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当代艺术教学中生态思维的应用-生态剧场与自我认知

当代艺术教学中生态思维的应用-生态剧场与自我认知

时间:2023-08-3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从身体入手,通过自我认知的学习可以更好地结合个体经验与当下的时代元素,并以当代政治、文化、经济、科技、宗教为依托,形成个体的价值认知。生命系统的特征首先是具备“形体”,人身体成长的过程中将生命信息储存于DNA并将其遗传到后代形成遗传信息,同时形体自身通过新陈代谢与外界进行能量、物质转化,维持着自身的生长平衡。生命体征在信息、认知系统、

当代艺术教学中生态思维的应用-生态剧场与自我认知

每个艺术家个体是艺术创作的主体,如果对自己都不了解,就没法进行有效的艺术创作。从身体入手,通过自我认知的学习可以更好地结合个体经验与当下的时代元素,并以当代政治文化经济科技宗教为依托,形成个体的价值认知。生命系统的特征首先是具备“形体”,人身体成长的过程中将生命信息储存于DNA并将其遗传到后代形成遗传信息,同时形体自身通过新陈代谢与外界进行能量、物质转化,维持着自身的生长平衡。形体和新陈代谢形成一个复制系统和一个运动的系统,共同组成一个持续可发展生命体。福柯说:“人是一个近来的发明,是一种知识中的简单褶皱,其轮廓由他近来在知识中所占据的新位置所确定,人的出现只是一种新的形式替代。”科技的发展不断塑造着自我的概念从心理到智力研究,从自学习到控制再到思维导图,从科技与人自身关系思考问题,随着生物艺术的发展,基因工程、合成生物学拓展了对人本质的探索,信息和微生物学的研究使人颗粒化。通过基因检测,基因组序列给我们提供了定制化的服务,个人喜好、口味、营养品等,这些都使自我的概念正在模糊化。

一、身体

(一)从哲学角度思考身体

身体包含着身份、种族、性格、意识等多种元素。福柯认为,历史是杂乱无序的话语与实际权力之间不断发生变化的历史,在其中并不存在什么本质起源,也不具有连续性,历史现象也不可还原为总体性原则。福柯始终关注着人的身体在历史的话语间所呈现的姿态,始终从身体的不同的体验方式中去分析其背后的权力、阶层等复杂关系。福柯从大量的历史事实和经验中独特地发现了“四条原则”,从不同角度探讨身体在社会中的存在,规则和权力对身体的影响(图4-2)。

图4-2 福柯的“四条原则”

作品分析:每个人及组合形成符号构成形式上的空间语言,有的在观众之间,有的在观众脚下的玻璃板下,表演者缓慢的行为移动打乱了观众与演员之间身体、时间之间的关系,在观看与被看之间形成一种日常与陌生感的错位。“小心恶犬”的告示牌、音乐、人的身体和行为、医用消毒水的味道等共同营造出了不安、焦虑而又紧张气氛。伊姆霍夫已将剧场的概念扩展至展馆内外,整个演出有脚本和角色设定,但每个演员都有即兴表演的空间,这种微妙的控制与自主发挥之间的关系,不断传达着一种复杂的情绪。透过玻璃分层使观众以上帝的视角审视下面的人物表演,这使笔者想到福柯的“全景敞视建筑理论”[19],表现了人类在监视与被监视中为了生存而努力抗争的一种无奈的行为(图4-3)。

图4-3 浮士德安妮·伊姆霍夫,2017年)版权:安妮·伊姆霍夫

图4-4 黑场(瑞士菲利普·赛尔舞团,2015年)版权:瑞士菲利普·赛尔舞团

作品分析:观众(旁观者、监视者、上帝)从高处向下看一个狭小的空间中,舞者进行从二维到三维的转换,随着葬礼爵士乐,身体之间拉扯推弹结合橡胶粉尘演绎从生到死的循环(图4-4)。

(二)身体的延伸——服饰

麦克卢汉在《理解媒介》[20]书中提到服饰也是身体肌肤的外延,服饰不但是储存和疏导能量的媒介,还是社会生活自我界定的手段,它包含着个人喜好、身份、种族、各种活动的规则等很多元素,从而通过对服装的转译可以探讨很多层面的东西,诸如女权、阶级、人性等问题。田中墩子则通过霓虹灯管、表演、灯光亮灭,暗喻了身体器官电子化,也传达了人正在被科技所改变概念,这是早期身体与科技结合典型范例(图4-5)。1964年,小野洋子的作品《切片》,通过衣服与人本身的关系探讨女性的地位、权力等问题,小野洋子让观众用剪刀把衣服剪成碎片,送给自己爱的人,直到一丝不挂,这个观众行为反映了女性面对暴力的无助(图4-6)。

