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建筑艺术西传的同时,西方建筑艺术也源源不断传入中国,实现了中西建筑文化的互动。1707年,山西平阳人樊守义随同艾逊爵前往欧洲,1720年返回广州,撰《身见录》游记,叙述了西方宫室、天主堂等建筑以及王公园林等,并提及当时尚未完工的佛罗伦萨主教堂。[89]西式建筑在东传过程中,不同程度地影响了中国皇家、教堂、教会学校、行商商馆、园林、民居等建筑。
中西建筑文化交流在乾隆时代达到了高潮,清代皇家园林中存在不少西式景观和装饰风格,最典型的是乾隆十二年(1747年)圆明园长春园中出现的西式建筑。长春园兴建的西洋楼景区占地面积少,却是中国仿建西式园林建筑的一次成功尝试,是当时中国西式建筑之集大成者。其实,清代皇家园林早在雍正年间已开始使用西式建筑元素,时圆明园部分窗户已安装了玻璃画。玻璃画指用油彩、水粉、国画颜料等材料在玻璃上绘制的图画,利用玻璃的透明性在着彩的另一面而欣赏,色彩鲜明强烈,具有喜庆气息。同时借鉴西方教堂天顶画、全景画等风格形成中国的“通景画”风格。清代宫廷吸收西方建筑文化不仅包括建筑外形,还包括室内壁画、天顶画的形式,以及楼梯、宝座、内檐装修等室内装饰。[90]
1747年,乾隆皇帝从传教士带来的西洋画册中看到西方的喷泉,遂要求传教士在皇家园林中仿照建造。法国耶稣会传教士蒋友仁奉命在圆明园设计建造了若干西洋式喷泉。海晏堂是圆明园中规模最大的意大利式建筑。蒋友仁在这座西洋楼前设计了一座“水钟”,由中国12生肖动物组成,代表中国古代计时的12个时辰。当某个时辰开始时,代表这个时辰的动物就开始喷水,一共喷2小时。正午时分,12只动物同时喷水。在另一个水池中,蒋友仁设计制造的喷泉是被狗追逐的鹿发出鸣叫的“兽战景”。大水法则是一座复杂的大型喷泉,两座高大的水塔上有许多组喷头,喷出的水束组成各种美丽的图案。[91]
欧洲巴洛克建筑风格也由耶稣会士在清代传到北京,最早运用在教堂建筑上。1664年,耶稣会在中国11省传教,至少有教堂160多座。北京、上海、杭州等地均有西式教堂。北京先后建立了南堂、东堂、北堂、西堂。其中1650年,钦天监监正汤若望因创立新法有功,清政府赐他土地、银两建造天主教堂,汤若望亲自绘制设计草图,郎世宁绘《君士坦丁大帝凯旋门》等壁画,因此南堂外形轮廓为中国式,但室内装修和饰物等多为西式,是中西合璧的代表之一。北京北堂也称“救世堂”,1693年康熙帝患疟疾,耶稣会教士张诚、白晋神父立即献上所带金鸡纳霜西洋药,使康熙帝恢复健康。康熙帝遂赐张诚住宅,并把北京三海(即北海、中海、南海)的中海西畔—块地赐给传教士建堂。四年后教堂建成。北堂设计人为意大利世俗画家热拉第尼,1701年,全国大小教堂达250座之多。1723年意大利人德理格神父(1670—1746年)在北京西直门内大街路南建西堂。至1785年,北京共有四大天主教堂,“一即北堂,在皇城内,与西安门相近。……二即南堂,在宣武门内,即利玛窦所居之处。后耶稣会士不属法国者,皆居其内。……三即东堂,乃葡国之耶稣会士所居。……四即西堂,乃遣使会士德理格所置,后献与传信德部,以居此部所差之司铎。”[92]
