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巾大起义失败后,各地豪强纷纷自立。汉灵帝一死,外戚和宦官两个集团更是水火难容。公元189年,年仅14岁的汉少帝刘辩继位。
何进被杀
由于少帝年幼,按照当时的惯例,何太后临朝,外戚大将军何进掌权。
在皇宫有一个宦官叫蹇硕,原是禁卫军头目,他知道一旦何进独揽大权,会对自己构成极大的威胁。于是,他就想谋杀何进,没想到落了个偷鸡不成倒蚀把米的下场,反倒让何进给杀了。
有个叫袁绍的,是何进手下的军校尉。
他是汝南汝阳(今河南省商水)人,出生于一个大士族家庭。袁绍的祖上四代都做过三公(太尉、司徒、司空)一级的大官,许多朝廷和州郡的官员是袁家的门生或者部下,所以势力特别大。
蹇硕被杀后,袁绍劝何进把宦官势力彻底除掉。
何进不敢自作主张,就跑去和何太后商量。何太后是谁呀,当然是站在宦官一边,说什么也不答应。于是,袁绍又替何进出主意,劝何进密召驻扎河东的董卓带兵进京,用武力逼迫何太后。令人意想不到的是,这个消息竟然让宫里的宦官知道了,几个宦官偷偷商量,准备先下手为强。他们在皇宫里埋伏了几十个武士,然后假传太后的命令,把何进骗进宫里杀了。
董卓进京
袁绍听到何进被杀,立刻和他的兄弟袁术带兵进宫。
大批士兵冲进宫里,不分青红皂白,见宦官就杀。可怜那些没长胡须的人,也被错认为宦官杀了。
正在这时,董卓也带兵到了洛阳。
董卓本来是凉州的豪强,后来因镇压黄巾起义军有功,被提升到并州牧的职位。他本来就有侵占中原的野心,这次何进征召,董卓觉得是个机会,就带了三千人马急急忙忙赶来。董卓一进洛阳,就想掌握大权。
可区区三千人马显得有些力不从心,董卓就玩了个花招。
深夜时分,董卓把自己的人马悄悄地开到城外去,第二天白天就光明正大地开进来。这样几次,洛阳一些有势力的人都被搞糊涂了,以为董卓兵马很多,势力很大,就纷纷投靠他。这样一来,董卓的势力越来越大,洛阳的兵权也全落在了他的手里。
尽管如此,董卓仍不甘心,他甚至想废掉汉少帝,另立少帝的弟弟陈留王刘协。可是,他又害怕有人不服,便去找势力比较大的袁绍商量。董卓说:“我想立陈留王做皇帝,您觉得怎么样?”袁绍听了,诧异地回答:“皇上刚刚继位,也没有什么过错,你要废他,恐怕不好办吧。”
董卓听了很生气,手按着剑柄说:“大权在我手里,我想怎样做,谁又能反对?”袁绍也不甘示弱地说:“难道这天下的好汉只剩你姓董的一个人了吗?”说完,他就拔出佩刀,愤愤不平地走了。
袁绍讨伐董卓
袁绍走后,董卓召集文武百官,废掉了汉少帝刘辩,另立陈留王刘协为皇帝,就是汉献帝。董卓如愿以偿地当上了相国。
董卓是一个极其凶残的人,当上相国后更是变本加厉,纵容士兵胡作非为,弄得民不聊生。据说,有一年春天,恰逢节日,董卓率兵外出郊游,他见行人熙熙攘攘,似乎妨碍了他骑马。于是,董卓下令将路上所有男子杀死,将妇女和财务全都掳掠上车。更令人难以想象的是,他还让士卒将死者的脑袋挂在车辕上,声称自己杀敌凯旋。
尽管董卓和袁绍有点儿不和,可袁绍毕竟是显赫的世家大族,董卓顾及到袁绍势力太大,对自己会有不利,就听从手下人的劝告,让袁绍做了渤海太守。没有多久,袁绍开始号召各地的豪强贵族反对董卓,说董卓想专权。董卓听后,杀了袁绍家族里的许多人。这对袁绍来说简直是火上浇油,他迅速联合一些州、郡的刺史、太守,迅速召集了几十万人马,自己为盟主,向洛阳进军。
乱世枭雄曹操
提起曹操,几乎所有人想到的都是一张大粉脸,那是戏台上一个大奸臣的角色。其实,曹操是一位雄才大略的政治家和军事家,还是一位伟大的文学家,留下了许多不朽的诗篇。
小名曹阿瞒
曹操,字孟德,小名阿瞒,沛国谯县(今安徽省亳县)人。他自幼聪明机灵,办事得力。他的父亲曹嵩是汉桓帝时宦官曹腾的养子。
在当时,有一个叫许劭的名
士,善于品评人物。曹操听说
后,就特地去拜访许劭,
请他品评一下自己。许劭
呢,也不是谁都见的,
