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文武
摘 要:三峡区域民间美术的历史悠久,三峡地区在历史上不但山同脉、水同源、民同俗,而且各地文化艺术互动频繁,相互渗透,形成了多元艺术共生共存的局面。研究这种艺术传统的构成史,对于推进区域内艺术合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作用。
关键词:三峡区域;民间美术;多元艺术
长江文明是中华文明起源的摇篮之一,三峡区域是长江文明的发源地。随着三峡工程的建成,三峡区域民间美术研究的重要性与迫切性日益凸显。关于三峡区域民俗文化,最早的文献是春秋时期的《山海经》,它不仅记载着远古南方的神话与传说,而且是一本民俗工艺文化的图谱。其次是西晋常璩的《华阳国志》里载:“厥贡璆、铁、银、镂、砮、磬……织皮。”其中磬为乐器,镂为金属的雕刻工具,皆民间艺术品。宗懔的《荆楚岁时记》也记录“贴鸡户上、桃符镇鬼,剪彩为燕、祝福宜春,斗鸡镂鸡、食称画卵,击鼓戴胡、傩舞逐疫”。这些风俗大都在长江三峡区域范围内,且与民间美术有关。近现代最早研究者可以追踪到1925—1926年,美国的奈尔逊曾在巫山大溪采集得到一批石器、陶片等开启了三峡文化的探索之先。之后,葛维汉、卫聚贤、冯汉骥等在重庆、四川民族、民俗文化等方面均有重要贡献。四川博物院、四川大学博物馆、中国三峡博物馆也是三峡民族、民俗文物收藏最重要的地方。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特别是三峡工程的兴建,三峡文化才逐渐显现。
与三峡民间美术研究有关的成果有以下几方面:
首先,在民族民间美术方面,1959年阮璞的《土家族美术史》,从远古装饰图案到土家族特有的彩织品、神像画、土家建筑等都有十分精到的描述,它是我国最早研究土家民间美术的专著。1994年左汉中主编的《湖南民间美术全集》收集了长江中上游的土家族、苗族的民间艺术品。2004年辛艺华、罗彬的《土家族民间美术》,从土家织锦、傩戏器具、雕刻、建筑入手,比较与其他民族文化的异同,将土家民间美术的全貌展现其中,并提出独到的见解,是三峡区域土家族美术的重要研究成果之一。2012年8月,余继平的《乌江流域民族民间美术》也是这方面的重要成果之一。
其次,在民间美术综合研究方面,1987年湖北省群众艺术馆编的《湖北民间美术探源》与1999年方湘侠主编的《民间美术》6卷中,涉及三峡民间美术品的诸多内容。2001年李长禄主编的《三峡民间美术》探讨三峡民间美术的演变历程,积累了丰富的三峡民间美术资料,它是三峡民间美术特色课程建设的成果之一。2004年陈和莲、吴淼的《三峡民间美术精粹》,从具体的门神年画、刺绣挑花、雕刻皮影、蓝印花布入手,介绍三峡民间美术不同种类的大致情况,但局限在万州地区,缺少鄂、黔、湘等地材料。2003年胡绍华的《三峡民间艺术概论》,从理论上对三峡民间艺术作了全面的概括,但对民间美术的内容介绍很少。此外,2002年张正明、邵学海主编的《长江流域古代美术丛书》6卷,2005年邵学海主编的《长江流域美术史》,2009年陈文武的《三峡美术概观》等,都有长江三峡流域美术研究的内容。
再次,在三峡民间美术个案研究方面,1953年湖北省美术工作室编的《湖北民间雕花艺术》是当时的代表作之一。2000年张兴文的《中国利川墓碑》用700余幅图片详细介绍利川132座墓碑的基本情况。黄珠瑜、吴本新的《梁平木版年画》对梁平木版年画的历史传承、制作工艺、艺术价值诸方面进行全面评价。杨斌的《三峡石刻文化研究》从峡江两岸的石刻造像、碑帖遗存作为突破口,探讨其文化艺术价值、特点等。高文的《四川汉画像石》重点介绍巴蜀地区的画像石艺术,是具有地域性代表作之一。除此,还有许多关于三峡民间雕刻、织绣、建筑等成果见诸报刊媒体。
以上研究成果无疑为三峡民间美术的研究积累了珍贵的图录与资料,但还有许多不足,对三峡民间美术研究总体而言,零星资料汇编的成果多,无系统的高水平研究成果缺乏,缺少理论分析和归纳。就研究队伍而言,国内学者研究的多,国外研究三峡民间美术的学者少。总之,“三峡区域民间美术”是近几年才提出来,且还未引起学术界重视的一个十分重要的民间区域美术,对其进行系统研究,特别是对三峡美术整体性与宏观性的研究有着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三峡区域民间美术的概念
