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熹出生于宋高宗建炎四年,恰逢宋金战争时期的混乱与动荡,他的父亲朱松是一名中下级官员,由于反对秦桧主持下的和金政策,仕途遭遇挫折。朱松是杨时弟子罗从彦的学生,自朱熹小时候就培养他对二程学术的兴趣。绍兴十三年(1143),朱松病逝,委托胡宪、刘子翚、刘勉之三位学者负责朱熹的教育。三人也都信奉二程学说,朱熹在他们的指导下,钻研张载、二程的著作,造就了他的道学性格。
成年以后的朱熹追求儒家思想的纯粹,但少年时代他也曾广泛涉猎,禅、道、文章、诗词、兵法样样都学。他尤其对佛教兴趣深厚,非常喜爱大慧宗杲的禅说,并师事大慧宗杲的弟子道谦。绍兴十八年(1148),十九岁的朱熹赴临安参加科举考试,随身行李中只有一部《大慧语录》。他借用禅学解释《易》和《论语》《孟子》,由于考官周执羔、沈该、汤思退等都好佛老,居然考中进士。朱熹考取功名的时间比同时代其他主要思想家如吕祖谦、陆九渊、叶适、陈亮等都要早,虽然仅位列五甲第九十名,但朱熹此后可以不必再为应付科举而浪费时间,可以自由安排学业。到二十岁时,朱熹的学问有了很大进境,意识到读书应融会贯通:“某从十七八岁读至二十岁,只逐句去理会,更不通透。二十岁已后,方知不可恁地读。元来许多长段,都自首尾相照管,脉络相贯串,只恁地熟读,自见得意思。从此看《孟子》,觉得意思极通快,亦因悟作文之法。”
朱熹思想上放弃佛老而专研儒学,是在见到延平先生李侗以后。绍兴二十三年(1153)秋,朱熹在赴任同安县主簿的途中拜访了李侗。李侗与朱松一样师从罗从彦,朱松推许他为二程学术的传人。朱熹探讨程学时兴致勃勃地参引释、道之说,李侗批评他不能以儒、释、道混同为一,而应集中精力研究程学。朱熹日后回忆说:“某少时未有知,亦曾学禅,只李先生极言其不是。后来考究,却是这边(指儒学)味长,才这边长得一寸,那边便缩了一寸,到今销铄无余矣。毕竟佛学无是处。”(www.xing528.com)
在李侗的影响下,朱熹完全转向程学。乾道二年,他撰写《杂学辨》一文,批评苏轼、苏辙、张九成、吕本中等人对《易经》《老子》《中庸》《大学》的注解,认为诸人将儒家经典与释、道思想混为一谈,致使异端邪说日渐发展。《杂学辨》表明朱熹已经与年轻时代儒佛混一的思想告别,开始清理他所认为的儒家内部异说,在随后的《二程遗书》《论孟精义》《论孟集注或问》等著作中,朱熹旁征博引各种观点来解释二程理论,在编选、诠释各家学说的过程中,显示出逐步走向道学权威的自信与成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