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次调查将社会信任按照程度进行打分,即“请用1至10分,来表达您对现在人与人之间的信任水平的评价”。以10分为满分,低于5分则属于不信任,8分及以上表示非常信任,7分至8分表示一般信任,6分至7分表示尚可信任,6分至5分表示可信可不信,学界普遍将信任的及格线定位在6分以上。
调查发现,西海固2017年社会总体信任程度的均值为5.68分,标准差为1.697。分程度来看,对社会信任持肯定态度得分在9分以上的占3.9%,得分在8分至9分的占9.4%,得分在7分至8分的占16.1%,得分在6分至7分的占23.2%,得分在4分至5分的占29.4%,4分及以下的占17.9%。可见,西海固农民对于社会信任主要集中在5分和6分之间,其中得分在5分的比例大于得分在6分的比例。这说明,西海固农村的社会信任水平符合全国的整体特征,已经进入了“不信任”水平,社会信任已处于警戒线(见表1)。
表1 人与人之间的信任水平表
出现以上情况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1.与当地的经济发展水平密切相关
当地的经济发展水平不高,农村主要劳动力以外出打工为主,在朋友或者同乡、亲戚、政府的介绍下去县城、省城、外省打工。不管去哪个地方,由于自身的教育水平不高,也没有进行专门的技术培训,只能从事低端重劳力工作。而由于我国市场经济发展不完善,诚信体制尚没有强硬的执行措施,拖欠农民工工资成了社会普遍存在的问题。西海固农村外出打工的青壮年也不能幸免,辛苦一年,却存在颗粒无收的风险,这种不美好的信任经历自然会打击社会信任度。
2.生态移民将原有的信任体系打破,新的信任体系没有建立(www.xing528.com)
西海固被联合国认定为最不适合人类生存的地区之一,也是国家重点扶贫的区域。其中一个扶贫措施就是生态移民,将山区、零散居住的村民整体搬迁到平原或者自然条件相对较好的地方。这本来是个利国利民的措施,但是在执行过程中,因为搬迁成本及体制惰性等因素,会将不同村子、不同乡、不同县的村民强制搬迁到一起。本就陌生的人搬迁到一起,文化冲突不可避免,原有的基于地缘的信任没有了,新的地域又冲突不断,何来信任。
3.农村利益越来越复杂,利益成为农村社会不信任的重要原因
西海固是国家精准扶贫重点扶持的区域,政府自上而下的扶贫措施给每个西海固的农村都带来巨大的利益,在利益的分配上农民却出现了相互不信任的现象。比如在贫苦户认定上,有人认为该评上的没评上,不该评上的却评上了。这时是不是行贿受贿了,是不是村干部拿了吃了,是不是村民代表说坏话了,是不是谁家里在上头有人等不信任的声音就会在村落里传播,形成一种普遍不信任的社会氛围。
4.村委会组织力量薄弱
村委会是村民的自治组织,村主任应是村民相信和信任的能人,能够带来村民脱贫致富。事实是在有些村,村主任的选举流于形式,有些村的村主任是人缘好但是没有能力的老好人;有些村的村主任本身不够廉洁,在村民中没有威望。这些都导致村民不信任的情绪没有有效疏解,反而蔓延开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