天主教与基督教的传播首先将西方教堂建筑传入广东,以全新的建筑类型与建筑形式展示了西方建筑文化。教会建筑是近代城市西式建筑的主要代表性建筑之一,代表着西方宗教文化,教堂本身承载了西方建筑文化,在中国近代城市中呈现异域特征,是近代中国建筑中独特的类型之一,也是中国近代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广州的天主教圣心大教堂是远东最大的哥特式教堂。耶稣会士汤尚贤神父1701年给他父亲的信中说:“广州比巴黎大。房子的外表并不显眼。最宏伟的建筑是耶稣会士都加禄神父二、三年前建造的教堂。”这座教堂大约于1668至1669年建造,“是欧洲式的。法国卫加禄教士是个很灵巧的建筑师,他领导了整个工程。”[93]广州耶稣圣心堂则建于1863至1888年,历时25年,因全部用石材建成,故又名石室天主堂。这座教堂由法国建筑师设计,为法国哥特式建筑,与巴黎圣母院有些相似。南京石鼓路天主堂建于1868至1870年,属罗马风的建筑,重复连续的半圆形门窗为主要装饰构件。这座教堂屋顶采用中国传统的木屋架,下面用曲线的木构件和灰板条做成十字交叉拱顶,配以五彩玻璃窗户。上海董家渡天主堂建成于1853年,设计者为西班牙传教士范廷佐,正立面为意大利巴洛克风格,堂内外有很多楹联,表现出中国装饰风格。上海徐家汇天主堂初建于1851年,教堂正面有两座对峙的钟楼,高达50米。上海佘山天主堂始建于1871年。总的说来,鸦片战争后,中国的大中城市都陆续建筑了若干西式的天主教堂和基督教堂。建筑风格大多为哥特式,也有一部分属于罗马风和巴洛克式,还有一小部分是中西混合的风格。
西方传教士在中国创办的教会学校也呈西式建筑样式,主要有两种类型,一种是完全西式的建筑,另一种是外中内西的建筑。1888年,美国美以美会在南京创办汇文书院,由美国建筑师设计,整个校园由带钟楼的主楼、教学楼、教堂、体育馆、宿舍等组成,主要建筑屋顶陡峭,设老虎窗和塔柱,外墙以红砖嵌线,圆拱形窗户。该校园现为南京金陵中学的校园。1900年成立的东吴大学(今苏州大学)校园建筑也为西方风格,主要建筑有美国风格,也有哥特式。这类完全西式建筑的教会学校在中国的大中城市里数量不少,如上海震旦大学、上海徐汇公学、南京明德女中、汉口博学书院、广州南华医学堂、天津津沽大学等。中国的教会学校的建筑更多的是中西结合、外中内西风格,即在西式建筑的上面加中国宫殿式的大屋顶。建筑风格属于这种类型的教会学校如金陵大学、金陵女子大学、上海圣约翰大学、燕京大学、华西协和大学、岭南大学、齐鲁大学等。(www.xing528.com)
欧洲商人建造的半欧式商行最早出现在澳门。清初屈大均就描述过澳门葡萄牙人的商行,“其居率为三层楼,依山高下,楼有方者,圆者,三角者,六角、八角者,肖诸花果形者,一一不同,争以巧丽相尚”。[94]康熙二十四年(1685年)清政府设立四海关,广州十三行是清政府指定的外商居住和贸易的地段。1715年,英国东印度公司在广州设立了第一家商馆。此后,法、美等国也纷纷在广州设立商馆。西式建筑尤以广州十三洋行和外国商馆最著名,时间稍早于北京圆明园。广州十三行建筑具有典型的西方建筑符号特征,如拱券式外廊、山花、线脚、坡屋顶等。1786年有外国商人说:“与中国洋行相比,夷馆显得十分宏伟。英国馆和荷兰馆拥有一流的建筑——蜿蜒优美的走廊环绕于馆前,馆内的装饰极其豪华。那些私商的房屋也不错,但一栋房屋与另一栋相隔6或8英寸。夷馆前方的空地还不足一千码,通常供我们开展晨练。”[95]1798年英使斯当东描述十三夷馆说:“作为一个海口和边境重镇的广州,显然有很多华洋杂处的特色。