三峡民间美术。首先,是区域性的,我们这里所指的“三峡”,即长江三峡:狭义的是指西起重庆市奉节县的瞿塘峡口,东至湖北省宜昌市的南津关,这一区域地理结构复杂,山区覆盖面积大,地势属于高峰峡谷与低山宽谷相连地带。其峡谷由瞿塘峡、巫峡、西陵峡三段组成,全长196千米。广义的泛指长江三峡及三峡水库所淹没的区域,总面积达1180平方千米。包括湖北省所辖的夷陵区、秭归县、兴山县、恩施土家族苗族治州所辖的巴东县;重庆市所辖的巫山县、巫溪县、奉节县、云阳县、开县、万州区、忠县、涪陵区、丰都县、武隆县、石柱县、长寿县、渝北区、巴县、江津市及重庆城区的渝中区、沙坪坝区、南岸区、九龙坡区、大渡口区和江北区。还有“大三峡区域”的说法。其地域范围包括重庆市和湖北西部的宜昌市、恩施自治州、神农架林区,国土面积约14万平方千米,人口约4090万。其次,三峡民间美术历史是悠久的。近年来,长江三峡考古发现了215万年前的“建始人”和204万年前的“巫山人”化石及石器。在巴山以北还发现了从猿到人过渡时期的“郧县人”化石,距今约100万年;在西陵峡南岸的长阳,也发现了迄今19.5万年前的“长阳人”化石。在“长阳人”之前,长江上游流域还发现迄今170万年前“元谋人”化石。之后,发现的旧、新石器时代的遗址就更多,它们大体奠定了长江上游古人类文化的时代序列。这些原始文化遗存是中国长江三峡地区原生的,是巴、楚、汉、苗先民的祖先。也是古人类起源的摇篮之一。第三,三峡民间美术涉及的范围非常广泛,是在古代土著艺术与外来文化交融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在漫长历史发展中,它始终保持着旺盛的艺术创造活力,是三峡文化中内涵极为丰富的一部分,它具有独特艺术风格的地域性艺术,也是我国文化艺术中的杰出代表。三峡民间美术是在艺人们世代相传中发展而来的,在自觉与不自觉中保留了很多原始美术的信息和三峡人民自身的生存体验,这正是三峡民间美术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和民族特性的根本所在。这里既有重庆铜梁的灯饰、荣昌安陶、梁平年画、竹帘画,又有三峡区域土家族的西兰卡普、挑花、刺绣,还有开县的蓝印花布、皮影,万州、鄂西的阴沉木、石雕、木雕,宜昌的夷陵农民版画等。这些民间鲜活的艺术品,大到神庙建筑、民居,小到人们随身佩戴的织绣、饰品、烟具,其造型既古拙简朴,又独具魅力、韵味无穷,无不显示三峡人民的聪明才智与精湛的技艺,是三峡人民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三峡区域民间美术的组成
三峡区域民间美术是相对于学院派美术而言,它是长江三峡区域内人们在长期的生活中所从事的民间美术活动和创造的民间美术成果的总称。从题材内容上分:抽象几何纹与具象写实人物、景物、草虫等,从使用功能看,可分为祭祀类、实用类、贴饰类、游艺类、综合类等。
祭祀类:在与长江千百年的抗争中,人们为了保佑平安,乞求丰收,建筑众多的庙宇,供奉神灵,留下许多有艺术价值的原始祭祀遗迹、遗物。如黄陵庙(古名黄牛祠),是三峡中规模最大的古建筑物,为祭祀夏禹而建,仿宋式建筑,宏伟、壮观。青滩江渎庙,又名杨泗庙是祭祀长江的神庙,是人们祈求江神保佑船民平安的祷告场所。秭归屈原祠是祭拜楚大夫屈原的。还有水府庙、龙王庙、祠、道、观。其中具有典型代表意义的奉节白帝城,它实际上是一组庙宇建筑,初期祭祀公孙,后改土神、江神,明代以后祭祀刘备、诸葛亮、关羽、张飞。入口牌坊神圣庄严,彩绘富丽精美,殿内有历代书家的碑林,是长江三峡上的重要美术遗迹。云阳张桓侯庙上书“江上风清”是祭祀张飞的。这些祭祀建筑,在构筑艺术、装饰工艺上代表着三峡建筑艺术的最高成就。此外,民众在祭祀神灵的活动中,对江、河、土地神、祖先神等崇拜中的供品,如木雕神像、木偶、神像画等。在原始祭祀遗迹中,一切可视的具有观赏价值的物品,如摩崖造像、岩画、书法、石刻、占卜等都属此类。实用类:几乎涵盖生活的各个方面,如古民居、古桥梁、古栈道、古纤夫道、家具、环境装饰、服饰等。