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形式化语言转换|极简与极繁的形式研究探讨

形式化语言转换|极简与极繁的形式研究探讨

时间:2023-08-3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形式语言是建立在场域的营造基础之上的,而极简与极繁恰恰是形式研究的两个极端,以下从极简和极繁两个角度探讨形式语言介入空间的重要性。贝聿铭设计的苏州博物馆从形式语言到场域营造都在追求一种极简的体验,强调游人在循环往复的行走中体验一种“禅”的意境。而草间弥生则从心理角度制造一个潜意识的超现实主义梦境,这种复杂而混乱的形式语言体现了人们生活在碎片化的当下社会中的一种心态。

形式化语言转换|极简与极繁的形式研究探讨

一、形式化语言边界的探索——极简、极繁

现代艺术从塞尚开始就对形式语言开始探索,它把世界万物归结为圆柱、圆球、圆锥,从形式语言入手对世界万物进行研究性分析,马蒂斯使绘画语言更符号化、主观化,随后立体派把时间的概念引入到艺术,未来主义在形式上加入了速度、激情等概念并延伸到其他领域服装戏剧建筑等)。俄国构成主义一方面把形式符号推向虚无哲学,非客观、非社会、非功利(马列维奇《白上白》),另一方面通过构成雕塑(塔特林的《悬挂的木与铁的形体》等)使艺术进入大众生活和工厂,强调构成、运动和空间。包豪斯的教学从不同角度对形式进行了研究,它采取形式研究与技术工坊并列双轨制教育模式,把形式研究作为创作的基础,同时基础教育与理论研究、设计实践也都围绕着形式问题。除了约翰·伊顿的色彩对位法、奥斯卡·施莱默的抽象人形与芭蕾肢体训练,他们还把对形式的研究拓展到建筑、产品设计音乐领域。匈牙利艺术家莫霍利-纳吉,将“构成主义”设计理念结合进手工艺课程画家音乐家保罗·克利,将心的感知引入艺术,引领学生体验点、线、面的构成与意境。康定斯基从音乐、心理、精神角度理解色彩、图形与线条,奠定了“现代抽象艺术”的理论与实践的基础。荷兰风格派艺术家凡·杜斯堡追求平面和空间造型的抽象和简化。让·丁格力机械动力雕塑进一步探索了动力、形式、空间、人的关系,亚历山大·考尔德的风动几何符号雕塑,通过自然的力量推动机械几何,通过与大气、风的相互作用引入观者与作品的对话,是有机的几何元素与自然、大地相结合。极简主义的出现更是提出人与机械加工的矛盾性,它是从人与物关系入手理解几何形背后理性崇高的意义。鲁道夫·阿恩海姆的《艺术与视知觉》,约翰·伯格《观看的方式》等书从理论角度推动了艺术对形式的研究。作品的形式必须要和环境产生关系,1966年罗伯特·莫里斯提出作品要与观众、空间产生关系,形成“场域”。形式语言是建立在场域的营造基础之上的,而极简与极繁恰恰是形式研究的两个极端,以下从极简和极繁两个角度探讨形式语言介入空间的重要性。

早在公元前6世纪,古希腊数学家和哲学家毕达哥拉斯运用抽象思维把物质世界归结为几个共同的简单的四元素土、水、火、气,认为物质是由简单的四元素构成。毕达哥斯拉学派认为“数是万物本原”,我国古代道教认为万物的运动与演化都基于五行相生相克,对立统一的。古印度的《鹧鸪氏奥义》提出世界是由火、风、水、地四种元素构成,由火产生了空,由空产生风,由风产生火,由火产生水,由水产生地。佛教倡导:“苦行和极简”;亚里士多德说:“自然界选择最短的道路”。老子说:“大道至简”,这也是中国道教思维中“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的思想体现,体现了万物演化和归一的流动思维模式,把情景体验从视觉、触觉引申到对文化的感悟和内心直觉体验中。