图4-5 电气服(田中敦子,1956年)版权:田中敦子,蓬皮杜艺术中心

图4-6 切片(小野洋子,1964年)版权:小野洋子

(三)身体行为中的记忆

艺术家用极致的身体语言通过物质为中介留下肢体运动过的痕迹,这种身体与绘画结合大多从观念入手,克莱因还把女性模特身上涂上蓝色当作“活动的画笔”来创作。在演奏单音交响乐(一个音符持续20分钟)的乐队和喝着蓝色鸡尾酒的观众面前表演,在大幅的画纸上滚动。在身体表演过程中的瞬间动态痕迹留存。20世纪50~60年代很多艺术家作品都和空间、物质和能量有联系,这与当时各个国家之间太空竞赛的时代背景有关。白发一雄用木棍、手、脚乃至全身与颜料画布融合,进行生命的体验。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日本出现了一个先锋艺术群体叫“具体派”(Gutai),包含“工具”(Gu)与“身体”(tai)之意,白发一雄是其中的代表,他强调艺术创作中身体与物质的互动,打破艺术、物质、生活的界限(图4-7)。同样来自美国的视觉艺术家、表演艺术家和舞蹈家希瑟·汉森也用自己的身体代替画笔,通过肢体表演,用身体上的碳粉以及手中的炭笔画出抽象画作,作品具有不可预知性(图4-8)。自我身体以及身体对空间的占据是布鲁斯·瑙曼长期关注的主题,数件作品都探索了自己的身体与物的关系这一主题:艺术家本人的四肢和头骨石膏模,带着用膝盖印出来的空腔;脑袋石膏模上面有一条裂缝;错位的影像移动,呈自我消解的姿态等这些痕迹转移都表达着瑙曼对自我肯定的拒绝(图4-9)。

图4-7 正在创作中的白发一雄(白发一雄,1954年)版权:白发一雄

图4-8 Emptled Gestleres(希瑟·汉森,2012年)版权:希瑟·汉森

图4-9 5位著名艺术家的膝盖蜡模(布鲁斯·瑙曼,1966年)版权:布鲁斯·瑙曼

(四)科技与身体的结合

随着科技的发展,科技与身体结合的作品越来越多,当代科技发展平台的目标是科技介入人的感觉、意识、记忆、认知以及其他生物体内,通过神经系统传递,实现人机结合。随着微芯片技术的发展,芯片不但可以物理植入还可以连接神经。奥索公司最近研究了“神经控制仿生下肢假体”,可以通过人的意识触发一种脉冲,传送信号到假肢做出反应,还有一种用于色盲患者的仪器,通过在脑骨中植入探测器,读取颜色数据转换成声波使患者脑中形成与声波匹配的色彩。英国皇家艺术学院的学生用一种能导电的墨水在身体上画出图案,通过动作和触摸使身体与墨水发生化学反应,使手里的灯泡亮起来。

生命体征在信息、认知系统、意识等各个方面都有所反映,艺术家对生命本身变化的研究已经进入微观,通过对基因、克隆组织培养等技术,与数字科技结合反思科技带给我们意义,尝试技术与人体的结合。2010年12月,美国纽约大学艺术系教授瓦法·比拉勒受卡塔尔一家博物馆的委托,通过手术在自己的后脑植入三片钛质薄片,通过磁力将一个摄像头吸附在钛片上,摄像头通过缆线与他随身携带的计算机相连接。每隔一分钟都会将拍摄到的画面上传到网上实时播放。这次“脑后装眼”的项目名为“第三个我”,目的是要“详细记录”下他的生活的状况。摄像头将会把他“看”到的一切向公众播放,还会把所看到图像传送到一家阿拉伯现代艺术博物馆,这个后脑摄像头每一分钟都会拍摄一张他身后的场景,持续一年。摄像头可以随时取下或装上,钛片将一直留在脑中,但同时其安全性、道德观引起了争论。艺术家丽莎·朴通过神经学领域的生物反馈与传感技术,帕克通过传感器把自己的脑电波反射到水碗中形成一种和谐的水波;再或者赛博乐团,每一位乐团成员都佩戴心率与脑电波感受器,通过肢体运动,情绪把心率和脑电波的数据转换成音乐。

