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曾风靡商号|记忆大连老街

曾风靡商号|记忆大连老街

时间:2023-08-2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上海路至民生街间天津街段在日本侵占时期被称做浪速町2丁目。パイジス商会天植商城南面临街原有卖烟的泰东洋行和パイジス商会。民间习惯把这里称做“浪华洋行”,其经理是一个姓赤松的日本人。浪华洋行的南侧,还开了一家大华饭店,作为当时地委、总局招待客人的地方。关向应病逝后所用丧事用品,也是由新华公司筹办的。回日本时,河合义太郎一无所有,只带回近江洋行的经商理念,并在东京重新挂起了近江洋行的招牌。

曾风靡商号|记忆大连老街

上海路至民生街间天津街段在日本侵占时期被称做浪速町2丁目。天植商城西入口(易尚百货)位置便是当年天津街派出所。日本侵占时期这里也是派出所,日本人写作交番,叫做浪速町官吏派出所,中国人习惯称之为小衙门。过去,其旁边依次有经营五金福田金物店、樱花咖啡店、宫崎贵金属店,经营薄脆饼、小豆汤等的大森屋,经营食品批发的大谷商店和东方地下餐厅等。

王麻子锅贴 天津街古玩商场位置有昔日王麻子锅贴(原天津街133号,后为马家饺子馆)旧址。大连饮食源自胶东,以福山菜系为主,王麻子锅贴也传自福山。1941年,福山人王树茂跨海来到大连,以售卖胶东锅贴为生。刚开始因为缺少本钱,便像今日大街上散卖的煎饼果子那样,用手推车装上炉灶、原料、佐料、碗筷等走街串巷,到处叫卖。所谓入乡随俗,胶东锅贴也在传统的基础上恰当地结合了大连的习俗和口味,因此便有了名气,颇受欢迎。有时,王树茂也会在繁华的街道支起个棚子,招揽生意,每逢节庆,也会到庙会赶集。因为他脸上长有浅白麻子,故其制作的锅贴被称为王麻子锅贴。1942年,王树茂用辛苦赚来的钱购置门头房,正式创办“王麻子锅贴铺”。王麻子锅贴最火时曾在大连各大繁华地段都有店铺,记忆中最大的便是友好广场的王麻子粥城。

人民浴池 王麻子锅贴附近有人民浴池(原天津街137号),即今娇莉芙萃颜坊位置。据说,人民浴池也是大连最早的“澡堂子”。19世纪末,由大商人于振臣建造,当时叫“双泉堂”。1938年,大连八大富商之许亿年将其买下,修建后改名“万泉堂”。解放后,万泉堂收为国有,开始为人民服务,便易名叫做“人民浴池”。60年后,随着天津街改造的推进,人民浴池慢慢地消失在人民的视野中。

パイジス商会 天植商城南面临街原有卖烟的泰东洋行和パイジス商会。据《大连物语》记述,パイジス商会就位于天津街和上海路对角处,洋楼造型独特,有一个尖头屋顶。这家店铺专门卖外国香烟洋酒,店主是犹太人,而夫人却是日本人。店主常常为了购买商品出外奔波,很少在店里露面。因为大连港是自由港,所以很多香烟和洋酒的价钱比日本国内便宜一半还多。店中的橱窗里总是摆着一排排稀奇的香烟和各种瓶装洋酒。

浪华洋行 在パイジス商会旧址东面有卖麻将牌的店铺(中国人开办),还有福田玻璃店和梅本鞋店,再往前走便是今日之自由基地位置,是浪华洋行和近江洋行的故址(原天津街130号)。据记载,浪华洋行原是家洋品杂货店——石垣商店,后与2丁目的表店平田洋行合并。日本侵占时期,平田洋行和近江洋行是浪速町上平分秋色的钟表店。店主人叫平田包定,他于1913年创办了这家钟表店。

平田包定非常锐进,眼光也比较独到。1932年1月,平田洋行与石垣商店合并,改组为时尚的高级洋品店——株式会社浪华洋行。民间习惯把这里称做“浪华洋行”,其经理是一个姓赤松的日本人。当时,大连虽有三大百货商店,但浪华洋行无论在哪方面都不差,有一种独特的氛围,只要一提起浪华洋行,谁都知道那里高档的洋品杂货最齐全。

上世纪二三十年代,在连日本人中时兴男士戴草秸礼帽,一般的价格为1日元,稍微好一点儿的要2日元。那时,也正是满洲俱乐部和大连实业团两支棒球队对战的鼎盛期,日本人去中央公园的球场观看比赛时,大多戴着草秸礼帽,因此看台上像波浪一样壮观。或是预见到了这个趋势,所以每到棒球赛季,浪华洋行就会用整面的玻璃窗柜来展示草秸礼帽,而且在店里还用直通电话来告知顾客比赛实况。浪华洋行虽然经营的是高级洋货,却也很能抓住大众的心理,因此货物畅销,生意红火。

