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99年,俄国人在青泥洼建行政市街时,由北向南延伸要跨过一条深沟,那条深沟将要建铁路线,于是他们就在深沟上面架起了一座跨线俄式木桥。俄国也有一个长远的规划,打算日后建造一座54米宽的大桥,桥两端设计成半圆形广场,分别辐射两侧道路。日俄战争中俄国战败,这个梦想永远破碎了。日本把这座木桥叫做露西亚桥,“露西亚”是日本人对俄国的叫法。1908年,木桥被日本人改建成22米宽的钢筋水泥桥。
昔日之日本桥
今日之胜利桥(摄于2010年12月31日)
新桥设计者关东都督府民政部土木课井冈村象雄原是东京市土木工程师,曾做过东京的水道桥设计方案,关东都督府就借用这一设计方案来设计日本桥。桥的栏杆由前田松韵设计,他把桥基、桥柱、桥栏、桥头一律都改用花岗岩砌筑,并在上面精心雕刻出文艺复兴式花纹。也正因为精雕细琢,这座大桥耗资巨大,约为15.7万银元。前田松韵是日本侵占时期大连第一个城市规划设计者。
新桥建成后,被命名为日本桥。当时大连最先进的交通工具——有轨电车也从桥上通过。1909年,大连成为继天津(1906年)、上海(1908年)之后,中国第三个拥有有轨电车的城市。大连的第一条有轨电车线从电气游园(在今中心裕景位置)至大栈桥(今码头)。最早,老大连人把电车叫做“美国大木笼子”。当时,大连有37辆电车,车身皆为木质结构,由美国制造;其他部分零部件如底盘由英国制造,电气部分由德国制造。旧时,大连老电车有白牌车和红牌车之分。白牌车干净舒适,乘客多数是日本人和有钱的中国人,生活在社会底层的中国劳工不允许坐这种车,只能乘坐挂红牌的“劳工车”。历史已经静静地走过了一个世纪,2009年9月25日恰是大连老电车百年纪念日。
1909年,曾有一位“知名人士”从这座桥上“走”过,但却不是活着经过的,他就是日本前首相伊藤博文,他亲自参与策划了日本对朝鲜的侵略和中日甲午战争。1909年10月,为解决日俄争端,伊藤博文到中国东北与俄国财政总长谈判。10月26日,当他乘坐火车抵达哈尔滨车站后,被朝鲜义士安重根刺杀。伊藤博文的灵柩车通过日本桥时,关东都督府都督大岛义昌、满铁总裁中村是公都参加了送灵。
安重根绝笔手书
多年后,还有一位“知名人士”走过这座桥,是活着走过的,他就是末代皇帝溥仪。那是1932年3月,溥仪第一次来大连,从大连站坐火车到长春去建立伪满洲国。1935年他又从长春来大连,转乘轮船到日本拜会裕仁天皇。这是他第二次来大连。
历史的洪流滚滚向前。如今这座桥上依然人来人往,它沉默地伫立了百年,静观世事变幻,沧海桑田。
补遗
团结街附近还完整保留着大连地区唯一一栋“木刻楞”(位于先进街38号,建于1902年左右)。“木刻楞”是俄罗斯族典型的传统民居,俄国人在遥远的地方建造木刻楞,足以证明他们把大连看做天堂一般。木刻楞冬暖夏凉,住在里面很自在。建筑原本在黑嘴子码头,被用做水上警察署。后因修建码头怕毁坏,日本人便将它迁移到北海公园附近,用做东洋旅馆。解放后,这一带洋楼产权悉数归铁路所有,住户主要是铁路职工。(www.xing528.com)
先进街38号,大连唯一的木刻楞(摄于2010年12月25日)
张滨/摄
汤亚辉/摄
汤亚辉/摄
凝望城市原点
2010年5月2日,由大连艺术家策划组织的文化公益活动“凝望城市原点——大连油画家烟台街(光辉巷)写生艺术行为”在团结街一带举行,吸引了六十余位画家参与,更有百余位摄影家、作家、诗人、媒体人、老建筑保护志愿者、网民以及更多的市民共同参与和见证了当天的活动。2010年11月19日,“凝望城市原点——大连城市文化遗产绘画摄影展”在大连艺术馆举行,展出了艺术家们的作品。
【注释】
[1]指大连湾外的三山岛。
[2]“鈩”为日文用字。本书中一些日本侵占时期的名称,因没有与之对应的汉字,故直接使用日文名称,不再一一标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