2007年,澳大利亚艺术家兼科廷大学“交换解剖学”实验室的负责人史蒂拉克在前臂上移植了一个耳朵“第三耳”,这耳朵是用软骨做的,本身无功能性,而后来置入其中的一枚传声器能使斯蒂拉克利用它远距离“听音”,史蒂拉克设想最终这只耳朵可以与互联网实现无线连接,成为一种新的远程监听设备。艾米·卡丽利用人类干细胞的潜能而创作。她以3D打印技术制作了形状为人手的生物打印支架(其在水凝胶中可自动消解),通过供给营养液让干细胞顺着形生长,形成一个人类自己培养的有生命的手。这些作品都从不同侧面对身体与科技结合的可能性进行了探讨,科技对身体的植入,使人的情感、认知、心理等方面都产生变化,提出很多对人本性探讨的问题。

很多艺术家通过生物技术和芯片技术结合,提取DNA,检测遗传物质,表情分析技术,数据储存,克隆技术等不断创造出新的人机结合体,通过科技手段追踪、分析人的行踪、复制信息条码,反映了安全、隐私、道德、信息泄漏、基因治疗、监控等社会问题。随着科技的发展,人工智能大量出现在我们中间,大数据的收集不断分析掌握着我们的想法和做法,我们需要什么,喜欢什么。无人汽车、远程医疗等使我们更加自由,科技与人的结合正在不断探索中寻找一个合适的切入点,我们对人未来存在状态的认知变得不确定。

图4-10 双重肖像(巴里·鲍尔,2000年)版权:巴里·鲍尔

作品分析:用石膏为马修·巴尼做模型,用两种石头(方解石玛瑙)拼成——激光扫描创建虚拟模型进行拉伸变形——工厂多道工序计算机数控机械铣床加工——雕塑的装饰花纹、玛瑙的自然纹理、真实的质感,反映了科技时代下我们被数字所控制的沉思——作品混合了手工、真实与虚拟、沉默与激情等元素(图4-10)。

图4-11 第三耳(史蒂拉克,2006年)版权:史狄拉克

作品分析:这种异地移植颠覆了人们的想象,也对生物艺术与人类自然进化之间的关系、矛盾提出了思考(图4-11)。

图4-12 再生的圣物(艾米·卡丽,2016年)版权:艾米·卡丽

作品分析:干细胞自生长——人造器官——艺术呈现背后的生命信息传递——活的生命体——标本呈现方式——提出人类自我再造的可能性的问题(图4-12)。

(五)身体局部的截取

组成身体的元素有60多种,其中钙、钠、钾、镁四种元素约占人体金属离子总量的99%以上,它们以化合物形式存在于人体中,但是这些组合怎么形成复杂精巧有意识的人,一直是个生命之谜。这些元素即相当于社会的基本构成元素(阶级、经济、文化、身份等),艺术家如何通过对身体的选择表达复杂的社会关系,成为很多艺术家创作时思考的问题,通过人体局部与自然物的对话,营造一种莫名的、荒诞的气氛。

陈箴用水晶玻璃制成11个人体主要器官,通过似是而非的玻璃内脏暗喻社会与身体与五行运行的对应,内外因循环的关系。他的作品在世界万物循环、互生中,传达出人的欲望侵蚀、物质消费盛行、信息泛滥、自然失衡等问题,同时玻璃材质又是对生命的脆弱与无奈、疾病与身体、存在与消逝的表达。威廉·柯布林把作品建在英格兰东北部贝里克郡,该地区经常发生战争,有很多废弃的伊丽莎白时期的碉堡和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的混凝土碉堡,曾经的钟楼已经无用,其作品通过沉思的表情,电子锤定时敲响引发人们对历史、战争的思考。这是一个特殊的纪念碑替代了战争预警,是一个对生命祈祷的提示。

艺术家通过选择自己身体的某一部分(皮肤、器官、血管、细胞、细菌、DNA等),以象征或者隐喻和对材料重组、转换表达自己的观念,完成一种对历史、身份、金钱等问题的转译,这同时也是对人类存在意义的追问,和对人与自然、社会关系的思考。

