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1 型钢混凝土梁的截面抗弯承载力,按下列基本假定进行计算:
1 截面应变分布符合平截面假定。
2 不考虑混凝土的抗拉作用。
3 受压区边缘混凝土极限应变εcu取0.003,相应的最大压应力取混凝土轴心抗压强度设计值fcd,受压区应力图形简化为等效矩形应力图,其高度取实际受压区的β1倍,矩形应力图的应力取为混凝土轴心抗压强度设计值的α1倍;其值可按照现行行业标准《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JTG 3362的规定取用。
4 普通钢筋和型钢应力取其应变与其弹性模量的乘积,但不大于其强度设计值。
5 预应力钢筋应力取其应变与其弹性模量的乘积,但不大于其强度设计值。
5.2.2 型钢混凝土梁受弯截面用于判断截面受力状态的相对界限受压区高度按下列公式计算:
图5.2.2 型钢混凝土梁截面尺寸
1 型钢上翼缘形心达到设计抗拉强度
2 型钢上翼缘形心应力为零
3 型钢上翼缘形心达到设计抗压强度
式中:b——截面宽度;
h——截面高度;
β1——截面受压区矩形应力图高度与实际受压区高度的比值(混凝土强度等级不超过C50时,β1取0.8,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80时,β1取0.74,其间按线性内插法计算);
af——型钢截面下翼缘板下边缘至截面近边距离;
——型钢截面上翼缘板上边缘至截面近边距离;
as ——受拉区普通钢筋形心至受拉区截面边缘的距离;
——受压区普通钢筋形心至受压区截面边缘的距离;
ap——受拉区预应力钢筋形心至受拉区截面边缘的距离;
h0——截面有效高度,h0=h-as;
tf——型钢下翼缘板厚度;
——型钢上翼缘板厚度;
tw——型钢腹板厚度;
af1——型钢下翼缘形心至截面下边缘距离,af1=;
af2——型钢上翼缘形心至截面上边缘距离,af2=;
hw——型钢上翼缘形心至下翼缘形心距离;
——型钢上翼缘材料抗拉、抗压和抗弯强度设计值;
Ea——型钢弹性模量;
εcu——混凝土极限压应变。
5.2.3 型钢混凝土截面相对界限受压区高度按下列公式计算:
1 预应力钢筋达到设计抗拉强度
2 受拉区普通钢筋达到设计抗拉强度
3 型钢下翼缘达到设计抗拉强度
式中:fpd——预应力钢筋抗拉强度设计值;
σp0——受拉区纵向预应力钢筋合力点处混凝土法向应力等于零时预应力钢筋的应力;
Ep——预应力钢筋弹性模量;
fsd——普通钢筋抗拉强度设计值;
Es——普通钢筋弹性模量;
fad——型钢下翼缘材料抗拉、抗压和抗弯强度设计值;
Ea——型钢弹性模量;
af——型钢截面下翼缘至截面下边缘距离。
5.2.4 型钢混凝土截面受弯构件,其正截面抗弯承载力计算应按下列公式计算:
1 型钢全截面达到设计抗拉强度时
图5.2.4-1 型钢全部受拉屈服计算模式
(www.xing528.com)
混凝土受压区高度x应按下列公式计算:
解得x应满足
2 型钢上翼缘形心受拉但未屈服
图5.2.4-2 型钢上翼缘受拉未屈服计算模式
混凝土受压区高度x按下列公式计算:
解得x应满足
3 型钢上翼缘形心受压但未屈服
图5.2.4-3 型钢上翼缘受压未屈服计算模式
混凝土受压区高度x按下列公式计算:
解得x应满足
4 型钢上翼缘受压屈服
图5.2.4-4 型钢上翼缘受压屈服计算模式
混凝土受压区高度x按下列公式计算:
解得受压区高度x应符合
且受压区高度还应符合
当受压区配有纵向普通钢筋时,还应符合
式中:γ0——桥梁结构重要性系数,按照现行行业标准《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JTG 3362的规定取用;
Md——弯矩设计值;
Mud——抗弯极限承载力设计值;
α1——矩形应力图的应力与混凝土轴心抗压强度的比值(当混凝土强度等级不超过C50时,α1取为1.0,当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80时,α1取为0.94,期间按线形内插法确定);
As——受拉区纵向普通钢筋的截面面积;
——受压区纵向普通钢筋的截面面积;
Ap——受拉区纵向预应力钢筋的截面面积;
——型钢截面上翼缘面积;
Aaf——型钢截面下翼缘面积;
Aaw——型钢截面腹板面积;
fcd——混凝土轴心抗压强度设计值;
——普通钢筋抗压强度设计值;
fpd——预应力钢筋抗拉强度设计值;
fwd——型钢腹板材料抗拉、抗压和抗弯强度设计值;
hw——型钢上翼缘形心至下翼缘形心的距离;
x——按等效矩形应力图的计算混凝土受压区高度;
σa1——腹板顶部拉应力,其值应小于;
ha1——型钢上翼缘形心受拉但未屈服时,腹板临界屈服纤维距截面上缘的距离;
σa2——腹板顶部压应力,其值应小于;
ha2——型钢上翼缘形心受压但未屈服时,腹板临界屈服纤维距截面上缘的距离;
ha3——截面中和轴距型钢腹板临界屈服纤维的距离。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