仿真食品菜肴类作品是目前市场上普遍的、较受大众欢迎的雕刻摆件。此类作品的雕刻特点为一个“真”字。即外观与真正的菜肴无限接近,旁人若不亲近触碰,会出现把雕刻摆件误认为是真正的菜肴、食品的错觉。可见仿真度之高。作者创作此类摆件多以寿山石雕“巧色”技艺为根本,以趣味性为目的,让世人直观地见识到寿山石色彩的丰富和雕刻对俏色技艺的终极运用。我们把这种寿山石雕技艺也称为“素描法”雕刻。
《荔枝——贵妃笑》 品种石 孙兆勇
《满汉全席》 品种石 孙兆勇
《五花肉——大富大贵》
知识链接(一)
圆雕“猪”形象的演变
猪在古代是六畜之首,财富的象征。所以在汉代墓葬中,可以看到“握猪”的出现。什么叫“握猪”?就是死者手中握着一只长条圆柱形的猪,象征着死后依然可以掌握财富,享受富贵。
这种“握猪”在西汉早期是采用阴刻和浮雕相结合的手法表现,体态修长,形象逼真,但线条简陋,都是单线条雕刻,这是汉代常见的“汉八刀”雕法;到了西汉末年,体态逐步饱满,开始显现出圆雕的特征。但唯一不变的是,
“握”的形状已经基本固定为卧猪形,由此,“握猪”也就逐渐成为“卧猪”。
1954年,福州仓山区桃花山南朝墓葬中就出土了“卧猪”。由于陪葬品雕刻材料为就地取材,因此,这类“卧猪”的石材为寿山老岭石,形制和技法与汉代相似。
随着时代的发展,丧葬礼仪开始简化,人们不再使用丰厚陪葬品,“卧猪”也不再流行,但拥有富贵寓意的猪以各种形式出现在雕刻作品中。在寿山石雕刻中,冯久和大师的“猪”就很有代表性。他创作的“猪”多为群猪,一般表现为一只母猪带着一群小猪其乐融融,享受天伦之乐,这种创作寓意已然跳脱永享富贵的范畴,更蕴含着对家庭和睦和温情的渴望。猪的寓意和形象也由此变得更加有人情味,更加多样化。
汉代玉雕 《握猪》
知识链接(二)
自东汉佛教传入中原以来,佛教人物的雕刻风格,在中国经历了一段很长的演变史。主要分为东汉、魏晋南北朝、唐朝、元明清、民国、现代等时期。
一、东汉时期
最早的东汉时期,佛像都为坐姿,右手施无畏印,左手紧握衣角,衣着宽松,双眼微闭,面带微笑,五官立体,带有浓郁的古印度特征。但随着佛教在中原深入扎根,造像风格就逐渐摆脱了古印度佛像造型的影响,出现了符合中国人的东方审美。这在东晋著名佛像雕塑家戴逵的作品上可窥见一二。
东汉时期佛造像
二、魏晋南北朝时期
戴逵凭借自己在绘画、雕塑上的高超造诣,大胆在印度佛像样式中融入中国传统的造像风格。这不仅改变了原有印度佛像粗犷、浑厚的风格,也改善了传统佛像造型比例上的短板,开创出了“秀骨清像”派的造像风格。这种风格的佛像造型面目清秀、颈项修长、体态瘦削、风清骨俊。
到了北魏时期,清俊的佛像又被赋予了明显的微笑。这微笑似乎在告诉众生,佛能洞察众生之疾苦,亦知人们内心的悲欢离合。因此,即使在南北朝时期的动乱年代,佛像的脸上丝毫看不出惊慌失措,反而展现出俯视众生的平静和属于“佛”的睿智,这也给战乱中的人们带来心灵上的慰藉,让人们在动荡的年代有一个属于自己的精神寄托和信仰。
三、盛唐时期(www.xing528.com)
盛唐时期的佛像造型更为多样化。那个时期的佛像雕塑,将佛与人结合在一起,带给人一种“人即是佛、佛即是人”的感觉。佛不再是高高在上的虚像,而是走进人间的圣徒。同时,随着文人与艺术家参与佛像的创作,佛像的造型更加丰富多彩,以往严肃、端庄的佛教人物逐渐变得面相圆润、婀娜多姿,再辅以华丽的装饰,俨然不再是人们传统观念中的神佛形象,更像是一个雍容的贵妇。这样的菩萨形象,我们在敦煌石窟中可以欣赏到。
