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三峡古盐道建筑特色揭秘

三峡古盐道建筑特色揭秘

时间:2023-08-3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随着盐业经济的增长,整个三峡地区食盐的生产、运输、销售均得到了进一步发展。三峡地区盐业运输主要是以水路为主体,陆路为辅。(图5)三、三峡古盐道上的单体建筑特色三峡地区因潮湿多雨的气候,形成了以木构吊脚楼为主的传统建筑形式。

三峡古盐道建筑特色揭秘

赵 逵 张晓莉 张 钰

华中科技大学建筑城市规划学院教授;华中科技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研究生;湖北省新星建筑设计院高工、院长)

摘 要:高深山谷、湍急江流的三峡地区,自古以来,即因获取食盐的方便、水运条件的便利以及四通八达的山间运盐古道而在历史上长盛不衰。盐业建筑散落于古盐道上,承载着盐业的文化,见证了三峡地区历史的变迁。

关键词:三峡;古盐道;建筑特色

一、三峡地区古盐道概述

三峡地区自古以来,便因获取食盐的方便、水运条件的便利以及山间运盐古道的四通八达,而在盐业经济历史上占有一席之地。正如《水经注》所记北井县(今巫溪县地)之盐产为“建平一郡之所资”、朐忍县(其县治在今云阳县地)有“盐井一百所,巴川资以自给”[1]和《华阳国志·巴志》卷一所载巴郡临江县监、涂二溪之盐井为“一郡所仰”以及“汉发县,有井盐”等,由此可知从三国魏晋南北朝时期,三峡地区的盐业发展规模便已成型,且贸易较为活跃。随着盐业经济的增长,整个三峡地区食盐的生产、运输、销售均得到了进一步发展。

三峡地区盐业运输主要是以水路为主体,陆路为辅。水运交通要道主要为长江及其支流,但古时三峡地区长江的航运时断时续,在江运不畅之时,川盐如要东进两湖,则必须要翻越三峡地区的崇山峻岭,故而陆运也是三峡地区古盐道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三峡古盐道上的聚落特色

三峡地区古盐道上的聚落形成原因有很多,主要包括:地理环境成因、交通成因,自然灾害成因等几大类。但若以受到盐文化的浸染影响来对沿线聚落进行讨论与研究的话,则可以分为“因产盐而兴”和“因盐运而盛”两大类。由“盐”引起的聚落布局也有其鲜明的特点和形态上的差异。

(一)“因产盐而兴”的古镇

早在两汉时期,食盐便由国家专控,并与粮食、丝绸一起成为国家的三大税收商品,产盐之地也因此成为当时的经济贸易中心。来自全国各地的盐商汇集于此,经营盐业,并建造了大量极具特色的会馆、庙宇、民居等建筑。虽然随着盐井枯竭,这些因产盐而兴的古镇在历史的长河中逐渐衰弱,但在当地许多与盐有关的神话传说仍在流传,大量与盐有关的建筑仍闪烁着其昔日的光辉。目前古盐道上产盐古镇主要集中在四川自贡和渝东长江沿线。

如云阳的云安古镇,自建镇至今已2000多年,而其凿井煮盐更是始于2600多年以前。悠久的产盐历史,独特的盐业文化,使其成为三峡库区重要的古镇之一。在辉煌与鼎盛时期云安汇聚了五湖四海的商人,古镇上宫殿会馆云集,盐业文化、地域文化、宗教文化在这里呈现多元化发展,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峡江古镇”。但随着三峡大坝建设,长江水位不断提高,许多曾经沿江的古镇都已被淹没于江底。(图1)