贴饰类:三峡地区贴饰品种繁多,题材广泛:如梁平年画、竹帘画、开县的蓝印花布、宜昌县民俗画、剪纸、版画、土家风情画等。游艺类:三峡地区各种玩具、游戏的物品,是民众自娱自乐的产物,随意而兴、随兴而亡。如皮影、脸谱、龙灯、风筝等造型民间美术作品。综合类:即游艺、祭祀、节庆及其他艺术活动,如皮影戏、傩戏。皮影戏是集唱、刻、乐于一体的民间活动,也叫“被窝戏”。在开县、忠县、梁平、万县、云阳、宜昌、远安、秭归等县均有广泛的流传,傩戏是三峡农村群众为满足自己的精神生活而产生的一种文化娱乐活动。除此,民间鸟书、竹草编、纸扎等装饰,以及难以确定的品种都属此类。[1]
从制作技艺上看,三峡民间美术可分为刻、织、绘、综合等。它有以下几种制作技艺:
“刻”是民间手工艺的主要手段之一,刻的艺术起源很早,旧石器时代已有刻画符号出现了。新石器时代有造型生动的动物和人物的石刻雕像了,以后的发展更加迅速。包括木雕、石雕、根雕等,还有独特的阴沉木雕刻艺术,是从三峡根雕演变而来的一个新品种,为奉节的魏靖宇先生所独创。三峡地区传统手工艺之一。三峡地区民间刻艺主要采用雕与刻等综合手段完成,在民间广泛传播。主要应用于建筑、家具、工艺品及神龛佛像的装饰和塑造,在制作形式上可分为平面和立体雕刻两大类。其中,平面主要是线刻,立体的又分为浮雕、透雕、圆雕等。(www.xing528.com)
“绣”也是三峡民间美术的一大制作方法,织绣包括西兰卡普、刺绣、挑花、蓝印花布等。西兰卡普是三峡地区土家儿女创造的手工织绣,又叫“土花铺盖”,即“西兰卡普”。三峡民间刺绣是一种实用性极强的民间工艺,是三峡劳动妇女经过千百年承继而流传至今的传统技艺。它在三峡地区比比皆是,但以巫山、巫溪、忠县,长阳、枝江、恩施等地最具代表性。民间挑花俗称“十字绣”,是在平布上按经纬纹路用数纱的方法,挑绣等距离等长度的十字绣花纹图案的一种形式。三峡蓝印花布有蓝底白花和白底蓝花两大类,应用较为广泛,床单、蚊帐、被套、包袱布、手帕、帐檐、枕头顶、衣料等。由于经济实用,是广大劳动群众十分喜爱的实用工艺品。
“绘”更是三峡民间必不可少的一种美化装饰环境的方式。三峡民间绘画包括民间祭祀画、民间风俗画、民间“壁画”、梁平竹帘画、梁平木版年画、夷陵区农民版画、綦江县农民版画等。民间祭祀画即宗教祭祀活动中悬挂于祭堂的绘画。民间风俗画涉及生产、生活、宗教、历史、文学、戏曲等方面。民间风俗画,它贴近百姓生活,通俗耐看,劝恶从善、吉祥喜庆的一种绘画形式。题材有《莲生贵子》《鱼跃龙门》《年年有余》《一团和气》等。梁平竹帘画:产生于宋代,是梁平的一种特殊工艺制品。采用当地人盛产的茨竹作为原料,运用传统的编竹方法,制作出各种形式的挂帘、屏风、装饰画及实用工艺品等。民间“壁画”:主要绘制在屋檐下,作横式构图。其内容多为飞禽走兽、花果草之类,色彩以蓝、黑两色为主。梁平年画在三峡地区独树一帜,有过辉煌的历史,产生过较大的影响。夷陵区农民版画是当今农民(包括牧民、渔民等)和乡镇居民为满足物质文化需要尤其是精神文明需要,因地制宜,就地取材而创作绘制的一种美术品。綦江县农民版画崛起于1983年,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农民踊跃参与创作活动,不断地拓展创作领域,新作迭出,创作出许多版画精品。
长江是中华文明起源的又一摇篮,三峡区域是长江文明的发源地,这越来越得到考古发现的资料与学术界的专家的认同。
三峡区域民间美术具体研究途径将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第一,田野调查。通过重点访问、定点跟踪调查和实物搜集等综合手段,系统而全面的田野工作,全面、真实地了解三峡民间美术的存在状况。
第二,个案研究。面对浩瀚复杂的三峡民间美术门类,我们从具有代表性的美术门类和作品入手,同时立足于艺术学角度,解析其图像含义。从形象直观到抽象概括,把握其独特的艺术精神,归纳出三峡民间美术的本质特征。
第三,综合研究。包括对三峡民间美术的概念进行客观界定,对三峡民间美术的内容进行梳理,并从宏观的角度研究美术造型与原始艺术、民俗文化的渊源关系,从微观的角度剖析三峡美术造型的制作方法与形态特征,同时综合探讨三峡民间美术生成的文化意义及传承关系。结合艺术风格学、民俗学、图像学、美术考古学、系谱学、人类学等,对三峡民间美术进行多个层面的整理、研究,形成综合性研究成果。
