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泥质陶
用含沙量极少的黏土做原料烧制而成的一种陶器。其特点是质地细腻,可塑性强,成型稳定性好。泥质陶自新石器时代就有烧造,一直持续至今。由于泥料所含成分和烧成温度、气氛存在差异,因此呈色或红或黑或灰,即我们所说的泥质红陶、泥质黑陶、泥质灰陶。此类器物多为盘、碗、罐、瓶、钵、杯之类的饮食器和贮藏器,一般不用于炊煮器。
2.夹砂陶
用含沙量较大的黏土做原料,或在泥料中掺入细沙调和作为原料烧制而成的一种陶器。其特点是耐热急变性能良好,不仅能在高温烧造时不变形,而且制成的陶器再次受热也不碎裂。夹砂陶自新石器时代就已烧造,一直持续至今。由于泥料所含成分和烧成温度、气氛不同,因此其呈色或红或灰,即我们所说的夹砂红陶或夹砂灰陶等。其器物多为罐、鼎、鬲、甑、甗等,一般用于炊煮器。
3.红陶
胎体色泽呈现土红色、砖红色、红褐色的一种陶器,是我国最早出现的陶器品种之一。据考古发现,距今一万多年前的许多新石器时代遗址都出土了红陶,且占有较大的比例,可见红陶在新石器时代不少文化时期的人们生活用器中占据主流地位。红陶按泥料分,可分为泥质红陶和夹砂红陶。其器物种类较多,既有饮食器和贮藏器,又有炊煮器。此外,红陶还多有彩绘装饰,即后来出现的彩陶和彩绘陶。
4.黑陶
胎体色泽呈现黑色的一种陶器。黑陶出现于新石器时代仰韶文化时期,当时生产数量较少,胎体较厚,色泽也不太黑。比较有代表性的黑陶器物,主要有三种类型:一是浙江河姆渡文化时期制作的“夹炭黑陶”。这类陶器在泥料中掺入了植物茎叶,以增加碳的含量,烧成后呈现黑色。但其烧成温度较低,胎质粗松,器壁较厚,造型多不规整。二是山东大汶口文化、四川大溪文化、浙江良渚文化等时期制作的“黑皮陶”。这类陶器又称“黑衣陶”,器表呈黑色或灰黑色,胎体则或红或灰,烧成温度较低,胎质较软,黑色陶衣很容易脱落。三是山东龙山文化时期制作的“蛋壳黑陶”。这类陶器出现于新石器时代晚期,因器壁薄如蛋壳,故名。其器型规整,器壁厚度仅有0.3~1毫米,烧成温度较高,致密度较强,显示了新石器时代高超的制陶水平。黑陶按泥料分,可分为泥质黑陶、夹炭黑陶和夹砂黑陶。其器物种类较多,既有饮食器和贮藏器,又有炊煮器。此外,黑陶与红陶一样,常有彩绘装饰,一般施红彩作为装饰,红、黑相间,饶有趣味。
5.灰陶
胎体色泽呈现灰色或灰褐色的一种陶器。其呈色的形成,是由于泥料中含有氧化铁这一呈色元素,人们通过大量的陶器烧造实践,了解到烧成火焰的温度和气氛能使陶器呈现出某种颜色,随着烧窑技术的不断改进,人们可在烧窑的后期使温度提高,并形成还原气氛,使三价铁大部分还原成二价铁,以使陶器胎体呈现出灰色或灰褐色。在烧造过程中,如果窑火温度和气氛控制得好,其胎体就烧得成熟,质地精良,坚固耐用,致密性强;如果控制不好,温度过高,容易胎裂,温度过低,则胎体不够成熟,灰陶颜色就不够纯正,质地粗松,致密性较差,严重影响使用。灰陶自新石器时代仰韶文化时期就已出现,以后逐渐增多。灰陶早期多用于实际的生产生活,种类多样,既有饮食器、贮藏器和炊煮器,也有建筑用的砖瓦;后来还出现了装饰物和随葬品。从整个陶器制作的历史来看,灰陶是日用陶器中生产数量最多的一个品种,也是历史最为悠久的一个品种,至今仍有不少生产。以商代为例,“在商代的各个遗址中,灰陶的出土数量占全部出土陶器的百分之九十以上。这是由于烧陶技术的提高,利用还原焰烧成,陶胎较硬,经久耐用”[1]。
