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近现代柏林中国学人考:柏林工业大学的知名留德学人

近现代柏林中国学人考:柏林工业大学的知名留德学人

时间:2023-08-3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宾步程也是第一位在柏林工业大学注册的中国留学生。顾孟余,原名顾兆熊,后者也是他在柏林工业大学1906年及1910年注册入学的名字。他在辛亥革命后参加了《临时政府组织大纲》的起草,后于1907至1911年第一次赴德国并以“马和”的名字学习矿物冶金专业,其时入读的学校被称为柏林皇家技术学校,为柏林工业大学的前身。1914—1920年在柏林工业大学攻读机械工程专业并毕业,在德期间与同在柏林留学的朱德结为好友。

近现代柏林中国学人考:柏林工业大学的知名留德学人

由于历史的需要,许多有能力救国兴邦的现代科技人才在中国近现代历史舞台上扮演了重要的角色。许多近现代留德学生回国后曾担任国民政府地方或教育要职,其中从柏林工业大学学成回国的极具代表性。由于具有坚实的理学工学教育背景,他们中的很多人成为中国现代科技发展领域的中坚力量。除了担任民国政府中央或地方要职,或在重要的科技或军工部门承担重任之外,他们中有不少人还通过创办大学或担任大学校长来引入现代教育理念,创办现代教育机构,在近现代中国的高等教育事业发展历程中留下了难以磨灭的足迹,成为名副其实的“留学德国的校长一代”[39],其中的代表者有宾步程、顾孟余、马君武、阮尚介、李仪祉、朱家骅、周均时、胡庶华等。

宾步程(1880—1943),湖南东安人,1905—1910年就读于柏林工业大学机械制造专业。1905年10月3日注册就读机械工程的宾步程是由湖南省选派的官费留学生,为时任湖广总督的端方奏派首批赴美、德、俄三国留学生中8名赴德留学生之一。宾步程也是第一位在柏林工业大学注册的中国留学生。宾步程在德期间加入了中国同盟会,也是最早编写中德词典的中国留学生。他编写的词典分别为《中德词典》(1904)[40]和《德汉新词典》(1935)。他回国后曾于1914—1917年任金陵机器制造局(后称金陵兵工厂)总办,并任湖南公立工业高等专门学校(后来湖南大学的一部分)校长。抗日战争时期,宾步程曾任湖南省政府委员、难民救济总署主任、湖南省参议会常任参议,并于1942年筹建省立第七高级中学。

顾孟余(1888—1972),原名顾兆熊,后者也是他在柏林工业大学1906年及1910年注册入学的名字。顾孟余原籍浙江,出生于直隶宛平(今属北京),是1930年以前在柏林工业大学注册就读的中国留学生中取得两个专业毕业学位的两名中国学生之一(1907年电气工程专业毕业,1912年机械工程专业毕业)。但在很多著作中,顾孟余都被认为毕业于柏林大学政治经济系。[41]根据柏林工业大学的学籍登记册,可以确定顾孟余的就读学校为当时的柏林工业大学,攻读的两门专业均为工科专业。[42]顾孟余回国后曾任教于北京大学德语系及经济系,并在1925年以后先后担任广东大学校长以及中山大学校长。顾孟余在政治上影响力颇大,曾任国民党中央常委执行委员、铁道部部长、中央政治委员会委员兼秘书长、最高国防会议成员、中央宣传部部长等职。[43]

马君武(1881—1940),生于广西桂林,1902年赴日留学,期间结识孙中山,后成为中国同盟会章程八位起草人之一。他在辛亥革命后参加了《临时政府组织大纲》的起草,后于1907至1911年第一次赴德国并以“马和”的名字学习矿物冶金专业,其时入读的学校被称为柏林皇家技术学校,为柏林工业大学的前身。辛亥革命爆发后,马君武回国,参与起草《临时政府组织大纲》,并在1912年成立的以孙中山为首的南京临时政府中担任实业部次长一职。二次革命失败后,国会和各省议会被解散,马君武在1913年再次回到柏林,入柏林工业大学攻读博士学位,并于1915年取得博士学位(见图2-14,图2-15)。[44]1916年回国后,马君武参加了孙中山发起的护法运动,后曾任护法军政府交通总长、孙中山总统府秘书长、广西省省长等职。1924年以后,他先后担任大夏大学(后来的华东师范大学)校长、北京工业大学校长,1927年回到广西,于梧州创办广西大学并任校长,广开培养人才之路,成为民国时期著名的教育家。马君武从1904年起,共翻译了《平面几何学》《温特渥斯平面几何学》《矿物学》《微分方程式》等4部德文教科书,编写了《立体几何学》《实用力学》等10多本自然科学入门教科书,进行了大量的科学普及工作。[45]在1920年,他还出版了自己编写的《德华字典》。

图2-14 马君武在柏林工业大学递交的博士学位论文(1915年4月21日递交)封面[46]

图2-15 马君武在柏林工业大学递交的博士学位论文(1915年4月21日递交)所附简历[47]