图4-13 钟舌(威廉·柯布林,2009年,青铜、绳子、电子锤,50cm×39cm×28cm)版权:威廉·柯布林

作品分析:人形与钟的转换——沉思与警钟呼应——地点的选择与历史记忆——生命的祈祷(图4-13)。

图4-14 腿与锚(罗伯特·戈贝尔,2008年)版权:罗伯特·戈贝尔

作品分析:罗伯特·戈贝尔用蜡像做的人体局部,他在日常生活中找到一种荒诞的矛盾关系,寻求一种在梦境中的心理错位,通过极真实的细节使人产生心理的恐惧与不安(图4-14)。

图4-15 蓝色的女孩(奇奇·史密斯,1998年)版权:奇奇·史密斯

作品分析:奇奇·史密斯致力于对身体的表达,从身体器官到不同材质的实验多角度探讨人存在的意义。她在身体艺术表达中也在思考历史、神话、生命与身体的关系。她认为身体是人类真实经验与万物相连的重要载体,身体是包容整个世界历史、传播信息、构架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图4-15)。

图4-16 怀孕的艾莉森·拉帕(马克·奎恩,2004~2005年,特拉法尔加广场第四根基柱上)版权:马克·奎恩

作品分析:马克·奎恩通过对平凡与崇高的转换,把人们认为可怜的人物转换成人人敬仰的明星,这种纪念碑形式的处理使观者在巨大心理落差中思考人存在的意义。马克·奎恩还使用自己的血液做成自己的头像,每5年一次呈现自己老化的进程,用一万多人的血铸成方块,其中有一半是难民,一半非难民,表达了皮肤之下我们都是相同的理念。他还用青铜、硅胶、塑料植物面包、冰、DNA等多种材料从不同角度对人体进行呈现(图4-16)。

图4-17 献给上帝的爱(达明·赫斯特,2007年)版权:达明·赫斯特

图4-18 饥饿至极的神(苏伯塔·古普塔,2006年)版权:苏伯塔·古普塔

图4-19 仍然还活着克里斯·马丁,2005年,镀银青铜)

作品分析:图4-17~图4-19中,三位艺术家通过使用不同材料对头骨再现,表达了人们对欲望与金钱的贪欲,对生命脆弱的与短暂的无奈,也是对道德、信仰丧失的批判。

图4-20 歇斯底里之弧(路易斯·布尔乔亚,1993年,青铜悬挂件)版权:路易斯·布尔乔亚

作品分析:身体局部截取——不可能的姿势——暗喻生命的生死循环——一种为生存的挣扎(图4-20)。

图4-21 解约人(路易斯·布尔乔亚,1993年)版权:路易斯·布尔乔亚

作品分析:手势的象征——孤立的呈现——手背后的文化与事件——手工与自然的对比(图4-21)。

图4-22 黑斑(道格拉斯·戈登,2001年)版权:道格拉斯·戈登

作品分析:道格拉斯·戈登拍摄了13张自己左手的偏光板照片,左手的中间是一块圆形的黑斑,是根据小说金银岛》中的死亡情节创作的,并把它们放大到约92cm的大型尺寸。人体的片段——心理学——死亡预示——生命的记忆——未知的恐惧(图4-22)。

图4-23 占用你2分钟时间出自“没有魂仅有壳”展览项目(皮埃尔·于热,2000年)版权:皮埃尔·于热与菲利普·帕雷诺(www.xing528.com)

(六)身份的转移与虚拟

随着CGI即(电脑生成动画)技术的成熟与发展,这种技术越来越多地应用于电影、绘画、视觉艺术创作等领域。用CGI制作的模特拥有高仿真的外表,近年CGI人物倾向于人格化和生活化,通过拍摄广告、参与活动和发布活动态等方式,这些CGI模特也逐渐成为社交网络上被广泛关注的意见领袖与网红,这些虚拟人是网络造星模式的产品。法国哲学家让·鲍德里亚认为:“数据现实化改变了我们所有的行为,总之,最终的解决方法是通过‘克隆实在’和用现实的复制品消灭现实的事物,使世界提前分解。”他把这种行为称之为“完美罪行”。叶锦添在他的个展《仲夏狂欢》中以虚拟人物“莉莉”为主线,探讨都市文化和人性的关系,每个人都是“莉莉”的象征。1999年,法国艺术家皮埃尔·于热与菲利普·帕雷诺购买了一个动漫人物的使用权,将其命名为“安丽”,通过这个虚拟人物进行创作,把观念移植到这个虚拟人物中,同时他还邀请其他艺术家一起创作并形成展览“没有魂仅有壳(图4-23)”。森万里子通过摄影、行为和装置作品积极研究生命、死亡、神秘性、现实和未来、时空的幻象等现象,图4-24是艺术家在自己的作品中将自身打造成未来人类,是对自我身体、身份的重新定义。马修·巴尼的《劳顿候选人》则从人的进化角度虚拟一个半人半兽的人,以歌剧、舞蹈融合荒诞的情节,制造了矛盾与冲突中,探讨了生命变异、身份等问题(图4-25)。