总是推三阻四,不当回
事。没想到,在曹操一再
请求下,他终于勉强答应了,并说:“你呀,如果生在治世,定会成为能干的大臣;要是在乱世,你会成为奸雄。”曹操听了,不以为然。
20岁那年,曹操当上洛阳北部尉,是负责管理京城北部治安的小官。
这官虽小,可曹操干得很认真。洛阳城里住有许多皇亲国戚、达官贵族,他们仗着自己是皇族,有权有势,胡作非为,没人能管得了。可曹操也不是好惹的,他想惩治一下这些人。
于是,曹操叫手下人做了20多根五色棒,高高地悬挂在衙门外。谁要是触犯了法规,就逃不了棍棒的责打。
大宦官蹇硕有个叔叔,是个出了名的恶霸,他经常依仗侄子的权势,在洛阳城里横行不法。有一天夜里,他又带刀出去干坏事,恰好被巡夜的士兵抓住。
曹操早就想杀杀他的锐气,这次管他有多大的来头,先用五色棒打了再说。没想到,蹇硕的叔叔痛得直求饶,可曹操当没听见,吩咐手下继续痛打。没一会儿,蹇硕的叔叔就死在乱棍之下。
从此以后,曹操的威名也一下子传开了。
曹操起兵
黄巾大起义的时候,汉灵帝封曹操为骑都尉,派往颍川(今河南禹州)一带镇压起义。曹操打败了一支黄巾军。因为作战有功,朝廷把他提升为济南相。
过了几年,曹操重新回到洛阳。
董卓进兵洛阳后,为笼络人心,用高官厚禄收买官员。这时曹操已小有名气,董卓就想拉他入伙,提升他为骁骑校尉。
这可让曹操心里不安起来。为什么?曹操看出董卓倒行逆施,是个不得人心的人。曹操打定主意要讨伐董卓,于是他冒险逃出,到陈留(今河南陈留县)去找他的父亲。
回到陈留,曹操就和父亲商议花钱招兵买马,讨伐董卓。
有个叫卫兹的财主,听说曹操要讨伐董卓,也拿出很多钱和粮食来帮助曹操。不久,曹操的堂弟曹洪带着1000人来投奔曹操。曹操聚集了5000多人马,他一面操练兵马,一面派人探听各处动静。
公元190年,曹操和各路讨伐董卓的大军在陈留附近的酸枣(今河南延津西南)集合,组成一支联军,共有十几万人马,袁绍被推选为联军的盟主。
董卓火烧洛阳城
董卓听到各地起兵的消息,胆战心惊。
他不顾大臣们的反对,将汉献帝和几十万臣民迁往长安,自己留在洛阳附近对付联军。汉献帝身为皇帝,也无可奈何。
临走,董卓放了一把火,把宫室、官府、民房全部烧掉。据说,洛阳周围200多里以内一片火海,鸡犬不留。老百姓在旅途中,有饿死的,有被踩死、打死的,倒在路边的尸体不计其数。
本来,在酸枣附近的联军该奋力出击,可他们却互相观望。
曹操看到这种情形,非常气愤,独自带领手下五千人马,向成皋(今河南荥阳汜水镇)进兵了。不幸的是,他们刚到汴水,就遇到董卓部将徐荣的拦击。徐荣兵多,曹操兵少,曹操最终寡不敌众,败下阵来。
一同起义讨伐董卓的联军,将士们整天吃喝玩乐,曹操看他们根本没心思讨伐董卓,成不了大事,只好到扬州(今安徽淮水和江苏长江以南)一带招募人马,养精蓄锐,准备再次讨伐董卓。
王允计除董卓
貂蝉是中国古代“四大美女”之一,她不仅美丽聪慧,还激起了一对父子的战争。而这对父子,就是董卓和他的干儿子吕布。千百年来,貂蝉的故事以小说、戏曲等各种形式为后人所喜闻乐道。
为“父”分忧
貂蝉是中国古代“四大美女”之一。她原是东汉末年汉献帝时司徒王允的一名歌伎。她相貌出众、能歌善舞,很受王允的宠爱,王允更是把她当亲女儿看待。有一次,貂婵正在后花园拜月。这时,一阵轻风吹来,一块浮云将那皎洁的明月遮住了。王允正好瞧见,就笑着对貂婵说:“我的女儿和月亮比美,月亮都比不过,赶紧躲在云彩后面了!”于是,人们就称貂婵为“闭月”了。
汉献帝被挟持到长安后,董卓自称太师,还让献帝尊自己为“尚父”。在朝堂,董卓带剑上殿,出入横行无忌,还把自己的弟弟、侄儿都封为将军、校尉,连自己刚生的孩子也封了侯,真可谓专横到头了。
此外,他还在离长安200多里的地方,建了一个叫郿坞的城堡,把城墙修得又高又厚,搜刮来的金银财宝、美女、彩帛和粮食都储藏在这里,光粮食就够吃30年。