阮尚介(1888—1960?),江苏奉贤人。1908—1914年在柏林工业大学机械制造专业就读。回国后他曾执教于北京大学,1917年以不满30岁之年龄担任同济大学校长,为国内当时最年轻的大学校长,任职时间达十年之长。后其曾任国民政府兵工署及军械局要职。

李仪祉(1882—1938),原名李协,陕西蒲城人。1908年毕业于京师大学堂。在1909—1913年以原名在柏林工业大学学习土木工程,并于1913年8月取得毕业学位。期间曾于辛亥革命武昌起义时回国,由此可以解释为何李协在1913年4月在同一专业再次注册入学。1915年回国后,他曾任南京河海工程专门学校教授,1922年起任陕西省水利局局长,1923年又兼任山西省教育厅厅长及西北大学校长,1930年任陕西省建设厅厅长,1934年起先后担任黄河水利委员会委员长兼总工程师、陕西省水利局局长。[48]

朱家骅(1893—1963),字骝先。浙江湖州府吴兴县(今湖州市吴兴区)人,曾于1916—1917年在德国柏林工业大学注册入读矿山专业[49],1917年回国后在北京大学教授德文,期间以“欧美同学会”会员身份参加五四运动,后于1920年再赴德国留学,于1922年获得柏林大学哲学博士学位。他1924年回国,在北京大学地质系及德文系任教。1927年任广东省教育厅厅长兼中山大学副校长。1930年后曾任中山大学校长、国立中央大学(后更名为南京大学)校长、国民政府教育部部长、交通部部长等要职。1936年任浙江省政府主席,1939年任国民党中央组织部部长。[50]1949年6月去台湾,曾多次担任国民党中央委员。[51]因其德国留学背景及身居要职,朱家骅为20世纪20—40年代民国政府与德国交流合作的重要人物。[52]

周均时(1887—1949),四川遂宁人,少年时随父至重庆。1914—1920年在柏林工业大学攻读机械工程专业并毕业,在德期间与同在柏林留学的朱德结为好友。回国后曾先后在暨南大学、国立中央大学、重庆大学任教,1940年以后曾任同济大学校长、上海吴淞商船专科学校校长。1946年加入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致力于推翻蒋介石政府独裁统治。1949年8月被捕,同年11月就义于重庆歌乐山中美特种技术合作所”集中营。

胡庶华(1886—1968),湖南攸县人。1916—1920年在柏林工业大学就读钢铁冶金专业并毕业。中国国民党早期党员。回国后曾于1929年起先后任重庆大学、同济大学、西北联合大学校长,1932—1949年期间三度出任湖南大学校长。新中国成立后曾任全国政协第二届至第四届委员。

1928年11月,为强大国防军事力量,南京国民政府军政部兵工署成立,下设总务、设计、检验、监察四科,统领全国各兵工厂、兵工材料局及工厂、兵工学校、制药厂和硝矿局。之后40多位具有留德学习背景的科技人才为兵工署乃至现代中国兵工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53]除了在兵工署筹建初期积极穿针引线,请来德国兵工领域专家合作的朱家骅,曾与兵工署有密切联系或担任重要职位的、在柏林工业大学学籍可考的留学生[54]还有邓士章、毛毅可(1892—?)、陆君和(1899—?)、何德萱(1900—?)、杨继曾、丁天雄、周芳世(1901—?)等人。此外,在兵工领域进行研究的知名中国学人还有后来在纳粹时期就读于柏林工业大学军工系的何泽慧。

邓士章(1897—1967),广东人,1923年5月入柏林工业大学就读机械工程[55],同年回国任广东兵工厂工程师,次年加入国民党,曾任黄埔军校筹备委员、军械处中校处长。1925年任广东兵工厂厂长。1926年任广东国民政府军政部少将参议,并随军北伐。1932年起,先后任南京国民政府军政部兵工委员兼检查科科长、中央修械厂厂长、兵工局驻港办事处兵工委员。1946年进入上海中央航空公司工作,1949年在香港参加“两航”起义,后担任新中国军委会民航局顾问[56]

杨继曾(1898—?),1923—1925年就读于柏林工业大学,1926年加入东三省兵工厂工作。1929年在南京政府兵工署任兵工研究委员会兼任委员。后曾任兵工署行政司司长(1933)、制造司司长(1937)。[57](www.xing528.com)

丁天雄(1903—?),1923年毕业于柏林工业大学化学系,1928至1929年加入兵工署工作。曾任兵工署第十工厂厂长。[58]

柏林工业大学毕业的中国留学生中,除了在德国获得工学博士学位第一人马君武之外,还有不少人获得了在当时中国享有盛誉的工学博士学位。直至一战结束以后,整个20世纪30年代,甚至在纳粹德国时期,柏林工业大学也培养出了众多工程学专业的中国博士。1955—1980年入选中国科学院的469名学部委员中,有7人就是在1936年至1944年间在柏林工业大学获得博士学位的,他们分别是:赵宗燠(1939)、陈永龄(1939)、夏坚白(1939)、王之卓(1939)、何泽慧(1940)、徐士高(1944)和张维(1942)。另外,1980年入选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的龚祖同也曾在1936年至1938年在柏林工业大学攻读博士学位;1955年入选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的孙德和在柏林工业大学获得硕士工程师文凭。

