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当代艺术中的有无:生态思维在教学中的应用

当代艺术中的有无:生态思维在教学中的应用

时间:2023-08-3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有”和“无”是“道”的一体两面,艺术既生于“有”又生于“无”。这种以无用为用,对虚无和空的思考对当代艺术影响很大。西方现代艺术对“空”“无”的追求不断推动现代艺术史的发展,以下从几个方面入手研究“无”在艺术中呈现与观念表达。

当代艺术中的有无:生态思维在教学中的应用

“有”和“无”是“道”的一体两面,艺术既生于“有”又生于“无”。“道”生万物,在创生过程中,道在万物之间隐含,彰显着各物的属性。物的本性显现是在道的推动下展开的,是由天地万物自然生发而成。

人对适宜的地理和气候环境的选择营造出来的生存空间是一种空,这种空使天、地、物、人互相融为一体,生成万物。陶渊明的草庐就是天、地、物、人互感而愉悦的空间存在,这种“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心态是一种理想化的生存境界。《老子》第五十一章曰:“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势成之。”道生万物,又存在于万物之中,成为万物的本性,万物依据各自的本性而发展出各自独特的存在,成为具有一定形状的物。有形物的形成和发展及其势态的变化受到所处之社会环境、地理变迁、气候差异等因素的影响,而这种环境的空场恰恰是一种虚空。《老子》第十一章曰:“三十辐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这种以无用为用,对虚无和空的思考对当代艺术影响很大。

西方现代艺术对“空”“无”的追求不断推动现代艺术史的发展,以下从几个方面入手研究“无”在艺术中呈现与观念表达。

一、从观念入手感知虚无

达达主义艺术家们对一切事物采取虚无的态度,主张否定一切,破坏一切,一切都是虚无。提出一切矛盾、荒诞、不合逻辑事物交集构成生活,以此来填补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人们内心的空虚与焦虑。俄国构成主义的卡西米尔·塞文洛维奇·马列维奇的《白底上的黑色方块》《白色的白色》看似空无一物,蕴含着一种寂静空间,用心去感知、冥想无边的宇宙。20世纪50年代以后,很多艺术家都开始对虚无哲学进行了探索和思考,罗伯特·劳申伯格所做的白色绘画、黑色绘画系列作品是对万物归于空的思考。同一时期伊利亚·卡巴科夫也被白色空间哲学和美学所吸引,创作了一系列白色绘画,还有白南准的《禅之头》《禅之漫步》等行为表演,以及后来的极简主义和物派一直没停止过对生存体验的感悟和对“道”的追逐。

伊夫·克莱因的作品《跃向虚空》《虚无》对后世艺术影响较大。克莱因于1958年4月,把画廊窗户涂上克莱因蓝,使观众看不到里面,并把内部空间刷成白色,形成空无的空间。通过让一位内阁部长出现在客人名单上,他成功地让共和国卫队士兵全副武装站立在大门两侧。克莱因从侧门曲径通幽的小空间引导一小部分人进入空空的画廊,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反映。著名作家阿尔贝·加缪在宾客留言簿上写道:“尽管空无一物,但充满了力量。”同时,有蓝色饮料提供给那些等候在外面的人,喝过的人在开幕式后,尿了一周的蓝色尿。克莱因通过空白空间,卫兵、人的进入与等待等方式营造了一个虚无的场(图3-11)。

这些作品都从现实生活中提取元素,以一种观念为指引,转译艺术家对空、无的理解。马丁·克雷德通过一张纸的折痕,使人想到其折纸动作,这种重复无意义的动作是一种空的体验(图3-12)。他的另外一件作品《作品“850号:奔跑者”》通过专业运动员在美术馆奔跑,使人们思考生命的本源,莫名的奔跑人在观展的人们眼前闪过,这种瞬时的填充与消逝,是对“无”的另外一种顿悟(图3-14)。阿尔巴尼亚艺术家阿德里安·帕西作品《临时住宿》通过一群人登上飞机的台阶却没有飞机,暗喻了移民身份与居所的消失(图3-13)。韩国艺术家李健镛通过行为与禅语感悟空的意义,他在地上画下一个圆,用手指向它并大声喊出:“那里!”随后走入圆心,指向脚下喊出:“这里!”继而一步跨出,指向落在身后的圆再喊:“那里!”最后沿圆周线走上一圈,持续念出:“哪里,哪里,哪里。”并慢慢走出观众的视线。艺术家口中的指示代词既回应了哲学家梅洛·庞蒂所说的:“一定要有‘这里’,那里才会有‘那里’”,暗喻了禅宗中手指明月的禅机,也应和了直指本心的思考,重要的不是这里、那里、哪里,而是思考本身(图3-15)。

