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德县秦腔剧团是一家挂了县剧团牌子的民营剧团,虽为民营剧团,但剧团很有实力,其演出水平超过一般县市级剧团。该剧团团长梁瑞是宁夏隆德县人,原系甘肃省平凉秦腔剧专业演员,后任平凉市崆峒区秦剧团业务团长,2004年他自置戏箱,创办宁夏隆德秦腔剧团。该团有演职人员52人,每年可下乡演出400多场,其演出足迹遍及宁夏中南部、甘肃中东部和陕西西北部地区,深受观众欢迎。该团曾先后四次在平凉市、固原市、平凉市承办西北五省秦腔名家演唱会,邀请刘随社、窦凤琴、柳萍、李小雄、张兰秦、梁少琴等名家挂牌演出,盛况空前。
剧团近三年上演的剧目以传统戏经典剧目为主,本戏有《回荆州》《玉堂春》《下河东》《窦娥冤》《黑叮本》《大报仇》《火焰驹》《劈山救母》《出淮阳》《金沙滩》《大拜寿》《对银杯》《双官浩》《闯宫抱斗》《麒麟山》《斩李广》《八件衣》《斩韩信》《斩秦英》《彩楼配》《破宁国》《滚龙床》《临潼山》《铡美案》《烙碗记》《出棠邑》《葫芦坡》《周仁回府》《兴汉图》等三十多本。折子戏有《黄鹤楼》《起解》《柜中缘》《苟家滩》《长坂坡》《喜荣归》《虎口缘》《打砂锅》《逃国》《牧羊》《挑袍》《三击掌》《清风亭》《拾玉镯》《柴桑关》《三对面》《辕门斩子》《三娘教子》《二堂审子》《斩秦英》《五台会兄》《香山寺还愿》《刘海撒金钱》《黑虎坐台》。
值得注意的是,演出的剧目全部为古装戏,没有现代戏。采访隆德县秦腔剧团团长梁瑞时,笔者也问到这个问题,他客观分析了三个方面的原因:
一是百姓喜欢“老戏”(当地百姓把古装戏称为“老戏”),尤其是一些经典的戏,如一些经典“老戏”《窦娥冤》《火焰驹》《铡美案》《闯宫抱斗》《麒麟山》《八件衣》、折子戏《起解》《柜中缘》《三击掌》《辕门斩子》《三娘教子》等,都是农村百姓非常喜欢的剧目,也是剧团演出场次最多的。因为剧团的观众以农村百姓为主,他们对传统剧目有着天然的感情,多数观众不是看剧情,是听“声”看“影”,只要那熟悉、亲切的秦腔旋律一响起来,演员高亢的嗓音一亮,观众就为那“声”所痴迷;而演员扮演的人物“影”在台上一露面,观众便会满足。观众跑几十里地来看戏,为的只是那“老戏”中的“声”和“影”。(www.xing528.com)
二是剧团没有专职编剧与导演,没有能力编创现代戏。他们也曾经编演新历史剧,从外面请编剧和导演,但费用高,剧团难以负担。最近,在宁夏文化厅的鼓励与资助下,他们编演了历史剧《金麒麟》,演出效果很好,演出费用主要通过文化厅的奖励来补贴,即以奖代补。由此可以看出,演出是有一定风险的,如果这部戏演出效果平平,没有得到文化部门和领导的重视,那么就会赔钱,而剧团的经费只能勉强应付日常开支,没有能力承担演出失败的风险,因此在没有较为稳妥的资助时,他们是不敢贸然排演新戏,更不敢编演风险较大的现代戏。
三是剧团中的演员缺乏编演新戏的愿望与动力。一方面,该团的演员多从外地聘请而来,以陕西、甘肃等地退休或临近退休的老演员和刚从艺校毕业的年轻演员为主,前者愿意演出轻车熟路的戏,不肯再下功夫排演新戏,而艺校毕业的学生则没有排演新戏的能力,能上台表演的剧目,多为在艺校或进团后向老演员学习的几折戏。因此总体来看,演员没有排演新戏的愿望。另一方面,限于资金,剧团对排演新戏没有设立良好的激励机制,演员自然也缺乏排演新戏的动力,更看重演出的场次,多演一场多拿一份钱。此外,演员演出的对象以文化程度较低的农村观众为主,这些观众更喜欢“老戏”,对演员表演与剧目要求不高,只要有戏看,百姓就会喝彩,这也是演员缺乏创新活力的原因之一。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