场域营造的是一种情绪、一种意境、一种概念,它是群体、个体、材料、观念、自然等组成的综合体,各元素之间相互依存,相互联系,角色扮演的转变和视角的改变也使其意境产生变化。场域的营造既可以通过符号化的色彩、烟、雾、水、影子等营造气氛,还可以用有色光设计空间(布鲁斯·瑙曼、詹姆斯·特瑞尔、奥利维拉·埃利亚松等)。其他的方式如:功能转换(转换画廊为厨房等),多媒介的交织使用,符号化的物在空间中荒诞的呈现,动物、植物的介入,声音的使用,物与物关系地巧妙处理,跨界场域的联想再现(重构考古现场、再现博物馆、文字与作品的错位联想)等。
而人的介入是剧场中重要的元素,通过对人本性、虚假的消费社会思考,重构人与环境、装置互动的情景。以康斯坦特《新巴比伦城市》思维方式为例;通过营造一个多层次,可延展、移动、不断拓展的生命体空间,通过人的参与以改变人与居住环境的区别。建构游戏情境,从本性出发建构信任平等的人与人关系。让人们在漂移模型、街道与环境间运动,感知本性,脱离开消费社会虚拟景观的干扰。人们通过接受不同的信息,感知新的生活。
要求学生运用影像、装置、绘画等手段,选择合适的地点,通过光线的布置、物与物的关系营造特殊意境。剧场气氛及叙事处理要注意人与物、物与物的连接及意义的转换、质感的对比、细节的呈现及物象符号的象征与隐喻的表达。
一、从日常生活中找到切入点创建场域
艺术家韦伯斯特的作品《凹室的蜜蜂》是空间改造的典型,在纽约苏格拉底雕塑公园,这里曾经是垃圾倾倒场,他用300块土方做成一个5米高的墙,种上花卉、草本植物、灌木来吸引授粉生物,鼓励游客进入雕塑内体验植物香气、湿润空气、昆虫嗡嗡声、丰富的色彩,展览结束把这些营养土用于公园其他部分。作品通过人参与使其形成诗性、直观、整体旋转的生命体。萨拉·斯茨是通过对个体无数经验的收集和重组,从日常生活中元素入手提炼符号创建场域,她的作品是由无数的、微观的信息组成了一个能动的生命体,作品有一种延绵不断的动感,是意念的整体流动的呈现。萨拉·斯茨说:“我想把我的作品中所有能叫得出名字的东西都拿出来,让人们看到绘画和图像的碎片融合在一起,过滤在一起,然后分崩离析。”大卫·马赫的作品《完美配置》通过报纸和日常消费品营造的景观,带给我们对消费社会中物质与信息的思考。作品由报纸组成形状像白蚁的巢穴,中间穿插玩具马、家具等日常生活用品,大量的报纸形成被时间侵蚀后的城堡,好像信息炸弹轰炸后人们的居所。
二、通过对“物”的关注构建场域关系
人们对“物”的关注与思考由来已久,“物”不是物质本身而是一种“相遇”关系、一种状态:一方面像物派艺术家通过冥想与对话探讨人与物之间的关系、空等概念;另一方面人们随着科技发展重新考虑人与物的关系,“物”背后的消费文化、信息传播、文化殖民等问题。物派艺术家的作品大量使用未经加工的木、石、土等自然材料,尽可能避免人为加工的痕迹,极简符号化的组合,凸显了物质与物质之间的关系及空间,以及由此而产生“场”的变化。物派强调一种心态、状态。
图7-21 无题(便携天文馆),2009年,混合媒体,牛仔裤、木头、纸、照片、投影仪,尺寸可变版权:萨拉·斯茨
作品分析:利用牙签、海绵、电灯泡、塑料瓶等日常物品创作的特定场域—营造一种多时空装置—在日常物品与艺术品中找到一个临界点—光转化成生命细胞的暗喻(图7-21)。
在冥想与静思中,顿悟生活的意义及人、物、自然的关系。物本身提示某种状态,因此将一个物体与其他物体并置就消解“物”本身的意义。菅木志雄说:“物体的存在,必然伴随着某种‘状态’,也就是‘周围’的概念。换句话说,物体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状态与关系的产物(图7-23)。”
在智能化时代的今天,物质极大丰富、信息强行植入、数据被转换、过度娱乐等导致人的生活方式被物所改变,更加虚拟化、抽象化。人工智能自动化的工作、超需求的物质、智能化的生活,使我们个人的本性已经形成越来越多地被干预和被改变、被商品化。以杰夫·昆斯为代表的后波普就对物质、明星和大生产经济等当下流行的视觉符号盲目崇拜的批判,从乌托邦、多元化、对未来的希望等角度着手运用大量流行元素表达当下社会物对人的异化,同时也是对社会阶级矛盾的思考。他们都从超消费角度对物产生思考,通过对商品现成形式的整合,从美学意识形态等角度探讨了物的背后美学、商品与消费的问题,暗喻着人们对消费、欲望、文化的策略选择。
