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固原须弥山石窟-探秘丝路明珠

固原须弥山石窟-探秘丝路明珠

时间:2023-08-3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唐代是须弥山石窟艺术的繁荣时期,无论凿窟数量,还是雕塑艺术,都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造像气势宏伟,雕琢技艺娴熟,是须弥山石窟唐代造像的代表。固原须弥山石窟,是一部刻在石崖上的百科全书。在景区行走,随时能感受到须弥山石窟的风化、销蚀。再找不到有效的保护措施,须弥山石窟终将损毁。2008年6月6日,世界历史遗迹保护基金会公布宁夏固原须弥山石窟为“2008年全球百大濒危文明遗址”之一。

固原须弥山石窟-探秘丝路明珠

武占林[1]

固原须弥山,属六盘山脉,由紫色砂岩、砂砾岩及页岩组成山基,海拔2003米,距银川南300多千米,固原市区西北50多千米,寺口子河北麓,峰峦叠嶂,怪石嶙峋,涧水清澈,林木繁茂,风景秀丽,是宁夏著名景区之一,西北黄土高原独具一格的风景区。1982年被国务院确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1年被评定为全国4A级旅游景区。

须弥山石窟,始建于北魏孝文帝太和年间(477—499),兴盛于北周和唐代,历经西魏、北周、隋、唐的大规模凿窟造像活动及宋、元、明、清的修葺经营。其中北周和隋、唐开凿的大型庙窟的石雕造像最为精美。整个石窟呈扇形开凿,在自南向北八座山峰的东南崖面上,有大佛楼区、子孙宫区、圆光寺区、相国寺区、桃花洞区、松树洼区、三个窑区、黑石沟区。这些大大小小162座石窟,依山势,错落有致,迂回曲折,绵延两千米,场面甚是壮观。70多座石窟雕塑了造像、壁画、题记、石碑等。须弥山石窟的总体特点是北周的造像精美,隋代的造像淳朴,唐代的造像面形丰满、表情安详,是北魏以来我国石窟艺术的圣地和宗教文化的宝贵遗产

须弥山石窟香火盛极,是古代固原规模最大的一处佛寺禅院,被誉为“宁夏敦煌”,是我国开凿最早的十大石窟之一,是古代丝绸之路沿线著名的佛教石窟之一,是了解石窟历史、研究古代社会的珍贵资料。

北魏时期的石窟集中分布在子孙宫区,是须弥山石窟群中最先开凿出的一批塔庙窟,遗憾的是大部分都已损毁成空窟。子孙宫的石窟多为中心塔柱式石窟,柱身为上小下大的梯形,塔柱四面分层开龛造像,少者三层,多的七层,窟室四壁有的也开龛造像。以第14窟、第24窟、第32窟、第33窟为代表,室中方形塔柱四面分层开龛,第32窟塔柱多达7层。第24窟塔柱上层龛内雕刻佛传故事,这种形式的窟室,是从印度支提式石窟演化而来的,多是一佛二菩萨佛像较大,居中端坐,菩萨矮小,侍立两旁,但也有特殊情况,如开凿最早的第14窟里的佛像,有雕刻的也有彩绘的,除一个龛内为释迦多宝佛外,其余的龛内都是一尊佛像,没有旁侍菩萨。纵观这些造像,造法古朴,面形丰满,酷似云岗、敦煌石窟的早期造像。第24窟、第32窟开凿年代比第14窟稍晚,但这里已是标准的一佛二菩萨,其造型特点脸形清癯、体型修长,佛穿双领下垂的大袍,菩萨穿汉式对襟袖襦,与第14窟已大不相同。据考证,北魏孝文帝太和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就是服式改制,禁民穿夹领小袖的胡服,一律改穿汉装,并亲自给群臣颁赐冠服让他们穿戴。所以佛像的造型和衣着特点,正是太和改制后南朝汉式衣冠和秀骨清相的艺术风格流传到北方的反映。

