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星大如桃:古代天文观测的目视尺度

星大如桃:古代天文观测的目视尺度

时间:2023-08-3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图1.1.1古籍中用“尺”“寸”记录的天象那么,这些东西是否只是些偶尔的记录,属于古人的信口开河呢?特别令人不解的是,古人使用的虽然是“长度”,却不是“千里”“万里”这样的大尺度距离,而是身边日常使用的短距离长度“丈、尺、寸”。其实古人不光用“丈、尺、寸”对天象进行记录,还用“大如桃”“大如瓜”等“大如×”的方式来对天象进行记录,二者明显是相通的,并且可以进一步把它们归结到一个特别的投影天球上。

星大如桃:古代天文观测的目视尺度

在接触中国古代浩如烟海的天文书籍时,可以看到这样的记录:

南齐永元“六年正月戊戌,月在角星南,相去三寸。”(《南齐书·天文志》)

唐天复三年十一月,“太白去地五尺。”(《新唐书·天文志》)

北周武帝建德三年“四月乙卯……星孛(彗星)于紫宫垣外,大如拳,赤白,指五帝座,渐东南行,稍长一丈五尺。”(《隋书·天文志》)

这些记录常让今人感到困惑,古人这样描述是想说明什么?他们真的是在拿着一把大尺子去量天上的星斗吗?显然不可能,因为“以尺量天”就如“以蠡测海”一样,实际上是无法办到的。那么,古人为什么说月亮走得离角星(今天的室女座ɑ)只有“三寸”那么远呢?太白金星又怎么会离地面只有“五尺”高呢?现在我们都知道,夜空出现的肉眼可见的彗星一般都非常巨大,尾巴可以长达上千万千米,这样巨大的彗星,它的尾巴怎么会只有“一丈五尺”长呢?

(www.xing528.com)

图1.1.1 古籍中用“尺”“寸”记录的天象

那么,这些东西是否只是些偶尔的记录,属于古人的信口开河呢?如果真是这样的话,那么我们纠缠这些记录就有些小题大做了。但是,如果史料读多了,继续查找下去,就会发现,我们并不是在小题大做,因为:①在古代的各种典籍里面,这样的记录特别多,无论是天文历志、星占秘籍,还是方志随笔、艺文杂志、笔记丛谈中都可能会遇到,有的书中甚至到了俯拾皆是的程度;②仔细考察还可以发现,这些记录不是一时一地而为,在作为正史的二十四史《天文志》中,从秦朝开始,各个朝代都有这种记录,再看一些地方志、天文星象书籍,这类记录各地域也都有,详细周密,仿佛历代天文星占家一直有约定,在共同遵守约定使用着这种方法;③它不但被古代天文星占家在各种场合广泛使用,还在文人、普通人中间使用着,出现在诗歌、文集、笔记等等作品中,而且细察起来,这种描写还有着相当丰富的表现形式。所以,它们不可能是古代星相师的信口开河,很可能有某些共同而且微妙的意义在里头。

可是,这些记录是那么古怪,因为天空是浩瀚无垠的,不用说古人,就是现代人,也无法通过仰视的直观感觉来把握天穹有多大,更不用说估测出天上星体相隔的距离、离地面的高度或者彗星的长度了。特别令人不解的是,古人使用的虽然是“长度”,却不是“千里”“万里”这样的大尺度距离(现代天文学常用“天文单位”“光年”),而是身边日常使用的短距离长度“丈、尺、寸”。这让掌握了现代天体测量学原理的人感到无所适从,不知该怎么解读。

所谓“不知该怎么解读”,也就是说,这些记录无法纳入现代以“度”为单位的坐标测量体系中。也正因为如此,它们过去常常被天文学史研究者当作异类而视而不见,或者弃之不顾。当然,也有一些学者对这些现象做了一定程度的探讨,比如,有些学者认为,古代用“丈、尺、寸”记录与用“度”记录是异曲同工的,可以换算,并得出结论:这些记录的“1尺”相当于1°~1.5°。但这些记录有没有内在规律和更深层的意义?这基本被学术界主流完全忽视了。

笔者在研究中国天文学史的过程中,对此问题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因此收集了广泛的资料,做了大量的探讨和思考,先从古代以“丈、尺、寸”为单位的天象记录的研究入手,再扩大探索范围,试图从各方面寻找相关的知识与联系,不料最后曲径通幽,竟有了许多意想不到的发现。其实古人不光用“丈、尺、寸”对天象进行记录,还用“大如桃”“大如瓜”等“大如×”的方式来对天象进行记录,二者明显是相通的,并且可以进一步把它们归结到一个特别的投影天球上。笔者建立了一种模型,找出了这类记录的计量学意义。在这部小书中,这些探索过程都将一一体现。

同时,笔者还试图从人类目视观测的行为学原理上,探讨这种记录、这种现象的深层原因和普遍意义。另外,天穹视错觉的产生和矫正等一系列的问题,也是这本小书探讨的一个话题。以下各部分、各节将依次展开,带领读者走进这“目视测天”的大观园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