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常说“瓷、茶同源”,尽管这未必准确,但却反映了自古以来瓷与茶之间的密切关系。中国是茶的故乡,是世界上最早发现茶树、移植茶树、栽培茶树和利用茶叶的国家,也是世界茶道的宗主国。
中国茶树的起源至少有几万年的悠久历史,但茶叶被人类发现和利用,很可能只有五千多年的时间。据唐代陆羽《茶经》卷下《六茶之饮》记载:“茶之为饮,发乎神农氏,闻于鲁周公。”[1]《格致镜原》中亦言:“神农尝百草,一日而遇七十毒,得茶以解之。”[2]这里的“茶”,就是指苦茶。
此时人类早已进入新石器时代,陶器的使用已经比较普遍,因此将陶器用作饮茶器具,是情理之中的事。在人类生活早期,茶饮主要用于治疗疾病和强身健体,它的药用价值是当时茶饮功能价值最突出的体现。新石器时代中后期,人们就开始使用陶釜(图8-1)、陶罐、陶甑之类的陶器来煮茶、饮茶,这是中国古代陶器与茶文化最早的结合方式。
到了商代中期,随着原始瓷器的大量出现,煮茶、贮茶、饮茶等器具明显增多,人们开始将茶叶放在原始瓷器中存放和蒸煮。
到了周代,人类学会了移植野茶、栽培茶树的技术,开启了人工植茶的先河。到了春秋战国时期,人们移植、改良野茶的技术已经掌握得比较成熟,还经常将茶叶当作菜肴,与稻谷、稷黍等粮食一起蒸煮,用来当作每天的饮食;后来还将茶叶与葱姜、橘皮等一起在瓷壶或瓷罐中煮食,作为茶饮之用,这是当时比较新颖的一种制茶方法,具有调理气血、强身健体和治疗疾病的功用,至今仍有不少人使用此法制茶、饮茶。
图8-1 新石器时代陶釜
到了汉代,饮茶之风逐渐普及,加上东汉末年成熟瓷器的发明和使用,作为饮茶器具的瓷器品类日益丰富,青釉(图8-2)、黑釉(图8-3)、酱釉(图8-4)等瓷器品类深受人们的喜爱,并大量用作饮茶器具。
图8-2 东汉青釉瓷水波纹双系罐
图8-3 东汉黑釉瓷双耳罐
那么,为什么这些瓷质茶具当时会受到人们的欢迎呢?经过考察发现,其原因主要有四:其一,茶已成为市场上的主要产品之一,人们在日常生活中需要茶来充实食物的种类,或当作佐料使用。其二,茶的药理功能在治疗疾病的过程中显示出特有的功效,为其他药物难以替代。其三,人们需要茶来帮助食物消化。其四,从审美角度出发,人们喜好这几类瓷器,如黑色庄重突出,能衬托出茶色,强烈的对比给人以美的享受;青色含蓄、自然,文化韵味较强;酱色是黑釉系列的派生色,视同纯墨釉的艺术效果。[3]
图8-4 东汉酱釉瓷带柄罐
魏晋南北朝时期,人们对饮茶的功用有了更丰富的认识,文人饮茶之风兴起,逐渐形成了中国独特的茶文化。尤其是魏晋时期,玄学盛行,重视门第、容貌、言行、仪表等,爱好虚无玄远的清谈,又好演讲、高谈阔论。他们为了保持头脑清醒,举止雅观,常常以茶代酒,从而促使当时饮茶之风盛行。
同时,魏晋南北朝时期,佛教在中国开始兴起,尤其是南北朝时期,佛家寺庙繁盛,信徒众多,当时曾有“南朝四百八十寺”之说。佛教与茶文化联系密切,茶是佛家禅定入静的必备物品,此时茶已经开始脱离作为饮食的物态形式,具有社会功能和文化功能。而此时也是中国陶瓷迅速发展的重要时期,翻阅中国陶瓷史,不难得知这段时期中国瓷窑分布明显增多,瓷器产量和质量也有明显的提高,茶具品种亦是日益丰富,既有传统的饮茶器具,如各式杯(图8-5)、碗(图8-6)、壶(图8-7)、罐(图8-8),又出现了一些新的茶具品类,如台盏、盏托、托杯(图8-9)、托碗(图8-10),使陶瓷茶具更能满足人们饮茶、品茶的各种需求。
