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记忆·大连老街:老百姓心底的新开大街

记忆·大连老街:老百姓心底的新开大街

更新时间:2025-01-16 工作计划 版权反馈
【摘要】:不过,这并不能改变大连人的习惯,大家依然故我。建设新开大街的第二年,小岗子华商公议会便代表全区商民要求更名。1934年,大连西岗商会与满铁电气公司商定开始在小岗子一带树立电线杆通电,这也为新开大街的繁华奠定了基础条件。如今,“年锣鼓”早已成为城市的记忆。大连光复后,新开大街被改名为新开路。但是无论名字怎样改变,老百姓还是喜欢把这里叫做“新开大街”。如今,新开路变化巨大,只有新开路8号胜利旅社还是原装。

大连人执意叫新开大街,日本人当然不同意,便在《大连番地入案内》中把它记录为新大街。不过,这并不能改变大连人的习惯,大家依然故我。

建设新开大街的第二年,小岗子华商公议会便代表全区商民要求更名。通过努力,殖民当局批准小岗子华商公议会改名为“大连西岗商会”。从此,小岗子正式改名为西岗,但是老大连人还是习惯把这里称为“小岗子”。

1934年,大连西岗商会与满铁电气公司商定开始在小岗子一带树立电线杆通电,这也为新开大街的繁华奠定了基础条件。新开大街开通后,两侧高楼林立,华商大户亨大钟表眼镜店、义隆号、志祥茶庄、玉生银号、丽华金店、裕成号绸缎庄、广盛福绸缎庄、玉成百货店、公和昌百货店、东聚成杂货店、大仁堂药房等纷纷迁来,无论是富人穷人皆有各自的去处,市面的繁华堪比浪速町,即便是附近的日本人也常来这里游逛。

旧时也放年假。每年腊月二十八九,所有商铺均闭店停业,待到正月初六才重新开业。老大连人多是外乡人,无法回乡过年,所以过节期间店铺大都备有一套锣鼓,供店伙敲打,称做“年锣鼓”。“年锣鼓”也有讲究,须每日三餐前洗手点香烛酬神、敬祖,饭后开始敲打,每天次数不限,一则祈求神灵保佑买卖兴隆,二则安抚店伙思乡之念。如今,“年锣鼓”早已成为城市的记忆。

新开大街曾于1939年拓宽改建过,但是这一带商户很快就面临着困窘。太平洋战争后,华商货物难以运进,货源奇缺,物资匮乏。挨到1942年,大连的日用物品也开始实行定量配给、定点凭票供应,很多商铺处于半停业状态。(www.xing528.com)

大连光复后,新开大街被改名为新开路。1948年,道路再次拓宽。“文革”时期,又先后易名“东风路”、“北京路”。但是无论名字怎样改变,老百姓还是喜欢把这里叫做“新开大街”。

如今,新开路变化巨大,只有新开路8号胜利旅社还是原装。在一张20世纪80年代初的《大连旅游图》上还可以找到胜利旅社。附近的“浪淘沙洗浴”是当年万达起家之地,其旁原有清真饭馆,是间传统的中式建筑,门口还有一棵大槐树。20世纪90年代初,这里被改造成商场;2006年,这里再次被改造。

新开路8号胜利旅社还是原装(摄于2011年1月8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