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讲给大家介绍了陶器的诞生过程,介绍了新石器时代人类在编织工艺的基础上发展出“黏土+火”的组合,真正意义上的陶器因此诞生了。但是,陶器有一个非常严重的缺陷,这种缺陷在我们日常使用陶器的过程中很容易发现,那就是陶器有吸水和渗水的问题。因此,从严格意义上来说,陶器并不完美。
从现有的考古成果中可以发现:陶器自新石器时代被创造发明出来后,迅速成为史前各文明圈的重要生活和祭祀用品。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在文明程度相对较高的国家,其上层社会开始慢慢地失去对陶器的偏爱,转而使用没有渗水和吸水缺陷的其他种类的容器。
以古代两河流域为例,在世界最早的城邦乌尔城(City of Ur)外几公里处,曾考古发现了16座美索不达米亚文明时期的王陵,在这些王陵中出土了大量古代帝王使用的容器,多以黄金器皿(图2-1)和镶嵌蓝宝石的鸵鸟蛋壳(图2-2)为主,并没有大量的陶器出现。再以古埃及为例,在位于埃及阿斯旺(Aswan)以南290公里处,建于公元前1300至公元前1233年的阿布辛贝神庙内的大神庙里,有大量刻画当时宗教仪式的壁画,其中就有描述拉美西斯二世使用容器向太阳神献酒的场景。通过壁画内容可以得知:当时拉美西斯二世所使用的器皿不是陶器,而是用埃及当地的一种石头制作而成的容器(图2-3)。这种石制容器叫作雪花石膏[1]石器(图2-4),一直深受古埃及贵族的青睐。直至今日,埃及的少数石匠仍在制作这类器皿。这种使用石制器皿的情况,也出现在古波斯文明。位于伊朗扎格罗斯山区(Zagros Mountains)盆地的波斯波利斯宫殿群始建于大流士一世(公元前522至公元前486年在位)时期,在大流士一世接见外国使节的阿帕达纳宫的石壁上,雕刻有使节向大流士王进献的场景图(图2-5)。通过石刻壁画可知:波斯人进献时手中捧着的容器和埃及一样,也是石制器皿,而不是陶器。后来,波斯人进一步发明了不会渗水的玻璃器。
图2-1 普阿比墓(公元前2550至公元前2400年)中出土的金杯
图2-2 普阿比墓(公元前2550至公元前2400年)中出土的鸵鸟蛋壳容器
图2-3 拉美西斯二世陵墓壁画(局部)
图2-4 中王国时期(公元前1985至公元168年)雪花石膏香料瓶
图2-5 向大流士王进献图(局部)
在瓷器诞生之前的中国,古代上层社会主要使用的是青铜器(图2-6)与漆器(图2-7)。青铜器是一种红铜与锡合金制成的器具,而漆器则是通过使用从漆树上割取的天然生漆,涂抹在木器或皮制器上制作而成的。相比陶器,二者都不会渗水和吸水。那么,能不能借助这些不渗水的材料,帮助陶器解决它的缺陷呢?事实上,古人也曾做过这样的思考,并付诸尝试和实践。
图2-6 商代早期 长流爵(偃师二里头遗址出土)
