朱熹可以延续道统:“故孔、孟、周、程之道,至先生而益明,所谓主盟斯世,独惟先生一人而已。”他撰写《北溪字义》,系统解释朱熹哲学关键观念,规范后人对朱熹思想的理解。他在讲学中强调朱熹学说的重要意义,沿袭朱熹的说法,突出周敦颐经二程直接到朱熹的道统传承,越过张载提升朱熹的地位。(www.xing528.com)

至理宗时期,为了应对日益增长的蒙古威胁,南宋政府将道学提升为官方学术。蒙古于端平元年(1234)消灭金朝,势力扩展到南宋边界。在金朝遗老的建议下,蒙古贵族在华北统治中心建立孔庙,自称继承儒家正统。宋朝为对抗蒙古的军事文化侵略,不得不采取措施宣示自己的正统地位,魏了翁和真德秀两位道学领袖被召入朝。真德秀是朱熹再传弟子中的杰出领袖,黄榦称赞他和陈宓:“此二公者异日所就,又当卓然其护法大神也。先师没,今赖有此耳。”真德秀的政治声望是朱子学派的重要资源,同时代的学者称赞他拯救了道学的命运,《宋史》写道:“然自侂胄立伪学之名以锢善类,凡近世大儒之书,皆显禁以绝之。德秀晚出,独慨然以斯文自任,讲习而服行之。党禁既开,而正学遂明于天下后世,多其力也。”真德秀在各地州府传播道学价值观,建立祠堂祭祀朱熹等人,加强书院的传统,使朱熹的学术更受士子欢迎。嘉熙二年(1238),蒙古建立太极书院,祭祀周敦颐、二程、张载、杨时和朱熹,这些措施加强了对南宋政权在意识形态方面的挑战。理宗遂于淳祐元年(1241)颁布敕令,以道学为国家正统的意识形态,并将朱熹、周敦颐、张载、二程画像供奉在孔庙中,尤其肯定朱熹的成就使道学昌明,在宣示南宋继承北宋文化正统之余,确立了朱熹道学权威的核心地位。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