图1 云阳古镇图片来源:源于网络

(二)“因盐运而盛”的古镇

图2 凉亭街内景

图片来源:作者自摄

图3 沿河立面

图片来源:作者自摄

图4 凉亭街远景

图片来源:作者自摄

图5 凉亭街总平面图片来源:作者自绘

运盐之利往往并不少于产盐之利,沿着运盐古道,一个个盐业古镇应运而生。这些古镇大多以商业老街为中心呈带状分布,且古镇附近多有过去运盐留下的青石板路,古时称“三尺路”“盐大路”或“骡马路”。例如庆阳坝,古村始建于清乾隆年间,是当时湘、鄂、川、黔四省的边贸中心。庆阳坝凉亭街依山顺水而建,长约560米,属木质结构凉亭式古街道(图2),街市形态变化多样,临街为“燕子楼”,背水为“吊脚楼”(图3、图4)。街道分为干街和湿街两部分,其中干街由挑檐、过街楼闭合形成良好遮风避雨的环境,人们在街市内经营不受四季气候变化的影响。湿街则不盖顶,与正常街道类似。整条街市内的空间呈“三明三暗”,三处过街楼将街道分成4段,既有“夹街”,也有“半边街”。行走在凉亭街内既可感受街市的繁华,又可欣赏市外的山水风光,如此空间丰富的街市布局是恩施少数民族智慧的结晶。(图5)

三、三峡古盐道上的单体建筑特色

三峡地区因潮湿多雨的气候,形成了以木构吊脚楼为主的传统建筑形式。但是在川盐古道上却有着不同的风景,一大批清末及民国时期建造的风格独特的建筑群落,与周边传统聚落形成鲜明对比,其建造方式与当地传统建筑既有继承又有不同,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民居的挑檐结构

三峡地区属于山地气候,雨量充沛,而民居建筑多是土、木结构,为防止雨水对墙体冲刷,屋檐一般出挑较大。临街建筑由于商业的需求出檐深度可以达到1~2米,山墙、后墙的出檐相对较小,但至少也有0.4~0.6米。按出挑层数分,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1.单挑出檐

顾名思义,即只由一根挑枋承挑屋檐。这种形式由于结构简单,受力明确,在三峡地区民居中使用非常普遍,其挑枋常做成端头大,具有一定向上弧度的形状。

2.双挑出檐

即为了出挑更深,而采用双层挑枋出挑两步架屋檐。其中挑两步的称大挑,挑一步的称二挑,出挑方法与单挑出檐相同。但为了坚固的同时兼顾美观,双挑的做法有多种多样,根据其两层挑枋的不同形式又细分如下:

其实,这种出挑形式在土家族民居中相当普遍,当地人叫“板凳挑”,即出挑大挑的枋下增加一个“夹腰”,夹腰水平出挑,上立短柱,称“吊起”,吊起顶头支檩,承担部分屋檐重量,大挑也穿过吊起,把部分重量透过吊起传给夹腰,再传给檐柱,这样吊起和夹腰共同承担了比二挑还要多的重量,使受力变得更加合理,但构造也更加复杂,吊起底下的吊头,做成各种形状,成为土家族建筑的装饰重点。(www.xing528.com)

3.三挑出檐

即在双挑出檐下加一步挑枋,使得屋檐出挑更深。由于加强了出挑结构强度,即使用材较小也不会下垂。大昌的三挑出檐多见于新街,都为三挑坐墩,但造法多样。

4.斜撑

出挑在山峡地区还有一种常见的大屋檐出挑形式——斜撑出挑,即由一根斜撑直接插在檐柱上,而不是由短柱落在挑枋上再将力传给檐柱,这种受力结构显得更加明确、简单而且合理,有时屋檐出挑过大,斜撑侧面也会与挑枋连接,以达到加固的目的。

三峡地区的盐业古镇大多在清末“川盐济楚”期间形成建设高峰,这时期的建造风格从家具到建筑小木做都崇尚繁琐装饰。另一方面,盐业古镇依靠“盐”这一巨大的经济实体积累了较丰厚的财富,成为周边民众向往之地,例如位于大宁河入江右岸的巫山县城,盐业的兴旺带来该地商业的繁荣,当地许多盐商都是富甲一方,他们依靠自身巨额财力,建造大量豪宅大院。而此时江南徽商在淮盐市场失势后,开始大举进军川盐,他们同时也带来了徽居华丽的建筑风格和建造技术,这与本地盐商富绅想要通过华美建筑彰显财力的需求不谋而合,于是在盐业古镇以及盐道之上,开始出现许多建造华美繁复的建筑,他们与本地的建造技术结合,形成了具有徽式建造手法的特殊风格的巴蜀建筑,这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建筑挑檐部分的结构演变。