图2-7 战国时期 彩绘漆几何纹方耳杯(荆州江陵范家山15号战国楚墓出土)
为了解决陶器的渗水和吸水问题,西亚人曾尝试用玻璃来解决陶器的这一缺陷,进而发明出玻璃釉陶器。它是一种把玻璃碾磨成粉末,然后施于陶器表面,再将其放进窑炉中烧造而成的釉陶。这种利用玻璃解决陶器渗水问题的想法,催生了“上釉”工艺,促使西亚人在陶器表面上釉的历史比中国早了近一千年。
那么,用玻璃辅助陶器的效果到底如何呢?德国帕加马博物馆复原收藏的伊什塔尔城门(图2-8),是新巴比伦王国在美术建筑方面的最大成就。正是由于使用了玻璃釉陶砖,所以城墙上的图案装饰历经几千年仍能向后人展示其绚烂的文化。虽然玻璃釉在陶砖上的使用获得了成功,但是应用在日用器皿上的效果并不理想。日用器皿不像墙砖,在使用过程中难免会有磕碰,而玻璃釉层在烧造过程中,由于膨胀系数差异较大,釉层与黏土坯体之间会产生缝隙和裂纹。在使用过程中,玻璃釉层很容易从陶器表面剥落下来。因此,用玻璃辅助陶器的办法并不理想。
图2-8 德国帕加马博物馆修复的伊什塔尔城门
中国先民们曾尝试用漆来解决陶器的渗水问题,进而发明了陶胎漆器,也称漆绘陶或漆陶。陶胎漆器不像一般漆器那样,以木为胎,然后在木器上进行上漆,而是在已烧制完成的陶器上上漆,借助漆层来隔绝水。1957年在江苏吴江良渚文化遗址中出土的漆绘彩陶杯和漆绘黑陶罐,是目前发现的中国最早的陶胎漆器。这种陶杯和罐胎体呈灰黑色,用生漆描绘粗线纹,亦有用生漆在杯口进行大面积涂饰的。有的漆色呈赭黄,线条较宽,其色彩以朱黑色为主。到了战国至两汉时期,因漆器的盛行,陶胎漆器已发展出杯、壶、罐、钫(图2-9)等多种样式。
图2-10 西汉T形帛画(长沙马王堆一号汉墓出土)
20世纪70年代,在湖南省长沙市发现了西汉初期长沙王丞相利苍及其家属的墓葬。在马王堆辛追夫人墓中出土了一件T形帛画(图2-10),这件帛画的下半部分生动地记录了当时对辛追夫人祭祀的场景(图2-11)。帛画中,祭祀使用的大量器皿是漆器,而这些漆器也在出土的陪葬品中得到印证。与漆器一同被发现的,还有作为备用器皿的漆绘陶器。同样被埋葬了两千多年,出土的漆器(图2-12)仍然光鲜如新,而出土的漆绘陶器(图2-13)却出现了漆面严重脱落、起皮的现象。由于黏土和漆不是同一类物质,所以用漆辅助陶器解决渗水问题的方法,短时间内也许有效,但长时间过后,器皿表面的漆层就会起皮甚至脱落。因此,用漆辅助陶器的方法并不成功。
图2-11 长沙马王堆一号汉墓T形帛画(局部)
图2-12 西汉云纹漆鼎(长沙马王堆一号汉墓出土)
图2-13 西汉漆绘陶鼎(长沙马王堆一号汉墓出土)
既然利用其他材料,从外部辅助陶器的办法都不太成功,那么能不能从陶器自身出发,寻找解决渗水问题的办法呢?我们在上一讲“陶器的诞生”中曾介绍过,陶器的本质其实就是“黏土+火”的组合,陶瓷是一项“土与火的艺术”。既然陶器有渗水的缺陷,那么能不能从陶器自身出发,从黏土和火这两种物质去思考,杜绝缺陷的产生呢?
