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清代海上丝绸之路史:流通货币演变、多样化

清代海上丝绸之路史:流通货币演变、多样化

时间:2023-08-3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清初延续了明朝货币政策,以银两和制钱为法定货币。随着清中期经济发展与对外贸易的扩大,印度、美洲、英国白银大量流入,银贵钱贱的趋势越发明显,流通货币逐渐以银为主。康熙开放海禁后,广东的外国货币流通量逐渐增多。自一口通商以后至清代消亡,广东流通过的外国银元有数十种之多。清初在中国流通的外国银元中,以西班牙银元影响最大,这种银币也称“本洋”。乾隆后流行于广东的多为查理三世和查理四世银元。

清代海上丝绸之路史:流通货币演变、多样化

清初延续了明朝货币政策,以银两和制钱为法定货币。在实际的流通中,一般大额用银,小额用钱,但银两实际上处于主币地位。清政府规定赋税一两以上,必须缴纳银两,但百姓日常生活中仍使用铜钱。清初铜钱的使用频率很高,铜钱由官府铸造,民间禁止私铸。清政府为了获取铜料,一方面大力开采滇铜,另一方面积极采购洋铜,如康熙五十四年(1715年)朝廷对日本进口铜料的船只给予免税政策,以此鼓励铜料进口。清中期以前,朝廷基本实行的是“以钱辅银,以银权钱”的货币政策,银钱比价相对固定。随着清中期经济发展与对外贸易的扩大,印度、美洲、英国白银大量流入,银贵钱贱的趋势越发明显,流通货币逐渐以银为主。

银两是清代货币体系中最重要的环节之一,清代并不禁止私自铸造白银,各地使用的银两秤砝不一,最重要的由库平两、海关两、广平两和漕平两四种。库平是清政府征收各项租税时所使用的官平,海关两适用于关税,广平是广东的衡法,因广东同外国接触得早,所以比较重要,漕平是漕米改征折色以后所用的标准。[71]银两的流通过程中,因成色不同,又有实银和虚银的分别,实银是实有其物,又称宝银,虚银是一种价值符号,并无实物,是一种虚拟货币。虚银根据成色不同又分为纹银、上海规元、海关银、天津行化银、汉口洋例银。除了国内铸造货币外,清代外国钱币也逐渐流入中国。

外国银钱通过海路流入中国,至迟开始于元代。明末以后,外国银元通过吕宋大规模地流入沿海的广东、福建等地。[72]屈大均曾云:“闽粤银多从番舶而来,番有吕宋者……西洋诸番银,多转输其中以通商,故闽、粤人多贾吕宋银至广州。”[73]这说明广东的外国银元正是通过海上贸易而源源不断地流入的。

清初由于实行海禁政策,外国银元在中国的流通并不太多。康熙开放海禁后,广东的外国货币流通量逐渐增多。乾隆初年,“福建、广东近海之地,又多行使洋钱……闽粤之人称为番银,或称为花边银。凡荷兰、佛郎机诸国商船所载,每以数千万圆计”。[74]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广州一口通商后,外国银元更大量流入中国成为朝廷财政的重要来源,广东也成为全国银元流通最普遍的地区。成书于嘉庆年间的小说《蜃楼志》描述广州洋商苏万魁,“家中花边番钱整屋堆砌,取用时都以箩装袋捆”,[75]说明洋钱数量之多、使用之广。道光十三年(1833年)两广总督卢坤曾上奏说:“伏查洋银一项,来自夷船……是以东南沿海各省市廛通行,而粤东为夷人贸易之所,行用尤广,大商小贩无不以洋银交易。”[76]这是对当时外国洋银在中国流通地域的最好总结。

自一口通商以后至清代消亡,广东流通过的外国银元有数十种之多。清初在中国流通的外国银元中,以西班牙银元影响最大,这种银币也称“本洋”。乾隆后流行于广东的多为查理三世和查理四世银元。其背面有二根“大力神柱”图案,被称为“双柱”“双烛”或“烛台”。正面有戴着桂冠、打着发髻的国王头像,因此又叫“佛头”“大髻”等。又因其边缘有花纹,也称“花边钱”。此外,还有一种“十字钱”,也属西班牙银元。这些银元都是西班牙殖民地墨西哥铸造的。[77]开放海禁后,来华船只增多,货币也逐渐多元化,这一时期影响较大的钱币有荷兰的马钱、葡萄牙的十字钱、墨西哥鹰洋、美国的蓬头,而清前期外国银元主要以西班牙银元为主,这种银元自明代由广州流入,由于其重量稳定,质量优良,是商务交易的主要货币,“商务交易多用此币,银行所开汇价,亦以此为根据”。[78]

