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中国丧葬文化:陶瓷探索与遗产

中国丧葬文化:陶瓷探索与遗产

时间:2023-08-3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中国古代丧葬习俗源远流长,但从丧葬习俗与陶瓷的关系来说,主要体现在陶瓷发展过程中为丧葬习俗所制作的明器。受祖先崇拜思想的影响,子孙在祖辈死后要予以厚葬。图22-1秦代彩绘陶俑汉代是陶瓷明器制作最繁荣、使用范围最广泛的时期。汉代明器的生产和使用,与当时的丧葬观念密切相关。与此同时,专为丧葬使用的模制明器开始登场。青瓷的烧制成功,是中国陶瓷史上的一项重大成就,也是一次质的飞跃。

中国丧葬文化:陶瓷探索与遗产

中国古代丧葬习俗源远流长,但从丧葬习俗与陶瓷的关系来说,主要体现在陶瓷发展过程中为丧葬习俗所制作的明器。而从陶瓷明器生产使用的演变历程来看,汉代是一个高潮,然后发展至唐代,三彩陶质明器再次将其生产使用推向高潮。此后,陶质明器虽然仍有生产,但却寥若晨星,不成规模。

中国的厚葬习俗,发端于先秦时期。受祖先崇拜思想的影响,子孙在祖辈死后要予以厚葬。奴隶主死了,奴隶便被活埋殉葬,如此导致当时的人口大量减少。后来朝廷下令以木质或陶质的人物雕塑制品代替活人殉葬,于是俑的制作就应运而生了。这种俑即后人所谓的“明器”。秦代最有代表性的陪葬陶俑,就是完全按照秦代真实军队形制制作的秦始皇陵兵马俑(图22-1)。

图22-1 秦代彩绘陶俑

汉代是陶瓷明器制作最繁荣、使用范围最广泛的时期。汉代明器的生产和使用,与当时的丧葬观念密切相关。首先,传统的灵魂不灭思想在汉代有了较大的发展,“事死如事生”的观念为社会各阶层所推崇,当时的人们相信现实生活中的一切在死后都可以继续使用。其次,汉代统治阶级提倡以“孝”治天下,推行举孝廉、察举政府官员的制度,使厚葬成为“孝”的最重要表现。厚葬之风使陶瓷明器大量出现,表现内容亦十分丰富,这也使得汉代成为出土陶瓷明器数量最多、形制最全的时期,内容涉及现实生活的各个方面。

图22-2 西汉漆绘陶鼎

图22-3 西汉凸雕龙凤纹彩绘陶壶

图22-4 西汉彩绘陶甗

图22-5 西汉彩绘茧形壶

西汉初期,丧葬习俗基本上继承了先秦时期的做法,陶塑陪葬品形体高大,注意细节的刻画,形象生动逼真、威严庄重,具有明快洗练的写实风格。鼎(图22-2)、盒、壶(图22-3)、甗(图22-4)、敦、茧形壶(图22-5)等仿铜礼器,是西汉初期最具代表性的器物组合。到了中期以后,这种组合形式逐渐减少,直到东汉时期被彻底废弃。与此同时,专为丧葬使用的模制明器开始登场。仓(图22-6)和灶(图22-7)是最早出现的模制明器,随后井(图22-8)、磨(图22-9)、灯盏(图22-10)、猪圈等模制明器也相继出现,并且广泛地应用在墓葬文化中,翔实真切、全面细致地向今人再现了当时人们日常生活的情形。如图22-11所示的绿釉猪圈,猪圈与厕所建在一起,上层的小屋就是厕所,这种情景在现在的一些农村里依然能够见到,这样做的目的是方便收集灌地的肥料,可见千百年来人类某些朴素的生活习惯一直维持至今。

图22-6 东汉绿釉弦纹熊足陶仓

图22-7 东汉绿釉陶灶

图22-8 东汉绿釉陶井

图22-9 东汉陶磨

图22-10 东汉陶灯盏

图22-11 东汉绿釉陶猪圈

到了东汉中期,模制明器的器型和种类更加丰富,动物造型也相继出现,如猪(图22-12)、马、狗、羊、鸭(图22-13)、鸡(图22-14),反映出当时人们生活富足。如图22-15所示的绿釉陶狗,通体施绿釉,头部较大,身体短小,两只耳朵弯曲向前,双目圆睁怒视前方,张嘴狂吠,犬齿外露彰显凶猛。其四肢短小,矫健有力,显示出一种自然写实的美感。这些陶制动物明器,不仅体现出制陶工匠高超的技艺水平,而且可以从中看到中国古代动物的形态,为畜种演变历史的研究提供了具体的实物标本。这一时期,表现地主庄园经济的农田(图22-16)、陵塘、船只(图22-17)、楼阁等模制明器也有出土。这些明器做工精致,造型逼真,体现了汉代高超的陶塑制作水平。如广东佛山东汉墓出土的陶质水田附船模型(图22-18),该陶质水田将田埂分成六块,田内有六人在劳动:一人坐在田埂上磨镰刀;两人在犁田,田中置铧犁;一人在弯腰插秧,田里刻画出成行的秧苗;另外两人也在田中忙作,再现了夏收夏种的繁忙景象。水田旁有一小船,正等待着装运稻谷,这是东汉时期人们水田劳作的真实写照,也是研究当时农业生产不可多得的实物资料。还有河南出土的大型望楼(图22-19)、仓楼(图22-20)等,也是这一时期的代表作。这些陶质模制明器在不同程度上反映了汉代社会的政治、经济、社会、人文等风貌。

