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绪二十二年(1896),清政府派出十三名学生赴日本留学,开启了中国近代史上赴日留学的时代新潮。随之,各省督抚相继派遣赴日留学生(称官费生)。1905年,清政府诏废科举,开始实行奖励留学生的政策。各地热血青年胸怀报国之志,纷纷自费涌入日本留学(称私费生)。1896至1911年之间,中国留日学生人数达到万人以上。
在这上万名赴日留学生中,有一群年轻人是从闵行老街上走出去的。他们风华正茂,在沉闷的社会环境中异峰突起,出类拔萃,顿时成为享誉上海滩的时代骄子,给闵行老街带来了时代新风。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有五位。
最早获得官费资助赴日留学,回国成为上海著名教育家的是项文瑞,字莲生。项文瑞自幼承母教,事亲孝,未成年就已读毕儒家经典著作。光绪五年(1879)己卯科试,考入松江府学,成为庠生。接着又到上海城里读书,肄业于龙门书院,除读经史之外,尤其喜爱算学。光绪十一年(1885),被选为拔贡生,奉命担任直隶州州判。次年夏秋之交,又选授广东连州州判,因母亲逝世未曾赴任,回乡守孝。两年后,经县试,在上海县立各义塾执教,后入龙门书院。他的才能,深受敬业学堂教务姚文楠(字子让)的赏识。经姚文楠向江苏当局推荐,项文瑞被选派赴日留学考察。光绪十四年(1898)5月至11月,他与弟子杨保恒(字月如)等以旁听生的身份,进入日本名士嘉纳治五郎创办的宏文学院师范科学习,并利用课余时间赴当地学校参观考察。归国后,受姚文楠委派,担任敬业学堂监学、养正学堂总理。不久,在敬业学堂年刊上发表《游日本学校笔记》,对上海教育事业的发展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最早自费赴日留学,遭遇波折,勇往直前的是李显谟(1882~1933),字英石,以字行。李英石出生于闵行镇新西街“养素堂”,家境富裕。聪颖早慧,十五岁就考中秀才,却立志尚武,后考入南京武备学堂。光绪二十八年(1902)夏季,领时代风气之先,破天荒地自筹经费,与吴稚晖、蔡锷、胡汉民等二十六人一同赴日本留学,时年仅二十岁。当年7月,他与蔡锷、许嘉澍、钮瑷等九名江浙赣自费留学生,正式申请入成城学校学习,却遭到清公使故意阻挠。于是,他与吴稚晖等二十余人赴公使馆请愿,砸了公使官邸的陈设,被日警以“妨害治安”罪指控为“革命党”,遣送回国。遂入南京陆师学堂,后转入将弁学堂,1907年12月,再次东渡日本,进陆军士官学校第六期骑兵科,至1908年12月毕业。宣统二年(1910)回国应试,钦赐武举人,任新军书局编译长、新军第九镇马标第一营管带。随后,参加了光复上海之役,成为辛亥革命闯将。
在日本留学时间最长,后成为民国早期外交家的是黄宗麟(1873~1953),字蕴深,号懒云,以字行。光绪十九年(1893)科试上海县庠生。光绪二十九年(1903),入日本弘文学院师范科进修。1906(光绪三十二年)8月至1907年5月5日,入日本法政大学法政速成科第五期政治部就读。归国后,宣统二年(1910)钦赐法政科举人。1912年(民国元年),出任中国驻朝鲜仁川领事,后升任汉城总领事馆副总领事、代理总领事。1916年回北京,担任外交部主事,兼中央防疫处主任、俄文专修馆馆长、俄事委员会事务员、太平洋会议筹备员、太平洋会议中国代表秘书、太平洋会议善后委员会秘书、关税特别会议筹备员。(www.xing528.com)
与众不同,赴日本专学农科,成为民国初期国家级农林业官员的是黄艺锡,字润书。光绪二十六年(1900)庚子科廪生。光绪二十九年(1903)冬季,二十二岁时由京师大学堂选派赴日本留学,先入弘文学院师范科补习日语和基础学科。光绪三十四年(1908),由东京第一高等学校升入东京帝国大学农科大学农艺专业科。宣统三年(1911),毕业归国,应学部全国留学生会试,得农科举人学衔。历任农商部佥事、化验土壤统计各科科长,农林司第一科科长、农事试验场主任、文官甄别委员会委员。1917年9月,出任北京政府农商部农林司司长,后兼任糖业改良委员会会长、林务硏究所所长、棉业处处长、技监厅帮办、技师甄别委员主任、实业代表会议会员、实业行政会议会员。1923年2月去职。次年3月,再任农商部农林司司长。
由本地派遣赴日留学,成为著名教育家的是李宗邺,字颂唐。光绪十七年(1884)甲申科试上海县学庠生。光绪三十三年(1907),由吴会书院顾言派遣,赴日本弘文学院师范科及高等数理化班留学。毕业回国后为闵行地方教育服务,先后在务敏学校、上海县中等工业、农业学校任教。后到上海城区发展,在敬业中学、务本女子学校任教,被公推为上海县劝学员、视学员。1912年3月,担任上海县公署学务科科长兼视学。1914年4月,任上海县教育会第七届常委会会长。1919年6月,任上海县劝学所所长。1923年7月,劝学所改组为上海县教育局,任局长。
1924年,名士李林松后裔李开弟(1902~1999)在上海交通大学电机专业毕业,并获取公费赴英国留学的名额。第二年,他搭乘法国邮轮前往英国曼彻斯特。
本地早期赴日留学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