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建设意图的产生到项目废除,工程项目的全生命周期可划分为决策、设计、施工、使用(运行或运营)等多个阶段。相关数据统计表明,设计BIM的信息贡献率达到建设项目全部信息的80%以上,设计阶段BIM模型是建筑物全生命周期BIM应用信息的主要来源。从全球范围内的工程项目BIM应用实践看,设计阶段是目前BIM在项目全生命周期内的最主要应用阶段。根据McGraw-Hill Construction在2010年、2012年、2014年分别针对西欧地区(英国、德国、法国)、韩国、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的BIM应用情况的调研结果,BIM在设计企业(指建筑设计企业)中的采纳率要明显高于在其他阶段的采纳率。其中,英国有约56%的建筑设计企业应用BIM,澳大利亚和新西兰设计企业的深度BIM应用率为61%。而北美地区早期的BIM应用亦主要由建筑设计人员所引领,McGraw-Hill Construction于2012年针对北美BIM应用情况的调研结果表明,有70%的建筑设计企业应用BIM,是BIM最主要的应用群体之一。
我国建筑业的BIM应用实践发端于2004年左右。其时,在国家游泳馆(即“水立方”)项目等投资规模较大、建筑造型较为复杂的公共投资项目中,受项目国外合作伙伴企业的影响,我国部分建筑设计企业开始尝试应用BIM相关软件进行复杂建筑结构形式的表达。我国早期其他建设工程项目的BIM应用实践,亦多是由项目设计方(尤其是建筑设计专业)所引领的(曹冬平,2015)。McGraw-Hill Construction于2015年发布的《中国BIM应用价值研究报告》表明,中国设计企业的BIM应用率为54%,且应用经验丰富,有几乎一半的大型设计企业(46%)应用BIM的时间已经超过5年,同时小型设计企业的新晋用户占比最高(38%),预示着这类企业对BIM的兴趣正日益浓厚。未来两年内,在30%以上的项目中应用BIM的中国设计企业在国内设计企业总数中的占比将为现在的两倍左右。同济大学王广斌团队针对全国工程项目的BIM应用行为调研结果亦表明,设计方在76.42%的被调研项目中涉入了BIM应用过程,且在40.57%项目的BIM应用过程中发挥了“主导”角色(即领导、协调项目的整体BIM应用过程)。此外,根据上海市2015年底发布的《上海市建筑信息模型技术应用情况普查》结果,在有效反馈的162个BIM应用项目中,设计单位直接参与的项目达到126个,占项目总数的81.5%,是上海市建设工程项目最主要的BIM应用群体。虽然目前业主方、施工方、咨询方(包括监理、项目管理、专业BIM顾问)乃至少数物业管理单位等项目参与方都逐渐开始重视与应用BIM,设计方在BIM应用中的主角地位仍是不可撼动的。但我国设计企业对BIM技术的涉入与采纳率虽高,其深度应用率与应用水平稍显不足,有接近半数(46%)的中国设计企业只具有较低的BIM应用率(在不到15%的项目中应用BIM),而施工企业中的这一比例仅为31%。此外,BIM应用可以帮助部署BIM的企业创造诸多直接内部效益,例如,提升企业作为行业领导者的形象、缩短客户审批周期、提升利润、减少法律纠纷或保险索赔等。但一个显著的总体趋势是,与设计企业相比,获得各类效益的施工企业占比都更高。美国的研究结果同样表明,虽然设计方引领着建筑行业的BIM应用,但其所获得的预期收益却是整个BIM链条中最小的(图5-2)。因此,在设计方占据BIM应用先锋与主导地位的背景下,解决应用普及与应用受益之间的不平衡,切实提升设计企业的BIM应用能力至关重要[2]。(www.xing528.com)
图5-2 各项目参与方BIM应用受益分析(资料来源:Succar,2010)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