四、元明清时期
元代,佛像雕刻并未因蒙元入侵而衰败。2010年,山东菏泽古运河遗址考古出土的元代沉船中,就发现两尊以寿山石雕刻的罗汉造像,这是元代佛像雕刻依旧繁荣的实物证明。
明清两代是我国工艺雕刻发展的鼎盛时期,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佛像的雕刻类型更加丰富。佛教造像已经不局限于作为信仰和膜拜的大型雕塑,更多是以摆设在厅堂或书房的装饰和陈设出现。二是涌现了许多宗师级的雕刻艺术家。如,我们之前熟知的艺人杨玉璇。他的仙佛造像多被宫廷或权贵收藏,流传至今的作品有收藏在北京故宫博物院的田黄石作品《渡海观音像》,以及近年来在艺术品市场引起轰动的、由清初文学家冒襄收藏的田黄石作品《达摩面壁像》、白寿山石《慧可断臂像》等,这些作品均为业界公认的佛教人物经典作品。
尤其是《慧可断臂像》,慧可为汉僧相貌,额头高突,象征智慧及道德高深,突出了人物坚毅的气质。而人物嘴角微扬,神情孤傲,则刻画出鲜明的人物个性。此后,清代佛教造像艺术基本延续了这一特征。
与杨玉璇齐名的周彬及清中期的魏汝奋等寿山石雕艺人传承下来的佛造像中,也都展现了鲜明的人物性格。这种融入性格的雕刻形象塑造,使高高在上的宗教人物鲜活起来,所展现的形象既有神性的疏离感,又不生冷僵硬。这一丝烟火气息,将宗教与凡俗之间的距离调和至一个理想的尺度,不仅摆脱了固有的刻板形象,在艺术表达上也更加丰满,使寿山石的佛像艺术融入为书房文玩中独具魅力的品类。
戴逵作品
元代寿山石罗汉造像
五、民国时期
寿山石雕佛像艺术在清初达到一个高峰后,又在晚清民国时期迎来新的发展。从当时遗留的石雕实物来看,无论从题材、技法还是表现形式,都比清初要丰富得多,石雕艺人的创造力相较之前也得到了极大的释放。佛像艺术在这一时期还在宫廷艺术的基础上吸收了散落在民间的养料,为之后的多元风格奠定了深厚的基础。
六、现当代时期
当代佛像的创作存在方向上的分野。
(一)出世派
出世派是完全褪去人间烟火气,展现出神佛空寂、灵性与神性的形象。即便融入一丝情感,也是各种潜在的精神体现,并不一定只是博爱的、慈悲的、关怀的,但一定是完全超凡入圣的崇高、宏大且光明,让人不得不仰望,不得不心生敬意。这是一种理想中的美,可能也是佛像原本想表现的气质。
(二)入世派
入世派的形象在日常生活中很常见,有些甚至是放浪形骸、洒脱不羁的夸张形象,但无一例外的,都是人性的表达。这些形象离经叛道,怪诞诡奇,却又能思常人所不想,行常人所不能之事。以修行者的认知去看待这个世界,仿佛身体越消瘦,精神就越高妙;人生越悲苦,心灵就越充实;世间越坎坷,离道的圆满就越近……这样的形象,就是世俗的再现,却以完全不同的精神面貌来展现,这又有另外一番超凡脱俗的气质,而这种世俗的形象在罗汉像中最为常见。
作业要求
1.掌握雕刻摆件的艺术特点,阐述各种不同摆件的共性与区别。
2.根据石料特点,简述可以创作摆件的类型。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