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的当代艺术发展来源于科学理性思维的发展和自由、民主的社会制度,资本主义经济体制,它是一个随着社会政治、经济发展与衰落、文化变革、战争兴起与延续、技术等因素的发展而发展的艺术,随着工业革命的发展,人们生活发生巨大变化,科学技术、战争等深深地影响人们认知世界的方式,从未来主义艺术到20世纪60年代未来主义,超现实主义、意识流思维、达达、达利、杜尚,从包豪斯到黑山学院、劳申伯格,从国际情景主义到博伊于斯,从波普到激浪派运动,从极简主义到大地艺术,从后现代主义开始互不相干的图像、思维拼接、大众化进而发展为混合媒体的并置。20世纪90年代关系美学进一步推动了生态艺术的发展,生物艺术、虚拟交互艺术、人工智能艺术、纳米艺术等技术的发展推动了沉浸式艺术发展,同时流行的网红展通过艺术形式,吸引大众拍照,使当代艺术受众群体大量拓展。每一种艺术形式背后都与时代相关,有传承和递进的关系,是对社会、对人思考的艺术。
不同的艺术领域有自己相对独立的评判标准,而且这种标准一方面是相对模糊化与不可言说的,另一方面要找到其转换规律及创作来源。生态思维始终围绕着两个方向进行发展并呈螺旋形上升:一方面艺术发展与社会、环境、技术发展相互作用,艺术形式不断发展变异;另一方面艺术本身小说、电影、诗歌、艺术设计、公共艺术等艺术形式相互影响形成不同切面。20世纪这种多角度、多层次的思维方式构建了螺旋上升的生命本体,随着智能时代的到来,这种艺术本体与人的关系更加密切,形成综合感知的场域,未来发展有望形成万物相连。生态思维的发展特点始终是多元的、中断的、多层次交织的、不断流动的。以下从不同流派(主张、背景、生活、辐射领域)、个体艺术家、学者、艺术发生地等几个角度分析情境艺术发展规律。
流派一:未来主义——艺术改变生活
思维发展分析:艺术自身各领域通过新材料的使用开始交叉,绘画、诗歌、建筑、服饰等共同表现一个主题。未来主义者们不再局限于对现实的“反映”,而是寻求“创造”新的现实,彻底重塑世界,重塑我们生活,最终将生活变成“完全的艺术作品”,是一种根据抽象的、绝对的、普遍的原则为基础的乌托邦建构,通过动态景象连接过去、现在和未来。速度、激情、光线、科技、暴力、力量、对机器工业文明(汽车、飞机、工业化城镇)的赞美是其艺术特点。
主张:1909年马里内蒂《未来主义宣言》。
时代背景:1905年,爱因斯坦相对论[21]的提出及量子理论[22]的发展改变了人们的时空观,1913年福特汽车流水线的建成使汽车生产量大幅提升,价格下降普及了汽车,道路拓宽、城市发展,科技和工业交通改变了人们的思维方式、时空观、价值观。
自身辐射:(1)绘画(立体主义与之交织)——英国漩涡主义、俄国构成主义(马列维奇)、俄国米哈伊尔·拉里昂诺夫夫妇创立的辐射主义。
(2)艺术领域各学科交织——这种混合艺术的观念、设计提供一种对世界活力的全面体验,从各种领域的大量艺术实验中去探索——陶艺、时装、家具、广告、摄影、书籍装帧艺术、建筑、室内装潢设计等;诗歌(剥离意义、位置重组、突出声音、抛弃句法语法、逻辑结构);建筑(巨大的公路、多层交通枢纽、机械结构、新材料组成的高大建筑等改变人们生活);服饰(色彩鲜明,线条有运动感);文学(艺术即游戏,强调形式创造,否认传统);戏剧(行动戏剧、合成戏剧)。1918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这个流派也结束了。
流派二:达达主义——艺术构架空虚的生活
