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红黏土地基的形成
红黏土是指出露地表的石灰岩、白云岩等碳酸盐系岩石在炎热湿润气候条件下,经长期的成土风化、淋滤和红土化作用而形成的一种高塑性黏土。它常覆盖于基岩上,呈棕红、褐黄等色。若红黏土层受间歇性水流冲蚀,被搬运至低洼处,沉积形成新土层,但仍保留其基本特征,且液限大于45%,这类土称为次生红黏土(见图10-11)。
图10-11 红黏土地基
2.红黏土的工程地质特性
(1)矿物成分
红黏土的矿物成分主要为石英石、高岭石和伊利石。土中的微结构单元稳定良好,使土体在自然条件下具有较好的水稳性、明显的收缩性和裂隙发育等特征。
(2)力学性能
红黏土中有较高的黏土颗粒含量(55%~70%),使其孔隙比(1.4~1.7)、饱和度(Sr > 85%)、天然含水量(40%~60%,与液限基本相等)都很大,但液性指数较小(0.1~0.25),故其含水量虽高,但土体一般仍处于硬塑或坚硬状态,且具有较高的强度和较低的压缩性。同时,红黏土的各种性能指标变化幅度很大,具有较高的分散性。
(3)不良工程特征
① 红黏土具有较小的吸水膨胀性,但具有强烈的失水收缩性,故裂隙发育是红黏土的一大特征。
② 厚度分布不均,因石灰岩表面石芽、溶沟等的存在,其厚度在短距离内相差悬殊。
③ 上硬下软,从地表向下由硬至软明显变化,接近下卧基岩面处,土常呈软塑或流塑状态,土的强度逐渐降低,压缩性逐渐增大。
④ 岩溶现象发育,因地表水和地下水的运动引起的冲蚀和潜蚀作用,在隐伏岩溶上的红黏土层常有土洞存在。
3.红黏土地基的评价和处理
在红黏土地基上建造建筑物时,应充分利用红黏土上硬下软的分布特征将其作为天然地基的持力层,但基础应尽量浅埋。当红黏土层下存在软弱下卧层时,应考虑地基的不均匀沉降,采取相应措施处理地基。同时,建筑物施工或使用过程中应做好防水、排水工作,避免水分渗入地基。对于天然土坡和人工开挖的边坡及基槽,需注意红黏土裂隙发育情况,防止破坏坡面植被和自然排水系统。坡面上的裂隙应加填塞,做好水的排泄、防渗等措施,保证土体的稳定。
思政小课堂(www.xing528.com)
《营造法式》是北宋官方颁布的一部建筑设计、施工的规范,由李诫在两浙工匠喻皓《木经》的基础上编成的。“营造”是建筑、营建的意思;“法式”是宋代政府制订的法令、规程。《营造法式》是中国古代最完整的建筑技术书籍,标志着中国古代建筑已经发展到了较高阶段。《营造法式》中记载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进行地基处理的方法,例如夯打、捶打、地基换填等。
中国建筑史研究的奠基人梁思成先生,曾经将宋代的《营造法式》与清代的《工程做法则例》这两本有关建筑技术的古籍誉为中国建筑的两部“文法课本”,其中又以《营造法式》更为完善、丰富。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文化自信,作出了许多深刻阐述:
“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也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坚实根基。增强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是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的题中应有之义。(2014年10月15日,习近平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
中国有坚定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其本质是建立在5000多年文明传承基础上的文化自信。(2015年11月3日,习近平会见第二届“读懂中国”国际会议外方代表时强调)
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在5000多年文明发展中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党和人民伟大斗争中孕育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2016年7月1日,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中华文明5000多年绵延不断、经久不衰,在长期演进过程中,形成了中国人看待世界、看待社会、看待人生的独特价值体系、文化内涵和精神品质,这是我们区别于其他国家和民族的根本特征,也铸就了中华民族博采众长的文化自信。(2019年8月19日,习近平在敦煌研究院座谈时的讲话)
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最基本、最深沉、最持久的力量。向上向善的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休戚与共、血脉相连的重要纽带。(2020年9月8日,习近平在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会上的讲话)
项目小结
本项目主要是讲述软弱土的种类和性质,以及对这类土体地基处理方法的基本原理以及施工要点。
项目思考题
1.常用软弱土地基处理方法都有哪些,其原理是什么?
2.什么是化学加固法?都有哪些类型?
3.什么是软弱地基?简述软弱地基土的特性?
4.影响黄土湿陷性的因素有哪些?处理措施有哪些?
5.膨胀土的特征有哪些?影响其胀缩变形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