(二)天井

三峡地区多山地,少平地,再加上雨雾天多,日照量少,因此天井式民居并不普遍。在清中叶之前形成的古镇中,民居多为当地样式,天井屋只是零星布置,但在清中叶之后,天井屋这种建筑形式,在盐业古镇中大量出现,如巫县大昌古镇等;而且也大多建于“川盐济楚”期间,穿插在吊脚楼群中的天井式民居,明显是在后期加建或改建的,并且基本都是盐商大户的宅第。

天井式民居由于历史发展、人口迁徙以及地域环境的作用,在长久的岁月中,形成了表面上千差万别的外在形式,但本质是相同的,即基本也是有几个原型衍化而成各种变型,这些原型与变型之间排列组合,幻化出更多的种类。目前大量的各系民居的基础研究表明:天井式民居的格局形制,虽然在各地都有分布,但基本可以概括成几种类型:

1.商业型天井式民居

三峡地区传统的天井式民居,一般型制简单,仅由四周建筑围合成院落,空间大多一进,当地将这种形式叫“围屋”,院落叫“院坝”或“屋场”。到了清末及民国初年,随着大量商业移民的涌入,特别是清末徽州盐商的大举西进,在长江沿岸码头,开始出现江南古镇式天井院落,特别是在盐运码头,一些盐商为了争相显示经济实力,将盐业会馆做得尽可能豪华气派,他们参照徽州富商的建筑风格,将层层天井、封火墙等南方大宅的建造手法引入其中,受此影响,许多民居也开始大量建造天井式建筑。例如大昌古镇,就曾有大量天井式民居。这些民居有些平面呈“口”字形,临街设店面或前厅,中间为天井,后侧则为正屋。有些平面为“日”字形,即在“口”字形后侧再加一进,形成前后两个天井,中轴对称布置,两侧厢房为衬,中间各厅为主体。大昌这种“前店后住式”天井式民居是商业移民带来的结果,这也是三峡地区盐业古镇中很典型的天井布置形式。

2.山地型天井式民居

由于天井是院落最重要的构成元素,也是与居民日常生活和交往活动最密切相关的空间,居民平时的生活起居等活动都在天井。因此,三峡地区民居的天井是传统聚居文化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将天井建筑本身与自然环境结合,是古镇院落布局与建设的重要特征。民居天井充分利用自然的景观要素,随山势高低起伏,将建筑与周边自然融为一体。“略成小筑,足征大观”,以此尽得自然之美。西沱镇云梯街著名的“春华秋实”院落就是很好的例子。“春华秋实”院落外墙使用木板壁,与山地环境的肌理契合。临街开门,通过过厅和前院的转折,上到一座山院墙隔开的小院,正对的堂屋是整个建筑群的最高位置,从前院望去,背靠岩壁的堂屋庄严肃穆,竹丛中露出一个六角形小亭,称修竹亭。小亭贴在一堵封火墙上,右边为2米高的带花窗的砖墙,透过花窗,远处的长江依稀可见,穿过这一小院,过小石门,下陡梯,来到书房。书房临绝壁,向江心,空间豁然开朗。坐在楼前小院边上的石凳上,眺望长江,粉墙静立,溪水潺潺,重重绿树掩映,好一幅大自然的图画。仅从居民对这种建筑形式的称谓即可看出,院落空间将天人相沟通,与园林融为一体,与自然互利共生。既得到屋宇的庇护,又有典雅别致的景观,还能享受春华秋实的乐趣,实在是古人对理想住家环境的最佳塑造,对当代的建筑创作理念很有启发(图6)。