6.白陶
用瓷土或高岭土为原料,在低温条件下烧成的一种白色素胎陶器。因其坯料中含铁量极低,仅有1.6%左右,所以烧成后呈现白色。白陶出现于新石器时代,在仰韶文化、大汶口文化、龙山文化等遗址中均有出土,不过这一时期的白陶制作水平不高,胎质较粗,色泽不够纯正,多呈现白中泛红或泛黄的色泽。商代中后期,白陶得到了极大的发展,工艺水平也达到了历史最高水平。商代的白陶大多与同时期的青铜器,无论是器型还是装饰,都十分接近,其制作出来的效果也与当时极为贵重的青铜器一样庄重、华美、富丽。可惜的是,白陶到西周后期就基本不见了,可谓是“盛极而衰”。整体来看,白陶器型丰富,多为大型物品,如壶、罐、鬶、斝、爵、豆、卣、罍,装饰颇为精美。尽管白陶制作历史较短,但由于它采用瓷器制作的原料“瓷土”或“高岭土”,为后来瓷器的出现奠定了坚实的技术基础,不愧是中国陶瓷史上的一朵奇葩。
7.彩陶
用含有铜、铁、锰等呈色金属元素的矿物颜料在陶胎上绘制图案,经压磨后用火烧结的一种精美陶器。由于它是在陶器烧制之前将图案用颜料绘制上去的,所以经过1000℃左右的窑火烧成后,彩色图案就被固定在陶器的表面,长期不会脱落。目前中国发现最早的彩陶,出自距今约7000年的河北磁山文化。到了新石器时代晚期,彩陶生产遍布南北各地,著名的有仰韶文化、龙山文化、马家窑文化、齐家文化、大溪文化、屈家岭文化、河姆渡文化、马家浜文化、良渚文化等。彩陶器型多样,常见的有饮食器、盛储器、汲水器等,如盆、钵、盘、碗、杯、壶、罐、瓶、鼎、豆。早期基本以实用器为主,后来渐渐出现了随葬器皿。彩陶不仅是古代先民们日常的实用器,还是艺术价值极高的工艺美术品,实现了生活实用与装饰美观的完美统一。彩陶上的图案以几何图案为主,如水波纹、平行条纹、弧线三角纹、方格纹、圆圈纹、锯齿纹,图案结构优美,富有节奏感和韵律感;但也有少量的写实绘画作品,如奔驰的野鹿、飞翔的小鸟、游动的鱼儿、长嘴啄鱼的鹤獾、屈肢爬伏的大龟、生动形象的人面。这些图案“大都进行了高度的艺术提炼和概括,达到了图案的样式化”[2],是我们古代先民对于当时生活的真实反映,同时也显示了他们无穷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是我们中华民族珍贵的文化艺术瑰宝。这里尤值一提的是,在我国新石器时代晚期出现了一种“蛋壳彩陶”。它的器壁较薄,厚度仅有1毫米左右,有彩绘装饰,故名。这种“蛋壳彩陶”体现了原始先民高超的制陶技艺,以湖北屈家岭文化时期的制作最具代表性。
8.彩绘陶
用含有铜、铁、锰等呈色金属元素的矿物颜料在已经烧好的陶器上绘制图案的一种陶器。它在装饰图案、装饰手法和装饰效果方面,与彩陶相近,但在制作工序上,与彩陶略有不同:彩陶是在未烧的陶坯上装饰图案后再入窑烧制而成的,而彩绘陶是在已经烧好的陶器表面装饰图案的,之后不再进行烧制,所以彩绘陶器物上的彩绘图案极易脱落,这也是它后来多用于随葬的明器的原因。彩绘陶始现于新石器时代晚期,较彩陶稍晚一些,黄河流域的大汶口文化、龙山文化,长江流域的屈家岭文化、马家浜文化、良渚文化等都有彩绘陶器的出土,但数量不多。直到战国、秦汉时期,彩绘陶才真正流行起来,全国多地都有大量出土,多属于陪葬品,这可能与这一时期流行厚葬之风有关。彩绘陶的器型以壶、瓶、盆、罐、豆、盘、尊、鼎等器物较为常见,但也有大型人物、动物等陶塑类作品,如震惊世界的秦始皇兵马俑就是十分著名的彩绘陶塑。彩绘陶装饰多为黑地绘红白彩、红地绘黑白彩、白地绘红黑彩等,底色与绘彩相映成趣,相得益彰,五彩斑斓,华美炫丽,协调醒目。其装饰图案与彩陶相近,多是圆点、弧线、条纹、网纹、回纹等简单的几何纹样,当然也有一些比较繁杂的龙凤纹、动物纹和植物纹。彩绘陶到唐代以后,已十分少见,并且制作工艺粗糙,装饰花纹简单、草率,至明代后基本消失不见。