第四,保护传承人对策研究。选取三峡民间美术品中最具有特色种类,如梁平年画、綦江、宜昌农民画、土家的祭祀神像画、刺绣、挑花、西兰卡普、石雕、木雕、根雕(阴沉木)艺术、虫雕、彩扎、三峡石等,和地方有关文化部门联手,为保护其传承人进行对策研究。
第五,开发与利用研究。三峡民间美术传承与开发结合起来,进行保护性开发和开发性保护,让古老而丰富的三峡民间美术文化焕发出新的活力,更好地满足三峡地区人民的物质和精神需要。
第六,三峡民间美术研究还应积极寻求国际合作。可以选择一些较大的财团为合作伙伴,采用诸如有规模的集中宣传展示,开展一系列的高层交流互访等方式,学习国外民间文化保护的经验,争取一定的保护经费,提高三峡民间美术在国际上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在三峡工程库区范围内,蕴藏着丰富的民间美术资源。随着三峡库区蓄水至175米高程,百万三峡人民已迁出原来生活的地方,淹没线以下的民间美术将发生重大的变化,有的民间技艺、品种将逐渐变异乃至消亡。因此,对现在的三峡区域民间美术资源的调查与研究已成当务之急:第一,是抢救三峡民间美术遗产的需要。三峡民间美术遗产,指向三峡各族人民世代相承、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民间美术表现形式和艺术空间。它既是历史发展的见证,又是重要的地方美术资源。目前,三峡库区淹没线以下的民间美术将随工程的建成而失去它生存的土壤,许多珍贵的三峡民间美术品会逐渐消失。第二,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三峡区域现在仍然生活着30多个民族,深入研究它,可以传承优秀民间文化,丰富民间美术的内容,有利于民族大团结与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第三,是中国地域文化发展的需要。三峡民间美术是三峡文化重要的组成部分,研究它可以促进三峡地域文化的发展,丰富三峡文化的研究内容。第四,是三峡地区经济发展的需要。三峡民间美术品纷繁复杂,是地域文化的特殊载体,又是当今社会旅游文化的重要资源,研究它可以为三峡经济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持。为三峡旅游品的推陈出新提供理论依据。第五,是美术学科建设发展的需要。三峡民间美术资源是地方艺术院校学科建设不可缺少的特色内容之一,是高水平的艺术创作与艺术研究的资源库,对它的研究,无疑将促进艺术学科的建设与发展。
总之,三峡地区在历史上不但山同脉、水同源、民同俗,而且各地文化艺术互动频繁,相互渗透,形成了多元艺术共生共存的局面。研究这种艺术传统的构成史,对于推进区域内艺术合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作用。
首先将对三峡区域民间美术进行系统、全面的调查,以利总体把握其特征。进而从宏观角度比较民间美术造型与图腾崇拜、原始艺术民俗文化的渊源关系,寻找其传承、交融和变异的轨迹;以微观的方式剖析三峡民间艺人的独特制作方法,揭示他们在特殊生存状态下形成的审美标准;综合考察三峡民间美术生成的文化意义。从内部探讨它的组成、发展成因,从外部研究它的生存状态与域外民间美术的异同,从而全面客观地认知三峡民间美术的本质与特征。将依靠学者们以往调查的资料、成果,采取科学实证方法对三峡民间美术有重大影响的人与事进行翔实的考证,通过重点访问、定点跟踪调查和实物搜集等综合手段,从具有代表性的民间美术门类和作品入手分析研究,同时立足于美术学角度,从形象直观到抽象概括解析其图像含义。结合艺术风格学、民俗学、图像学、人类学等学科方法,对“三峡民间美术”进行多层面的研究,形成综合成果。
【注释】
[1]陈文武,任晓明:《论三峡地区美术在三峡文化研究中的现实意义》,《三峡文化研究》第三辑,武汉出版社2003年版,第208~213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