这些艺术家从观念入手,通过个体行为,营造空间,引入观众,提示一种空的存在,引发了人们对存在的意义的思考。

图3-11 虚无(伊夫·克莱因,1958年,艾瑞斯·科勒尔画廊)版权:伊夫·克莱因,艾瑞斯·科勒尔画廊

图3-12 340号(马丁·克雷德)版权:马丁·克雷德

图3-13 临时住宿(阿德里安·帕西,彩色视频,2007年)版权:阿德里安·帕西

图3-14 作品“850号:奔跑者”(马丁·克雷德,装置,2008年)版权:马丁·克雷德,泰特美术馆

图3-15 地点的逻辑(李健镛,1975年)版权:李健镛

二、营造意境去冥想、感知虚无

(一)利用认知的有限性去体验虚无

意境的营造一直是当代艺术进行创作的重要手段,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各地艺术家涌入美国,随着美国经济、科技的快速发展,物质的极大丰富,流行文化与艺术的结合,很多艺术家开始了对无的思考。1952年,约翰·凯奇创作了《4分33秒》钢琴前的静默引发了观众的不同声音,是凯奇对“无”所引发人的介入的思考及对冥想的感悟。1965年,白南准创作了《电影禅》,这是一部没有影像的无声电影,他用投影机循环放映一段空白的16毫米胶片,观众看到的投影图像是一块被照亮的墙面,它偶尔因胶片上存在的划痕与灰尘而变化。作为向《4分33秒》致敬之作,凯奇将沉默当作音乐的一种非声音元素,白南准将形象的虚空呈现为一种视觉表现形式,并对图像的生成机制与空间发出挑战,营造一种东方意境的禅思,同时也融合了当下各种冲突与现实生活和人本性的思考。塞莱斯特·布歇·穆日诺《生声不息》中的雾气与昏暗的光线使人消解在空间中,在播放黑白影像碎片的投影机光柱照射下使产生人迷茫与不安的情绪。意境的营造是体验虚无的重要方式,随着虚拟现实技术的发展,我们越来越难感受到真实生活与虚拟生活的差别。庄子说“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我们对世界的认知只有百分之五,世界大部分是不可知的。我们知道很多星星运行规律但很难感知到宇宙的形状,我们能够科学分析物质关系,但对暗物质却了解很少,现在的人们被淹没在无限的信息碎片中,也是对虚无反向思考,科技所带来的沉浸式体验从宏观、微观角度再现感知。teemLab艺术团队运用科技手段使人们进入虚拟的无限空间中,使人们在无边的世界中去感知人的渺小和虚无。

(二)在各种形式互相转换中感知世间的虚无

詹姆斯·特瑞尔等一众艺术家的创作与美国南加州工程和航空航天工业的发展密不可分,光、影、声波、细胞、味道通过编程互相转化,使人在联想中体验科技带来的虚无。

(三)对历史符号的解读

历史的符号包括形象、作品、经验、遗迹文物、历史事件、文字、公共记忆等。在当下生活中,人们通过对历史文化符号的重构反思在当今时代背景下无与有等概念,很多艺术家从对经典作品改造到对生活场景的反乌托邦解读再到混合各元素再造,从各个角度阐释“无”对当下人们心理、人性的意义。杨诘苍《千层墨》从中国传统经验——重复入手再造个冥想的世界。中国绘画讲究反复临摹、重复,老和尚念经也讲究在不断重复中顿悟,这种在不断重复中生活的过程不正是一种修行吗?傅丹也是利用自己移民身份对历史物件的截取、挪用、改造,重新营造叙事空间和考古景观,他最著名的作品《人民》就是把自由女神用铜皮翻成250块在分别世界各地展出,从某种程度上消解了自由女神的完整概念。伊利亚·卡巴科夫的作品《他的公寓飞入太空的人》表现的是:第一个房间是一个由雨衣、帽子、雨鞋组成的劳动人民的小屋,房屋夹板中是一个由弹射器草图、印刷品绘画、生活道具组成的小屋,上面破个大洞,下面的弹射器好像还在动。作品通过营造人走后的场景,使人脑中形成虚幻的乌托邦的叙事(图3-26)。

作品分析:虚拟现实技术——综合感知——虚无的体验(图3-16)。

图3-16 水晶宇宙(teamLab,2015年)版权:teemLab团队

图3-17 音乐椅子(布鲁斯·瑙曼,1983年)版权:布鲁斯·瑙曼,柏林现代艺术馆

作品分析:材料的选择——钢铁——十字形交叉的钢轨、最普通造型的椅子暗喻了权力与暴力——互相撞击的钟声是对历史记忆的映像(图3-17)。(www.xing528.com)