9.釉陶
一种器表施釉的陶器。中国多施低温铅釉,称“铅釉陶”;国外则有施锡釉的,称“锡釉陶”。中国釉陶出现于商代,至汉代开始流行,但以单色釉为主,随后开始出现双色釉、三彩釉等。尤其是唐代的三彩釉陶,即大家熟知的“唐三彩”,色彩绚丽,装饰华美,釉面呈现出深绿、浅绿、翠绿、黄、蓝、白、赭、褐等多种颜色,但以黄、绿、白三彩为主,故名“三彩”。这类陶器的釉料中由于含有大量的铅,这不仅可以大大降低釉料的熔融温度,而且可以在烧造过程中使各种着色元素融于铅釉之中,并向四方扩散和流行,使各种颜色相互浸染,形成五彩斑斓、璀璨夺目的彩色釉面。但也正由于釉陶中含有大量的铅,铅是一种有毒金属,不适合当作实用之器,故多用于随葬的明器。釉陶器型丰富多样,有盘、碗、杯、瓶、罐、壶、钵、盆、盂、烛台、枕,还有一些雕塑制品,如亭台楼阁、假山水榭等建筑模型,牛、羊、马、骆驼、狗、鸡、鸭、鹅等动物,文官、武士、贵妇、侍女、胡人、天王等人物,可以说是包罗万象。尤其是唐三彩雕塑以其高超的技法、完美的塑形、绚丽的色彩、自然的写实,成为中国陶瓷史上的杰出作品。
此外,琉璃也是一种低温铅釉陶。它是以铅为助熔剂,以铜、铁、钴、锰等金属的化合物为呈色剂,再配以石英制成的。琉璃器一般分两次烧成,先烧素坯,再施琉璃釉,然后再入窑低温烧成。琉璃制品出现于战国时期,隋至辽代较为流行,但主要用作建筑构件(如琉璃砖、琉璃瓦),如河南开封的宋代相国寺琉璃塔就是非常著名的琉璃建筑。元代以后,琉璃制品用作建筑构件更加广泛,琉璃建筑也明显增多,如山西大同明洪武九龙壁、南京明永乐大报恩寺塔等都是当时十分宏大的建筑工程。此外,元代在琉璃器制作的基础上,还发展出了珐华釉这一新品种,用途也渐趋广泛,开始用来制作大缸、大罐、香炉等生活用器和祭祀供器。珐华釉又称“法华釉”,是元代以后流行于山西一带的具有特殊装饰效果和独特地区风格的一类陶器,其“胎与琉璃器的完全一样,釉的配方也大体相同,但是助熔剂有差异:琉璃以铅作助熔剂,而珐华所用的助熔剂是牙硝”[3]。(www.xing528.com)
10.印纹陶
一种印有几何图案的陶器,主要流行于我国南方。印纹陶始见于我国新石器时代后期,如江西修水山背文化遗址、福建闽侯昙石山文化遗址、广东曲江石峡文化遗址等均发现有印纹陶。据中国硅酸盐学会编的《中国陶瓷史》记载,这些文化遗址中,印纹陶的发现“成为商周时期在华南地区广泛流行的先驱”,“不仅构成了独具特征的制陶工艺,并为原始瓷的发明开辟了道路,在我国陶瓷发展史上具有十分重要的历史意义”[4]。印纹陶至商周时期得到了很大的发展,不仅品种数量增多,而且质量大幅提高。但到了战国两汉时期,印纹陶受到了品质更加优良的瓷器的严重冲击,生产数量锐减,质量也开始下滑,逐渐走向衰退,汉代以后就基本消失不见了。根据其质料、花纹和烧制温度的不同,印纹陶分为印纹硬陶和印纹软陶。印纹硬陶是用含铁量比较高的黏土制作而成的,因此其烧成温度较高,胎多呈灰色或灰褐色甚或黄褐色,少量烧结程度较高者扣之还能发出金石之声,基本可以达到瓷器扣之声响的效果。