图4-24 爱的熵(森万里子,1998年)版权:森万里子

图4-25 劳顿候选人(马修·巴尼,1994年)版权:马修·巴尼

(七)超真实身体

艺术家做的作品高度重视细节,皮肤上毛发、表情、皱纹、疤痕、静脉、每一个毛孔,甚至每根头发都已被精细地处理,通过超真实的细节处理,通过尺寸的放大、缩小、截取、置换等方法重新营造一个超现实荒诞场景,使人们坚信这些作品是我们中的一员,静静等待注视着我们。艺术家们分别从宗教、生物、现实生活等很多角度传达了自己的观念(图4-26~图4-29)。

图4-26 游客(杜安·汉森,1970年,涤纶、玻璃纤维)版权:英格兰国家现代艺术馆,爱丁堡

图4-27 展翅(帕特里夏·皮奇尼尼,2016年)版权:帕特里夏·皮奇尼尼

图4-28 无题(莫瑞吉奥·卡特兰,2001年)版权:莫瑞吉奥·卡特兰

图4-29 慕克(让·慕克,2001~2002年)版权:让·慕克

(八)虚空中的身体体验

早在1955年华特·迪士尼营造迪士尼乐园,营造不同主题的场景,为游客提供了全身心体验。美国公司“虚空异界”建立世界第一家虚拟现实主题公园,它是一个混合现实型的体验,把虚拟世界构建在物理世界之上,让使用者能够感觉到周围的物体并使用真实的道具,以一种完全沉浸和真实的方式,来观看、走动感受这个数字生成的世界是一种虚拟体验。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美国一种叫FrostPlanetarium的技术可以把观众带如太空体验之旅,还可以结合生态学、海洋学等技术给观众带到海洋深处。兰登国际作品《雨屋》以数字三维和计算机3D感应为基础,营造了超现实主义气氛,在感知身体存在的同时,模糊了真实时间和空间的界限。克莱因的《跃入虚空》从观念入手,探索了虚无、世界、身体之间的关系,想象自由的心境,瞬间的静止是其对时间、空间的冥想,是一种想象体验(图4-30)。而托马斯·萨雷塞诺的《时空泡沫》则是一种真实空间体验,从攀爬到行走,营造了一个人与真实时空互动的关系(图4-31)。

图4-30 跃入虚空(伊夫·克莱因,1960年)版权:伊夫·克莱因

图4-31 时空泡沫(托马斯·萨雷塞诺,倍耐力飞机库,米兰,2012~2013年)版权:托马斯·萨雷塞诺

作品分析:瑙曼将自己化作喷泉从嘴中射出水柱,这像是对杜尚现成品《小便池》的一种思考,艺术家在这里将自己的身体换位为材料运用。强调随时观看形成公共符号,是对生命、经典永恒的转译(图4-32)。图4-33也是根据瑙曼的脸翻模不停地抽水吐水,也是瑙曼对早期杜尚作品的一个延续。

图4-32 真正的艺术家是漂亮发光的喷泉(布鲁斯·瑙曼,1966年)版权:布鲁斯·瑙曼

图4-33 威尼斯喷泉(布鲁斯·瑙曼,2007年)版权:布鲁·斯瑙曼

图4-34 唱歌的雕塑(吉尔伯特和乔治,1969年)版权:吉尔伯特和乔治

作品分析:“活体雕塑”的概念传承了杜尚的观念艺术,用身体替代雕塑是另外一种现成品,20世纪60~70年代,身体解放与自由平等权利的各种思潮在西方兴起。1968年,乔治与吉尔伯特脸涂金粉,穿着整齐地在校园、酒吧、音乐会上表演《歌唱的雕塑》。这个作品的概念来源于福柯的“身体权利”,他们在消解自身个性的存在,同时进行广泛传播自己作为公共形象的符号(图4-34)。