科学家一直想寻找一个大一统理论来解释一切,科学的简单性原则源于人类在认识自然过程中,认为“世界”是由逻辑上极为简单的原理构成的,是在“数理”支配下的统一、和谐的整体,所以发现规律和定理成为科学家的毕生追求。爱因斯坦的公式E=MC2[11]达尔文进化论,克劳修斯的熵增理论[12]都是在用最简单的方式阐释万物规律及其相互之间的联系。极简主义是从20世纪50年代的一场减少主义运动衍生而来,建筑师路德维西·密斯·凡德罗(曾任包豪斯校长)从罗伯特·勃朗宁的诗中借用了“少即是多”的格言,他认为只有精简设计程序,人们才能得到更多的享受。随着激浪派约翰·凯奇和劳申伯格及极简主义,物派李禹焕等人的推动,少即是多的理念开始盛行,它是一种态度,也是一种冥想与顿悟的生存方式。

极简的价值观正深入我们的生活方式,很多人都在对极简的诗意的生活方式追求。苹果的核心价值观是:“一切始于简洁”;日本山下英子提出了对生活的“断舍离”等。从戴安娜·沃克一张拍摄乔布斯的一张照片可以看到乔布斯坐在空旷的房屋中,房里只有一盏台灯和一个录像机,这张照片显示了乔布斯极简主义的生活态度。在中国,宋朝的汝瓷,明朝家具等,从色彩、形状等角度表达出简洁的理念,强调一种虚无之间的空灵禅意贝聿铭设计的苏州博物馆从形式语言到场域营造都在追求一种极简的体验,强调游人在循环往复的行走中体验一种“禅”的意境。这种场域的营造打开了人们的心境,使人在时间瞬间凝固与流动中体会到中国老庄哲学中的“心斋”“坐忘”的状态。贝聿铭对色彩和材料及二维空间山水的巧妙运用,都体现了贝聿铭对传统文化的思考,同时也给建筑注入了生命(图2-3)。

图2-3 苏州博物馆(贝聿铭,2003~2006年)版权:贝聿铭,苏州博物馆

作品分析:极繁主义风格是一种重形式、追求极致的设计,它不是模式化的视觉元素的堆砌物,也不是简单地聚集图形单元,而是对物质、欲望、信息大量泛滥入侵的社会一种暗喻,是对人们一种迷失状态的表达。美国建筑师罗伯特·文丘里提出“少即无聊”的理念,从欧普艺术开始极繁风格开始发展,欧普艺术运动在法国巴黎丹尼斯·勒内画廊举办的一场名为“在运动”的群展中酝酿而生,强调视幻觉、无个性、空间的多维性。欧普艺术逐渐发展到服装领域、公共空间领域(图2-4~图2-7)。以维克托·瓦萨雷利为代表的欧普艺术以视效为中心,直接通过几何形的变化延展,制造起眩目而又运动的奇妙视觉空间。他们沉迷于运用规则的几何形态和色彩变化来达到特殊的视幻觉的效果,这种变幻无穷繁复的视觉,以强烈的新奇感,渗透于我们日常生活中的室内装饰、家具设计、玩具橱窗布置、广告设计服装设计等多个领域,并对我们的生活产生了很大影响。当今社会生活中充斥着各种矛盾,消费主义盛行,人们产生了各种情绪焦虑、纠结、迷茫。日本艺术家村上隆提出的“超扁平”理论和超幼稚理论,从人性的角度思考物质社会、流行文化、成人幼稚心理的关系(图2-8)。村上隆通过卡通形象及极繁的组合表达当下人们对欲望的反思,被娱乐、被游戏、享乐消费。而草间弥生则从心理角度制造一个潜意识超现实主义梦境,这种复杂而混乱的形式语言体现了人们生活在碎片化的当下社会中的一种心态。