印纹陶基本采用泥条盘筑法成型,器型多不规整,器壁厚薄不均,多为罐、尊、簋、豆、杯、盘等。尽管其坚固耐用,但由于质地粗糙,光洁度不够,不适宜做饮食器具,多用于充当容器。器壁上均有拍印而成的几何图案,即在做好的坯体上,用手抵住器物内壁,然后用刻有花纹的陶拍子拍打器物的外壁,既可使泥条盘筑成型时的泥条紧密粘结,又可在器物外壁形成花纹图案。常见的花纹图案是方格纹、圆圈纹、漩涡纹、回纹、云雷纹、菱形纹、编织纹等。值得注意的是,商周时期的印纹硬陶经常与原始瓷器同时存在,两者都“用泥条盘筑法成型,纹饰也是相同的,而绝大多数是贮盛器,是关系非常密切的两种姊妹产品”[5]。印纹软陶则有泥质和细砂质两种,烧成温度较低,烧成后胎体多呈红褐色或灰褐色。成型方式、印纹方法基本与印纹硬陶相近,但花纹图案比较粗疏,且多为绳纹、方格纹、编织纹、圆圈纹等。
11.紫砂陶
这是用质地细腻、含铁量较高的特殊陶土紫砂泥制作而成的一种无釉细陶器。紫砂陶的制作主要集中在江苏地区,以宜兴丁蜀镇最为有名,其产品多为茶壶,堪称“壶中神品”,特别适用于饮茶。用紫砂壶泡茶有许多优点,如泡茶不失原味,盛茶隔夜不馊,使用不会烫手,冬天可沸水注入,也可文火炖烧,泥色多变,越用越亮,长时期使用后即使不放茶叶也有茶香等。当然,紫砂陶也有茶杯、花盆、文具、塑像之类的器物。宜兴的紫砂陶始烧于宋代后期,至明代中期开始流行,出现了不少名人名品,如最早有载的无名英雄“金沙寺僧”,还有第一个录载姓名的早期艺人“供春”,另有时大彬、李仲芳、徐友泉、陈用卿、陈仲美、沈君用、陈鸣远、郑宁侯、陈鸿寿、杨鹏年、杨凤年、许龙文等,尤其是“供春壶”“大彬壶”“鸣远壶”“曼生壶”等,举世闻名,享誉中外,至今仍有大量烧造。紫砂陶胎质比较坚实细密,颜色多呈红褐、淡黄或紫黑等色。器表通常不施釉,以充分体现紫砂泥的本色,彰显紫砂陶的质地美。器壁上多浅刻花纹,以刀代笔,线条自然流畅。但是,清代中期曾有一段时间,宜兴紫砂为仿景德镇瓷器,在紫砂泥胎上试作施釉加彩的器物,装饰精美,却不切实用。尤其是施釉加彩后,紫砂壶只能供鉴赏之用,不再适宜于饮茶,因为紫砂壶适于饮茶的诸多优点基本不见了,就此而言,在紫砂陶上施釉加彩的“试验”结果是不理想的。试验一段时间后,紫砂陶的制作又开始回归本源,体现紫砂陶本身的特色,不施釉,不加彩,追求淳朴天然的意趣。
12.画像砖
一种带有浅浮雕图案的装饰画砖,又称“花砖”“造像砖”,主要用于装饰祠堂和墓室。画像砖在中国秦代就已出现,至东汉时期十分盛行,这与汉代厚葬之风盛行有关。用画像砖装饰墓室,华美绚丽,可以显示墓主身份和地位的尊贵。画像砖有空心砖和方砖两种。空心砖是一种大型的中空的长方形陶砖,主要流行于河南、陕西等中原地区。其中间空心,容易烧制,体量较轻,并可防潮。方砖是一种方形的砖,主要流行于四川地区。它往往表现出一定的装饰题材,就像一幅幅小品画,艺术价值颇高。画像砖除了模印花纹,还有施加彩绘的。就画像砖的装饰题材来讲,可以分为以下几类:一是反映当时农业、手工业和商业活动的画面,如采桑、收获、播种、射猎、市集买卖、舂米、酿酒;二是反映人们学习生活的画面,如车马出行、讲经授道、尊老守孝;三是反映墓主生前享乐生活的画面,如高楼大院、粮仓庖厨、宴饮歌舞;四是反映神话传说故事的画面,如女娲补天、后羿射日、周公解梦。
13.瓦当