董卓的专横跋扈出了名,杀人的事稀松平常。司徒王允早有诛杀董卓的想法,可此事非同小可,得从长计议。一天夜里,王允又在屋里想办法,不由得长吁短叹。忽然,他听到貂蝉在门外的哭啼声。
貂禅是王允的义女,一直想报答义父。现在,她见王允唉声叹气,表示愿意为义父分忧。王允灵机一动,想出了一个好主意。
巧施美人计
第二天,王允请吕布到府中吃酒。
吕布是董卓的干儿子,是出了名的勇士,负责保护义父董卓。董卓走到哪里,吕布就跟到哪儿。人们害怕吕布,也就不好对董卓下手。
吕布正在兴头上,见一少女翩翩而至,过来为他添酒。吕布定睛一看,眼前的女子美若天仙,心里一下乱起来。王允看到吕布神魂颠倒,微微一笑说:“这是小女貂蝉,从小仰慕英雄,听说将军要来,非争着要给将军添酒。”
王允说要把貂蝉许配给吕布,吕布连连称谢。
过了几天,王允又请董卓喝酒,席间也让貂蝉倒酒。董卓年纪大了点儿,可一见到貂蝉,立刻两眼发直,垂涎欲滴。王允见此情形,忙说:“如果太师喜欢,就请允许我把貂蝉献给您。”董卓假意推辞了一番,连夜把貂蝉带了
回去。
这个时候,吕布
正在家等着娶貂
蝉呢,可不见王
允有动静。等不
及了的吕布,就
冲入王府想问个究竟,谁知王允满脸无辜地说:“将军息怒,小女被你义父看上,我只能拱手相送,哪敢说个不字呀!”吕布听了,怒火中烧,可想一想董卓是自己的义父,大权在握,也不好再追究。
有一天,吕布来到义父董卓的卧室,恰巧遇见貂蝉梳头。
貂蝉紧锁眉头,并用手指了指自已的心,又指了指吕布的心。吕布看到喜欢的人在此这样受苦,心如刀绞。董卓一翻身,看见吕布目不转睛地看貂蝉,恼羞成怒,立刻派人将吕布赶了出去。之后,吕布被疏远了。
董卓之死
有一次,董卓上朝去了,吕布乘机与貂蝉在后花园约会,貂蝉哭诉说:“我心里只有将军一人,曾发誓非将军不嫁,可现在被董卓占有,没脸面见将军了。”说完就要往荷花池里跳。
吕布一把抱住貂蝉,发誓说:“只要我活着,我就一定娶你为妻。”碰巧,董卓正好回来,见吕布与貂蝉抱在一起,顿时怒火冲天,一把抓起身边的戟,朝吕布刺去。幸亏吕布跑得快,才没有受伤。
事后,吕布来到王允家,把董卓骂了个遍。
王允见时机成熟,又挑唆了一番,才对吕布说:“何不除掉董卓呢?”见吕布还顾及董卓是自己的义父,王允连忙说:“您姓吕,他姓董,本来就不是一家人,再说,他要刺你的时候,可曾顾念父子之情?”
公元195年,汉献帝在未央宫会见大臣。王允假传圣旨,说皇帝病愈后要把皇位让给太师董卓,召他上朝受禅。
董卓信以为真,就带人马前往京城长安。董卓刚一进宫,就被早已埋伏好的卫士刺杀。幸运的是,董卓穿着贴身铁甲,没有被刺中。董卓大叫干儿子吕布,吕布却从车后闪出身来,一下子刺中了义父的咽喉。长安的老百姓听说董卓被杀,都拍手称快。王允下令把董卓的尸体扔在街头,让百姓泄愤。
历史档案馆
貂蝉故里
貂蝉是传说中的人物,史料上并没有记载。据说她的家乡在忻州东南的木芝村。木芝村原盛产木耳,故名木耳村,后因村中槐树下发现一株千年灵芝,于是改名为木芝村。村中传闻,早在貂蝉出生前三年村里的桃杏就不开花了,至今桃杏树依然难以成活,是因貂蝉有羞花之貌的缘故。村中原有过街牌楼、前殿、后殿、王允街、貂蝉戏台和貂蝉墓。时过境迁,这些建筑都成了废墟,墓冢在浩劫中又夷为平地。
遗址中常有古代砖、石构件、铜币、陶瓷残件出土,据说都与貂蝉有关。还有一种说法,称貂蝉的家乡在陕西米脂县。
刘备逃到了邺城(今河北临漳西南),袁绍才感到曹操是个强大的敌人,决心进攻许都。公元200年,袁绍调集10万精兵,派沮授为监军,从邺城出发进兵黎阳(今河南浚县)。
一意孤行的袁绍
一场大战,即将爆发。
这时,曹操已率军回到官渡,闻听白马被围,准备亲自去救,可自己的兵力少,没有办法去救援。谋士荀攸向曹操献计说:“我军人少,不能跟他们硬拼。不如分一部分人马往西在延津(在今河南延津西北)一带假装渡河,把袁军主力引到西边。然后,我们再派一支轻骑突袭白马,打他个措手不及。”
曹操听后,采纳了荀攸的计策。