图7-22 完美配置(大卫·马赫,1994年)版权:大卫·马赫
作品分析:报纸—日常用品—消费—欲望—社会景观—废墟(图7-22)。
苏伯德·古普塔的作品《控制线》是由日常生活器皿组成的巨大蘑菇云,暗喻了人逐渐被物所吞噬,逐渐被物所操纵,提出物对人性造成的威胁、重构与破坏。
图7-23 对话(李禹焕,2015年,画布218cm×291cm,自然石100cm×100cm×100cm)版权:李禹焕
三、从流行概念入手建立场域
运用现在的流行概念(健康、成功、梦想等)找到对应的具体元素然后做相应的转换,这种转换来源于对日常生活的现象的感悟,从当下语境入手,探讨深度的社会问题。荷兰艺术家阿恩·亨德里克斯与英国设计师麦克·汤普森合作通过融化脂肪再冷却,搭建了一座人工浮岛,艺术家特地将脂肪煮到液体状态,再将其滴在胚胎上,让它再次凝固组合形成脂肪山(图7-24)。陈禹丞的作品《意念减肥法》是对流行概念“减肥”“健康”“意念”的思考,强调人们在当下时代盲目追寻结果。“意念减肥法”是从集体流行价值观抽离出的乌托邦的想象(图7-25)。(www.xing528.com)
图7-24 脂肪岛(荷兰艺术家阿恩·亨德里克斯与英国设计师麦克·汤普森合作,2017年)版权:阿恩·亨德里克、麦克·汤普森
作品分析:流行概念—健康、美丽、生态—选择元素—脂肪—隐含意义转换—脂肪风景—能源、浪费、富足和过度消费—岛上会议、展示、烹饪教学、潜水。
四、从追本溯源入手建立情境
本源是我们对事物发展源初的追溯,也是对临界点的追寻。艺术家特瑞可·哈波亚与作家劳拉·古斯塔夫松合作的项目“非人性博物馆”是一座乌托邦式的知识空间。以博物馆的形式从生物学、人类学、政治社会学、自然历史学与战争等各领域,收集并展示2500年至今人类与动物的“概念”,探讨概念如何被建构与分离的历史,对“人性”“动物性”进行了阐述,用隐喻的方式以非人类中心视角来构建一部规模惊人的百科全书式的“非人性史”(图7-27)。
图7-25 意念减肥法(陈禹丞,2020年,综合材料、视频)版权:陈禹丞
作品分析:流行食品—减肥—健康—意念—真实与荒诞—虚拟的结果。
埃斯内托·内托的作品《生命体的疯狂》则从生命体的原初形态着手,通过编织手法暗喻生命细胞的形态,形成有限与无限、宏观与微观、内向与外向之间各个形态,人们进入迷宫般的另外世界,行走、躺下、坐下、沉思成为忘记烦恼的冥想地,在这里可以感知生命体的蠕动,这是感觉的交换地,编织着记忆与历史(图7-28)。作品使观众释放想象,在自然有机体中体会瞬时的愉悦。阿恩·亨德里克斯2010年至今一直在进行的作品《不可思议的收缩人项目》,他从可持续性发展角度以未来思维为切入点思考问题,认为将来如果人们生长高度为50cm,将会从资源利用、气候,空气、生态发展等很多方面获得益处,并提出多种设想,他从未来角度提出问题再以艺术的方式解决问题(图7-29)。
图7-26 控制线(苏伯德·古普塔,2008年,装置)版权:苏伯德·古普塔,伦敦泰特美术馆
作品分析:蘑菇云与日常物—历史记忆—物的蔓延,流行时代的纪念碑—生存的困惑—历史与当下观念的错位(图7-26)。
图7-27 非人性博物馆(特瑞可·哈波亚、劳拉·古斯塔夫森,2016年)版权:特瑞可·哈波亚、劳拉·古斯塔夫森
作品分析:收集2500年至今的概念—博物馆形式展示—对人类中心主义消解—使物的概念成为经典、永恒—使人们思考人与非人历史的平等性。
图7-28 生命体的疯狂(埃斯内托·内托,2012年,弹性尼龙、棉、香料、咖啡豆、泡沫塑料、丝袜、聚丙烯和聚酯线)版权:埃斯内托·内托
作品分析:生命细胞的转译与人的参与—从编织入手做生物形态的想象与再创造—强调与观众的互动性让观众走入其中触摸、嗅闻,使观众成为作品一部分—探讨人造生态与自然、社会之间的交融—土著香料和手工编织。
图7-29 不可思议的收缩人项目(阿恩·亨德里克斯,2010年至今)版权:阿恩·亨德里克斯
作品分析:50cm人—进化—资源—自然—文化—气候—生态变化—界限—生物技术—基因变异。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