无论极简还是极繁艺术都是从物与场域的关系入手对形式语言进行研究,从空间的整体感知入手感悟形式语言背后的意义,这是一种内心的敞开,从禅宗、道教对“空”“无”的认知再到由物质和信息构筑的纷杂的景观社会,其间都隐含着人们对极致的追求。这种极致形式语言的背后隐藏着资本运作机制,产生一种流行趋势,这种对极简与极繁风格的追求表明了我们的生活态度、价值观,每个人都努力在心际的临界点中找到一片心灵的栖息地。(图2-9~图2-11)

图2-4 维克托·瓦萨雷利织女星Aix,1969年

图2-5 欧普艺术在时尚领域的应用

图2-6 欧普艺术在空间设计领域的应用

图2-7 维克托·瓦萨雷利 织女星Aix,1985年

图2-8 太阳花(村上隆,2008年)版权:村上隆

图2-9 芝加哥期货交易所III(安德烈斯·古斯基,1999年,201cm×285cm)版权:安德烈斯·古斯基

图2-10 死亡(托尼·史密斯,1962年)版权:托尼·史密斯

图2-11 房间(哈维尔·穆勒,2019年,瑞士)版权:哈维尔·穆勒摄影:辛克·乌托邦

二、思维模块转换

当代艺术教学中对形式化语言的研究是很重要的,从简单几何形入手研究形式语言在场域艺术中的价值和意义,进而探讨生态思维下的符号与元素如何在当代艺术中进行转化,使学生通过讨论、分析形式语言理解创意思维的本质。

课程结构:图形认知——意义讲解与讨论——草图呈现(确立观念及切入点)——经典作品分析。

图形认知:第一阶段是从设计思维入手,以实物方形、圆形、三角形为原型,由学生想象随机说出有关三个形状的若干词汇,包括形象想象和寓意想象,然后通过谷歌百度相关链接深入了解其内在意义,通过搜索获得下面的词汇在用自己的话把这些词汇连起来形成一个叙事(图2-12)。

图2-12 图形认知

意义讲解:圆的哲学意义是宇宙的生命阴阳幻化的根本,生命的本源,是一种生命生生不息地运转圆融的生命境界。圆寓意自然,由方入圆,因圆识方,物物有形,亦圆亦方,中国传统文化经常用圆暗喻中国古典美学的整体思维、圆形思维、互生思维等,圆、合、和,是内在相通相融的,属于同一个文化心理结构——家、社会。

古代社会具有通灵功能的玉璧、玉琮、天坛等到现代社会的元素周期表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中都有圆的影子。外圆内方的玉琮,它是天、地、人的相互沟通的桥梁基督教的十字架就是由两个长方形组成的。从中国很多建筑、广场到极简主义作品,方形都多次出现。

三角形有着无限的能量,它们可以呈现不同的运动感,其动态可以表现出各种冲突和一定的侵略性,同时由于它的稳定、平衡等特点成为法律的象征(天平)。美国发明家威斯敏斯特·富勒说,三角形是“宇宙本源的未来形体”,纳斯卡地画中三角形、方形、动物等绘画向宇宙传达着人类的信息,国际商业机器公司的科学家制造了三角形分子烯,股票的价格形态走势也是以三角形结构形态分析的,金字塔大西洋百慕大三角,人体同样也存在一些特殊奇妙的三角区,三角形在自然界的存在似乎冥冥之中引导着人们认知与思考,不断调整或改变我们对某种对象的视感和形象认知。以上是对几何形简单内涵意义的阐述,同时在建筑、园林、微观世界物理世界等很多领域中,这些几何形都蕴含其中,等待我们去发现、抽取、转译。以日本艺术家三木健苹果系列为例,从对苹果可视的色彩、形状、形体等特性转换到对其背后人文符号、象征意义等各个维度的挖掘,训练学生思考苹果这个符号的一切可能,并通过观察、理解、想象、分解、再现、视觉化六个步骤完成苹果的解构与“再设计”,同时也阐释了“设计是什么”和“如何设计”等问题,不断尝试新的形式语言并探索其背后的意义。