袁绍听说曹操要在延津渡河,果然派大军来堵截,不让他们过河。曹操看到计谋应验,就亲自带一支轻骑袭击白马。
率军大将颜良毫无防备,被杀得大败,自己也被杀了。
袁绍气得直跺脚,决定全军渡河,袭击曹军来报仇。监军沮授一再劝袁绍把主力留在延津南面,分一部分兵力出击。可是袁绍根本就听不进沮授的劝告,率军渡过黄河朝延津以南追击曹军,并派大将文丑率骑兵做先锋。
曹操听说袁军追来,把600名骑兵埋伏在延津南坡,叫兵士解下马鞍,让马在山坡下蹓跶,把武器盔甲丢得满地都是。
文丑丢性命
文丑率骑兵赶到南坡,见路上乱七八糟,以为是曹军害怕逃跑了,就叫兵士收拾丢在地上的武器。曹操看时机成熟,一声令下,600名伏兵一齐冲杀出来。袁军来不及抵抗,被杀得七零八落,文丑也丢了性命。
袁绍连损两员大将,士气低落。
沮授对袁绍说:“我们的人尽管多,可不像曹军那么勇猛。曹军虽然勇猛,但是粮食没有我们多。所以我们还是坚守在这里,等曹军粮草用完了,他们自然会退兵。”不过,袁绍并没有听沮授的劝告,执意要追击曹操。
他命令将士继续进军,一直追到了官渡。
官渡距许都不到200里地,可以说是许都的屏障,也是南北的咽喉。此时的曹操只好布好阵势,死守官渡。
双方在官渡相持了一个多月。曹军粮草越来越少,兵士疲劳不堪。曹操有点儿支撑不住了,写信到许都告诉荀彧准备退兵。没想到,荀彧回信劝曹操无论如何也要坚持下去,因为事情可能会有转机。
北方统一了
再说袁绍这里,谋士许攸看破了曹操的困境,于是向袁绍献计,说可以派一小队人马,绕过官渡,偷袭许都,这样曹操首尾不能兼顾,一定会大败。可惜的是,袁绍一意孤行,就是不肯听从。许攸又气又恨,连夜投奔了曹操。
这个时候,曹操在大营里刚脱下靴子,正想入睡,听说许攸前来投奔,高兴得来不及穿靴子,光着脚板就跑出来迎接许攸。一见许攸,曹操就说:“您来了,真是太好了,我的大事有希望了。”
许攸却说:“我知道您的情况很危急,特地来给您捎个信儿。现在袁绍有一万多车粮食、军械,全都放在乌巢。
守将淳于琼嗜酒,防备很松。您只要带一支轻骑兵去袭击,把他的粮草全部烧光,不出3天,袁兵就会不战自败。”
曹操得到这个情报,立刻布置好官渡大营的防守,亲自带领五千骑兵,连夜向乌巢进发。他们打着袁军的旗号,遇到沿路袁
军的岗哨查问,就说是袁绍
派去增援乌巢的。曹操顺
利地到了乌巢,放起一把
火,把一万多车粮草烧了
个一干二净。
官渡的袁军听说乌巢
起火,都惊慌失措。袁绍手下的两员大将张郃、高览也带兵投降曹操。曹军乘势猛攻,袁军四下逃散。袁绍和儿子袁谭连盔甲也来不及穿戴,带着剩下的八百多名骑兵向北逃窜。公元202年,袁绍病死。又经过一段时间,曹操攻下了冀、青、幽、并四州,统一了北方。
历史档案馆
最早的“大炮”
抛石车是利用杠杆原理,通过几十人甚至上百人拉动杠杆将石头抛出去的作战机械,用来攻击对方的城池或城防设施和人员。它一次抛出的石块可杀伤杀死几十人。早在春秋时期,中国就已经使用抛石车了,称之为最早的“大炮”。在官渡之战中,曹军遭到袁绍袭击,曹操采用刘晔的建议,采用了抛石车,结果袁军被打得头破血流。抛石车抛石时的声音特别大,又称为“霹雳车”。
孙策占据江东
在北方,曹操和袁绍打得不可开交之时,南方却崛起一股强大的势力,这就是孙策、孙权两兄弟占据的东吴。
少年英雄孙策
孙策的父亲孙坚,原是袁术的部下,后加入了讨伐董卓的大军。
父亲孙坚死后,孙策便带着一路人马投奔了袁术。孙策是位少年英雄,早就名声在外。虽然袁术非常欣赏孙策,可对他还是心存戒心,一直没有加以重用。
孙策想当郡太守,袁术没有满足他。时间一长,孙策便感觉到了袁术的猜忌,虽然嘴上不说,心底却很明白。
就在此时,孙策的舅父吴景在江东丹阳(今安徽宣城)当太守,被扬州刺史刘繇逼走。孙策对袁术提出请求,希望能让自己到江东去帮舅父打刘繇。袁术呢,也跟刘繇有矛盾,考虑到这样可以借孙策之手解除刘繇的威胁,还可以坐山观虎斗,让孙策、刘繇拼个鱼死网破,自己坐收其利,便同意了孙策的请求,还拨了一千人马给他。
