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农民土地问题解决之路

农民土地问题解决之路

时间:2023-08-2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1991年5月退休后,我把组织关系转到村支部,仍然是农业第一线的一名共产党员,仍然没离开这块黄土地,仍然不忘参加农业劳动。我想土地是农民的命根子,我是政协委员,有义务反映农民群众的呼声。为此在召开市政协会时,我提交了“关于国家占用农民土地”的提案,受到市政协领导的重视。政府、政协领导与有关部门千方百计采取措施,终于解决了土地矛盾,乡亲们高兴、安心,我也欣慰。

农民土地问题解决之路

我从青春妙龄时来到农村,一干就是40几个春秋,把全部青春和精力都献给了农村。很多朋友问我:“你选择上山下乡的路,在农村吃了很多苦,受了很多磨难,后悔吗?”我的回答是:“无怨无悔。”我认为艰苦和磨难能锻炼意志,增长才智;只有尝过苦的味道,才能知道甜的可贵;只有经受磨炼,付出心血,才能懂得珍惜来之不易的劳动成果。团泊洼这片热土有我劳动走过的脚印,有我洒下的汗水,这里的父老乡亲养育了我,这里的土地、河流哺育了我,我与这块热土结下了不了的情。

1991年5月退休后,我把组织关系转到村支部,仍然是农业第一线的一名共产党员,仍然没离开这块黄土地,仍然不忘参加农业劳动。家里还有老伴一口人的责任田,有粮田、园田。粮田里种的五谷杂粮,有小麦玉米、黄豆、红豆绿豆、豇豆、黑豆等。园田里种的萝卜白菜大葱大蒜、茄子、辣椒等。春天撒下良种,种子慢慢发芽、生长,经过我们锄草、施肥、浇灌,慢慢开花结果。到了秋天,地里变成金黄一片,我们把五谷杂粮抢收到家,晾晒在自家的庭院里。庭院里红、黄、黑、白、绿,真是五颜六色,五谷丰登,一片丰收景象。每到秋收时节,城里的亲朋好友总愿意带着孩子到我家住个三天两天,看看秋景,当一回农民,尝一尝农家饭,与我分享秋收的喜悦。我家的庭院里还种植了三棵杏树、一棵枣树、一棵无花果树。春天,杏树、枣树花开时,香味飘满院。到了成熟时节,树上都是硕果累累。每年我们都把这些果子分给街坊邻居、亲朋好友,让大家分尝。过这种田园生活真是一种乐趣。

生活在农村多年,与乡亲们同甘共苦,我的思想感情也与他们连在一起,急乡亲所急,想乡亲所想。20世纪50年代,国家在团泊洼建立新生农场(劳改农场),需要征用农民的土地,当时国家承诺不需要了再将土地还给农民。这里的农民为了顾全大局,无偿地满足了国家的需求。60年代新生农场搬迁,将土地移交给华北油田,作为家属基地,由家属种植。90年代,油田家属陆陆续续搬走,又将土地转让给外省的人来种,而且有相当一部分土地撂荒,农民见了心疼。因为土地问题没有得到合理解决,农民每年上访要地,每年都因种地、打菜、打草和农场发生矛盾,极大地影响这一方的安定团结。我想土地是农民的命根子,我是政协委员,有义务反映农民群众的呼声。为此在召开市政协会时,我提交了“关于国家占用农民土地”的提案,受到市政协领导的重视。政府、政协领导与有关部门千方百计采取措施,终于解决了土地矛盾,乡亲们高兴、安心,我也欣慰。(www.xing528.com)

如今我已是古稀之人,回首人生之路,心中感慨万千。当年,我听从党的召唤成为农民,如同一棵小草在农村生根发芽,在农村这个广阔的天地里,付出的很多,也得到很多。我将自己融入农民这个汪洋大海里,与农民一起春耕、夏锄、秋收、冬藏,把农民淳朴、善良、忠厚、勤奋的传统美德融进自己的生命中,变成一种无价的精神财富,受益终身。我与乡亲们一起用劳动的汗水换来丰收的粮、菜,用劳动的双手换来家乡的发展变化。现在的农民住上了砖瓦房和楼房,走上了柏油路,用上了电话,看上了电视。过去的文盲村,现在也出现了大学生。村办企业的产品不仅在国内畅销,有的还打入国际市场。这些变化是乡亲们几十年奋斗的结果,这其中也有我的一份力量。我为农村献青春、作奉献本是应该的,但祖国和人民给了我很大荣誉。我曾被评为省、市、区、县级农业先进生产者,青年红旗突击手、三八红旗手、优秀党员等,并被选为天津市第五、六、七、八届政协委员。我的事迹还被载入南开中学百年校庆史册。作为一名知青,一个新型农民,我在农村找到人生价值,找到快乐和幸福。我把青春奉献给了农村,在农村干了一辈子,觉得无怨无悔。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