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域还原法
还原法是以理论为切入点结合自身经验还原历史情境的方法,是建立一种多元流动的思维模块的方法。艺术发展和人们认知观念始终伴随着时代变迁、社会变革、技术的发展而发展,从种族、阶级、时代背景及技术发展等方面入手,反观艺术形式出现的合理性就变得很重要。
环境考古法与当代艺术的思维方式很接近,考古是利用现有的资源还原已经存在过的社会情境,从而重新解读文物的意义,而当代艺术是利用现有的线索还原一个虚拟的真实,通过元素转换暗喻当下生活。考古学研究发现显示出人类行为的遗物、遗迹是不断地变化发展的,整个自然生命的律动不断影响人类,正是在人类对这种变化的适应与改造中,形成了人类各文化不同的侧面。人在不断进化中与自然交流、在生活中生成了文化符号,而当代艺术正是搜集这些自然、社会中的基因符号,重新编程,结合当下生活创造一个新的场域,还原法是通过理论研究形成多层交织思维然后进入实践领域的方法。
场域还原法的使用首先要求选择切入点,以时间、空间为坐标确立研究兴趣点,然后是收集总体环境的资料(总体环境包括气候、植被、动物、矿产、水源、交通条件、土壤以及地貌状况等所蕴含的食物资源——动物、人类、植物、环境关系的资料——技术的发展对人的影响——理论背景与事件),研究这种艺术现象形成的过程。受到哪些元素影响(哲学、美学理论,技术发展、时代特征、人本身),研究各元素之间的关系同时进行相似主题文章阅读与学习。可以根据不同地域、时间段对“东方艺术思维研究”“中国文字在当代艺术中的意义”“当代艺术中的中国文化元素”等模块进行局部批判性论述。研究这种艺术现象与其他艺术形式的差异性同时延展到其他领域(京剧、园林、书法、文字等)。从人类学(家、仁、族、道、空等)、社会学、生态学角度介入艺术现象本身。结合自身经验、实践,从本体论、认识论角度阐述其本身发展的特点与方向,形成自己独特观点和论文,营造一个人与自然、社会互相依存、互相交流并共同生长的场域。
通过选择思维模块——可以是专项研究,也可以是阶段研究,最终要体现一种多元的思维方式,最终以论文的形式呈现,形成自己的观点,再根据论文形成一件装置作品。还原法是根据生活中的元素符号还原一个虚拟,想象场域,通过提出问题,虚拟解决问题的方法对相关领域进行论述,然后通过隐喻与象征的手法用多种媒介形成作品草图。
二、思维模块转换
在当代艺术教学中,创意思维有可说和不可言说两部分。可说部分是从生活中具体“事”“物”入手,从多角度思考问题,通过一种规律结合个人经验进行转换的一种思维模式。艺术中常用的各种方法是交叉且互相呼应的,包括象征法、隐喻法、文化拼贴、景观重置、历史语境置换、放大、缩小、消解物的属性、质感转换、打碎重组、局部放大、重构经典等。通过灵活使用上述的各种方法,融合个体经验与时代背景、哲学理论共同构建了当代艺术的基础框架。如何把这些固定的思维创意模式放到历史、人类、文化等大的背景中去思考问题,是这种方法灵活运用的关键。生态系统的概念里有一个叫生态修复的概念,我觉得艺术可以借用实现观念转换,生态修复是通过生物、物理、化学手段进行恢复生态系统平衡的过程,同样在艺术方法论领域也可以通过生物、物理、化学的方法改变物态属性,进行重新设计组合,传达观念。物理修复与化学修复是指充分利用光、温、水、气、热、土等环境要素,通过机械分离、蒸发、电解、磁化、冰冻、加热、凝固、氧化—还原、吸附—解吸、沉淀—溶解等物理和化学反应对物态进行改变,从而消解了其原始属性,增加了联想和更多阐释的空间,而依靠生物、植物本性改变重构景观目前在生物艺术领域也很常见,通过生物技术改变植物根系分泌物、根际圈微生物、根际圈土壤、生物基因等生长规律,使其与环境关系发生改变,进而完成概念置换。
不同的思维模块是多条线的交织,这个思维模块更像一块土地,土地是孕育生命的本体,不同生命体共生在一片区域互助互生,这些生命体互相影响,无数重要节点相互链接,不断变化生发,这是一个内外循环过程,不断转换与生成的过程。不同的思维模块就像不同的景观切片,共同交织成一个可生长的生命体,以一种不断吸纳、交流的状态生存。不同阶级、种族、身份等都有不同边界,形成不同模糊的形态,互相之间排斥、重叠,引发了对信任、关爱、同权同责的思考。当下朋友圈、抖音,各种组织,不同文化、宗教团体不正是一个个圈相互交织,形成不同的思维切片吗?这些不同圈的交汇点形成了创作的切入点(图2-27)。
图2-27 思维模块
