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大连老体育场:永远的记忆

大连老体育场:永远的记忆

更新时间:2025-01-16 工作计划 版权反馈
【摘要】:大连运动场设有东、西、南、北4个看台,可容纳观众2.5万人,被当时境内外媒体誉为“二十年代东方第一流的现代化体育场”。刘长春在自述文章《我国首次正式参加奥运会始末》中曾写道“大连二中肄业时,朝夕在谭家屯运动场,即现在的旅大市人民体育场所在地埋头苦练。”这既是老体育场谢幕前最后的纪念,也是对老体育场的感恩。

新华街64-66号对面便是原大连市人民体育场(新华街107号)。80多年前,这里还是一个叫谭家屯的村庄。随着城市西进,这周边也逐渐发展起来。1923年,关东厅划定6.3万平方米建筑用地规划建造大连运动场。“满铁”承担建造运动场的费用计32万余元,并派其体育顾问冈部平太监督施工进程。冈部平太是日本侵占时期在连日本人的体育领导人和创始人,曾受聘为冯庸大学体育总教练。他还曾是日本奥运会的总领队,并担任过汪精卫伪政府下属“华北体育协会”顾问。

据记载,大连运动场的施工队伍分为四大组,各大组工头由日本人担任,苦力全部是中国人,总数约有200人。北看台和大棚是在1924年至1925年间建成的,整个工程于1925年8月竣工。大连运动场设有东、西、南、北4个看台,可容纳观众2.5万人,被当时境内外媒体誉为“二十年代东方第一流的现代化体育场”。

这里也曾留有中国奥运第一人刘长春的足迹。刘长春在自述文章《我国首次正式参加奥运会始末》中曾写道“大连二中肄业时,朝夕在谭家屯运动场,即现在的旅大市人民体育场所在地埋头苦练。”

1928年9月,日殖政府邀请法国田径队来连参加法日国际田径对抗赛,同时邀请张学良将军来观看比赛。当时正值“皇姑屯事件”不久,张学良便以公务繁忙为由,派其胞弟张学铭代表来连观战。让张学铭惊讶不已的是日本人竟然战胜了法国人。他认为,同为黄种人,日本人能做到的,中国人也一样能做到,便进谏张学良效仿日本体育强国。可叹,弱国无外交,更无体育,中华民国的体育史便是见证。

老体育场浓缩了大连人的精神(李忠海摄于2009年11月2日)

1945年,大连人终于等到了解放,也得到了属于自己的体育场。人民政府拨款600万元(关东币)重点维修看台和游泳池。1948年9月17日至19日,大连解放后首次综合性运动会——首届关东运动大会便在这里举行。

1951年,大连运动场更名为大连人民体育场。第二年,大连足球队在此两胜中国国家队,足球城的美誉因此传遍全国。1983年,大连足球队如愿冲进甲级队,实现了足球城的梦想。第二年,大连市体委决定在体育场安装大灯,并邀请钱令希教授帮助审核灯柱图纸。图纸确定下来后,制造任务被分配给大连机车厂、大连造船厂、大连起重机器厂、大连工矿车辆厂四大企业。(www.xing528.com)

建于1925年的大连人民体育场(李忠海摄于2009年11月2日)

对山街1号是座欧式和风的建筑(摄于2010年4月5日)

整个灯架施工阶段,钱令希教授一直都在现场指挥。或是这番缘分,他也因此成为忠实的球迷。1989年8月,中国国家队就是在这里1:1战平了著名球星苏格拉底领衔的巴西桑托斯队。10年后,老体育场见证了大连足球的辉煌。

虽然老体育场如今已经消失了,但是有很多故事不会因为它的离去而消失。1964年,大连市第九中学在大连体育场开运动会时,突然进来一群穿着国民党兵服的士兵。大家吓了一跳,因为那时社会上正传言蒋介石要反攻大陆。后来才知道是虚惊一场,原来这些“国民党士兵”是由解放军战士扮演的,他们正在参加电影《兵临城下》的拍摄。

老大连人不但记得《兵临城下》,也都把体育场看做大连的风水宝地,多届大连国际服装节的开幕式皆在老体育场举行。2009年7月19日,大连籍歌手孙楠在此举办“相约体育场,不见不散”个人演唱会。这既是老体育场谢幕前最后的纪念,也是对老体育场的感恩。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