子孙宫因第25窟在明清时被改塑成送子娘娘庙窟而得名。在神话小说封神演义》中,将云霄、碧霄和琼霄三姐妹分封为送子娘娘,她们掌管每年送子的男女比例和送子方式。送子方式有麒麟送子、老虎送子、仙鹤送子和梅鹿送子等。每年农历四月初八是须弥山庙会,来这里求子的人络绎不绝。

北周石窟开凿工程向北发展,集中于圆光寺、相国寺区域,数量之多、规模之大、造像之精美,在须弥山石窟中占有突出的地位。与北魏石窟相比,其最大的变化是中央塔柱小龛不在,代之以大龛及发鬓低平、面相方圆、两肩宽厚、腹部鼓出的大型造像,给人以厚重敦实之感,现存的主要有第45窟、第46窟、第49窟、第51窟、第67窟等,都是平面方形的中心塔柱式石窟。塔柱每面各开一大龛,四壁亦开龛,有的一壁三龛,雕饰华丽。第45窟、第46窟是须弥山最华丽的洞窟。第45窟、第49窟是造像最多的洞窟,有比真人还大的造像40多尊,每龛内有的是立佛,一般为一佛二菩萨。第51窟由前室、主室和左右耳室四部分组成,主室宽13.5米、高10.6米,是须弥山最大的中心柱式石窟,后壁通宽的宝坛上并列三尊高达六米的坐佛,姿态优美,面容安详。以其雕刻之精美、装饰之华丽、规模之宏大,被国内文物专家称之为“须弥之光”,为全国北周造像中罕见的雕塑精品。(www.xing528.com)

隋唐时期的石窟主要分布在相国寺以北。唐代是须弥山石窟艺术的繁荣时期,无论凿窟数量,还是雕塑艺术,都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唐人窟室主要分布在大佛楼、相国寺和桃花洞三区,沿正壁和左右壁设马蹄形佛坛,成铺的造像配置坛上,五尊或七尊,多至九尊,不另开龛。第105窟是一座大窟,俗称“桃花洞”,主室内有近六米高的中心柱,柱四面和壁面开大龛,表现出磅礴的气势。唐代须弥山的造像风格,已明显表现出世俗化的特点,以丰满为美,以雍容华贵为美。佛、菩萨、弟子、天王、力士都雕琢得丰满圆润、栩栩如生。菩萨上身袒露,斜披络涎,下着贴腿裙,腰间系带并折出大裙一角,显得体透轻纱,多姿多彩。力土袒露上身,下着短裙,采取束扎带,光脚,攒拳怒目,表现了男子的健康之美。天王身着铠甲,下着战袍,手执兵器,脚踩夜叉,显得十分威武。

最引人注目的是须弥山入口处的第5窟(大佛楼),唐代大中三年(849)开凿。高达20.6米的弥勒大座佛像倚坐于一座巨大的摩崖马蹄形石窟内,仪态威严、神情端庄、身披袈裟、头流螺髻、脸如满月、双耳垂肩。造像气势宏伟,雕琢技艺娴熟,是须弥山石窟唐代造像的代表。这座大佛比云冈石窟中最大的第19窟坐佛和龙门石窟的奉先寺卢舍那佛还高,是现存可数的唐代大佛像之一。

固原须弥山石窟,是一部刻在石崖上的百科全书。它代表着中西文化的融合,凝聚着古代中华民族的心血和高超的艺术才华,是追念古丝绸之路、了解石窟艺术、认识固原历史文化、游览石窟艺术的佳境。

在景区行走,随时能感受到须弥山石窟的风化、销蚀。登道上山,脚下的阶梯上铺满了薄薄的红沙粒。再找不到有效的保护措施,须弥山石窟终将损毁。2008年6月6日,世界历史遗迹保护基金会公布宁夏固原须弥山石窟为“2008年全球百大濒危文明遗址”之一。

【注释】

[1]武占林(1965—),男,宁夏固原人,宁夏回族自治区政协文史资料编辑。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