这种混合思维模式正在通过全球的各种艺术教育项目不断地推广,这是一个不断从新领域吸取营养,形成跨界思维的人才培养模式。下面介绍一下美国的两个教育项目,为艺术教学提供了新的思路:20世纪70年代,一位杰出的艺术家和教育家索尼娅·谢里丹在芝加哥艺术学院推出了一个名为“生成系统”[13]的创新艺术项目。谢里丹用机器合成上色的方法表现季节的流逝,她主张艺术实践与最前沿科技相结合,研究通信系统、传真技术的原理,通过拆解机器讲解艺术与技术结合与转换,鼓励从商业、生物、物理等其他学科汲取思维方式,培养学生转译思维,引导霉菌自生成图像或者把歌声转化成图像等。同样布莱恩·罗杰斯和詹姆斯·斯托里在旧金山州立大学艺术系工作期间,创立了“概念设计”项目,最终演变为“概念/信息艺术”,这个项目主要强调创意,以几何学为基础强调多学科融合,要把创意思维与新的科技软件相结合,重新考虑媒介、艺术与科技之间的相互关系,通过开设电子学、机器人学、物理计算、生物艺术、位置媒体与GPS、网页交互、姿态界面、交互影像、战术网络媒体、干涉主义艺术和制图学等课程使艺术与科技相结合。
当下智能时代,各领域借鉴融合已形成共识,我们要通过对欲望、权力、意志、文化等许多层面背后的意义探究,从各自角度了解人本身的意义及价值,透过表层的生活符号,以多种媒介为元素阐述其内在联系让其自然发生,形成观念传达。
三、文字、图像、概念的转换
在思维转换创意中,文字、图像、概念的转换是很重要的,科苏斯的作品《三个椅子》是文字介入现代艺术的典型作品。作品由三部分组成,第一个是字典中对椅子的解释,第二个是图片椅子,第三部分是实物椅子,分别从三个不同角度理解文字与实物的意义。中国早期很多行业传承都是不立文字,口传心授,更强调文字的不可言说的意义和悟道体验。禅宗的“拈花一笑”“手指明月”阐释了心自在无碍,缘起性空,直见本性的生活哲学。书法艺术是中国艺术的精髓,书法体现了中国人的人格精神和生命中的形神合一、时空合一、天人合一的境界。以书入画理论可以追溯到元代的赵松雪,黄宾虹也提到“吾尝以山水作字,而以字作画”,书法的笔意得益于生活中的观察与体验,卫夫人《笔阵图》中写到汉字结构的横“如千里阵云,隐隐然其实有形”,书中通过对层层阵云的推进描述,形象地阐述了书法中对“力道”把握与对“气势”的体验。徐冰的《魔毯》系列通过不同的阅读方式,正读、反读、回旋读、间隔读等方式组合成的一块魔方般的文字方阵,随颜色的引导,可以读出不同的段落、片语或诗句。这个想法是受到前秦才女苏惠《璇玑图》的启发,《璇玑图》是一块八寸见方的文字织锦,无论正读、反读、横读、斜读等都可以读出诗句来,形成文字迷宫。他通过文字之间朗读顺序的拆借,重新阐释意义,同时也产生图案的变化,这既是一种图案和文字的转译,同时暗喻着生命的周而复始,人的命运在神谕的指引下变得不可预知。《魔毯》系列2通过马赛克使文字消失但是其背后的意义还存在,《魔毯》系列3用英文Belief重构了汉字形态,这三个系列的变化是对世人的信仰的一种不断包容的过程。
图2-28~图2-31分别从虚空场域营造,阅读与阐释,影像与文字阅读,概念的意义,文字与气味等不同角度思考艺术中的文字与图像转换的意义。
图2-28 重写本(多丽丝·萨尔塞多,2013~2017年)版权:多丽丝·萨尔塞多,马德里索菲亚王后国家艺术中心博物馆
作品阐释:多丽丝·萨尔塞多的《重写本》阐述了在全球范围内的由暴力与遗忘组成的自然循环现象。她利用纳米技术和水,发明了一种方法使受害者的名字(在欧洲避难而死于地中海的人)从石板上浮现并溶解。
作品分析:这件作品表现了战争和难民危机下人们的无助,空旷虚无的意境表达了一种阴郁、悲伤的情绪,不断地出现与消失暗喻着灾难一遍又一遍进行重演(图2-28)。
图2-29 汽车追逐(细节)(菲奥娜·班纳,1998年,两部分丝网印刷132cm×173cm)版权:菲奥娜·班纳
作品阐释:这是一幅大型绘画,在白色背景下书写66排的红色文字,文字描述的是动作电影《惊爆点》(1991年)中汽车疯狂追逐的场景,从顶部至底部文字变密。班纳用文字方式叙述,从牛津词典a~z的单词印成一页到对历史、战争、神话的描述。
作品分析:她的作品大小以电影院屏幕为尺寸,以符号化、流动形式出现,她探讨文字、图形、概念图像之间的转换关系,这种错落感形成不同的认知方式(图2-29)。(www.xing528.com)
图2-30 作品第232号——整个世界+这件作品=整个世界(马丁·克雷德,2000年)版权:马丁·克雷德
作品阐释:提出作品的意义是什么,作品与世界关系等问题。