事实上,古人很早就发现了高温可以使陶器变得更加坚硬的特点。陶胎越坚硬,胎体孔洞结构越小,就越不会渗水和吸水。于是,古人通过不断地改进烧造方法来提高烧造温度。最早、最原始的陶器烧造方式是露天堆烧法,温度通常只能达到800℃左右。随后,在露天堆烧法的基础上发展出了地下穴式烧造法,温度可以达到1000℃,新石器时代中国先民就是用这种方法烧制出红陶、灰陶、白陶及黑陶等各式陶器的。
商代至战国时期,窑炉逐渐从地下发展到地上,这是窑炉技术发展的又一大进步。窑建在地面之上,不再受地下潮湿气氛的影响,使用寿命大大增长,同时窑室容积扩大了,窑的高度也增加了。这一类窑,我们今天称之为圆窑或直焰窑,窑火温度可以达到1200℃以上。这样的窑火温度,促生了高温硬陶和原始瓷器的出现。(www.xing528.com)
自战国时代起,中国北方的窑工们在圆窑的基础上发展出馒头窑。这种类型的窑特别适合烧制大件及厚胎产品,例如著名的秦砖汉瓦等建筑构件,就是用这种类型的窑烧制的。尤其值得一提的是,这种类型的窑的使用对秦始皇兵马俑的烧制也有着特殊重要的贡献。
在北方发展馒头窑的同时,南方的龙窑逐渐出现。龙窑大多依山而建,与地平线构成7°~23°的斜角,因窑身宛如一条火龙,故名“龙窑”,其烧造温度可达1300℃。这种类型的窑为东汉时期南方越窑烧制出不吸水、不渗水的瓷器,奠定了坚实的烧造工艺基础。那么,是不是只要追求高温,就能烧制出瓷器呢?其实不然,陶瓷是“黏土+火”的组合,除了高温烧制,陶器发展到瓷器还需要黏土的配合,即需要有耐高温的黏土。
历史上,西亚的赫梯人[2]是全世界最早进入“冶铁时代”的民族,借助冶炼兵器的烧制工艺,窑炉烧造温度已达到1100℃以上,但西亚并没有像中国一样把陶器演变成瓷器,其原因就在于他们使用的黏土本身存在缺陷。整个西亚地区的黏土都含有大量的铁,而1100℃正好是冶铁的温度。使用西亚地区的黏土制作的器皿,放入窑内进行烧造,当窑内温度达到1100℃时,器皿就会开始在窑内熔化、坍塌。这就是同样是世界陶器发源地之一的西亚地区,没能像中国一样发展出瓷器的原因。
那么,相比西亚地区,发明瓷器的中国所使用的黏土,又有什么特别之处呢?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使用高岭土烧制器皿的国家。早在夏商时期,中国人就已开始烧制一种表面和胎质都呈白色的陶器,即白陶(图2-14)。根据学者对河南安阳殷墟出土的白陶的研究发现,它们的化学成分非常接近瓷器所使用的瓷土[3]及高岭土[4]。这说明中国人的祖先至少在龙山文化时期和夏商两代就已开始利用瓷土和高岭土作为制陶原料。由于当时的烧造技术不发达,烧成温度通常只能达到1000℃左右,低于成瓷温度1250℃,所以无法制出瓷器,只能制出陶器。但是,白陶的烧制对中国率先完成从陶到瓷的演变,进而发明瓷器具有十分重要的先导作用。
图2-14 商代白陶刻饕餮纹双耳壶
与西亚地区黏土含有大量铁的情况不同,瓷土和高岭土中含量较高的是铝,其耐火温度可达1780℃左右,用它们来制作陶瓷器皿,烧造时可以支撑很高的温度。因此,当具备了高温和耐高温黏土这两个关键要素之后,真正意义上的瓷器便在中国的东汉时期诞生了,中国由此实现了从陶器到瓷器的“跨越式”演变。
从陶器到瓷器的演变,从某种角度上来说,是古人弥补陶器渗水、吸水缺陷的过程,也是创造发明完美黏土器皿的过程。我们可以对这一演变过程做个简单总结:
首先,解决陶器渗水、吸水的缺陷,是激发古代先民发明完美黏土器皿(即瓷器)的主要动力。
其次,古人曾经尝试使用其他绝水材料来辅助陶器解决渗水问题,如西亚人利用玻璃材料发明了玻璃釉陶器,中国人利用树漆发明了陶胎漆器,即漆绘陶。
最后,陶器演变到瓷器的关键,仍然离不开陶瓷是“黏土+火”组合的本质,高温和耐高温黏土的使用是瓷器诞生的关键要素。
中国率先完成了从陶器到瓷器的演变,最早发明出瓷器。那么,最早的瓷器诞生于何处?或者说,中国乃至世界最先烧造瓷器的地区在哪里?
