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和建筑材料在社会发展所有阶段中,依赖于生产力的水平,依赖于生产关系的形式,反映出每一个时代的文化科学特征,成为人类物质文明的重要标志之一。
中华民族有着五千年的悠久历史,是东方文明的发源地。古代的建筑更是灿烂文化中的瑰宝。我国古代建筑以金碧辉煌、色彩瑰丽著称于世,如紫禁城、颐和园、天坛、圆明园、布达拉宫、喀什清真寺以及各类宫殿、庙宇等。雄伟壮观的万里长城,始建于公元前7世纪,其中砖石材料达1亿m3;建于1300多年前的隋代河北赵州桥,是历史上第一座“敞肩拱”式桥梁;山西五台山木结构佛光寺大殿,从建造至今已历经了1100多年风霜雨雪和地震,仍然保存完好;距今2000多年的都江堰水利工程,现在对成都平原的灌溉、排涝仍起着重要的作用。这些丰富的建筑文化及历史遗产,充分说明我们祖先在建筑风格、建筑施工技术、建筑材料的生产和使用上居世界领先地位。
由于我国经历了较长的封建社会,尽管过去有悠久的历史,但现代材料的发展缓慢,近百年来建筑材料多属手工业生产,建筑材料的生产和研究一直处于较落后的状况。
新中国成立以后,随着国家工业体系的建立和发展,以水泥、玻璃、陶瓷为代表的建材工业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增加了品种,扩大了产量。特别是改革开放以后,建材工业得到了飞速的发展。
据统计,我国解放前水泥年产量不足100万吨;2005年统计达到了10.48亿吨,70余个品种,产量居世界第一位。现今,我国的平板玻璃、建筑卫生陶瓷、石墨、滑石等部分非金属建材70多个产品产量位居世界第一位。轻质板材、装饰材料、防水材料、建筑涂料、绝热、吸音材料、金属及合金材料等新型的建材,其品种、规格、数量及质量都有较大的发展和提高,同时,材料标准不断提高,尽可能地与国际接轨,采用国际标准。技术标准规范不断完善和健全,检测手段不断地实现现代化。建材工业有了长足的进步,但进步的同时,应该看到我国建材行业的总体科技水平、管理水平还是比较落后的,主要表现在:产量大精品少、质量标准低、能源消耗大、劳动生产率低、产业结构落后、污染环境严重、集约化程度低、科技含量低和市场应变能力差,缺乏国际竞争力。针对此情况,我国建材主管部门提出了“由大变强、靠新出强”的发展战略,提出建材工业应该走“可持续发展”之路,依靠科技进步,大力发展新技术、新工艺、新产品,使建材产品做到节能、绿色、环保、满足人性化的要求,以适应现代建筑业工业化、现代化,提高工程质量和降低工程造价的需要。
建筑材料的发展趋势有以下几点:(www.xing528.com)
(1)发展轻质高强度材料,以减轻建筑物的自重,减小承重结构构件的截面,降低运输费用和工人的劳动强度。
(2)发展高效无机保温、吸声材料,改善建筑物围护结构的质量。
(3)发展适于机械化施工的材料和制品,进一步提高施工机械化程度和加快施工速度。
(4)充分利用工农业废料生产建筑材料,综合利用,节约能源,改善环境。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