图3-18 白色怒火、红色危险、黄色灾祸、黑色死亡(布鲁斯·瑙曼,1984年)版权:布鲁斯·瑙曼

作品分析:第二次世界大战种族屠杀的纪念与记忆——十字形轨道是一座纪念碑,暗喻了对战争死亡人的祈祷——其背后交织历史、事件、信仰等多重文本与图像的联想(图3-18)。

图3-19 全域装置系列(詹姆斯·特瑞尔,2017年)版权:詹姆斯·特瑞尔

作品分析:通过视知觉对人心理的影响,使人们在不确定中冥想,体验世界的虚无,无法感知空间边界。詹姆斯·特瑞尔运用阳光、紫外线荧光灯等多种光营造超现实的体验光,包含着生命感知和心理感知(图3-19)。正如他所说:“我真正感兴趣的是如何在一个空间的特质中去感知另外一个空间。这就像是去观望一个正在观看的人。当把客观性剔除之后我们反而能获得一种新的客观。”

图3-20 作品第127号:忽明忽暗(马丁·克雷德,1995年)版权:马丁·克雷德

作品分析:房间空无一物,每隔五秒钟打开或者关闭。1961年,乔治·布莱希特提出的三盏灯概念:“关、开、开、关、灯,当你闭上眼睛肯定是黑暗(图3-20)。”

作品分析:通过设置圆形空间上方的空,使天空成为作品的一部分(图3-21)。

图3-21 罗登火山口项目(詹姆斯·特瑞尔,1977年)版权:詹姆斯·特瑞尔

图3-22 看不见的行者(奥利维拉·埃利亚松,2010年)版权:奥利维拉·埃利亚松

作品分析:观者在美术馆充满着橙白雾气的、封闭的长廊中来回行走,能见度约为3米。随着人们的走动,人影不断地出现、消失,短短几十米的长廊竟让人完完全全地迷失在艺术家所营造的一种虚无的意境中(图3-22)。”

图3-23 气象计划(奥利维拉·埃利亚松,2003年)版权:奥利维拉·埃利亚松,伦敦泰特美术馆

作品分析:通过空气加湿器和糖水制造大雾,用数百个黄色单频灯组成半圆,通过天花板镜面反射形成虚拟落日,营造一个末日空间,使人产生存在的虚无感(图3-23)。

图3-24 作品275号:小事情(马丁·克雷德,2003年)版权:马丁·克雷德

作品分析:在巨大的霓虹灯“小事情”文字面前,感到事的无形和不可知,“小事情”是被我们忽略的,可有可无,但是它是我们生命的组成部分,我们不就是这“小事情”的暗喻吗?从宇宙视角俯视人类,人类在未知与无限的空间中显得渺小,从而使人们对现实中的物、事件产生了反思(图3-24)。

作品分析:通过把拉奥孔群雕的巨蛇移走,通过数字技术重新复制,使我们感受到对虚空呐喊与对死亡的恐惧与无奈,暗喻了科技在当下对人性的影响与困扰(图3-25)。

图3-25 拉奥孔(克里斯·马丁·曼迪易,2000年,220cm×150cm×100cm)版权:克里斯·马丁·曼迪易

图3-26 他的公寓飞入太空的人(伊利亚·卡巴科夫,1982~1984年,140cm×300cm×250cm)版权:伊利亚·卡巴科夫

作品分析:通过从两个房间隔板窥视方法——营造一种逃离的假象——宣传画和日常用品增加了现实感和故事的真实性——手稿与弹射器使人想到计划事件的过程——幽闭的空间渲染了一种不安、惶恐的情绪——通过对事件发生后现场的营造反映了社会的现实和人们的心态(图3-26)。

图3-27 电视佛(白南准,1974年,佛像、电视监视器、闭路摄像机、彩色)版权:白南准

作品分析:佛是想象的,是一种寄托,电视里佛是想象佛的虚拟映像,两者的对话反映了在电子时代影响下信仰的缺失(图3-27)。

图3-28 房子(雷切尔·怀特瑞德,1993年)版权:雷切尔·怀特瑞德

作品分析:艺术家把空置很久的物件或房屋的负空间变成实体空间,这种对“空”的理解是一种对抗似的反思,空是一种包容,而怀特瑞德的作品却从反面入手,使虚空形成形态,通过虚空中本身如公共空间的历史记忆、百年的老房子、图书室等的内涵表达,使虚空形成纪念碑式的存在(图3-28)。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