欧洲各国在城外江边建立了一排他们的洋行。华丽的西式建筑上面悬挂着各国国旗,同对面中国建筑相映,增添了许多特殊风趣。货船到港的时候,这一带外国人熙熙攘攘,各穿着不同服装,操着不同语言,表面上使人看不出这块地方究竟是属于哪一国家的。”并描述当年下榻广州情形说:“广州城及其近郊大部分位于北江东岸。使节团被招待住在西岸馆舍共有庭院若干进,非常宽敞方便。其中有些房间陈设成为英国式样,有玻璃窗及壁炉。广州虽然接近热带,但现在气候已经快到冬至,对英国人的生活习惯来说,在屋里生一点火感到特别舒服。馆舍四周是一所大花园,有池塘及花坛多起。”[96]
受西方建筑风格的影响,清代中国园林建筑更多地体现中西合璧的特点。各处的私家园林在效法江南园林的小巧玲珑、善于叠山理水的同时,更吸取了西方建筑的长处。潮阳西园的居住部分分为两层混凝土楼房,楼梯以天顶采光,正面置多立克叠柱和瓷瓶式栏杆,假山中设螺旋梯,上置洋式凉亭,下连水池中的水晶宫,可透过玻璃窗仰望园景。广州富商家居也多采用西方装饰。《法兰西公报》1860年刊登的一封寄自广州的信件就记述了法国人参观广州某富商宅园的见闻。信中讲到该房子的地板以大理石铺就,装饰着大理石圆柱,还有高大的镜子、漆着日本油漆的名贵家具,天鹅绒或丝织的地毯装饰着一个个房间,镶着宝石的枝形吊灯从天花板上垂下。[97]
清末开始流行于广东城镇的骑楼,也是中西合璧的产物。骑楼既适应广东潮湿多雨、商业楼宇密集等特点,又借鉴西方建筑技术。一般高三层左右,楼上住人,楼下做商铺,其跨出街面的骑楼,既扩大居住面积,又遮挡雨水和阳光,保障顾客自由选购商品。在建筑风格上,骑楼保留了西式建筑栏杆式上实下虚的痕迹,多以青砖或红砖砌墙,正门以麻石砌筑,柱式和临街一面又引进西式券廊和石柱,有“洋式店面”之称。在侨乡,不少华侨回乡建屋,所建民居也具有侨居国的建筑特色,在广东城镇颇为流行,成为近代广东建筑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也留下了西方艺术东传的历史见证,五邑地区遍布的碉楼建筑即是例证。[98]此外,西方建筑风格不仅对广东产生影响,也从广东流传到内地,西式建筑逐渐在其他省份出现,如扬州的建筑亦“效其制”。[99]台湾及闽粤一带的所谓“番边”形式的南洋建筑,是归国华侨带回的一些西式及印度风格的建筑式样,再由当地工匠仿建,“有趣的是越南回来的带来法国式,新加坡回来的带来英国式,而菲律宾回来的则带来西班牙式。”[100]这类民间建筑有些中西兼容的特征,反映了追求异国情调的心态。沿海一带中国人的居住观念开始改变,许多人把住宅改建或重建得如同西式住宅一般。
鸦片战争以后,欧美各国的外交官员、商人等在东南沿海和长江沿岸的港口城市,如广州、上海、宁波、青岛、天津、厦门等地纷纷设立领馆、商行等,这些城市陆续出现了西式建筑,广州沙面一带成为外国人集中居住和开设商行的地区,出现了大量的西式建筑,主要是后巴洛克式、新古典式和卷廊式;上海外滩也出现了大量西式建筑,大部分是卷廊式,如英国领事馆、怡和洋行等;天津租界的西式建筑中,英租界的戈登堂是一座哥特式城堡建筑,具有独特风格。其他如厦门、青岛、湛江等也陆续出现了西式建筑群。中西结合建筑的出现,反映出中西建筑文化在互动中相互吸纳而衍生出新的建筑形式。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