一种陶质建筑构件,特指筒瓦顶端下垂的部分,即瓦的堵头,位于众瓦之底。据考证,“当”字有此解释:“当,底也,瓦覆檐际者,正当众瓦之底,又节比于檐端,瓦瓦相盾,故有‘当’名。”瓦当不仅可以方便屋顶下水,起到保护檐头的作用,而且还有装饰美化建筑的功能,是实用与美观兼具的建筑构件。它源于中国,随后传入朝鲜、日本以及东南亚、西亚地区。中国瓦当目前始见于西周时期,陕西扶风地区西周时期建筑遗址中就发现了大量瓦当。至战国、秦汉时期,随着城市建设的日益发达,砖瓦制作工艺迅速发展,瓦当制作逐渐盛行。就形制而言,瓦当可分为半圆形瓦当和圆形瓦当。早期多是半圆形瓦当,其制作方法是先用泥条制成圆片形瓦头,然后在瓦头边缘盘筑成筒,再用细绳或木刀将圆筒剖成两半;战国以后多是圆形瓦当,其制作方法“最初是先制出瓦当心,然后用泥条粘压在筒瓦上;后期采用瓦当心与边轮一次范制成,接于筒瓦上”[6]。由于瓦当兼具实用与美观功能,所以历代宫廷建筑和民间房屋上多有使用,并一直持续至今。瓦当上面常绘有图案和文字,具有一定的艺术价值和历史价值。其图案多为卷云纹、莲花纹、菊花纹、兽面纹、四神纹、凤鸟纹、鱼纹、鹿纹、燕纹等;其文字多为祝福吉祥语,如“长乐未央”“长生无极”“千秋万岁”“千秋长安”“延年益寿”“长乐富贵”“四夷尽服”,还有描述宫殿名称的,如“上林”“兰池宫当”“卫”“关”。
14.陶俑
古代陪葬用的陶质偶人。所谓俑者,偶人也,一般是木制或陶制的,也有石雕的。商周时期,为了显示墓主人生前的身份、地位、财富和精神信仰,习惯用活人殉葬。到春秋战国时,战乱频仍,人口锐减,为了保存实力,这一“残忍”的做法被弃用,改用模拟活人的俑来代替。其中,用陶泥制作而成的俑,即是陶俑。被称为世界第八大奇迹的秦始皇兵马俑,就是陶俑制作的代表。秦汉以来,陶俑制作精细,形体硕大,注重写实,基本按照与人的实际大小等同的比例进行制作,显示出古代先民高超的制陶技艺。早期多表现为声势浩大的军阵场面,如陶人陶马、文官武士、杂技舞乐,后来渐渐出现高楼深宅、庖厨圈舍、鸡鸭猪羊等与生活息息相关的模型,还有一些天禄、辟邪、天王等镇墓兽。到了唐代,陶俑制作达到鼎盛,其艺术价值也达到历史最高,不仅有彩绘陶俑,还有华美绚丽的三彩陶俑;不仅有中国的文官武吏、贵妇侍女、乐队仪仗、说唱杂耍等,还有外国的遣唐使臣、僧侣、行商、载运货物的骏马和骆驼等,再现了当时人们的生产生活和中外交流盛况。宋代以后,陶俑逐渐被纸糊的各种明器取代,制作开始减少,并趋于简单。元明以后,陶俑制作数量更少,但仍有生产,一直持续到清末。陶俑是社会发展的一个产物,是当时人们生产生活、审美习俗、意识形态、经济活动的真实反映,是今人了解和认识古人的重要资料,同时也是考察陶塑艺术发展历史的重要资料。
【注释】
[1]田自秉:《中国工艺美术史》,上海:东方出版中心,2010年,第43页。
[2]田自秉:《中国工艺美术史》,上海:东方出版中心,2010年,第15页。
[3]中国硅酸盐学会:《中国陶瓷史》,北京:文物出版社,1982年,第396页。
[4]中国硅酸盐学会:《中国陶瓷史》,北京:文物出版社,1982年,第32页。
[5]中国硅酸盐学会:《中国陶瓷史》,北京:文物出版社,1982年,第76页。
[6]《中国古陶瓷图典》编辑委员会:《中国古陶瓷图典》,北京:文物出版社,1998年,第44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