二、认知自己

(一)通过对作品批判理解认知自己

认知自己的重要方面是要有自己主观判断能力和批判精神,这种批判性思维的培养主要通过讨论、分析、讲解等方式进行。首先要确立以事件、艺术家个体经验与观点、艺术思潮等为模块的思维模式,例如:身体艺术、激浪派运动、杜尚、波伊于斯等。然后确立自己分析作品的角度、理解作者时代背景、经验背景、形式语言、空间与观念的传达等,同时穿插艺术理论史课程、心理学课程。这是一种以多元化模块思维为基础,对经典作品进行判断式讨论的训练方式。作品内涵及其判断规则是不断变化的流动体,主要由于社会受众群体不同,人们交往方式改变,思考方式也会产生变化。

这种通过作品的分析、讨论,形成自己对作品独特的批判性理解方式是建立在自由开放的氛围基础上的,可以提高自己对艺术作品认知与批判的能力,逐渐形成自己独特思考方式。

要想理解作品首先要了解艺术家主张、生存环境对其影响,地域、文化、个体经验对艺术品呈现的意义,作品的呈现方式、组合方式、灯光运用、位置摆放、媒介选择等方面也是了解作品的一个方面。在对作品的阐释与理解中评判标准的确立是很重要的,目前,中国当代艺术圈充斥抄袭,艺术评判标准逐渐丧失,我们不断在努力寻找一种东方审美标准,希望得到西方社会的认可从而确定自己的地位。这是一种西方中心主义的观点,而这种尴尬的审美标准背后是由流行文化孵化的,是对中国传统文化儒、道、释的肤浅理解与转译,所以必须要通过认知自己,认知艺术家的时代背景,反观画面语言的呈现方式才能从本质上理解艺术本身,而不是流于表面。以下通过绘画、影像、装置三种形式作品做分析及批判性的讲解。

绘画作品分析

1.童年记忆——父母谈论战争与种族屠杀——电影兴盛。

2.个人经历:拍电影、摄像。

特点:其作品大多原型来源于纳粹暴行档案,通过影像截图的构图和对事件的描绘使时间与记忆凝固,真诚的笔触与木偶似的表情准确地传达出一种麻木、不安、伤感的情绪和危机意识。其作品充满了历史记忆、伤感、简洁、真挚、流畅等特点,是对生命的呼唤与尊重,不安与恐惧的、转瞬即逝的偶然,通过模仿、挪用、转译重构图像体系。

图4-35 漫步(吕克·图伊曼斯,1993年)版权:吕克·图伊曼斯

图4-36 审视之四(吕克·图伊曼斯,1992年)版权:吕克·图伊曼斯

艺术时代背景:艺术多元化发展,多个领域借鉴融合流行,绘画被边缘化。

关键词:时代背景、作者经历与主张、画面形式语言(空间、无意识线条、情境、情绪、心态等)、阶级、历史、记忆、群体经验、城市空间、现实、边缘、生活状态(图4-35、图4-36)。

图4-37 旋转木马(布鲁斯·瑙曼,1988年)版权:布鲁斯·瑙曼

装置作品分析:

布鲁斯·瑙曼的大型影像装置作品《人类学、社会性》在6个监控器和3个投影屏幕中出现同一张脸,艺术家和训练有素的歌手林德·艾克特大声并连续唱着一段台词,如“我喂(喂我)、我吃(吃我)、生物权利”。在雕塑《旋转木马》中,被肢解的鹿、猞猁和土狼由一根铁线穿过脖子,悬挂于横梁上,如旋转木马一样缓缓旋转。它们脚上有角铁哗擦地面,发出令人不悦的噪音。布鲁斯·瑙曼通过动物的局部与旋转暗喻了生命的循环,人的注视与提问直视了生命的价值,刺耳的声音是对生命本性的呼唤。

关键词:语言形式—生命循环与无奈、呈现—影像声音结合机械动力、思维方式—声音的矛盾交织—欲望、暴力、人性和平衡(图4-37)。

影像作品分析:

作品是通过对多重身份人物的选择作为切入点——主角是从金融顾问转行当了拳击手的雅各布·伍德,他同时又是越战期间婴儿空运行动中抵达美国的战争遗孤——多重的身份呼应了作品标题:受金融危机波及而选择了相差甚远的职业;越南裔美国籍,则是更为突出(图4-38)。

