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近现代柏林中国学人考

近现代柏林中国学人考

时间:2023-08-3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图2-21884年的柏林工业大学主建筑正面全景[9]学校落成后,学生人数在短短数年内经历了极为迅速的发展。柏林工业大学的学生人数在1909年下降为约2500人,此后直至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一直大致保持着这一规模。柏林工业大学的学生数量在1932年秋冬下降到了4150人左右,至1937年夏则降至新低点,仅有1840人左右。[18]柏林工业大学在德国近现代工业发展中有着辉煌的历史,并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近现代柏林中国学人考

柏林工业大学(今名Technische Universität Berlin)的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1770年建立的柏林皇家矿山学院(Königliche Bergakademie zu Berlin)[1],其前身之一还有由普鲁士王国建立的两所知名教育机构:1799年建立的柏林皇家建筑学院(Königliche Bauakademie zu Berlin)以及1821年建立的柏林皇家纺织学院(Königliche Gewebeakademie zu Berlin)。1879年4月1日,皇家建筑学院与皇家纺织学院合并成为柏林皇家技术高等学院(Kögliche Technische Hochschule zu Berlin)。[2]这一年也被认为是柏林工业大学(1946年以前名为Technische Hochschule Berlin)[3]正式成立的时间[4]

在1871年普鲁士王国统一德国之前,德意志地区的工业革命已经在19世纪前半叶开始。但相对18世纪开始工业革命的英国而言,德国作为后来的工业革命国家,亟须通过建立一个高等技术教育体系来缩短与英国之间的工业化差距。在普鲁士首都柏林建立一所技术性高等学府,既是统一后的德国所处时代对工业技术发展提出的人才培养要求,同时也为这一时期的工业化进程创造可持续发展的前提。[5]19世纪工业革命时期德国对工程技术人才的需求高涨,促使柏林工业大学成为1899年由德国皇帝威廉二世批准获得博士学位授予权的首批普鲁士高校之一。1916年皇家建筑学院(见图2-1)被并入柏林工业大学,使得该校的门类再次拓展而初步具有后来的规模。

图2-1 1868年的柏林皇家建筑学院(柏林工业大学前身之一)[6]

建立伊始的柏林工业大学作为一所新型的综合性理工大学,是当时德国最大的技术类大学。其教育任务在建校初始就被界定为“为国家及地方公务员队伍中的技术类职业服务,保证工业生活中的高等教育,并维护及发展属于技术教学领域的科研与艺术[7]。由此,该校与其前身各组成学院相比,最大的特点是将科学研究提高到与教学同样重要的地位。

柏林工业大学建校之初共有六个系,分别为:建筑、土木工程、机械工程(含造船)、化学冶金通用科学(包括数学物理)。学校的主体建筑始建于1878年,并于1884年11月2日落成(见图2-2)。建成后的主体建筑位于柏林西部城市边缘,地理位置远离当时的市中心。但建筑本身的体量巨大,甚至远超内城的柏林城市宫殿,不仅是整个柏林最大的单体建筑,也是整个德意志帝国内除了科隆大教堂之外最大的单体建筑。[8]庞大的建筑不仅体现了一种进取的时代精神,也把普鲁士王国想将统一的德意志帝国首都柏林塑造为高等技术教育领域领头羊的雄心表露无遗。

图2-2 1884年的柏林工业大学主建筑正面全景[9]

学校落成后,学生人数在短短数年内经历了极为迅速的发展。从1888年学生约1000人的规模迅速发展为1901年秋冬近4000人的规模(其中包括约800名当时被认为拥有完全学生资格的旁听生)。这一趋势主要归功于机械制造专业在工业化进程中的重要性日趋显现,其热门程度迅速增长,使得研究型技术人才的培养在传统的通识教育理念之外脱颖而出,成为德国工业革命进程中人才培养的重要一环。这一趋势与近现代德国经济发展和劳动力市场相互影响,互为先决条件。柏林工业大学的学生人数在1909年下降为约2500人,此后直至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一直大致保持着这一规模。[10]在一战后的魏玛共和国时期(1918—1933),该校学生人数经历了大幅增长,在1923年秋冬达到约5000人。当时的德国社会由于通货膨胀,生活成本大为下降,这一时期也吸引了包括中国学生在内的大批外国学生前来留学。从1925年至1929年,每学年新注册的学生基本稳定在1500人左右。[11]1927—1928学年,柏林工业大学的在校注册学生共计5205人,规模大大超过全德国技术类大学中排行第二的慕尼黑工业大学(4101人)和居第三位的德累斯顿工业大学(2959人),占全德国全部技术类专业大学生总数的1/3之多。[12]1930年夏,柏林工业大学注册学生数量再次达到创纪录的6500人左右,其中约1/8为外国学生。在非德语区国家中,中国以22名留学生成为最大的来源国。[13]

