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王安石去位,尘封旧时宋朝

王安石去位,尘封旧时宋朝

时间:2023-08-3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神宗的犹豫动摇,使王安石感觉到人言纷纷之下,“陛下已不能无惑矣”,他因此多次提出辞职,都经神宗极力挽留而留任。王安石由此嫌恶李评,不久将之外放。激烈的政治斗争,以及神宗的动摇,使王安石陷入去与留的矛盾中。韩绛向神宗建议召回王安石,熙宁八年二月,王安石再次拜相。熙宁九年六月,王安石的儿子王雱去世,年仅33岁。王雱自幼聪慧过人,深得王安石钟爱,他的去世使王安石再受重大打击。

王安石去位,尘封旧时宋朝

反变法派官员的纷纷攘攘,给王安石制造了很多麻烦,但令他最伤脑筋的,还是神宗的动摇。“变法”虽被确定为国是,但只是一个大方向,如何变、变什么、由谁主导、各方权力如何分配,诸多问题都需要在实际操作中予以明确。对于一些新法措施,神宗与王安石存在分歧,特别是那些明显有违宋朝“祖宗家法”的条目,神宗更会表现出深切的疑虑。熙宁三年,韩琦上书言青苗法不便,神宗不知有心还是无意,拿着韩琦的奏疏对王安石等人说:“琦真忠臣,虽在外,不忘王室”,一度要停止青苗法。熙宁五年(1072),神宗又想要废罢市易法,经王安石苦劝才作罢。神宗的犹豫动摇,使王安石感觉到人言纷纷之下,“陛下已不能无惑矣”,他因此多次提出辞职,都经神宗极力挽留而留任。

新法推行的过程中,神宗与王安石的关系不断经受着考验。司马光《涑水记闻》中记载了这样一件事,神宗一次向王安石询问外廷发生的一件事,王安石问他从何得知,神宗不愿回答。王安石道:“陛下与他人为密,而独隐于臣,岂君臣推心之道乎?”神宗这才说:“得之李评。”王安石由此嫌恶李评,不久将之外放。另一天,王安石向神宗询问一件隐秘之事,神宗也问他从何得知,王安石不肯说,神宗道:“朕无隐于卿,卿独有隐于朕乎?”王安石不得已答道:“朱明之为臣言之。”神宗由此嫌恶朱明之。通过文字,我们明显可以感觉到,神宗与王安石之间已经出现了某种猜疑和嫌隙。

激烈的政治斗争,以及神宗的动摇,使王安石陷入去与留的矛盾中。与此同时,外部环境也越发困难。熙宁六年(1073)秋到次年春,久旱不雨。在古代中国,灾异的发生往往与朝政阙失联系起来,被用于政治斗争的工具,此次也不例外。光州司法参军郑侠上《流民图》,描绘各地百姓由于旱灾而流离失所的景象,并把灾害归罪于王安石领导的变法。据说疏奏既上,神宗夜不能寐,反复观图,长吁短叹。第二天,神宗诏罢方田、保甲等法,凡十八事。因吕惠卿、邓绾等人力争,最后只罢方田均税法。

外廷议论纷纷,宫中的太皇太后和皇太后也向神宗哭诉“王安石变乱天下”,使神宗对新法越发怀疑,命王安石裁减新法条目。王安石再次提出辞职,于熙宁七年四月出知江宁府,这是他第一次罢相。神宗命韩绛、吕惠卿继续主持新法,时人称韩绛为“传法沙门”、吕惠卿为“护法善神”。

王安石离开后,朝中形势发生了急遽变化。吕惠卿意图大权独揽,与韩绛和另一位变法派大臣曾布多次发生龃龉,并且为了防止神宗复用王安石,对王安石百般诋毁。韩绛向神宗建议召回王安石,熙宁八年(1075)二月,王安石再次拜相。王安石回到京城后,蓦然发现已经物是人非,除了反变法派一如既往的抨击,还要面对变法派内部的分裂。王安石的复相,断绝了吕惠卿升迁的可能,吕惠卿因此采取不合作的态度,在用人和措置新法等诸多问题上故意制造事端。熙宁八年十月,吕惠卿出知陈州,怨恨之下上书控诉王安石,言语中充满恶毒中伤,比反变法派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原本众志成城的变法派同僚分崩离析,彼此攻讦不已,王安石环顾四周,竟然没有可以信任的人,这使他陷入痛苦之中。(www.xing528.com)

王安石复相后,神宗对他比从前疏远多了。经过多年的历练,神宗积累起足够丰富的政治经验,对王安石的意见已经是不肯听从的居多了。王安石对身边的人感叹:陛下对我的信任,哪怕只有从前的一半也就足够了,从而对政事更加心灰意冷。熙宁九年(1076)六月,王安石的儿子王雱去世,年仅33岁。王雱自幼聪慧过人,深得王安石钟爱,他的去世使王安石再受重大打击。种种因素累加起来,使王安石精神上备感疲惫,也坚定了他的退隐之心。王安石屡次乞解机务,甚至请好友王珪代为陈说,最终在熙宁九年十月,以镇南节度使、同平章事判江宁府,第二次罢相。

这次罢相后,王安石一直赋闲江宁,度过了他的晚年。他彻底摆脱了政治的困扰,读书著述,寄情于山水之间。王安石在江宁城外营建了宅舍,取名“半山园”,虽然简陋,但他却非常满意。半山园北面是谢公墩,相传是东晋名臣谢安的故宅;南面有定林寺,王安石常在寺中读书;附近还有孙权墓、宝公塔等古迹,都是王安石常去的地方。早年间因为变法而与王安石争吵不断的苏轼,后来特意去看望王安石,两人一起谈论文学、研读佛经,非常投机。苏轼给友人写信说:“某到此,时见荆公,甚喜。”他甚至也想在江宁买地建宅,以便接近王安石。作为同时代出类拔萃的文人代表,放下政见分歧,他们很容易在精神上找到契合点。

元丰八年(1085)三月,神宗去世,王安石撰写挽词,满怀感情地回顾了与神宗的过往:“城阙宫车转,山林隧路归。苍梧云未远,姑射露先晞。玉暗蛟龙蛰,金寒雁鹜飞。老臣他日泪,湖海想遗衣。”次年四月,王安石也于江宁病逝。自王安石罢相,昔日门生故吏大多舍之而去,因此葬礼冷冷清清。张舜民为王安石撰诗哀悼,讽刺地说:“门前无爵罢张罗,元酒生刍亦不多。恸哭一声唯有弟,故时宾客合如何?”又道:“去来夫子本无情,奇字新经志不成。今日江湖从学者,人人讳道是门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