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光二十三年七月二十四(1843年8月29日),英军迫使清政府签订丧权辱国的中英《南京条约》。
上海耶稣会会长南格禄(1803~1856,法国传教士)召集华籍神父在七宝塘湾里圣母无原罪始胎堂“避静”(避开“俗务”,进行宗教静修),部署传教新规划。后在此设立小修院,专事培养华籍神父。此时,塘湾里成了上海耶稣会活动中心。
11月17日,根据《南京条约》和《五口通商章程》的规定,上海正式开埠。
不久,外来洋布在上海盛行,售价相当于土布而门幅宽三倍,土布市场随之萎缩,威胁着农村土布生产。一向以植棉织布为生计的本地乡民、集镇布庄经营者面临又一场灾害。
道光二十六年(1846),清政府取消执行了一百多年的“禁教令”,承认“天主教为劝人为善之教”。
这一年,南格禄在徐家汇得到一块土地,造了两幢房屋,作住所兼临时礼拜堂。(www.xing528.com)
次年3月,南格禄决定将徐家汇作为耶稣会的基地,将塘湾里天主堂与徐家汇堂合并为一个教区。
道光二十八年(1848),上海伦敦会三名传教士违反地方规章,擅入青浦县散发福音书,遂与漕运水手发生冲突。英国驻上海领事阿礼国借端寻衅,引发“青浦教案”。
道光三十年(1850),本地建立天主教塘湾里教区,与徐家汇堂分属两个教区。周边乡村的信徒迅速增多。
随着天主教日渐传播,七宝镇居民信教者渐多,尤以南镇为甚。眼看相当一部分读书人也信奉起天主教来,民风发生变化,有人宽容,也有人惊讶,本镇《蒲溪小志》的作者则对之大加抨击:“吾镇有最可笑而最可耻者,曰天主教。阅其书,大不通之至。愚夫愚妇奉之,谓其愚昧无知,犹可谅也。乃若自以为昂昂丈夫,或身列胶庠,或身入成均,犹然男女混杂,不顾廉耻,卑躬屈膝,尊礼不衰,深为可叹!”
华洋交集,中西碰撞,一场斗争在所难免。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