思维发展分析:提倡一种破坏一切的虚空生活,通过集会对各种艺术形式探索,以杂志、游行、展览等形式打破艺术边界,提示了艺术进入社会的可能性与加强了艺术在社会中的作用及位置,是先锋艺术的试验场。
主张:反对一切现成的标准,否定一切,矛盾荒诞,不合逻辑,东西文化交织构成虚空生活。
时代背景: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人们内心空虚、苦闷和对未来的焦虑。
自身辐射:伏尔泰酒馆的集会尝试各种艺术形式,形成声音艺术、行为艺术、观念艺术的孵化场,出版艺术期刊《文学》《达达》《391》,通过集会、游行、杂志、展览把艺术引向政治。杜尚的《小便池》首次颠覆了人们对艺术品、非艺术品界限的概念,不同环境呈现的重要性。
流派三:超现实主义——营造梦境的生活
思维发展分析:混合各种艺术语言制造荒诞矛盾的情境,采用的方法包括:截取局部、置换背景、装置、气味、光线混合并置、错位等,强调非理性、潜意识、精神分析、梦境与幻想、自动绘画和写作、无意识心理。1937年由杜尚策划的“巴黎超现实主义展览”[23],其代表事件是达利等艺术家通过假模特人、荒诞的出租车、装煤的麻袋,树叶、咖啡豆等多种元素,形成了一个荒诞剧场,营造了一个超现实主义空间,这个场域包括声音、气味、光相互交织,人持手电筒进入与参与为后期当代艺术人参与提供了模板。
主张:1924年布勒东的《超现实主义宣言》受到弗洛伊德的《梦的解析》荣格的《无意识》等理论的影响。
时代背景:人们生活逐渐从第一次世界大战的阴影中恢复,追求时尚、梦幻、高品质生活。
自身辐射:文学(无意识写作)、芭蕾舞剧《暂停演出》、实验影像《幕间休息》、珠宝设计、舞台布景、电影、服装、家具、摄影、超现实主义戏剧空间、建筑等。
流派四:包豪斯——设计引领生活、艺术设计产品化
思维发展分析:手工业、建筑、设计、绘画、舞蹈等形式交融与大众生活的结合,理论与实践结合,提出以人为中心的设计理念,提供了教育—研究—实践三位一体的教育模式,以及平面、立体、色彩三大构成教育体系,强调实践与理论相结合的启发式思维,打破了艺术与实用功能、技术与艺术的界限,提出设计为生活服务,以人为本,提出形式追随功能和少即是多的理念,从艺术理想走向实用。
主张:让我们努力设计并创造出让一切学科统一起来的建筑,总有一天它会成为数百万匠人的象征和新的信仰。“今天压倒一切的问题是:我们如何生活、我们如何居住,我们追求什么样的社区形态?”——Bauhaus宣言。
时代背景:第二次工业革命工厂、机器取代了手工业,设计与制造分离,艺术与技术产生矛盾。第一次世界大战后魏玛共和国的共和制度。
自身辐射:综合建筑、设计、手工艺、绘画、雕塑、表演、服装等一体化的学院,这些课程并非仅仅指向设计专业,而是对人的综合方面感受的训练,从家具、日用品、海报、绘画、雕塑再到建筑,是一个从技术到艺术到大众生活的变化过程,是一场关于身份、理想试验场。
流派五:黑山学院——乌托邦的生活
思维发展分析:通过各种身份(舞蹈家、画家、建筑、设计者、音乐家、诗人等)自由的讨论,教学、生活形成跨界交融的生命体。
主张:跨学科学习试验,民主自由,合作与实验,现代驻地项目的雏形。
时代背景:美国经济大萧条,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大批受纳粹德国迫害的知识分子流亡美国,包括科学家、医生、律师、作家、音乐家、艺术家、记者等,由于政治、经济动荡使艺术家遭遇精神困境和精神危机。
自身辐射:
(1)阿尔伯斯色彩理论影响肯尼斯·诺兰(色域艺术代表)。