图8-6 东晋青瓷碗
图8-7 南朝青瓷刻花单炳壶
图8-8 西晋青瓷罐
图8-9 南朝青瓷托杯
图8-10 南朝青瓷莲瓣纹托碗
到了隋代,由于隋文帝杨坚曾有以茶愈病的经历,这使他十分重视饮茶。正所谓“上有所好,下必甚焉”,饮茶之风在当时社会的各个阶层流行开来,并逐渐成为人们社交和日常生活必不可少的一项内容。隋代陶瓷茶具品种繁多,门类齐全,如各式杯、碗(图8-11)、瓶、盏、盏托、壶、罐等。当时,白瓷制作趋于成熟,使瓷质茶获得了突破性发展,当时出现了不少白瓷茶具(图8-12、图8-13)品类。
图8-11 隋代青瓷莲纹碗
图8-12 隋代白瓷杯
图8-13 隋代白瓷印花双系扁壶
唐代,饮茶之风较以往更盛,不仅制茶之法多样,饮茶方式也十分讲究,这不仅可从唐代遗存的陶瓷茶具(图8-14、图8-15、图8-16)中获知,还可从唐代绘画作品(图8-17、图8-18、图8-19)中窥探一二。中国第一部茶文化专著就出现在唐代,即陆羽撰写的《茶经》,该书卷下《六茶之饮》记述了唐代煮茶之法(图8-20[4]):
图8-14 唐代三彩茶具一套(河南省巩义市东区唐墓出土,现藏于巩义市博物馆)
图8-15 唐代三彩茶具一套(背面)
图8-16 唐代三彩茶具一套(侧面)
图8-17 唐代阎立本绘《萧翼赚兰亭图》(南宋摹本)
图8-18 《萧翼赚兰亭图》(南宋摹本)中的煮茶场景
图8-19 《宫乐图》中的饮茶场景
(www.xing528.com)
图8-20 唐代煎茶流程
或用葱、姜、枣、橘皮、茱萸、薄荷之等煮之百沸,或扬令滑,或煮去沫,斯沟渠间弃水耳。[5]
此时饮茶已十分普遍,其功用也已深入人心。
唐代诗人卢仝曾作《走笔谢孟谏议寄新茶》,将饮茶的功效和妙用描述得淋漓尽致,其文云:
一碗喉吻润,两碗破孤闷。三碗搜枯肠,唯有文字五千卷。四碗发轻汗,平生不平事,尽向毛孔散。五碗肌骨清,六碗通仙灵。七碗吃不得也,唯觉两腋习习清风生。蓬莱山,在何处,玉川子[6]乘此清风欲归去。[7]
由此可见,“碗”在唐代饮茶器具(图8-21、图8-22)中已占有比较重要的地位。前面已经讲过,唐代陶瓷业生产繁盛,“南青北白”局面已形成,加上黄釉瓷、绞胎绞釉瓷、高温釉下彩瓷等其他品类的发展,陶瓷茶具也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唐代陆羽《茶经》卷中《四茶之器》曾对当时的瓷质茶具做了比较分析,其文云:
碗,越州上,鼎州次,婺州次,岳州次,寿州、洪州次。或者以邢州处越州上,殊为不然。若邢瓷类银,越瓷类玉,邢不如越一也。若邢瓷类雪,则越瓷类冰,邢不如越二也。邢瓷白而茶色丹,越瓷青而茶色绿,邢不如越三也。[8]
图8-21 唐代青瓷茶碗
图8-22 唐代白瓷茶碗
可见,陆羽对越窑青瓷茶具(图8-23)十分推崇,将其列为第一。除了陆羽之外,唐代不少文人墨客也多有夸赞。
图8-23 唐代越窑青瓷台盏
如陆龟蒙《秘色越器》[9]:
九秋风露越窑开,夺得千峰翠色来。
好向中宵盛沆瀣,共嵇中散斗遗杯。
顾况《茶赋》[10]:
舒铁如金之鼎,越泥似玉之瓯。
韩偓《横塘》[11]:
秋寒洒背入帘霜,凤胫灯清照洞房。
蜀纸麝煤沾笔兴,越瓯犀液发茶香。
施肩吾《蜀茗词》[12]:
越碗初盛蜀茗新,薄烟轻处搅来匀。
山僧问我将何比,欲道琼浆却畏嗔。
此外,唐代饮茶之风开始由南方扩展到北方,兼及新疆、西藏、蒙古等少数民族生活的地区,进而遍及全国各地。据唐代封演《封氏闻见记》卷六《饮茶》记载:
茶,早采者为茶,晚采者为茗。《本草》云:“止渇,令人不眠。”南人好饮之,北人初不多饮。开元中……自邹、齐、沧、棣,渐至京邑,城市多开店铺,煎茶卖之,不问道俗,投钱取饮。其茶自江淮而来,舟车相继,所在山积,色额甚多……按此,古人亦饮茶耳,但不如今人溺之甚,穷日尽夜,殆成风俗,始自中地,流于塞外。往年回鹘入朝,大驱名马市茶而归,亦足怪焉。[13]
可见,唐人饮茶之风的推广,是由南及北,从中原到塞外,进而遍及全国的。尤其是在新疆、西藏、蒙古等少数民族地区,饮茶不仅改善了他们的饮食结构,还有助于消化他们钟爱的牛、羊类肉质食物,使他们的身体更加健康。关于这一点,他们自己也有比较深刻的体会和认识,因此才会出现不惜“名马市茶”的繁盛局面。
讲后练习题:
1.中国是茶的故乡,是世界上最早发现茶树、移植茶树、栽培茶树、利用茶叶的国家。( )(判断题)
2.瓷质茶具在中国古代受到人们欢迎的原因之一是茶具有一定的药理功能,具有其他药物难以替代的特殊功效。( )(判断题)
3.唐代饮茶之风的推广是由北方扩展到南方,由中原扩展到塞外,进而遍及全国各地的。( )(判断题)
4.中国第一部茶文化专著是唐代________撰写的《茶经》。(填空题)
讲后讨论题:
请问你喝过茶吗?你爱喝茶吗?你喝茶时用的是什么材质的茶具呢?中国有许多地方生产陶瓷茶具,相信你对陶瓷茶具并不陌生,那么请你结合自己的实际体验,简要谈谈陶瓷与中国茶文化之间的关系吧。
【注释】
[1][唐]陆羽:《茶经》卷下《六茶之饮》,宋咸淳九年左圭辑刊《百川学海》本。
[2]朱顺龙、李建军:《陶瓷与中国文化》,上海:汉语大词典出版社,2003年,第58页。
[3]朱顺龙、李建军:《陶瓷与中国文化》,上海:汉语大词典出版社,2003年,第58页。
[4]转引自秦大树、麦溥泰、高宪平:《闲事与雅器:泰华古轩藏宋元珍品》卷上,北京:文物出版社,2019年,第193页。
[5][唐]陆羽:《茶经》卷下《六茶之饮》,宋咸淳九年左圭辑刊《百川学海》本。
[6]玉川子,诗文作者卢仝的号。卢仝,唐代著名诗人,“初唐四杰”卢照邻之孙,被后世尊称为“茶仙”。
[7][唐]卢仝:《走笔谢孟谏议寄新茶》,摘录自[宋]王安石编:《唐百家诗选》卷一五,《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8][唐]陆羽:《茶经》卷中《四茶之器》,宋咸淳九年左圭辑刊《百川学海》本。
[9][唐]陆龟蒙:《甫里集》卷一二《秘色越器》,《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10][唐]顾况:《华阳集》卷上《茶赋》,《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11][唐]韩偓:《横塘》,摘录自《全唐诗》卷六八三,《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12][唐]施肩吾:《蜀茗词》,摘录自《全唐诗》卷四九四,《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13][唐]封演:《封氏闻见记》卷六《饮茶》,清乾隆二十一年卢见曾校刻《雅雨堂丛书》本。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