新华公司 大连解放后,浪华洋行作为敌产被人民政府接收。1945年年末,新华公司成立,谢谦担任经理,办公地址就设在浪华洋行的三楼,下辖有中华商场(今天百)、久大贸易公司、新华商店等。新华商店就在浪华洋行的一楼,二楼是舞厅,作为全市商人聚会的场所。浪华洋行的南侧,还开了一家大华饭店,作为当时地委、总局招待客人的地方。特殊年代,这里还有警察站岗。

昔日的天津街上店铺林立

1946年夏,肖劲光两次来大连,都在新华公司办公。关向应病逝后所用丧事用品,也是由新华公司筹办的。红色年代,这里扮演了重要的角色。随着和平的来临,新华公司于1949年改名为关东百货公司。1951年,又改作大连百货采购供应站。1956年时,还在此创建大连文化用品商店。斗转星移,逝者如斯,随着历史的前进,经济的发展,1983年时此处又改作了振华服装公司,大连人喜欢简称其为振华商场。

天津街振华商场旧影

近江洋行 近江洋行旧址在浪华洋行旁边,与民生街相接,主要经营钟表和贵金属。据《大连物语》记述,其创始人叫河合义雄,日俄战争后,他在营口创办了钟表店近江洋行,颇受居民和旅行客人的欢迎。因为营口港是当时东北地区第一大港,所以机会很多,无论是欧美人还是日本人都愿到那里发展。后来,河合义雄预见到大连的发展趋势,便决定把店铺移到大连,并在浪速町2丁目落了脚。近江洋行开张时,周围什么都没有,只有他一家店铺。过了5年,浪速町开始成形发展,近江洋行也因此发了大财。(www.xing528.com)

河合义雄的儿子河合义太郎在大连长大,是大广场小学校(今大连市第十六中学)和大连商业学校(今大连市第三十六中学)的毕业生。因为自小受到熏陶,他也从事商业,并继承了近江洋行。回日本时,河合义太郎一无所有,只带回近江洋行的经商理念,并在东京重新挂起了近江洋行的招牌。

苏扬饭店 1963年时,这里还开有一家老字号饭店苏扬饭店(原天津街136号)。每一个人都清楚,天津街的繁华是积累的结果,离不开老字号,而这些老字号也实在经不起折腾。2000年后,苏扬饭店消失在大连人的视野中。许多老大连人都不会忘记那美味的“大烤”和“溜鱼片”。

共和楼 民生街至修竹街间天津街段在日本侵占时期被称做浪速町1丁目。在老大连人眼中,过了民生街,一般都称做“修竹”或“修竹街”。然而,天津街也并非仅到这里,而是向前穿过世纪街、明泽街一直蜿蜒到长江路上。

安乐街在日本侵占时期被称做“淡路町”,其附近天天渔港位置是原大东药局故址。天天渔港对面有西川活版所,中山园炖品店东侧有老大连四大名楼[3]之一共和楼故址。就像大连文化源自齐鲁一样,大连老菜也传承自鲁菜。鲁菜也称山东菜,居我国四大菜系之首。又分为胶东和济南两帮,大连老菜源于胶东帮。胶东帮起源于福山、烟台青岛等沿海地区,以烹饪海鲜见长,东北四大名厨之一于国桢便来自福山。1930年时,他便是共和楼的厨师。于国桢固守着齐鲁文化精神,以“用心做人,凭心做菜”作为自己的座右铭,并以此来教育弟子。解放后,他多次荣获省市劳模,《大连菜谱》便出自他的手笔。

加藤洋行与西川商店 天津街57号是加藤洋行旧址,也称加藤大厦,开始是建作银行。“九一八事变”后成为杂居的公寓,其中便有南满矿业。1933年,高冈公务所也设于此。据记载,高冈公务所的经营者叫高冈又一郎,1911年进入加藤洋行,1919年改为加藤洋行工事部,设立高冈工事部。现在是大连港职工住宅,原本只有三层,1974年时又加盖了一层,用肉眼便能分辨出来。虽然经过改动,却并没有完全破坏建筑,雕栏楼阁尽显欧陆风情,明净处还悬着“中山律师所”的牌匾,与法院遥相呼应。一楼还有印刷门市和小食杂店等,俨然市井情趣。天津街51号是以经营机械为主的西川商店故址,据记载,此处附近还有茂马商会,如今是中山区人民路社区服务中心人民路诊所

越过世纪街便可看到刚刚迁来的中山区公安局,日本侵占时期此处位置有两家医院,分别是光医院和今井小儿科,在其东面还有高山运送洋行。时代广场大厦西侧曾有经营建筑材料的荣昌公司,东侧是松浦汽船。这里也是天津街,按照常理这里是天津街的起点。

【注释】

[1]森医生的故事是博友“清流一叶”从《大连回想》中翻译的片段,笔者仅是这个故事的复述者。善良的人不该被遗忘,哪怕只有一点记忆、一张照片。

[2]2003年3月9日,北京中国书店“第23期书刊资料拍卖会”上,大众版《毛泽东选集》以3300元成交。

[3]大连四大名楼也称三楼一阁,指群英楼、泰华楼、共和楼、登瀛阁。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