夏坚白(1909—1977),江苏常熟人,大地测量学家。1929年毕业于清华大学。1935年获英国伦敦大学帝国学院大地测量工程师文凭。1935年进入柏林工业大学测量学院学习,1937年获工程硕士文凭。1939年获得工学博士学位后回国。曾任职中央研究院地理研究所,历任同济大学教授、同济大学校长,并兼任国立中央大学教授。新中国成立后,曾任同济大学副校长、武汉测绘学院院长。1955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地学部委员。[59]

孙德和(1911—1981),安徽桐城人,钢铁冶金学家。1934年毕业于清华大学,1938年获柏林工业大学工程师文凭,1943年获亚琛工业大学博士学位。曾任冶金工业部北京钢铁设计研究院副总工程师、教授。1955年入选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60]

张维(1913—2001),北京人,固体力学专家。1933年毕业于唐山交通大学,获工学学士学位。1938年获英国伦敦帝国理工学院工学硕士学位。随后赴德国柏林工业大学学习土木工程,1942年获得博士学位。1946年回国,曾任同济大学教授、天津北洋大学教授、清华大学副校长。1955年当选中国科学院技术科学部委员。1983年任深圳大学校长,1994年入选首批中国工程院院士。[61]

赵宗燠(1904—1989),四川荣昌人,石油化工专家。1930年毕业于国立中央大学化学系。1936年赴德国柏林工业大学通用科学系化学专业学习,主攻油类化学研究。1939年9月28日通过答辩,获化学工程博士学位(见图2-16),同年底回国。之后曾任同济大学教授、新中国东北工业部化工局总工程师、石油工业部生产技术司总工程师、石油工业部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总工程师。1957年当选中国科学院技术科学部委员。[62]

王之卓(1909—2002),河北丰润人,航空摄影测量与遥感专家。1932年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土木系,1934年获得英国伦敦大学帝国学院土木工程特许工程师文凭后,于1935年进入柏林工业大学学习测量学。1939年获工学博士学位。回国后曾任中山大学土木系教授和上海交通大学教授、校长。王之卓是中国摄影测量与遥感学科发展的引导人和推动者。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地学部委员。[63]

图2-16 赵宗燠于1939年申请博士答辩的手写简历[64]

陈永龄(1910—2004),北京人,大地测量学家。1935年在英国伦敦大学帝国学院毕业,后转赴德国留学,1939年获柏林工业大学工学博士学位。同年回国后,先后担任清华大学、同济大学、国立中央大学(后更名为南京大学)、中山大学、岭南大学教授。新中国成立后曾任国家测绘总局总工程师。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地学部委员。[65]1965年制定测量珠穆朗玛峰海拔高程的技术方案,测定的珠峰高程为8848.13米,这一结果受到世界公认。[66]

何泽慧(1914—2011),江苏苏州人,物理学家,被誉为“中国的居里夫人”。1936年从清华大学物理系毕业后,到德国柏林工业大学军工技术系[67]攻读弹道学方向的博士学位(注册名Ho Zah-Wei)。她的名为“一种借助光电扣动扳机的弹速测量”(Die Messung von Geschoßgeschwindigkeiten mittels einer durch Photozellen gesteuerte Rippschaltung)的博士论文于1940年6月7日通过博士答辩,获得工学博士头衔(见图2-17)。何泽慧1942年到海德堡威廉皇家学院核物理研究所工作。其间她首先发现并研究了正负电子几乎全部交换能量的弹性碰撞现象。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她滞留德国,1946年到法国巴黎与钱三强结为夫妻,期间二人在居里夫妇的实验室共同发现了铀的三分裂和四分裂现象,引起国际科学界的巨大反响。1948年二人一同回国。何泽慧是中科院近代物理研究所的创建者之一,也是中国原子能物理事业的重要开创者,于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数理学部委员。[68]

图2-17 何泽慧在柏林工业大学获得的工学博士学位证书[69]

徐士高(1908—1990),山东黄县人,高电压技术学家。1933年毕业于北平大学工学院。1937年赴柏林工业大学强电工程系学习并于1944年获得博士学位。1946年回国,之后曾任胶东电力公司总工程师、上海电业局总工程师、水电部技术改进局电力科学研究院总工程师。1980年当选中国科学院技术科学部委员。[70]

龚祖同(1904—1986),上海人,光学家,中国光学业先驱。1930年毕业于清华大学物理系并于1932年进入清华大学研究院。1934年进入柏林工业大学学习,1936年以优秀毕业生荣誉获得硕士学位,同年开始博士学业。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龚祖同放弃博士论文答辩,于1938年年初回国[71],参加了昆明光学仪器厂的组建工作,1941年担任该厂制造主任。后担任上海耀华玻璃厂总工程师,组建中国科学院西安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并担任所长,担任中国光学学会高速摄影与光电子学专业委员会主任。[72]1980年当选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