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寿山石雕刻教程:经济促成质的飞跃

寿山石雕刻教程:经济促成质的飞跃

时间:2023-08-3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市埠的繁荣进一步推动了寿山石雕“质”的飞跃。这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1.寿山石雕产业形成规模相较于南朝墓葬中出土的“卧猪”,宋墓中出土的寿山石雕殉葬品数量大大增加。由此可见,两宋的寿山石雕刻技艺相较于南朝,已得到大大提升。有专家推测,福州的寿山石雕可能随着宋、金之间的战事和经济文化交流,辗转流传到北国他乡。金国墓葬陪葬品寿山石雕《飞天》 黑龙江博物馆(藏)

寿山石雕刻教程:经济促成质的飞跃

宋时,我国北方战乱频繁,流民南迁,经济文化重心也随之南移。位于东南沿海的福州出现了“百货随潮人市,万家沽酒垂帘”的繁荣景象。市埠的繁荣进一步推动了寿山石雕“质”的飞跃。这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1.寿山石雕产业形成规模

相较于南朝墓葬中出土的“卧猪”,宋墓中出土的寿山石雕殉葬品数量大大增加。福州西郊观音寺的宋墓中就出土了40多件寿山石人俑、兽俑;在福州东郊金鸡山发掘的南宋古墓中,仅寿山石俑就有100余件。这些殉葬品的形制相似、规格统一。如人物石俑均以菱形石块雕成,胸前有一小孔,有烟熏痕迹,估计用于插香。这说明它们是由雕刻作坊统一制作的。这一点在清代学者高兆的《观石录》中得到佐证。

《观石录》记载:“宋时故有坑,官取造器,居民苦之,辇至巨石塞取坑,乃罢贡。”可见,寿山石雕发展到两宋期间,从业队伍已基本形成,并设有专供官府使用的雕刻作坊,寿山石雕产业已形成一定规模。

2.殉葬品题材日趋丰富

与南朝的“卧猪”相比,两宋寿山石雕殉葬品的题材大大丰富。不仅有动物俑,还有人物俑、器皿、什器、小摆设等雕品。如福州东郊登水库工地发掘的北宋砖墓中,就出土了寿山石人俑和龙、虎、龟、蛇等各种动物石雕;在福州西园村宋墓中,也同样出土了一批以人物、玄武蛟龙为题材的寿山石雕小品。其中一件坐式人物,右手按膝,做沉思态,造型惟妙惟肖,形制在过去不曾见到。

《人物俑》 老岭石

《动物俑》 老岭石

朱雀》 南宋 (左) 《玄武》 南宋 (右)(www.xing528.com)

3.雕刻技艺得到提升

南朝的“卧猪”线条简洁,雕工粗犷,形象偏于抽象。而在两宋的雕品中,

雕工技艺明显精细、生动、写实于南朝。以人物俑中的女俑为例,我们可以看到,女俑形象刻画精细,曲线柔美,造型生动,脸型分短胖和瘦长两种,多做持物或舞蹈姿态,颇为写实。此外,还有想象丰富、造型奇特的龙体人面兽,有弯曲菱纹、鱼鳞纹等不同样式。由此可见,两宋的寿山石雕刻技艺相较于南朝,已得到大大提升。

《人面兽身俑》 老岭石 福州市博物馆(藏)

《宋代女俑》 老岭石 福建博物院(藏)

4.交流范围不断扩大

除了寿山石产地福州出土过寿山石俑外,在外省的考古记录中,同样也出土过类似的寿山石俑。譬如在黑龙江省的绥滨县,就出土过一件金国墓葬陪葬品“飞天”,为土褐色寿山石雕,其脸型、服饰与两宋壁画极为相似。有专家推测,福州的寿山石雕可能随着宋、金之间的战事和经济文化交流,辗转流传到北国他乡。

金国墓葬陪葬品寿山石雕《飞天》 黑龙江博物馆(藏)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