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以机械成孔、泥浆护壁以及灌注桩为例进行阐述。施工中桩身材料的选择和混凝土级配的确定对保证桩基施工质量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是保证桩基质量的基础。为了获得较好的收缩值,最好采用矿渣硅酸水泥或普通硅酸水泥。如果是在冬季施工,最好选用普通硅酸水泥,水泥标号应大于425#,尤其是在低于5 °C环境下进行桩基施工时应采用加入早期防冻剂的方法以提高混凝土抗冻能力。细骨料、砂颗粒级配应当严格按照《普通混凝土用砂质量标准及检验方法》中的相关规定进行,粗骨料所采用的碎石、卵石级配应严格按照《普通混凝土用碎石或卵石质量标准及检验方法》中的相关规定确定,尤其是针片状颗粒含量,应严格控制在10%以内,如果对混凝土强度要求较高,可考虑采用高效减水剂,掺用的外加剂应符合现行《混凝土外加剂应用技术规范》等相关规定。为了获得较好的使用性能和使用寿命,需要特别注意配合比,水泥用量过少会使混凝土强度降低,水泥用量过多会因水化热高引起过大的温度应力产生温度裂缝。施工前应充分考虑水灰比、骨料级配、水泥用量等并进行多次试验才能最终确定。由施工单位根据设计要求向混凝土供应商提出混凝土的技术参数和具体要求。由混凝土供应商保证混凝土的质量并提供给施工单位。
钻孔过程的监督:在每次钻孔前应该重新复核该桩位及标高,确保无误;参照地质勘探报告和按设计图纸要求判断孔深是否已经达到设计要求的持力层。检测终孔的孔深、孔径、孔斜度及二次清孔后的沉浆密度、沉渣厚度。对端承桩孔底沉渣不超过50 mm,摩擦桩为150 mm。钻孔时要特别注意避免出现孔壁坍塌、扩径和缩颈。
钢筋笼的检查:主要检查钢筋笼的制作质量、下笼、焊接质量、搭接长度。分段制作的钢筋笼的长度以钢筋的定长为宜,一般大于等于6 m,连接时钢筋接头的一半应予错开焊接且两钢筋轴心在一直线上。为避免灌注导管挂笼及钢筋笼上浮,笼底钢筋略成喇叭状。对非全长配筋的桩,钢筋笼顶标高低于地面时用吊筋将钢筋笼焊接牢固,防止下落。钢筋笼的保护层最好设置成混凝土滚轮,厚度为混凝土的保护层厚度,每隔2 m均匀布置4个,穿在箍筋上,这样既能保证保护层厚度,又能减少对孔壁的扰动。在焊接施工时要特别注意焊缝的饱满程度。(www.xing528.com)
灌注混凝土过程的质量控制:检查钢筋笼顶固定措施是否可靠,其顶面标高是否满足设计要求;核实商品混凝土强度等级,抽查坍落度;检查导管的长度及导管的水密性,核实导管底部的距离是否满足规范要求;检查储料斗的容积是否可以达到混凝土初灌量导管的理论埋深;浇灌混凝土过程中,检查导管的埋深、压浆及混凝土面上升情况,注意孔内是否有异常情况,督促施工人员控制好灌注速度;为防止发生断桩、夹泥、堵管等现象,应加强对混凝土的坍落度的控制。坍落度合理的混凝土应是拌和均匀、和易性好、内阻小、初凝时间长、润滑性好且有较好的触变性能,坍落度合理的混凝土可有效地保证混凝土灌注性、连续性和密实性,一般应控制在160~220 mm范围内。导管底端在混凝土面以下的深度是否合理关系到成桩质量,必须予以严格控制。在开浇时,料斗必须储足一次下料能保证导管埋入混凝土达1.0 m以上的混凝土初灌量,以免因导管下口未被埋入混凝土内造成管内反混浆现象,导致开浇失败;在浇筑过程中,要经常探测混凝土面实际标高、计算混凝土面上升高度、导管下口与混凝土面相对位置,及时拆卸导管,保持导管合理埋深,严禁将导管拔出混凝土面,导管埋深一般控制在1~5 m,过大或过小都会出现质量问题,直接影响桩身的质量。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