思维方式:

(1)多种形式内容流动层叠是人口流动的体现:水杯、湖面、葛饰北斋的神奈川波浪图、云层、天气预报、保罗·克利的画作《新天使》、李小龙的名言“水,我的朋友”、地下丝绒乐队的《海洋》如“坏图像”般经过了层层叠叠的混编;水波是电脑制图的拟物状态;神奈川波浪像沃霍尔的梦露头像,是排列整齐、变换颜色的动态gif图;“字母、单词像DJ打碟那样跳跃在音频轨道上,又弹跳着出现在苹果手机的提醒窗。

图4-38 流动性公司(黑特·史德耶尔,有声高清录像,30分钟,2014年)版权:黑特·史德耶尔,安德鲁·克雷普斯

(2)反方向思考。黑特·史德耶尔在2009年发表了《为坏图像辩护》一文,文章讨论了在网络中大量的“坏图像”,它们像素低劣,精度欠佳,但不断生长、繁衍生存。“坏图像”折损质量来达成散漫而广泛的传播。“坏图像”是“图像的幽灵”,它们“趋近于抽象,是一种形成于自身的视觉概念”。

作品的流动性既包括了经济学范畴中市场的流动性,又暗合了社会学家齐格蒙特·鲍曼所提出的“流动的现代性”。流动性就是当代人的生存状态,文字和图像碎片在传播中被重组、被颠覆、被扩充、还原,在网络中死去而后重生,变异后适应主流价值观。

(二)从与他人交往中反观自己

智能科技最终构筑出了我们新的交往关系,我们凭借着相似的符号与价值观寻找同类,朋友圈等群体是基于群体主义之上的共通联系之上建立的。词汇“Identity”的释义有多种解读:身份、本身、特征、同一性、信仰等。在美国精神分析理论家埃里克·H.埃里克森的著作《同一性》中提出以个人的立场为支点进而关注个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透过对青年生存状态的研究,探讨独体与群体的关联性。“个体”存在于很多层面,既有具体层面的又有抽象层面的,一个“体”的场域之界限,可以从多角度和多层次来体验,群体是由个体推动,它是无边界、无中心,一个“体”可以是一个人、一个组织团体乃至整个国家。因此名家惠施才会说:“泛爱万物,天地一体。”这种共通性是一个全体,自身是一个各种元素在其中互相作用的小宇宙。

法国精神学家拉康的镜像理论是描述对弗洛伊德有关本我、自我、超我的延伸,他把心理活动分为三部分:想象界(人通过镜子映射产生“我”的概念,自我是镜中影子与他人互相映射的结果,无意识也有语言结构,通过语言结构进入社会结构,语言穷尽时只能用其他来代替)。象征界(人已经没有“自我”这个符号或者身份,不是自己被社会异化,个人的欲望是他者的欲望)。实在界(欲望的来源、消解象征性、不可言说)。我们要在与他人交往中挖掘自我,寻觅共同点,不断完善个体,思考自己存在的意义。

偶像与成功人士的言行、理念经常左右我们的思考、行为。其背后除了个人因素,很多是团队运作的结果,包括民意调研、欲望爱好数据收集等,他人对个人的影响体现在无形之中。电影《楚门的世界》就是来自他者对自我建构的重塑。男主角楚门从出生就开始生活在他人编织的谎言中,时刻在镜头下生活,他发现之后,通过克服导演的障碍和对海水的恐惧逃离了束缚,寻找自己的自由。通过讨论个体与他人、个人与集体、个人与社会的关系反观自己在群体中的价值与存在感,这种教学方式对自我认知是很重要的,要从具体经验、实例入手来讨论。例如:2017年文慧在明当代美术馆做的影像工作坊——记录身体,唤醒记忆——身体与影像工作坊从两个角度探索了身体与影像的关系:一方面以一个故事为背景依据,通过对脚与影子的动态拍摄暗喻了人与人的关系;另一方面通过脚的动作结合影像,通过象征与暗喻是互相之间产生联想,并结合以前影像和动作产生新的叙事,是一种影像虚空间与现实身体光影的拼贴。

思考题:

1.个人在当下生活中意义与价值是什么?

2.你对你的身体认识多少(从微观、医学、解剖学等角度研究)?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