(2)混合多种艺术创作形式:纺织、绘画、雕塑、陶瓷、舞蹈、家具、建筑、音乐等,在失败中总结经验。
(3)劳申伯格的《白色绘画》《黑色绘画》《红色绘画》——约翰·凯奇的《4分33秒》(禅宗,无)——克莱因“空无”的展览——极简主义、激浪派与物派。
(4)巴克敏斯特·富勒发明富勒球,用最少的建筑材料创造最大的空间,进一步推广到公共建筑空间,提出“世界游戏”概念节约材料能源,生态环保,人人参与合作改变未来。
(5)劳申伯格、肯宁汉等不断试验身体、物与剧场的关系,安托南·阿尔托的“残酷戏剧”理论[24]被黑山学院的先锋艺术家接受,他们把理论付诸实践,使其归于生活,使艺术家们找到新的切入点。《剧场作品1号》(图5-1)涵盖音乐、舞蹈、诗歌、摄影、电影、绘画等多媒体表演,所有人即兴发挥偶发艺术的开端,多种形式混杂很难分割,无情节、无文本、无中心的表演,诗歌朗诵、声音、图像、影像相互交织消解了语言在戏剧中的中心地位,形成一个不和谐的整体。观众与表演者融为一体,避免观众与表演者对立。
(6)查尔斯·奥尔森把诗学引到教育领域,关注新的知识形态持续转换,并指导生活。
流派六:情景主义国际——回归本性的生活
图5-1 剧场作品1号(罗伯特·劳申伯格、摩斯·肯宁汉等,1952年)
思维发展分析:建立一种新的“生活方式”,形成艺术与生活的统一,而“建构情境”便是实现这种新生活方式的关键。1957年情境主义国际的成立,居伊·德波在《情境主义国际》创刊号的一篇短文中对“情境”这个概念做了明确界定:它是由一个统一的环境和事件的游戏的集体性组织所具体精心建构的生活瞬间。“情境被视为艺术作品的反面”,具有“非景观的断层”的含义,以及“使人们能够表达在日常生活中受到压抑的欲望和得到解放的希望”的功能。萨特的存在主义认为“存在”总是处于周身环境和给定的情境之中,并且个体能够创造属于自己的情境。
主张:“建构情境”概念的提出最初是与“艺术的消除”这一观念交织在一起建构情境”的概念。“情境主义者就是从事于建构情境的人”,他必须“从事建构情境的理论和实践活动”,批判自由时间的商品化和异化。其理论基础主要是基于居伊·德波《景观社会》,范内格姆《日常生活革命》。
(1)日常生活回归和异化与情景主义构建。当今物质生活日渐繁荣而人们的日常生活却日趋烦琐、单调,日常生活逐渐变成对经济利益追逐,人们对商品的消费从对物本身消费转化成了对宣传、广告等传媒的消费。人的生产及产品开始统治人:商品符号与信息的不断扩大传播,使大众日渐沉迷于迷幻世界从而追求着感官的刺激。景观以大众传媒的形式伪造了现实,本应真实的日常生活社会变成了虚假的景观社会。
(2)日常生活建构的理想城市——新巴比伦城市,在新巴比伦这个巨大网络里空间可以无限制延伸或收缩,建筑是可移动的、可组合的、可以无限生长的。任何情境在这个空间里都可能发生。参与者从生活、环境、规则上进行再创造,通过游戏、漂移、异轨、心理地图形式呈现,游戏与创造变得更重要,居住、工作、休闲功能变得次要。
时代背景:20世纪30年代经济危机,两次世界大战的悲观情绪,物质繁荣,精神空虚,情境主义国际的前身是未来主义、超现实主义、眼镜蛇画派(实验原初与直接的表达形式)、字母主义国际、字母主义运动(伊索把青年作为阶级分析,置于市场外)、康斯坦特的“总体都市主义”是包豪斯印象国际发展出情景主义国际。
自身形式辐射——艺术家、建筑师、设计师、导演等创办杂志、各种小册子、剪贴簿、演讲录音、会议、展览、绘画、建筑模型和规划、电影等。
流派七:20世纪60年代未来主义——可持续性发展的生活