图22-12 东汉陶猪

图22-13 东汉陶鸭

图22-14 东汉陶鸡

图22-15 东汉绿釉陶狗

图22-16 东汉陶水田模型

图22-17 东汉陶船

(www.xing528.com)

图22-18 东汉水田附船模型

图22-19 东汉绿釉陶望楼

图22-20 东汉五层彩绘陶仓楼

图22-21 西汉彩绘舞蹈伎乐陶俑群

图22-22 西汉彩绘步兵

图22-23 西汉百戏俑

在汉代贵族墓葬中,还普遍使用各类男女侍俑、仆俑、乐舞俑(图22-21)、步兵俑(图22-22)、百戏俑(图22-23)、厨俑、仪卫俑(图22-24)等。如徐州北洞山出土的彩绘仪卫俑(图22-25),色彩鲜艳,光彩照人。又如山东济南无影山汉墓出土的彩绘乐舞杂技陶俑(图16-4),有观者、侍者、吹奏者、舞蹈者,表现了汉代娱乐的场面,是汉俑中的精品,反映出当时追求生活享乐的风气。东汉时期,陶塑的种类和题材十分广泛,如四川成都天回山汉墓出土的击鼓说唱俑,造型生动,表情夸张,左手一鼓,右手拿着鼓椎,张口露齿,笑容可掬,刻画惟妙惟肖,栩栩如生,把汉代的陶塑艺术推向极致,这从侧面反映出当时的太平景象和文化生活的富足。

图22-24 西汉彩绘仪卫俑

图22-25 徐州北洞山彩绘仪卫俑

东汉越窑瓷器的烧制,成功地完成了从原始青瓷到成熟青瓷的过渡。青瓷的烧制成功,是中国陶瓷史上的一项重大成就,也是一次质的飞跃。越窑制品特别是一些十分精美的制品,主要是通过墓葬发掘得到的。东汉晚期浙江上虞县(今上虞市)越窑小坛瓷窑生产的瓷器(图22-26),其烧成温度已经达到1310℃左右,并且瓷胎烧结不吸水,气孔率和吸水率分别为0.62%和0.28%,0.8毫米的薄片微微透光,胎釉结合紧密,没有剥釉现象,已经达到现代瓷器的标准。这样的器物置放于墓穴中,首先可以防潮隔蚁,能够最大限度地保护遗骨,因而就瓷器生产来讲,为了满足丧俗的需要,窑工们会不断地保持和提高瓷器的工艺质量。于是在一个特定的历史发展时期,青瓷会得到不断精进,逐渐向深入瓷化的方向发展。胎体的坚实,促使胎釉结合得更加紧密,釉料更加不易脱落,胎体也因此更加地稳固,更有力地满足丧葬的需要(图22-27)。由此可见,丧葬习俗对当时青瓷的发展是有较大影响的,可以说是推动其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图22-26 东汉越窑青瓷绳索纹罐

图22-27 东汉青釉堆塑五联瓷罐

图22-28 西晋青釉堆塑谷仓罐

到了魏晋时期,统治者开始推行“薄葬”,有别于汉代丧葬礼俗,逐渐形成新的丧葬制度。在模型明器方面,曹魏时期基本上沿用了汉代模型明器,但在使用数量和组合上有所减少。到了西晋时期,其模型明器种类和组合更少,如常见于汉代墓葬的楼阁之类的模型明器已经基本消失。这个时期的陪葬明器中,以堆塑罐(图22-28)最具特色。堆塑罐,又称谷仓罐、魂瓶等,是三国两晋越窑烧制的随葬品,绝大多数发现在浙江和苏南的大型墓葬里,以三国晚期的最为精美。堆塑罐子上面有圆雕式的阁楼(图22-29)、庭院,还有主仆、乐舞(图22-30)以及各类禽畜等,以冀望逝者在死去之后也能过上与生前一样的幸福生活。仙人、佛像(图22-31)也会出现在堆塑罐上,前者显然表达了汉代即已流行的神仙思想,后者则是受到佛教影响的具体体现。出土的谷仓罐中,比较著名的是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的三国吴时期生产的青釉堆塑谷仓罐(图22-32)。这个谷仓罐胎质坚实,通体施釉,上部堆贴屋宇、飞鸟、奏乐人,中部堆贴走兽、龟、鱼,上面还刻有“永安三年时,富且洋(祥),宜公卿,多子孙,寿命长,千意(亿)万岁未见央”24字(图22-33),这是目前发现的最早带有纪年铭文的越窑青瓷谷仓罐。这种随葬品制作与使用的转变,是魏晋以来丧葬观念转变的直接体现,受到了当时社会政治、经济、制度、宗教等诸多方面的影响。

图22-29 西晋越窑青瓷堆塑罐

图22-30 三国吴 越窑青瓷楼台百戏堆塑罐

图22-31 西晋越窑青瓷堆塑罐

图22-32 三国吴 青釉堆塑谷仓罐

图22-33 三国吴 青釉堆塑谷仓罐细部

讲后练习题:

1.中国的厚葬习俗,发端于西汉时期。( )(判断题)

2.传统的灵魂不灭思想在汉代有了较大的发展,“________”的观念为各阶层所推崇,大家相信现实生活中的一切在死后都继续使用。(填空题

3.魏晋时期的陪葬明器中,以________最具特色。(填空题)

讲后讨论题:

请结合你的所见所闻,谈谈你对陶瓷与中国丧葬文化之间关系的认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