蓄电池的放电特性是指在恒流放电过程中,蓄电池的端电压Uf和电解液密度ρ25℃等参数随放电时间tf变化的规律。
在对完全充足电的蓄电池以20 h放电率的电流If进行恒流放电的过程中,每隔一定时间(一般为2 h)测量其单格电池的平均电压Uf、电解液密度ρT等参数,将其描绘在坐标纸上可得蓄电池的放电特性曲线,如图2-16所示。
图2-16 6-QA-60型蓄电池的放电特性曲线
在放电过程中,因为放电电流恒定,即单位时间内消耗硫酸的数量相同,所以电解液密度随放电时间的增长而线性下降。因此,在使用过程中,通过测量电解液密度可以判断蓄电池的放电程度。一般情况下,电解液密度每下降0.04 g/cm3,蓄电池放电约为25%。
放电时,由于蓄电池内阻上有电压降,蓄电池端电压总是低于电动势。端电压在放电初期迅速下降,这是极板孔隙中的硫酸迅速消耗,密度迅速降低所致。随着极板孔隙内、外密度差的不断增大,硫酸向孔隙内扩散的速度加快,放电电流得以维持。当扩散与渗透到极板孔隙内的硫酸与孔隙内消耗的硫酸趋于一致时,端电压将随整个电池槽内电解液密度的降低而缓慢下降。放电接近终了时,化学反应已深入极板内层,由于极板上生成的硫酸铅的摩尔体积比活性物质的体积大(为二氧化铅的1.86倍,为海绵状铅的2.68倍),硫酸铅聚集在极板表面和孔隙内使电解液渗入困难,极板孔隙内消耗的硫酸难以得到补充,孔隙内的电解液密度迅速下降,因此端电压急剧下降。
当端电压下降到规定的放电终止电压(20 h放电率的放电终止电压为1.75V)时,应当停止放电,若继续放电则为过度放电,这不仅没有实用意义(试验证明,3~5 min内电压就会下降到0),而且不利于蓄电池充电时活性物质的还原。放电终止电压与放电电流的大小有关,如表2-3所示。放电电流越大,则放完电的时间越短,允许放电的终止电压就越低。(www.xing528.com)
表2-3 起动型蓄电池的放电电流与终止电压的关系
停止放电后,蓄电池的内压降随之消失,极板孔隙中的电解液与电池槽中的电解液趋于平衡,因此,端电压稍有回升。
蓄电池放电终了的特征如下:
(1)电解液密度降低至最小允许值;
(2)蓄电池端电压降至放电终止电压。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