思维发展分析:未来主义来源于未来学、科技决定论、趋同论、生态学,其理论基础主要有丹尼尔·贝尔的《后工业社会的来临》,阿尔文·托夫勒的《第三次浪潮》,1996年,约翰·奈斯比特的《大趋势》。未来主义是以理论为背景提倡科技的作用和世界生态可持续性发展,进一步促进了各学科融合。其前身以反乌托邦三部曲《1984》《美丽生活》《我们》为代表,主要谈到计算机发明使从工业社会向信息社会转化,技术对人类的异化产生思考,对未来的发展产生焦虑,阶级分化,经济发展不平衡,社会矛盾增加等问题。
主张:对未来想象强调技术对人类的影响,强调可持续性发展,人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时代背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信息时代到来,全球环境发展问题越来越重要。
自身辐射:由科技发展引发的对社会发展、环境、生态的思考,艺术与科学的结合,传播学、社会学、生物学等跨学科合作合作。
流派八:激浪派运动——生活中的生活
思维发展分析:各领域人员参与的以行为介入社会,什么都可以被拿来作为艺术,跨界融合。
主张:20世纪60年代,麦素纳斯发起激浪派宣言:
肃清
肃清世界上知性的、专业的以及商业化的文化!
肃清死亡艺术、模仿艺术、人造艺术、抽象艺术、幻觉艺术、数学艺术的世界。
肃清世界上的“欧洲观念主义”!
推动
推动艺术的改革浪潮。
推动活着的艺术、反艺术。
推动非艺术现实为所有人掌握,而非仅仅为评论家、业余艺术爱好者与专业人士。
融合文化、社会和政治革新的核心力量成为统一的方向与行动。
时代背景:物质的极大丰富,自由思想,毒品、摇滚使青年空虚,女权运动,黑人运动,战争,核竞赛,太空计划等。
自身辐射:打破艺术界限。激浪派的参与者包括但不仅限于艺术家、作曲家、设计师、建筑师,以及经济学家、数学家、芭蕾舞演员、厨师,甚至是神学家。激浪派实践的领域也是包括了视觉艺术、城市规划、建筑、设计、文学、出版等各个领域。(www.xing528.com)
麦素纳斯力图使激浪派成为一个生产各种激浪派产品的跨国公司,从激浪派商店、激浪派邮购、激浪派仓库、激浪派版权保护,到激浪派之家合作社等。开启多媒体艺术扩大艺术定义(音乐、行为、观念、社会、戏剧、诗歌、物、录像装置、身体),反对战争、维护和平、种族平等等观念为以后的行为艺术、偶发艺术提供了更多探索的可能。
流派九:《当态度决定形式》展览——艺术的多元探索
思维发展分析:多种艺术语言,多种空间形式的实验探索,对日后多种艺术形式产生巨大影响。
(1)多层次展示空间:伯尔尼美术馆(艺术家现场制作,位置、形式随机选择)。
(2)强调学校、城市生活空间、自然环境结合。
(3)还有艺术家的作品是以信息或者文献的形式在图录中出现。“态度展”的展览图录成为真正的展览场地,尤其对观念艺术家来说,这是“展场”的一种物理空间延伸,以一种图录编辑的观念形式呈现出来(图5-2)。
主张:1969年题为“状态成为形式时/作品—观念—过程—状况—信息”的展览,展览序言写道:“如今对艺术过程之信仰,取代了对科技的信仰。”
时代背景:激浪派兴起,各种艺术事件,实验不断发生,冷战、女权、种族冲突,物质极大丰富,自由思想。
自身辐射:为日后观念主义、极简主义、行为主义、后现代主义发展产生巨大影响。
流派十:后现代主义——艺术与大众、生活融合
思维发展分析:
(1)无中心意识和多元价值取向,流行文化的介入,个人的经验、背景、意愿和喜好在生活、文化上占优先地位。
图5-2 《当态度决定形式》展览现场(布鲁斯·瑙曼等,1969年,伯尔尼美术馆)版权:伯尔尼美术馆