孙策向南进兵,一路上有许多人投奔他,到了历阳(今安徽和县)兵力已扩充到五六千人。有个叫周瑜的人,是孙策的亲密伙伴,也带人马来与孙策会合。
孙策作战骁勇,加上他的军队纪律严明,得到了百姓的支持。因此,他们很快就渡过江打败了刘繇的人马,还夺回丹阳,攻下了吴郡和会稽郡。这样一来,江东6个郡的大片土地都被孙策占领了。
建立割据政权
占据江东后,孙策还一心想向北发展。他准备趁曹操和袁绍在官渡相持不下的时候,偷袭许都,把汉献帝抓在自
己手里。值此关键时刻,却
发生了意外。有一天,
孙策上山打猎,预
先埋伏着的几
个刺客突施冷
箭,孙策中箭跌
下马来,身受重伤。
医生使出了浑身解数,但孙
策的伤势一天比一天重。孙策感到自己快不行了,就把部下张昭找来,将弟弟孙权托付给他,嘱咐他好好辅佐孙权,凭借长江天险守住基业。同时,他又把自己的弟弟孙权叫到床边,将象征权力的印信交给他,叮嘱孙权一定要知人善任,挑起稳定江东的重担。
说完,年仅26岁的孙策辞别了人世。
这一年,孙权才19岁。
虽然他年纪轻轻,可平时却喜欢结交朋友,注重人才,在江东官员中已很有声誉。周瑜也借奔丧之机,回来跟张昭一起辅助孙权。江东六郡大都归孙策所有了,可还有不少偏僻的地方不服指挥。
在张昭、周瑜的帮助下,孙权才把局面稳定下来。
想起哥哥临终说的话,孙权开始用心搜罗人才。周瑜向孙权推荐了鲁肃:“我有个好友,是个很有见识的人,请他来帮助将军,一定没有错。”于是,孙权就派人把鲁肃请来,没想到两人一见如故,谈得很投机。
有一次,孙权跟鲁肃单独谈心。
孙权说:“我想继承父兄的事业,像齐桓公、晋文公一样,来扶助天子、建立霸业,您觉得怎么样?”鲁肃说:“我仔细研究过天下大势。汉室已经无法再兴盛起来了,曹操的势力已经强大,也除不了他。我替将军打算,还是保住江东这块地方,等待时机。曹操现在正忙着对付北方,顾不了那么多。
我们可以趁此机会,讨伐刘表,占领荆州,然后再来平定天下。”孙权听了,心里豁然开朗。
孙权重用人才,江东地方文臣武将,人才济济,出现了一派兴旺的景象。此时,他已经在江东建立了自己的割据政权。
历史档案馆
风帆、橹、舵和锚
船舶技术在汉代已经有了很大发展,规模发展惊人,同时在省力高效以及速度方向等把握上,都有新的突破,像风帆、橹、舵、锚等已经广泛使用。东汉中期,风帆已广泛使用。橹的发明和使用,也是我国制船技术中一项杰出的成就。据说,锚也发明于汉代。三国时期吴国占据的江东,历史上就是造船业发达的吴越之地。吴国造的战船,最大的有上下5层,可载3000名战士。以造船业见长的吴国在灭亡时,仅被晋朝俘获的官船就有5000多艘,可见当时的造船业有多么繁盛。
刘关张三顾茅庐
诸葛亮是三国时期蜀国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和战略家。在《三国演义》中描写道,刘备和关羽、张飞三顾茅庐,请诸葛亮出山,奠定了三国鼎立的局面。
求贤若渴的刘备
官渡之战后,投奔袁绍的刘备逃往荆州,投奔了刘表。
得到了兵力上的补充,刘备在新野(今河南新野)驻扎了下来。刘备毕竟是汉皇室之后,是个很有抱负的人,不甘心寄人篱下。
换句话说,单靠三兄弟就想成就霸业,似乎希望有点儿渺茫。怎样能成就一番霸业呢?刘备觉得任重而道远,必须要找一个贤人辅佐自己。于是,刘备四处招募人才,为自己出谋划策。
他听说有位名士叫司马徽,就特地去拜访。没想到,司马徽却告诉刘备:“这一带有一位卧龙,还有一位凤雏,您若能请到其中一位,就可以平定天下了。卧龙名叫诸葛亮,字孔明;凤雏名叫庞统,字士元。”
刘备凭着宗室后裔的身份,使得荆州一带的豪杰名士纷纷归附于他,其中有个名叫徐庶的人深受刘备的器重。虽然他不是卧龙,也不是凤雏,但刘备的惜才如命让徐庶很感动。于是他毫无保留地向刘备推荐了诸葛亮。
刘备一听“卧龙”二字,两眼发亮,忙不迭地说:“好啊!