根据现有的考古成果,大部分学者认为最先烧造瓷器的地区是中国浙江地区。20世纪50年代,浙江上虞地区大兴农田水利,当地文物部门在各类水利基建工地开展了抢救性文物发掘工作,收集整理了大量的珍贵文物[5]。1974年,当地县文化馆馆长朱瑞钱在对这些收集来的文物进行排比法[6]分析时,发现在上虞小仙坛岙里[7]捡回的瓷片与其他瓷片不同,纹饰罕见,釉色清亮,胎质坚硬。通过认真比对分析,可以确定这些瓷片所生产的时代一定比三国时期的瓷器要早。同年,古陶瓷学家朱伯谦对这批小仙坛岙里的瓷片(图2-15)也十分关注,挑选了一些送往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进行测试,其结论是这些瓷片的各项数据都已达到成熟瓷器的标准[8]。从此,浙江上虞小仙坛这处早于三国时期的瓷窑遗址(图2-16)引起了陶瓷学界的广泛关注。
图2-15 浙江省上虞小仙坛窑址出土的瓷片
图2-16 浙江省上虞小仙坛东汉窑址
小仙坛窑场遗址出土的残片大部分是东汉晚期的瓷器制品,其烧成温度在1260℃至1310℃之间,采用还原气氛,器表瓷质具有光泽,透光性较好,吸水率低,通体施釉,釉层比原始瓷器明显增厚,且有着较强的光泽度,釉层通透,淡雅清澈,胎釉的结合紧密牢固。浙江地区除了上虞小仙坛遗址外,宁波、慈溪、永嘉等地也先后发现了汉代瓷窑遗址。就目前的考古发现而言,中国乃至世界最先烧造瓷器的地方就是中国的浙江地区。
当然,随着中国各地地下文物的不断出现以及古陶瓷考证研究工作的不断深入,是否还会出现比浙江地区更早的制瓷地区,有待新的考古发现。
讲后练习题:
1.西亚人利用玻璃辅助陶器解决渗水问题,进而发明了玻璃釉陶器。( )(判断题)
2.中国人利用漆辅助陶器解决渗水问题,进而发明了陶胎漆器。( )(判断题)
3.最早、最原始的陶瓷烧造方法是“地下穴式烧造法”。( )(判断题)
4.古代先民发明瓷器的主要动力是解决陶器__________和吸水的问题。(填空题)
5.高温和耐高温__________的使用是瓷器诞生的关键要素。(填空题)
讲后讨论题:
你看完第2讲后,是否已经了解了从陶到瓷的演变?请结合现实生活中所见的实物,谈谈陶与瓷的区别。
【注释】
[1]雪花石膏,一种细粒的块状石膏,常用于雕塑、雕刻及其他装饰品。雪花石膏一般是雪白色的,半透明,外观类似大理石,可以人工染色,也可以通过热处理将它变成不透明。
[2]赫梯人,古代居于安纳托利亚高原(即是现在的土耳其北部)的一个民族。公元前3000年,该民族曾利用安纳托利亚丘陵拥有的丰富的铜矿和锡矿资源,很快发明出降低铜熔点的铜锡合金冶炼术。
[3]瓷土,即瓷石经过粉碎后加水混合的黏土的称谓,是制作瓷器的主要原料。瓷石是一种由石英、绢云母、长石、高岭石等组成的硅酸盐岩石矿物。
[4]高岭土,即高岭石经过粉碎后加水混合的黏土的称谓,是一种含铝的硅酸盐矿物,因产于江西省景德镇的高岭村,故名。
[5]牟宝蕾:《越窑通鉴》,杭州: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2017年,第79页。
[6]排比法,利用已知的标准器(如窑址标本、纪年墓出土的古董或器物本身带有年款的陶瓷器),与彼此有某种联系的鉴定对象加以对照,从各个方面进行研究和比较,以已知比未知,得出合乎事实的鉴别和判断。
[7]岙(ào),中国浙江、福建等沿海一带称山间平地为岙,多用于地名。
[8]中国硅酸盐学会:《中国陶瓷史》,北京:文物出版社,1982年,第128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