作品分析:艺术家通过文字提出一个概念——个人存在的价值与意义何在?艺术能提供给人们什么?世界是个比较空泛的词汇,什么是世界,我们存在与消失对世界的发展变化没有任何影响(图2-30)。
图2-31 芳香书(爱德华多·卡茨,2011年)版权:爱德华多·卡茨
作品阐释:卡茨通过把气味因子转移到诗歌中,12首诗12种气味,通过空间布局、节奏、气味对比交替变化,一首诗在书上有不同的嗅觉区,每个区有几十个生物分子。
作品分析:通过气味和文字的错位使人们脑中的图像不断转移变化(图2-31)。
四、生活中的元素转换
从当下生活状态入手,以象征隐喻手法表达当下不同阶层的人们价值观和生存状态。杨福东《竹林七贤》述说7个年轻人的未来走向,7个人隐现在起伏不定的山涧、木林之间,营造一个乌托邦的场景,片中的状态很多都不确定,无法下定义,暗喻一代年轻人青春期特有的迷惘和困惑。中国人的生活价值取向是受到儒、道、佛观念影响的,修身养性、天人合一等说法,都是讲人生活状态与态度的重要性,中国传统艺术是由个体经验、综合修养、综合技能(琴棋书画、印、诗、文学、书法、古玩等)等多种因素所互相滋养的、互相生发的,是对空、道、意、气韵等审美观的追求,体现了人们的一种生存态度。
而当下大量信息包围着我们,焦虑、迷茫的心态促使我们在杂乱的世界中努力寻找一个安静的栖息地,这让笔者想起有一年威尼斯双年展韩国国家馆的一件作品,它是让你进入一个漆黑的小屋冥想几分钟,与屋外七彩蛤蜊光的反射形成不同体验,营造了一种心境——冥想与倾听。英国艺术家迈克尔·兰迪花了一年时间列出了自己私人物品清单,在家百货商店建造了废料回收的生产线,把自己的物品用两周时间系统地分解和摧毁,成为没有任何私人财产的人。同样英国艺术家翠西·艾敏从个人体验、生活入手表达了个人对生活的理解,她的作品《我的床》就是照搬生活中片段。她不断对生活中的事物进行转译,对事实与虚构,个人经历、冥想、悲喜等元素进行整合。
2002年,隈研吾应邀参加中国“长城脚下的公社”项目,他的作品是竹屋,建在起伏的山沟中间(图2-32)。隈研吾说:“我最喜欢的事情就是在竹林里玩耍,竹林里的光线、气味、声音和外界完全不一样,置身其中会有一种内心得到释放的感觉。我至今还记得竹林的颜色深浅和明暗变化。设计竹屋时有一些粗细不同、歪歪扭扭的竹子,如同个性不同的各种人。”竹子被隈研吾用作一种负建筑,与环境融和,使建筑消失在自然中,强调建筑材料本身的亲和力与自然性。曹斐的作品是对日常生活中的荒诞情景的营造,曹斐在不同时期都关注了劳动、人、生产,在虚拟城市景象中的体验未来与现实,虚拟空间、真实空间和电影空间的多维交错,是时代、历史的记忆与当下困惑的生存状态的混合体。科妮莉亚·帕克把物肢解悬挂在空中,有一种爆炸中的时间瞬时凝固的感觉,充满了一种即将爆发的能量,是一种外太空的经典艺术创作形式。作品《三十块银器》是作者通过压路机把日常生活中的银器压扁,重组后挂在空中(图2-33)。《艺匠早餐》系列作品是设计师凯尔·比恩为全球知名生活杂志《家人》创作的新项目,是《三十块银器》作品的延伸(图2-34)。围绕生活中各种元素创作,成为个体艺术创作的核心,生活提供我们创作源泉,个人生存的土壤是使其艺术发展变化主要的根源。由于我们生存的环境、族群多样化,从个体生存境遇到群体生存发展与危机呈现不同形态,艺术语言表达要与生存状况相契合,生活是艺术创作的服务器,不断发射信息,反馈形成一个源源不断的资源场。
以上分别从自生成、形式语言、思维转化等三方面介绍了当代艺术中思维创作的规律,这三方面不是相互孤立的,而是互相渗透、相辅相成的。思维方式的研究固然重要,但是更重要的是个体的混合经验,从个体生存经验到时代背景再到理论指引,是个混合体很难分清各个元素的边界,而场域是承载这种多元化思维的主体,在多条线索的交织中呈现。以上介绍的思维方式只是一种模式,我们要从这种模式中走出来,混合其他元素进行创作,这种思维方式的研究只是一个桥梁,重要思考的不是桥梁本身而是人本身(图2-35)。
思考题:
1.用还原法选择一个艺术模块进行发散式思维联想。
2.如何用采用文化拼贴法进行景观重置?
图2-32 竹屋——长城脚下的公社(隈研吾,2015年)版权:长城脚下的公社酒店
图2-33 三十块银器(科妮莉亚·帕克,2006年)版权:科妮莉亚·帕克
图2-34 艺匠早餐(凯尔·比恩,2017年)版权:凯尔·比恩
图2-35 从方法论角度思考艺术与人之间的关系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