好啊!你赶快把他请来吧!”徐庶却说:“不行啊。他这样的人是不肯自己来的,只能委屈将军亲自跑一趟了。”
见司马徽和徐庶都如此推崇诸葛亮,刘备真是求贤若渴,就带上关羽、张飞,马不停蹄地赶往隆中。
他们一行三人风尘仆仆地赶到卧龙岗,没想到诸葛亮故意避开,让他们扑了个空。
刘备并没有灰心。几天后,他
又第二次前往。正值隆冬季节,寒风刺骨,半路上还下起了大雪。张飞打起了退堂鼓,刘备却异常坚定,顶着风雪艰难地跋涉着,千辛万苦赶到了卧龙岗,诸葛亮依然没在家。
一连吃了两次闭门羹,关羽和张飞不乐意了。关羽更是气得牙根直痒:“大哥,您亲自前来拜访,诸葛亮也太不懂礼节了吧!恐怕他是徒有虚名,没有真才实学,才故意避开,不敢见您。”刘备听了直摇头,耐心地劝导两位弟弟,他十分虔诚地给诸葛亮留下一封信,表明自己求贤若渴的心情。
隆中对
过了一段时间,刘备和关羽、张飞第三次前往隆中。幸运的是,这次诸葛亮在家,可不巧的是他正在草堂酣睡。刘备小心翼翼,不愿打扰,而是静静地站在门口,毕恭毕敬地等着诸葛先生醒来。没想到,这诸葛亮一睡就睡了两个多时辰。这下让火暴性子的张飞暴跳如雷,直嚷嚷:“这个诸葛亮也太傲慢了,竟敢让大哥等这么长时间,我去放把火烧了屋子,看他起不起来!”幸好关羽再三劝阻,才把张飞拦住。
刘备三顾茅庐,令诸葛亮非常感动。诸葛亮接待了刘备,看到刘备这样虚心请教,他也推心置腹地谈了自己的主张:“现在曹操打败了袁绍,拥有雄兵百万,而且他又挟持天子发号施令。很难用武力与他争胜负。孙权占据江东,地势险要,有一批有才能的人为他效力。看来,也只能跟孙权联手了。”
接着,诸葛亮分析了荆州和益州(今四川、云南和陕西、甘肃、湖北、贵州的一部分地区)的形势,认为荆州是一个军事要地,益州土地肥沃广阔。如果能占领荆州、益州两个地区,对外联合孙权,对内整顿内政,一旦有机会,就可以从荆州、益州两路进军,攻击曹操。到这个时候,功业就可以成就,汉室也可以恢复。
这一番促膝长谈,两人都有相见恨晚的感觉。刘备打心眼里佩服诸葛亮的远见卓识,恭恭敬敬地请诸葛亮出山共谋大业。诸葛亮看到刘备这般热情诚恳,也就高高兴兴地跟着刘备到新野去了。
从此,年仅27岁的诸葛亮走出了隆中,用他的智慧和才能一心辅佐刘备,为恢复汉室、统一中原鞠躬尽瘁,费尽了心血,也拉开了刘备称霸一方的序幕。
历史档案馆
孔明灯
诸葛亮还是一个发明家,木牛流马、孔明灯都是他的发明。孔明灯又叫天灯,相传诸葛亮被司马懿围困在平阳,无法派兵出城求救。于是,他算准风向,制成会飘浮的纸灯笼,系上求救的信息,其后果然脱险。后来,人们就称这种灯笼为孔明灯。另一种说法则是这种灯笼的外形像诸葛亮戴的帽子,因而得名。
赤壁之战
想来曹操是聪明一世,也有糊涂一时的时候。他本以为有雄兵百万,能够一统中原,不料却被周瑜、诸葛亮联手给打败了。而周瑜呢,年纪轻轻就立下了旷世功勋。
孙刘御敌
公元208年,曹操已经有兵力30万,对外宣称80万。
在北方站稳脚跟的他,不甘心满足于已有的局势,决定亲自率军南下攻打荆州刘表。不料,曹操大军还没到,刘表就病死了。刘表的儿子刘琮接替了父亲的职位,他听说曹军声势浩大,顿时吓破了胆,连忙派人暗地向曹操投降。这送来的好处,曹操还能客气?他没费什么力气就占领了襄阳。
这时刘备驻守在樊城(今湖北襄樊),于襄阳一水之隔。听说曹军南下,刘备很清楚单凭自己的力量是抵抗不住曹操的,于是和诸葛亮商量急忙撤往江陵(今湖北江陵)。刘备深得民心,一些老百姓扶老携幼,也跟随着一起撤退。在长坂坡(今湖北当阳东北),曹操大败刘备,刘备只得退到夏口(在今湖北武汉),形势万分危急。这时,占据江东的孙权也怕荆州被曹操占领,派鲁肃到荆州探听虚实。
在这紧要关头,如何抵御曹操的数十万大军呢?诸葛亮建议刘备与孙权联合,凭借长江天险,共同抵抗曹军。
刘备乘机派诸葛亮和鲁肃一同前往柴桑(今江西九江)去见孙权,商议联合抗曹策略。孙权早已坐立不安,也有联合刘备抗曹的想法,但是孙刘两军加起来兵力也不过三五万,他担心自己不是号称80万的曹军的对手。不幸的是,曹操
还发来了恐吓信,声称孙权如
不投降,他就要马上打过
来了。
曹操让东吴的一些
人吓破了胆,长史张
昭就是如此。他极力
主张投降,弄得孙权
摸不着头脑。孙权心里很不是滋味,举棋不定。不料,周瑜到柴桑后,慷慨激昂地说:“曹操名为汉朝丞相,其实是汉室奸贼。”同时,他还分析了曹操的许多不利条件,比如士兵不习水战,会水土不服,粮草供应路途遥远。
周瑜的一番话,让孙权豁然开朗。他站起来拔出宝剑,把案几砍去一角,严厉地说:“谁要再提投降曹操,就跟这案几一样。”当然,这也离不开诸葛亮的劝说。