形式语言的研究是艺术教学的基础课程:一方面要通过线条和动作的联动以及冥想等进行思维训练,在对平面形式研究的同时还要做空间几何构成,形体表演训练,这是一种从人的综合感知入手进行形式训练的方式。另一方面根据自己的经验,从具体几何形入手结合自己的生存经验运用思维导图找出相关因素,通过对其内涵的分析,呈现绘画、影像、装置作品的草图与想法。草图是建立在系统思维之上的,各个元素之间互相影响,形成生命空间模块。张付涛的作品《人类进化史》通过动画处理使形态的异化,形成生命进化的中断,通过联想、再造形成新的生命体,对物种演变的逻辑推理与自由想象的结合,构成了流变的生物世界(图2-13)。图2-14从几何形体入手思考源点,通过叙事结合社会事件,引申出各条线索。

图2-13 人的进化史(张付涛,2016年)版权:张付涛

作品分析:通过在一次性碗上绘制动画,阐述人进化过程中疾病、战争、演变、物种的灭绝,以极简的手法表达了其对人类生存的思考。

图2-14 思维导图

作品阐释:拳头是力量的象征,暗示着博弈、斗争、是人与人之间的矛盾释放体。众多手臂交织在一起形成花一样的图案,花是美丽的、和谐的、充满美好的,和博弈形成反义。

作品分析:思路灵感切入点——拳头暗喻力量与暴力——博弈扩展到形势的交织——彩色霓虹灯的使用形成暴力美学图式——作品名使作品有了嘲讽意味(图2-15)。

图2-15 花拳(张付涛,2018年,软性霓虹灯管、透明亚克力电线,直径100cm×100cm)版权:张付涛

作品阐释:作品灵感来源于锥体。汉字如画,仔细分析能够从中归纳出一些形体。作者在通假字中寻找一些几何形体,使平面的汉字变为立体并且有空间变化的形体。

作品分析:切入点——汉字的架构——抽象提取——几何形演变——通过亚克力盒子不断左右移动和大米的流动形成对文化、时间、生命的思考(图2-16)。(www.xing528.com)

图2-16 通假体(张琪,2017年)版权:张琪

图2-17 幸福感(张琪,2017年)版权:张琪

作品阐述:材质(亚克力、电子元件),造型是由内啡肽化学分子式的形式呈现,是人运动时产生的一种兴奋幸福的激素。是互动装置,可发光,当人走过作品旁时候,作品会发出亮的光。

作品分析:切入点——微观世界符号的提取——兴奋激素与光相似性——人参与(图2-17)。

图2-18 被禁止的包豪斯(瑞恩·甘德,2003年,乌金木)版权:瑞恩·甘德

图2-19 哈特维格棋(约瑟夫·哈特维格,1923~1924年)版权:约瑟夫·哈特维格

作品阐释:作品来源于1924年包豪斯由约瑟夫·哈特维格设计的棋,他用最简单的圆柱、球体、正方体重新设计1套32件套的国际象棋,消解了国际象棋中君主制的概念,以抽象的形式规定走法规则,每套的组合都不同。而瑞恩·甘德所用的材料来源于非洲热带雨林的乌金木,这种材料在包豪斯成立期间被禁止使用,他通过材料的转换,重新思考哈特维格棋的内涵,及其所带来的当下的意义。

作品分析:材料的被禁止——再现产品——转换为当下语境——引出自然、规则等问题(图2-18、图2-19)。

图2-20 圣洗池(菲奥娜·班纳,2000年,陶瓷,30cm×30cm×16cm)版权:菲奥娜·班纳

作品阐释:艺术家手工做了100个充满个性的陶瓷抽象雕塑,受伦敦多家商店的委托做一系列抽象的圣洗池,从英国奴隶贸易的历史、信仰等角度反思当下,寻求一种无声的对话。

作品分析:圣洗池——抽象雕塑——信仰——奴隶贸易——商品流通(图2-20)。

图2-21 流(奇奇·史密斯,玻璃,26.7cm×9.5cm×10.2cm)版权:奇奇·史密斯

作品阐释:作品制作于纽约州北部的玻璃工厂,是现代技术与传统技术的结合,是当代艺术观念与传统材料的结合,史密斯经常与玻璃制造大师合作从生命体出发,隐喻、转译生命符号。眼泪?雨水?体液细胞?