(2)解构文本、意义、表征和符号。后现代主义认为给定的一个文本、表征和符号有无限多层面的解释可能性,这样字面意思和传统解释就要让位给作者意图和读者反映。信仰基于对其的个人体验,反对“元解释”和“文本意义”。
(3)其理论背景是以拉康为代表的精神分析哲学,以索绪尔为代表的语言符号学,以德里达、利奥塔等人为代表的解构主义理论,福柯的《知识与权力》等为基础产生的。
主张:打破时空,叙事结构的新语境的建立,意义的无限阐释是主体的一部分,强调大众化理解意义的多重性,拼贴与混搭,模仿与讽刺,无中心、无意义、无原则场域的建构。
时代背景:流行文化普及,信息的不确定,碎片化,物质极大丰富。
自身辐射:建筑学、哲学、文学、电影、绘画、装置、多媒体艺术、心理分析学、法律学、教育学、社会学、政治学等领域与流行文化的多元交融。
流派十一:孟菲斯设计——个性化生活
思维发展分析:从波普艺术、装饰艺术、东方艺术、拉美传统艺术中吸取元素,对立不同元素拼贴和碰撞,色彩明快,几何元素、色彩和元素随机排列具有瞬时性和可能性,强调人文关怀和体验。
主张:孟菲斯设计从艺术批判到日常生活的批判再到整个社会的批判“孟菲斯”的设计都尽力去表现各种富于个性化的文化内涵,从天真滑稽到怪诞、离奇等,喜欢用一些明快、风趣、彩度高的明亮色调,特别是粉红、粉绿等艳俗的色彩。“孟菲斯”的核心人物是索特萨斯,他在米兰成立了孟菲斯设计团队,后来在后现代网络及平面艺术中,诞生了“孟菲斯风格”。
时代背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由于社会经济、大众心理学等方面的影响,反物质文明、非理性的意识潮流在西方意识形态领域萌芽。摇滚乐和嬉皮士也在大众生活中越来越流行,人们强调自我归属感,一定程度上促成了孟菲斯设计的形成。
自身辐射:服装、室内设计、展示、平面设计、产品设计、家具、建筑等多领域涵盖所有设计和生活各方面产生广泛影响。
流派十二:《大地魔术师》展览——多元化平等、共处
思维发展分析:策展人让-于贝尔·马尔丹通过展览从局外人视角审视全球艺术在各种冲突中一起共生长,努力去中心化,呈现多元化并置。展出的作品约50位来自欧美“艺术中心”的艺术家和50位来自“边缘地区”(亚洲、非洲与拉丁美洲)的艺术家。马尔丹宁可选择展示来自艺术边缘世界仍在世艺术家的作品,包括美洲土著巫医、澳洲土著长者和非洲部落首领的作品。
主张:改变中心艺术观点,强调多元化,打造全球艺术平等呈现的舞台。
时代背景:视为对1984年在纽约现代艺术馆举办的展览“20世纪艺术中的‘原始主义’:种族与现代的联系”的回应。
自身辐射:打破了以欧美艺术为中心的惯性,很多参展艺术家都已经成为当代艺术的代表,提出中心与边缘、后殖民主义、艺术边界等很多问题的讨论。
流派十三:《关系美学》——生活中的大众参与
思维发展分析:1996年尼古拉斯·布瑞奥德策划了《交通》的展览,在法国波尔多当代艺术博物馆用在展览宣传册中提出“关系艺术”[25],其1998年的专著《关系美学》强调艺术回归生活,各种艺术关系交织营造了一个社会环境,人们聚集在一起并共同参与活动。
主张:把艺术从乌托邦的世界拉到现实生活中,在现实生活中选择最真实生活方式及艺术行动策略。营造一个新的交流、参与、传递的概念。是一个流动场景营造、剪辑、合成外延。强调艺术中的偶然性、事件性、不确定性。
时代背景:经过波普艺术、后现代主义、后波普艺术的发展,艺术正在与大众生活紧密结合,对生活中艺术的强调逐渐成为艺术潮流。
自身辐射:当年参与展览的绝大多数艺术家引领艺术发展潮流,建构观众参与场景,转换空间功能制造现实中的艺术策略。
流派十四:游戏艺术——虚拟的体验