第二天,孙权任命周瑜为都督,拨给他精兵3万,与刘备大军共同抵抗曹操。周瑜领兵进军,在赤壁(今湖北蒲圻西北)和曹军前哨碰上了。曹军兵士来自北方,水土不服,已经得了疫病。双方一交战,曹军就打了败仗,被迫撤退到长江的北岸。周瑜率领水军进驻南岸,和曹军隔江遥遥相对。
火烧赤壁
黄盖是周瑜的部将,看到这个情况,向周瑜献计说:“敌人兵多,我们兵少。现在曹军把战船都连接在一起,我看可以用火攻的方式来打败他们。”没想到,周瑜也有这个想法,于是周、黄两人进行周密的策划,制造了一幕“苦肉计”。
几天后,黄盖派人给曹操送去密信,表示愿意投降曹军。
曹操原本疑虑重重,听到奸细说黄盖被痛打的经过,才信以为真。
火攻的前期工作都已准备停当,只差东风了。可正值隆冬季节,哪里会有东南风,周瑜整天愁眉不展。一日,周瑜急火攻心,口吐鲜血,不省人事,诸葛亮笑着送来药方,煞有介事地说自己能借来东风。
周瑜将信将疑,可还是吩咐黄盖准备20艘大船,船头密布铁钉。船内装满芦苇干柴,浇上油,再用幕布盖严实,插上军旗。另外,黄盖又准备了一批轻快的小船,拴在大船船尾上,准备在大船起火时转移。一切布置妥当,只等着刮东风了。真不知是老天相助,还是诸葛亮真的那么神,天气竟突然刮起了东南风。周瑜赶紧让黄盖派人送信给曹操,说今夜将带着送粮船前来投降。
这天晚上,黄盖带领船队到了江心,扯满了风帆,驶向江北。
曹军将士听说东吴的大将来投降,纷纷跑到船头看热闹。当曹操听说这些船不像是粮船,方才起了疑心。可为时已晚,黄盖已下令把船点着了,火船直逼曹操的水军。船头的铁钉一下子牢牢地插在曹军的船只上。火势迅速蔓延开来,眨眼成了一片火海,而且越烧越旺,一直烧到了岸上。
周瑜看时机成熟,
立刻率军冲杀过去,
一时杀声震天。曹操
带着残兵败将狼狈而
逃,孙刘联军穷追猛
打,曹操大败。
刘备入川
三国是大多数人都耳熟能详的一段历史。这个时代群雄并起,英雄辈出,激荡人心。四川的三国文化积淀深厚,源远流长,就源于刘备入川。
刘备借荆州
赤壁之战后,周瑜趁机加强攻势,花了一年多时间,将曹操的军队赶出了荆州。要知道,荆州本是刘表的地盘,而刘备和刘表是本家。刘表死后,刘备觉得荆州该由自己接管。可孙权却认为,荆州是靠东吴的力量打下来的,应该归东吴。双方相持不下,周瑜只交出了长江南岸的一部分土地给刘备。
刘备有一万个不乐意,可毕竟自己势单力薄,只好如此。
不久,周瑜病死,孙权听从鲁肃的建议把荆州借给了刘备。
依照诸葛亮的想法,刘备应该向益州(今四川一带)发展,以图大业。碰巧这时,益州的刘璋派人来请刘备。原来,刘璋手下有两个谋士,一个叫法正,一个叫张松,两个人是好朋友,都是很有才干的人。可惜的是,这刘璋庸碌无能,不是明主,让法正和张松想弃暗投明。
刘璋曾派张松到曹操那里去联络。可曹操仗着刚打了胜仗,有点儿骄傲,再加上派去的张松个子矮小,外表平常,曹操没把他放在眼里。
张松气急败坏地回来了。
两家联手
到成都后,张松对刘璋说曹操野心太大,反而向刘璋推荐刘备,并劝刘璋与刘备共同对付曹操:“刘备和您是同宗,他与曹操又是对头。刘备这人善于用兵,如果让他去讨伐张鲁,那张鲁必然死无葬身之地。
张鲁败了,那益州的威胁也就
解除了,即使曹操率
兵前来,也用不着
害怕了。”
听到张松
说得有理,刘
璋决定派法
正
前去请刘备来。法正到荆州见到了刘备,刘备很殷勤地接待法正,两人一起大谈天下形势,十分融洽。
不久,曹操打算向汉中(今陕西汉中市东)进兵,益州自然受到威胁。张松趁机劝刘璋把刘备请来。其实,刘备也看中了益州这块地方,正四处寻找机会。真是没想到,机会竟然送上门来了。法正奉命率四千人马前来邀请刘备。然而,让刘备觉得意外的是,法正竟然开门见山地对刘备说:“益州十分富庶,像将军这样英明,又有张松作内应,取得益州是再好不过的事了。”
送走法正后,对这个天上突然掉下的大馅饼,刘备犹豫不决。
刘备自立为王
这时,谋士庞统走了进来,说:“荆州东面有孙权,北面有曹操,难以有所作为。而益州人口百万,地广田肥,可以大有作为,更何况还有法正、张松作内应,这可是天赐的良机啊!”听了庞统的分析,刘备也不再犹豫。于是他决定派诸葛亮、关羽镇守荆州,亲自率领几万人马进入益州。
几天后,刘璋带领3万人马亲自迎接刘备,还给刘备补充了粮草人马、武器装备。张松、庞统劝刘备乘机杀掉刘璋,可刘备是仁义之主,哪里肯下此毒手?不料事情泄露,反而让刘璋先把张松杀了。
刘备只好带领人马灰溜溜地向成都进军,打到雒城(今四川广汉北)。