魏玛共和国时期的柏林工业大学学生规模开始大幅扩大,一个重要原因在于该校通用科学系的飞速发展。尤其是隶属于通用科学系的物理学科在1928年从哈勒大学引进了世界著名物理学家、1925年的诺贝尔物理奖获得者古斯塔夫·赫兹后,该系的吸引力大为上升,并在德国政府教育部门的支持下得到了迅速发展。(www.xing528.com)

纳粹政党上台后,在德国高校领域实施了针对犹太人的种族主义政策,犹太学生被禁止注册入学,犹太裔高校教职员工遭到驱赶。柏林工业大学的学生数量在1932年秋冬下降到了4150人左右,至1937年夏则降至新低点,仅有1840人左右。[14]1946年夏的学生人数仅有1530人,至1953年才重新上升至约3000人。1969年秋冬,这一数字则上升到了9000人以上,其中外国学生比例达到11%左右。[15]

作为一所技术类高等院校,柏林工业大学的女性学生数量与同时期的其他德国技术类大学一样非常紧缺。1926—1927年冬季学期,该校正式注册的女学生数量仅为33人,占全体学生总数的0.8%。[16]整个二战期间,全校的女学生数量一直保持在100人左右的规模,[17]只占学生总数的6%左右,其中约70%的女学生都选择在包括数学、物理、化学等自然科学的“通用科学系”注册就读。[18]

柏林工业大学在德国近现代工业发展中有着辉煌的历史,并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在该校校友和教职员中,曾经获得诺贝尔奖的有:化学家弗里茨·哈伯(Fritz Haber,1868—1934)、化学家卡尔·博施(Carl Bosch,1874—1940)、化学家乔治·德·赫维西(George de Hevesy,1885—1966)、物理学家古斯塔夫·赫兹(Gustav Hertz,1887—1975)、物理学家丹尼斯·加博尔(Dennis Gabor,1900—1979)、物理学家尤金·保罗·韦格纳(Eugene Paul Wigner,1902—1995)、物理学家恩斯特·鲁斯卡(Ernst Ruska,1906—1988)和物理学家沃尔夫冈·保罗(Wolfgang Paul,1913—1993)等。

从1933年直至二战结束,柏林工业大学经历了历史上最为黑暗的阶段。大批犹太教师及学生遭到歧视和迫害,众多犹太学者流亡海外。1933年至1936年间,包括古斯塔夫·赫兹在内的大批犹太裔教学及研究人员被赶离学校,学校因此损失的教职员工达到1/3多。[19]二战期间,柏林工业大学的主体建筑受到多次严重的炮火袭击。1943年至1944年,大部分学校建筑,尤其是标志性的主楼北面建筑(见图2-3)遭受了毁灭性的破坏。包括所有学籍资料在内的档案绝大部分毁于战火。

图2-3 20世纪初的柏林工业大学主建筑正面[20]

1946年柏林工业大学得到重建(见图2-4),其德文名称更改为Technische Untersität Berlin,以强调其学科齐全的综合大学特点。学校于1950年建立人文学系。由此,柏林工业大学不仅成为近现代以来德国第一所以工科为主的综合性大学,也是德国第一所引入人文学科进行通才教育的工科大学[21]1978年,在柏林工业大学建校百年之际,其开设的专业达到56个,其中最受欢迎的专业为电气工程和建筑,学生人数均超过2000人,其中外国学生比例达到18.1%。[22]

图2-4 战后重建的柏林工业大学主建筑北楼(摄于20世纪80年代)[23]

截至2017年年底,仅柏林工业大学位于柏林西部夏洛滕堡区(Charlottenburg)的主校区就拥有35000名学生和9000名以上教职员工,是欧洲位于内城区的规模最大校区之一。该校目前开设的学士学位专业(Bachelor)约40个,硕士学位专业(Master)约60个,拥有除了医学之外的各大学科门类。[24]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