作品分析:形态选择——三角形暗喻多种生态——大小不同暗喻了生命与时间——生态背后的数理(图2-21)。

图2-22 红润唇色、玫瑰、蓝色的球(帕特里克·特拉尔,皮和金属链,2005年和2003年)版权:帕特里克·特拉尔

作品阐释:图2-22类似卵细胞,成对出现,象征着生命细胞发端,是一种源动力,强调了一种侵略性、脆弱感。同时皮质的柔软在暗示女性化的同时它也是生命的一种图腾,是对生命繁衍祭祀

作品分析:重复的形状——生命的细胞分裂——一种流变过程的凝结——柔软、弹性、生命的孕育(图2-22)。

图2-23 织毯(皮埃尔·比斯姆斯,2006年)版权:皮埃尔·比斯姆斯

作品阐释:这是一个模块化系统,除了黑白两个色块相等,其他颜色自由选择,形成类似鹦鹉螺的裴波那切图形,该图形可以自由延伸,改变空间。

作品分析:游戏——自由组合——自然数列(图2-23)。

图2-24 眩晕的快乐(迈克·卡米勒·查尔莫维奇,2009年)版权:迈克·卡米勒·查尔莫维奇

作品阐释:探讨艺术与手工制作,传统手工艺与当代融合艺术的关系,从陈设方式到图案设计充满了魔幻与现实,当下与历史的矛盾。

作品分析:手工与历史——空间侵占——流动——历史文化的隐喻(图2-24)。

作品阐释:安·维罗妮卡·詹森斯对物的转瞬即逝、脆弱等特点感兴趣,通过对光、透明度、色彩、反射等物理现象研究,使物体本身的独特物质性得以呈现。发光的铀玻璃块,在金属上融化形成方块,产生波纹效果,这是传统科技与新科技材料的结合,限量版发售。

作品分析:铀玻璃的选择——暴力美学——对极简主义重新阐释——科技与手工(图2-25)。

图2-25 物体(安·维罗妮卡·詹森斯,铀玻璃,2006年)版权:安·维罗妮卡·詹森斯

图2-26 风雨同舟(张付涛,交互动画装置(白色幕布、独木舟、投影仪、计算机、音响、摄像头、风扇,2018~2019年,时长3’58”)版权:张付涛

作品阐释:这件作品通过风扇吹动白色幕布的飘动,组合老旧独木舟,依据帆船的形象,结合视频、声音构造的一个视听感官的交互装置动画作品。当人进入作品附近的空间,雨声便会被观众激活,慢慢响起。老旧的木舟被时间刻下道道裂痕,隐喻着生命多折。木舟、飘动的幕布、幕布上被投射着动画山水影像,它们连同风声和雨声的音乐背景交织在一起,共同构成了一个词义想象(风雨同舟)的诗意空间。作品阐释了词语在东方文化语境之下的物质想象与形式美感。该作品运用铁砂、风扇、白布、木船等制作了一个情景,表达了一种思乡情绪,圆形月亮若隐若现并结合音乐,透漏出一种哀伤与无奈,作品和其生活经历有关。

作品分析:切入点——从自我生活记忆入手——手绘动画叙事结合符号元素——风扇的使用营造一种漂泊感——图像在若隐若现中表达了记忆的情绪(图2-26)。完成作品时需要考虑呈现方式是否是最优化的方案,从材质到制作再到灯光设计,呈现方式的调整是一个不断修正、认知自己的过程。

思考题:

1.找到日常生活中的几何形式进行艺术转化。

2.用不同材质的几何形做一个可运动行走的生物体。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