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闵行老街:海派乡土文化吸引八方商客

闵行老街:海派乡土文化吸引八方商客

时间:2023-08-2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闵行老街趁势敞开大门,乐于为八方旅人提供服务,成为各路客商逍遥的“中转站”,从而日益繁荣起来。人气日旺,商家聚集,吸引了江苏、浙江、安徽、山西、福建、河南等省各路商客到此交易粮、油、米、面、肉、茶。光绪三年,普安善堂建成,松江知府杨永杰特意题写“乐善不倦”匾额。初期仅有“水龙”,后置救火机、皮带车、吊车等,会员三十二人,每年演习两次。设备逐年配齐,经费由全镇绅商捐助。

闵行老街:海派乡土文化吸引八方商客

自古以来,南来北往的航船,东奔西走的车马,途经黄浦江畔的闵行老街时,往往因行程劳顿或需等待潮汛,都在这里歇脚,以致有谚称“尴里勿尴尬,闵行要过夜”。闵行老街趁势敞开大门,乐于为八方旅人提供服务,成为各路客商逍遥的“中转站”,从而日益繁荣起来。

闵行老街特殊的地理位置,留住了越来越多的“尴里勿尴尬”者的脚步。人气日旺,商家聚集,吸引了江苏、浙江、安徽、山西、福建、河南等省各路商客到此交易粮、油、米、面、肉、茶。闵行镇郊四乡农民以种棉花稻米为主,这里自然成为粮米、棉花以及毛猪的集散地。

自元至正二年(1342)始建度门寺起,闵行镇地区先后建立十多处佛、道教场所,虔诚的信众不求规模大小,不怕时兴时废,力求香火不断。不少居民今日拜佛,明日求仙,有香就烧,只盼如愿,以至多处同时供奉着佛教菩萨和道教神像。

清代晚期,天主教在闵行老镇周边乡村多处建有教堂,但是老街上却没有多少信徒,始终没有建立教堂。

在西风东渐的背景下,一向崇尚徐光启经世致用”主张的闵行人热衷的不是建造时髦的教堂,而且是创建惠及民生的善堂,发展地方慈善公益事业,使闵行老街呈现出与众不同的时代风貌。

道光十七年(1837),本镇乡绅李荣滋(字树九,号畹香)、陈廷楷、刘超、吴凤翔等在文昌书院创捐施棺局,并置义冢田掩埋暴露的尸骨。咸丰三年(1853),施棺局迁镇北广明庵,改称衍善堂。

同治七年(1868),上海县知县朱凤梯捐钱在衍善堂创设“闵行义学”。(www.xing528.com)

同治十年(1871),由在闵行老街开店的浙江商人陈熙元、沈寿和里人集资,在黄浦江畔春申阁东侧倡设闵行救生局。初建时由渔船捞救,按章给赏,后置两艘巡船专用救生,负责管理东至邹家嘴、西至沙冈河段的安全。

同治十三年(1874),本镇乡绅夏其钊(字元瀛,号秋田)跟随李荣滋在闵行镇上创办保婴总局。他俩又与顾鸿序(字秋园)、陈继蕃等倡集捐资购下小祗园,创建普安善堂。光绪三年(1877),普安善堂建成,松江知府杨永杰特意题写“乐善不倦”匾额。光绪二十年(1894),衍善堂以房屋田产归并普安善堂后,拥有一百十七间平房、二十三幢楼房、七十五亩田产,供停客柩,办理黄浦江捞尸掩埋、接婴、施药、放生、保赤(护幼)等善举。

咸丰十一年(1861),由安徽籍程秋甫与同乡始建新安慈善团,拥有三十九间平房、二十三间楼房、六十亩田产,资助和办理安徽籍贫困同乡返皖川资及善后事宜。民国年间,程幼甫、潘旭升等集资购田一百多亩,建长安公墓

光绪元年(1875),李荣滋等本镇乡绅利用明代黄浦巡检司署基地二亩八分,李养素捐助地二分,创建防灾济民的“闵行积谷仓”。建造第一进门房七间,第二进正厅七间,东西侧厅六间,第三进供仓神一间,东西厫十间,筑大小阴沟,置家具。次年,又买还造衙署地八分三毫,并置匾对(对联)。

宣统二年(1910),闵行老街始建“救火会”(位于今新安路)。初期仅有“水龙”,后置救火机、皮带车、吊车等,会员三十二人,每年演习两次。设备逐年配齐,经费由全镇绅商捐助。后又在外滩、聚龙桥三神亭、北街留桥弄口等处增设救火设施,撰联称“虽设常关,有备无患”。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