狄青声名鹊起,得益于文臣群体如尹洙、韩琦、范仲淹等人的推荐,但也恰恰是在西北期间,他第一次与文臣群体发生了摩擦。庆历三年(1043),德顺军生户王氏家族献水洛城,陕西四路经略安抚招讨使郑戬上奏,请求在当地筑城,集聚蕃兵捍御西夏,朝廷从之。郑戬令刘沪兴工,又派著作佐郎董士廉带兵相助。然而时任陕西宣抚使的韩琦却上书要求罢修水洛城,也得到朝廷的认可。这样,围绕是否修城就存在相互矛盾的两道旨令,郑戬和韩琦之间也产生了意见分歧。庆历四年(1044)正月,韩琦还朝为枢密副使,郑戬改知永兴军,就是为了将之调离。但郑戬坚持己见,仍令刘沪、董士廉二人督役如故。知魏州尹洙和泾原路副都部署狄青都站在韩琦一边,认为修城有害无利。尹洙数次召刘沪、董士廉还城,都被二人拒绝,尹洙大怒,命狄青带兵收捕二人送至德顺军狱,欲以违抗军令的罪名斩之。已经投靠宋朝的蕃部受到惊扰,烧积聚、杀吏民为乱。朝廷派盐铁副使鱼周询前来调查,鱼周询了解情况后,支持郑戬修城的主张,朝廷遂下诏释放刘沪和董士廉,迁尹洙知庆州,水洛城继续修筑。
在此期间,朝中大臣议论纷纷,但争论的焦点却不是是否应该修城,也不是针锋相对的韩、郑等人,而是奉命行事的狄青。参知政事范仲淹认为,刘沪在边境多有战功,董士廉是京官,不能任由狄青斩杀,批评狄青是粗人,不知朝廷事理。大臣孙抗弹劾狄青不当沮败刘沪修水洛城。谏官余靖也抨击狄青公报私仇,囚禁大臣,如果刘、董二人因冒犯大将而受罚,朝廷又不能保全,则今后边臣谁肯效力?他建议朝廷诫敕狄青,如果两人中必须调离一人,则宁可调离狄青,不可调离刘沪。(www.xing528.com)
事件发展到最后,已经完全偏离了最初引发争议的主题,韩琦、郑戬、尹洙等人毫发无伤,罪责完全被推到奉命而行的狄青身上。究其原因,还是因为狄青与其他诸人身份不同,韩琦、郑戬、尹洙都属文臣集团,虽有过错,也只能由狄青这个“粗人”来承担,这在一定程度上昭示了文官集团对武将的排斥。尽管如此,由于朝廷确实有停止修城的命令,狄青也只是奉命而行,加之刘、董二人确有抗命之实,因此并未继续深究狄青的责任。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