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陶鼓历史和制作方法简介

陶鼓历史和制作方法简介

时间:2023-08-3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陶鼓自新石器时代就已出现,之后历代皆有,至今仍有制作。据唐代南卓《羯鼓录》记载:宋开府璟,虽耿介不群,亦深好声乐,尤善羯鼓。捻小碧上掌,下须有朋肯之声,据此乃是汉震第二鼓也。元代诗人吴莱曾作《观唐明皇羯鼓录后赋歌》[12],其中也提及了“鲁山花瓷”,诗云:图14-7唐代鲁山窑花釉瓷腰鼓上皇天宝全盛年,花奴抱鼓踏御筵。一时戎夷共衽席,满耳鼓乐皆戈。百年治乱总由天,羯鼓遗声传不传。

陶鼓历史和制作方法简介

鼓,自古以来就是一种乐器。相传人们最早击鼓,主要是为了祭祀神灵。早期多为木制或石制,后来出现了陶瓷制品(图14-6)。陶鼓自新石器时代就已出现,之后历代皆有,至今仍有制作。晋代杜预曾云:

土鼓以瓦为匡,以革为两面,可击也。[10]

到了唐代,随着音乐之风的继续盛行和瓷器制作的日臻完善,陶瓷乐器越来越多姿多彩。其中,河南鲁山窑生产的花釉瓷腰鼓就是当时的名品。据唐代南卓《羯鼓录》记载:

宋开府璟,虽耿介不群,亦深好声乐,尤善羯鼓。始承恩顾,与上论鼓事,曰:“不是青州石末,即是鲁山花瓷。”捻小碧上掌,下须有朋肯之声,据此乃是汉震第二鼓也。且用石末花瓷,固是腰鼓,掌下朋肯声,是以手拍,非羯鼓明矣。[11]

如北京故宫博物院藏的那件唐代鲁山窑花釉瓷腰鼓(图14-7),就是这类器物的代表作。该腰鼓通体施花釉,在漆黑匀净的釉面上点缀数十块蓝白色彩斑,犹如黑色闪缎上的彩饰,又似夜空中绽放的礼花,肃穆典雅,光辉夺目。元代诗人吴莱曾作《观唐明皇羯鼓录后赋歌》[12],其中也提及了“鲁山花瓷”,诗云:

图14-7 唐代鲁山窑花釉瓷腰鼓

上皇天宝全盛年,花奴抱鼓踏御筵。

头如青山屹不动,手似白雨敲圆棬。

大声嘈嘈忽放肆,都昙答腊矧敢前。

小声笼笼复嘌杀,耶婆色鸡最可怜。

风吹宫墙欲罢笛,月照逻逤徒挥弦。

纤萝不起见秋爽,万杏争发催春妍。(www.xing528.com)

雅琴清商却尔叱,蕃部坐伎还相宣。

招来燕蓟有巨盗,打破河渭无人烟。

古先圣人本淡薄,堂上堂下俱宿县。

音和气顺遽感召,鸟兽率舞殊蹁跹。

后世辟王寖靡靡,朝歌北里因师延。

迷魂淫思苦宛转,钟磬散乱终沉渊。

吁嗟西京正宸极,骋望两海际幅员。

金瓯一缺遂不补,宝鼎大震几于迁。

心贪音技日蚀甚,坐铲藩限空茫然。

一时戎夷共衽席,满耳鼓乐皆戈

宋公守正好宰相,鲁山花瓷闻献磉。

百年治乱总由天,羯鼓遗声传不传。

这类瓷质腰鼓在演奏时,可将鼓竖起来,夹在两腿之间敲击;也可将鼓穿绳挂在脖子上,将鼓身放在身前或置于长凳上,立奏、坐奏或边舞边奏均可。“左手执竹或木制鼓杖击球形一端鼓面,发音清脆明亮;右手拍击右端鼓面,发音深沉浑厚。音高不固定,两端发音通常相距五度。蜂鼓多与小鼓、锣、镲、铃等打击乐器合奏。旧时用于师公、道公(巫师)歌舞伴奏;今用于节日、喜庆、丧葬、祭祀和娱乐场合,或为舞蹈伴奏,或边奏边舞。”[13]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