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固原历史文化研究:人际信任状况分析

固原历史文化研究:人际信任状况分析

时间:2023-08-3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卢曼认为社会信任分为人际信任和制度信任。人际信任是基于交往和角色形成的。调查显示,村民在人际交往中最信任的是亲属和朋友,其次是邻居,对陌生人则高度不信任。基于血缘关系的亲属信任排第一位。调查结果显示,村民对亲密朋友“非常信任”占27.7%,“比较信任”占60.7%,信任分为88.4分。陌生人信任度最低。朋友不是基于血缘也不完全基于地缘,在社会信任上却居于第二位,说明西海固农村的社会信任结构是流动的,具有伸缩性。

固原历史文化研究:人际信任状况分析

卢曼认为社会信任分为人际信任和制度信任。人际信任是在日常生活的互动中,伴随着熟悉度的增加而产生的,它是人与人之间感情联系的基础,是最直接的信任。制度信任实际是对公共机构和组织的信任,如政府、公共事业部门、商业部门等,它是个体对于规则、规范和法律的信任,是外在和复杂的。

人际信任是基于交往和角色形成的。本次调查按照人际关系,由近及远分为四个类别,分别是亲人、朋友、邻居和陌生人。调查显示,村民在人际交往中最信任的是亲属和朋友,其次是邻居,对陌生人则高度不信任。基于血缘关系的亲属信任排第一位。调查结果显示,村民最信任的还是家庭成员,“非常信任”占到了74.1%,“比较信任”占到了23.9%,信任分达到了98分。亲密朋友的信任排第二位。调查结果显示,村民对亲密朋友“非常信任”占27.7%,“比较信任”占60.7%,信任分为88.4分。一般朋友信任排第三位。调查结果显示,村民对邻居“非常信任”占21.9%,“比较信任”占63.3%,信任分为85.2分。陌生人信任度最低。调查结果显示,村民对陌生人“非常信任”占0.7%,“比较信任”占5.7%,信任分为6.4分。对陌生人是一种高度的不信任(见图1)。

图1 人际关系信任图

1.亲而信的信任格局继续存在

亲属信任是高度信任。费孝通先生认为中国社会结构是“差序格局”,社会信任是基于血缘和地缘建立起来的信任。马克斯·韦伯认为中国的信任是建立在家族亲戚关系或准亲戚关系之上的,是一种特殊信任。21世纪的西海固农村仍然呈现这样的特征。血脉相连,仍是村民最朴素的认知,信任亲人是风险最小的选择。(www.xing528.com)

2.村民对陌生人高度不信任

陌生人是指刚进入村庄、不为村民所知晓的人,村民对于陌生人的一切都是未知的,因此会采取低信任进行有效的自我保护。但是村民对于陌生人的高度不信任不是一成不变的,是可以转化的。陌生人进入村庄,和村民进行良好的互动,如认干亲、拜把子、套近乎、做人情等,拉近和村民的关系;或者由村民信任的村民或者政府官员带领,都会逐渐获得村民的信任。

3.村民对邻居的信任和对朋友的信任差不多

村民对朋友的信任略高于对邻居的信任,信任分相对来讲都比较高,都在85分以上。西海固农村受现代化和城市化的冲击比较小,小农经济的模式决定了邻居之间换工、帮工不可避免,互帮互助是邻居交往的主要形式。朋友不是基于血缘也不完全基于地缘,在社会信任上却居于第二位,说明西海固农村的社会信任结构是流动的,具有伸缩性。没有血缘关系,可以通过一定的交往和亲密的互动建立朋友关系,继而进入信任的核心区。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