中国当时流行的银两是计重货币,用它来表示银元的价格就只能用重量作单位。清代广东人在观念上都认为银元1元等于纹银0.72两。“夷商来粤贸易,向系以货易货,彼此准定互易,如有应找不敷尾数,皆用洋钱,每圆以七钱二分结算”。但在十三行等商业机构则以每洋钱1元值纹银0.717两计算的。[79]在当时广东市场实际的流通过程中,人们往往在名义上承认1:0.72的比价,但实际上并不总是按照上述比价进行计算,如光绪《广州府志》卷一百六十三《杂录四》记载:“光面洋银每圆七钱二分,常行以七钱为率。”[80]而银元在广东的普遍使用是清代广东货币流通的重要特点,诚如嘉庆十二年(1807年)两广总督吴熊光等上奏称:“省会及佛山镇,五方杂处,贸易皆以洋银,遂流行全省。……甚至民间行使,必先将纹银兑换洋钱,再将洋钱兑换制钱使用。”[81]陈春声根据道光初年编纂的《粤东成案初编》中的有关各种货币流通的案例分析后指出,清代银元使用已遍及广东各府州。[82]这至少说明银元在某种程度上已取得了本位货币的地位。银元在广东使用的流通领域最主要是对外贸易。在整个18世纪之中,外商“向广州输入的主要是银货,货物不过是补助性质而已。银货是购买丝茶,维持商路、船舶及应付中国官吏的苛重勒索基金。”[83]有学者估计,在1700年到1830年的130年间,广州一港的白银净输入量在9千万英镑到1亿英镑之间,约为4亿元左右。输入国有英国、荷兰、法国、美国、西班牙、丹麦、瑞典、普鲁士和奥地利等,基本上包括了所有与中国通商的西欧国家。[84](www.xing528.com)

洋银流入,本土货币受到冲击,嘉庆二十年(1815年)两广总督蒋攸铦说:“洋钱进口,民间以其使用简便,颇觉流通,每年夷船带来洋钱,或二三百万圆,或四五百万圆,亦有数十万圆不等。”[85]道光九年洋银甚至被朝廷作为税款,“自闽、广、江西、江西、浙江、江苏,渐至黄河以南各省,洋钱盛行,凡完纳钱粮及商贾交易,无一不用洋钱”。[86]外国白银流入后,中国的白银储量逐年增加,彭信威根据英国东印度公司资料整理出1681年至1833年间,仅仅欧洲输入中国的白银数量就在七千万两以上。[87]外来白银充实了中国白银储量,民间私铸洋钱流通盛行,道光十三年(1833)黄爵滋说:“盖洋银流入中国,市民喜其计枚核值,便于运用,又价与纹银争昂,而成色可以稍低,遂有奸民射利,摹造洋板,消化纹银,仿铸洋银。其铸于广东者曰广板,铸于福建者曰福板,铸于杭州者曰杭板,铸于江苏者曰苏板、曰吴庄、曰锡板,铸于江西者曰土板、曰行庄。种种名目,均系内地仿铸,作弊已非一日,流行更非一省。”[88]民间对洋银的依赖性大大增强。

鸦片战争以后,由于开放口岸增多,洋银流通区域和种类更加广泛。墨西哥鹰洋迅速兴起并抢占了西班牙银元的地位,1863年美国传教士卫三畏记载了上海民众使用货币的情况:“本地人过去爱好西班牙银元,现在已经转而爱好整洁的墨西哥银元了。”[89]墨西哥鹰洋流行最广的是中南部地区,一度成为中国标准货币,1877年至1910年,墨西哥输出鹰洋4.68亿万元,其中大部分流入中国。[90]清末,进入中国的外国银币约有11亿元左右,以墨西哥银元数量最多。[91]这一时期,除墨西哥鹰洋外,英国银元、日本龙洋、美国贸易银元、安南银元均在中国流通,但都不及墨西哥鹰洋影响力大。

19世纪80年代,外国银元的使用,已经波及全国各地,1887年两广总督张之洞奏称:“广东华洋交错,通省皆用外洋银钱,波及广西,至于闽、台、浙江、皖、鄂、烟台、天津所有通商口岸,以及湖南长沙、湘潭,四川打箭炉,前后藏,无不通行,以致利归外洋,漏厄无底。”[92]因此他奏请朝廷设立钱局铸币,获得批准后,光绪十六年(1890年)开始在广东铸造龙洋。张之洞在广东铸造的银元有五种式样,一号每元重库平七钱二分,配九成足银;二号三钱六分,配八六成足银;三号一钱四分四厘,四号七分二厘,五号三分六厘,均配八二成足银。银元币面有“光绪元宝”的满汉文字,上下端并镶有“广东省造”四字,铸库平七钱二分等文字,币幂铸有龙纹。这种钱币,被广泛运用于钱粮、关税、厘捐等,是官铸银元的开端。[93]此后,各省纷纷仿效铸造本省银元。

由于各省铸造银元式样、成色参差不齐,难以全国流行,光绪二十五年(1899年),清政府决定,除湖北、广东两省外,其他各省停铸银元,如有需要银元之处,由湖北、广东两省代为铸造,毋庸另筹设局,以节靡费。[94]然而,此举遭到各省督抚反对,清廷统一铸币的行动付诸流水,直至1910年,度支部制定“币制则例”,规定以银元为国币,废除银两制度,各省停止铸造银元,由中央统一铸造国币后,货币才逐渐统一。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