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土力学与地基基础:换算指标及孔隙比与孔隙率的关系

土力学与地基基础:换算指标及孔隙比与孔隙率的关系

时间:2023-08-3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下述指标是根据其定义,由三项基本物理性质指标换算得出,因此常称其为换算指标或导出指标。孔隙比是表明土密实程度的重要物理指标之一。砂土e一般为0.5~1.0,黏性土e为0.5~1.2。一般黏性土的孔隙率为30%~60%,无黏性土为25%~45%。孔隙比和孔隙率之间的关系式孔隙比和孔隙率均是表示土中孔隙含量的指标,两者可以互换。于是,可算得孔隙比和孔隙率之间的关系为2.反映土中含水程度的指标含水率必然是反映土中含水程度的一个重要指标。

土力学与地基基础:换算指标及孔隙比与孔隙率的关系

测出土的三项基本物理性质指标后,可依据土的三相草图(见图1-7),计算土的三相组成各自在质量上和体积上的数值。为了便于表示土的三相组成间量的比例对土体性质的影响,定义如下几种常用的物理性质指标。下述指标是根据其定义,由三项基本物理性质指标换算得出,因此常称其为换算指标或导出指标。

1.反映土中孔隙含量的指标

(1)土的孔隙比e

土的孔隙比定义为土中孔隙体积与土颗粒体积之比,用符号e表示,无量纲

孔隙比是表明土密实程度的重要物理指标之一。对于同一类土,孔隙比越小,土越密实;孔隙比越大,土越松散。建筑物的沉降量也与土的孔隙比有着密切的关系。

孔隙比常用小数表示,由式(1-8)可知,其值可能大于1。砂土e一般为0.5~1.0,黏性土e为0.5~1.2。

(2)孔隙率(度)n

孔隙率(度)定义为土中孔隙体积与总体积之比,用符号n表示,无量纲。

与土的孔隙比e不同,孔隙率(度)n常用百分数表示,由式(1-9)可知,孔隙率(度)n不可能大于1。一般黏性土的孔隙率为30%~60%,无黏性土为25%~45%。

(3)孔隙比和孔隙率之间的关系式

孔隙比和孔隙率均是表示土中孔隙含量的指标,两者可以互换。

依据式(1-8)和式(1-9),若令Vv=1,则Vs=1/e,V=1/n。由土的三相草图(见图1-7)可知,V=Vv+Vs,因此1/n=1+1/e。于是,可算得孔隙比和孔隙率之间的关系为

2.反映土中含水程度的指标

含水率必然是反映土中含水程度的一个重要指标。此外,工程实际中还需要掌握孔隙中充满水的程度,即土的饱和度。土的饱和度定义为土中水的体积与孔隙体积之比,用符号Sr表示,常用百分数表示。

土的饱和度反映土的潮湿程度。如果Sr=100%,表明土孔隙中充满水,土是完全饱和的;Sr=0,则土是完全干燥的。通常可根据饱和度的大小将砂土划分为稍湿、很湿和饱和三种状态:

3.特定条件下的密度和重度(www.xing528.com)

(1)干密度ρd与干重度γd

干密度是土体干燥条件下(土中无水)土的密度,将其定义为土中土体颗粒的质量ms与土体体积V之比,用符号ρd表示,即:单位体积土体中固体颗粒部分的质量。

同理,将干重度定义为单位体积土体中固体颗粒部分的重力,用符号γd表示。

ρd越大,土越密实,工程质量越好。土的干密度通常用作填方工程,包括土坝、路基和人工压实地基,土体压实质量的控制。

(2)饱和密度ρsat与饱和重度γsat

饱和密度ρsat:土中孔隙全部充满水时,单位体积土的质量。

饱和重度γsat:孔隙中完全充满水时,单位体积土体的重力。

(3)有效密度(浮密度)ρ′和有效重度(浮重度)γ ′

地下水位以下的土体,若土粒周围存在自由水,土粒将受到自由水对其产生的浮力,则土粒的重力受到削减。自由水对土粒的浮力为

土体所受重力等于土粒重力减去浮力。此时,土的有效重度为单位体积土体中土的有效重力,也称为土的浮重度,用符号γ ′表示。

式中,γwwg=10kN/m3

相对应地,将土的有效密度(浮密度)定义为在地下水位以下,单位体积中土粒的质量扣除同体积水的质量后,即为单位土体积中土粒的有效质量,称为土的有效密度ρ′,即

土的三相比例指标中的质量密度指标共有4个,即:土的密度ρ、干密度ρd、饱和密度ρsat、有效密度ρ′。与之对应,土的重力密度(重度)指标也有4个,即:土的天然重度γ、干重度γd、饱和重度γsat、有效重度γ′。各密度或重度指标,在数值上ρsat≥ρ≥ρd>ρ′或γsat≥γ≥γd>γ ′。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