图6 “春华秋实”院落平面、剖面

3.干湿式天井

三峡地区由于潮湿多雨,天井中的雨水一旦排流不畅,很容易导致天井内阴湿发霉。村民们为了适应潮湿多雨的气候特征,在建筑中采取了许多简单的生态策略,例如:三峡许多地方种植茶叶、烟叶,这些作物在采集收割后,都有一个晾晒过程,为防止作物在晾晒期间被雨水淋湿,许多民居都会在院场中搭建晒棚。当南方天井式院落传入三峡地区,自然会有诸多水土不服的问题,当地居民根据经验,对南方天井进行改造,形成了极具三峡地区特色的干湿式天井。湿天井即为不设顶棚的天井,雨水可直接落入院中;而干天井则是在顶上铺有明瓦,这在湘西被称为“窨子屋”。这样干湿天井功能分开,干天井阳光充沛,周边房间以居住为主,湿天井是日常的户外活动空间;干天井(天斗)主要起晾晒作用,周边房屋布置厕所厨房、储藏等对采光要求不强的房间。此外,还有一种半干半湿天井,即在顶棚中心分开,既便于采光又能防雨。如此种类繁多的天井,便形成了古盐道上丰富的屋顶式样。

(三)封火山墙

封火山墙又俗称马头墙,多出现于南方建筑之中,其墙体高出屋面,并呈阶梯状层层跌落,是为防止火灾蔓延而建。而三峡地区夏季炎热,冬季少雪,风力不大,雨水较多,故典型三峡民居的形态是人字坡顶、出檐深远,山墙完全暴露出穿斗式的木构架,在木构架中间往往充填竹编夹泥墙,墙面涂以白灰,与深色的木架柱身配合得天衣无缝,堪称坦率简朴。自古以来封火山墙在该地区的使用并不是很多,出现封火山墙主要为两种情况:一是个别民居上作为建筑的局部组成部分;二是用在当地的会馆庙宇建筑中。这些建筑主要集中在沿江河的盐业集镇中。由于受各地商人及移民风格影响,结合三峡的地域特征,封火山墙呈现出东西杂糅,形式多变的状况。再加上具体的实施形式皆由主人的喜好和工匠的师承技艺来决定,因此三峡地区封火墙的组合方式、细部特征乃至整体气势都呈现出与中间过渡区的湘、鄂、赣等地的封火墙比较接近,与皖南江浙等地区风格不尽相同。(图7、图8)

图7 仙市古镇封火山墙

图片来源:华中科技大学民族建筑研究中心

图8 龙潭古镇封火山墙

图片来源:华中科技大学民族建筑研究中心

三峡地区的大昌镇,曾因拥有许多封火山墙老宅而出名(图9)。清朝末年,战火频起,民不聊生,由于“川盐济楚”,大昌经济没有中断反而由衰转盛。当时宁厂镇成为川东十大产盐地,所产之盐必经大昌镇进入长江水道,大昌古镇因此成为四方盐商汇集之地(图10、图11)。大昌古城内街道保存较好的有南街和东街(现在已因三峡大坝蓄水而整体搬迁),街道两侧多为联排天井式民居,每家开有临街门面二三间不等,户间大多用封火山墙隔断。走在古镇里,高高低低、类型多样的封火山墙满眼都是,它们层次丰富、活泼跳动的轮廓线,使大昌呈现出独特的建筑氛围,与司空见惯的三峡地区传统街道景观相比,大昌的街景甚有江南小镇韵味。古镇建筑格局一直到三峡大坝淹水前都保持得非常完整。

图9 翻拍大昌古镇风貌

图10 清中叶以前的大昌古城池图

图11 清末光绪版的大昌古城池图

四、三峡地区古盐道上建筑的意义

三峡地区古盐道上的盐业建筑发展成形于两次“川盐济楚”时期,由于“川盐济楚”的结束,井盐的衰落和现代城市化进程的发展,导致曾经依托于川盐运销产生的这些盐业建筑由于失去了其经济意义的支撑而逐渐走向消亡。古盐道上的这些建筑因盐而兴,也因盐而衰,深受川盐文化的影响。通过对三峡地区古盐道上有价值的建筑和遗存的研究,对我们认识三峡地区的文化渊源、建造技术的传承,乃至整个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脉络都有重要的意义。

【注释】

[1](北魏郦道元,陈桥驿注:《水经注》卷三十四、卷三十三、浙江古籍出版社2001年版。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