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卷,原名“宝卷”,原为佛教徒宣讲教义的一种说唱形式,相传源于唐代的“俗讲”和宋代的“谈经”,在当地早有流传。清代,当地出现了以唱宣卷为职业的民间艺人,俗称“素友”。十九世纪末,苏州宣卷传入周浦塘流域的南汇县周浦和上海县陈行地区。
1937年,陈行苏家桥张家宅(人称“猛公堂”)青年张儒锦(1922~2007)、沈金兴以及他们的“先生”张东林,到御家桥张林强处去学“念宣卷”。当时“念宣卷”在当地已经颇受欢迎,六七人组班,隔二三天就会有人前来邀请,远的念到瓦屑、康桥一带。
1939年起,张儒锦等人加紧苦练,自行组班念宣卷,利用农闲时节赚点活络钱。为了取悦观众,丰富演唱效果,苏家桥宣卷班留意做道场之类的方式,演唱时用木鱼、尺板、碰铃外,增加了二胡,使“捉那莫”不呆板,更动听。在开场时,时常增加用《四季山歌》《春调》演唱的《十二月花名》等作开篇,取悦观众。还设法在故事情节疏松时,有意插入一段唱腔,以调节气氛。原本是一人演唱,几人更换接班,后改为二人、三人或四人合演,使表演形式更加丰富。他们走遍了附近各乡,当地便有“说书上市镇,宣卷下农村”之说。在抗日战争时期,他们在田头场角搭个遮拦幕也作为演唱场所,当地俗称“田搭幕”,给苦难中的农民得到些娱乐。(www.xing528.com)
苏家桥宣卷采用幕表制表演形式,亦有说唱、评弹之风。艺人注重自身形象,身穿长衫,袋放丝绢,手拿折扇。演员不担任角色时,做伴奏,饰角色时起立略作表演,且分生、旦、丑等角色。一般四人搭档演出,书桌左边为上手,专演男角兼敲尺板;上手身后坐下手,专演女角,兼敲木鱼;桌后坐拉二胡者,跟唱拖腔,兼演龙套角色;右后敲碰铃,演反角及跟唱拖腔,俗称“和调”。演唱篇目大多为长篇故事(称大书),有三十多个,可连演半个月,平时只演其中几折(称小书)。说表、念白、唱词由演员按情节自编,大量采用浦东方言,语言生动,俚语迭出,还间夹简短评语,又能学啥像啥,把故事讲得生动有趣,加上故事情节曲折动人,曲调动听,说表清楚,历史典故、传统风俗等均细加说明。因此,当地观众感到亲近动听,通俗易懂,能入眼、入耳、入心。
苏家桥宣卷注重本地观众审美情趣,善于吸纳其他民间艺术元素,不断丰富说表、演唱形式,从而凸显纯朴而别具韵味的特色,成为“草根性”极为明显的原生态曲艺表演。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