思维发展分析:随着技术及媒体传播的发展,通过设计情景与情节,人的参与形成短时间的交互体验。
主张:通过设计情景,通过交互进行虚拟体验,虚拟空间的叙事营造与设计为玩家创造更新的体验,是媒介与技术的融合。
时代背景:20世纪40年代游戏机发明后随着计算机、网络的发展与普及,20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互联网、游戏慢慢开始进入主流媒体,如电视新闻、广告或MTV音乐、娱乐节目、游戏艺术开始进入主流展览。
自身辐射:在各个领域中体验与交互,一个跨越众多分类的事物,新的形式、不同区域的合作,这种跨界交融影响着消费和创作。
流派十五:英国YBA(英国当代青年艺术家)——拒绝舒适、激进的生活
思维发展分析:以一种挑衅的态度,把我们反感的东西重新置换、重构,引起观众的反应,如今他们已经从边缘走向主流。
时代背景:英国长时间的经济萧条。
主张:年轻人从生活出发,对生命、价值观、传统的生活方式提出了批判。
自身辐射:达明·赫斯特、翠西·艾敏、克里斯·奥菲利等三十多位艺术家成为当代艺术重要引领者,通过结合时尚及对普通生活的思考,把当代艺术推向大众传媒和公众。
流派十六:生物艺术概念——变异的生活
思维发展分析:通过操控、修改DNA、细胞、蛋白质去创造新的生命体。生物艺术转换的基本特征。生物技术与植物和人的结合——爱德华·卡茨《爱德华花》。
生物自生长研究——细菌生产图像——干细胞夹克;生物生长对其他元素产生的影响——皮埃尔·于热《耕种》;混合改变基因序列产生的变异——《荧光兔子》《第八日》。
主张:生物艺术是一种以生物组织、细菌、活体和生命进程为对象的艺术实践,艺术家借助生物技术,如基因工程、生物组织培养技术、克隆等在实验室或者画廊以及艺术家工作室制作生物艺术作品。
时代背景:生物技术(人类基因组图谱的建立和基因编辑)、纳米技术、信息技术、认知技术的发展。
自身辐射:从动植物辐射到人本身,提出了伦理、道德、物种、进化、监控、隐私等问题。
流派十七:智能艺术——智能生活
思维发展分析:主要通过程序数据转换声音、图像、行为,对人机结合、机器自学习、机器情感等领域进行研究。具有以下特点:
(1)未来感新的场域的建立。20世纪90年代之后,计算机开始普及,连接性概念进入艺术创作视野,甚至有人把生物技术、纳米技术等作为新的场域在三个VR中实现技术与艺术的广泛结合。
(2)新媒介的影响。随着科技进步与发展,科技与人结合的作品越来越多,马斯克的脑机接口想法提出,英国新媒体研究者阿斯科特提出了湿媒体的概念,未来的艺术将不断融入人工生命、人造意识,形成一种带有湿性的混合体。
(3)科技体验与感知的未来。作品更加注重感知、体验和互动,观者从接受者转变为参与者,人们的存在和感知之间构建了平台空间。
(4)纳米材料、可再生材料、可循环材料等的使用。
(5)运用编程进行文字、图像、声音、数据、行为的转化。
(6)结合流行文化和未来想象打造可拍照的网红展。
主张:用凯文·凯利书名连起来说,技术发展到“失控”“科技想要什么”,科技对我们的影响“必然”会形成以下特征,“形成、知化、流动、屏读、使用、共享、过滤、重混、互动、追踪、提问,以及开始。”
时代背景:网络发展、智能交互技术提高改变了人们的行为方式、交往方式,微信、抖音、直播的流行,人们被信息、娱乐所迷失。
自身辐射:与科技相结合的作品、展览、项目成为日常,虚拟交互,人工智能等随着科技的发展转向对人本身的思考。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