雒城的守军坚决抵抗,打了一年也没攻下来,军师庞统也在攻城中中箭身亡。攻破雒城后,刘备进攻成都。诸葛亮感到情况不妙,亲自率军从荆州赶来援助,刘璋招架不住,只好投降。
公元214年,刘备进了成都,自称益州牧。
没过几年,刘备又进军汉中,打败曹操,势力扩大到汉中,在文武官员的拥戴下,自称汉中王。
历史档案馆
水淹七军
刘备立为汉中王后,关羽被封为前将军。
关羽趁曹操在汉中之际,准备进攻襄阳和樊城。樊城守将曹仁听说关羽来攻,向曹操求援。曹操派于禁、庞德两位将军赶往樊城去帮助曹仁。曹仁让于禁、庞德屯兵樊北,关羽的军队很快围住樊城。樊城北有7队人马,准备和城里的人马一起夹攻关羽。可任凭关羽在城外如何挑战,曹军就是坚守不出。关羽无法攻破城池,就登上高处观察地形,发现曹军处于山谷中,适合水攻。过了一段时间,天碰巧下暴雨,关羽趁势水淹禁营寨和樊城,杀了曹将庞德,大败曹军。
关羽败走麦城
现在,人一旦走了背运,就会称之为“走麦城”。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这还要从1800多年前说起。
白面书生陆逊
水淹七军后,关羽乘胜包围了曹军占据的樊城。
曹操为解救樊城,想出了一个一箭双雕的妙计。他写信对孙权说,现在荆州后防空虚,你不是一直想夺回荆州吗?现在是个绝好的机会,这样一来,关羽定会撤军回救荆州,樊城之围自然就会解除。
孙权见信,果然派大将吕蒙攻取荆州。吕蒙是东吴名将,从小就练得一身好武艺,年轻的时候立了不少战功,受到孙权的器重。
关羽听说后,也知道这吕蒙的厉害,不敢放松对吕蒙的防备。
关羽一面亲率大军进攻樊城,一面将吴蜀交界一带仍旧布置得严严实实。可吕蒙也不傻,他为了麻痹关羽,就和孙权商量,打算装作旧病
发作,并且病得很
厉害。
孙权依计行
事,对外正式发布
命令要把吕蒙调回
来休养,另派年轻
的陆逊接替吕蒙。
陆逊虽然年轻,可
已经熟读兵书,只是初出茅庐。
陆逊刚上任,还特地派人送信给关羽,表示对关羽水淹七军佩服得五体投地,而自己对关羽也是万分仰慕。
这让关羽掉以轻心了。他看完信后,心里暗暗高兴,心想一个白面书生,比吕蒙好对付多了,就陆续把原先防守荆州的人马调拨到樊城。
大意失荆州
孙权得到消息,随即派吕蒙起兵攻打荆州。
吕蒙把战船伪装成商船,还让士兵乔装成商人和船夫的模样,自己率军埋伏在船舱内,骗过了防守荆州烽火台上的防守士兵,把船靠了岸。半夜三更,吕蒙和躲在船舱里的士兵一拥而出,出其不意地杀死了防守的士兵,占领了荆州。
吕蒙趁热打铁,派人劝说江陵(今湖北荆洲一带)、公安(今湖北公安)的守军投降,这些将领原本就对关羽有意见,经不住吕蒙的连哄带骗,投靠了东吴。
不得不佩服吕蒙会收买人心。
他进城后,不但派人慰问蜀军将士家属,还吩咐东吴将士不许侵犯百姓。听说有一个东吴士兵,是吕蒙的同乡,因为天下雨,拿了老百姓家的一顶斗笠遮盖铠甲。吕蒙发现后,认为这个士兵违犯军令,就把他杀了。
吕蒙的这些举措,让蜀军军心涣散,许多将士半路而逃。
关羽知道荆州已失,恨得咬牙切齿,大叫:“我要是不杀了吕蒙,誓不为人!”
关羽之死
可说归说,东吴的军队势如破竹,所向披靡,而关羽节节败退,一直退到麦城(今湖北当阳东南)。
孙权率兵赶到麦城,多次派诸葛瑾劝说关羽投降。
关羽呢,就假装投降,在城头上竖起白旗,暗地里带了十几个骑兵弃城向西而逃。可这点儿小伎俩哪里骗得了孙权,孙权早料到关羽投降是假,乘机逃命才是真,于是派兵埋伏在小道上,活捉了关羽。
孙权看在关羽一片忠心的分上,再次劝关羽投降,然而关羽怒目圆睁,破口大骂:“我和大哥刘皇叔一起共谋大业,怎会和你这样的叛贼共事。要杀要剐,随你便,哪来这么多废话!”看来要关羽投降比登天还难。
孙权怕留下后患,便杀了关羽。
消息传到刘备耳中,刘备昏倒在地,醒来后不吃不喝,痛哭不止。关羽的坐骑赤兔马则日日哀鸣,也不吃不喝,没几天就死了。曹操觉得孙权这次立了大功,就封他为南昌侯。后来曹丕称帝,封孙权为吴王。
火烧七百里连营
曹丕称帝后的第二年,刘备也在成都正式称帝,史称蜀汉。想到东吴占领荆州、关羽被杀一事,刘备耿耿于怀。他即位后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进攻东吴,为弟弟关羽报仇。
张飞被杀
军师诸葛亮和许多将领再三苦劝,都没有打消刘备的决心。刘备把诸葛亮留在成都辅佐太子刘禅,亲率大军去征伐东吴。他一面准备出兵,一面通知张飞到江州(今四川重庆)会合。可还没等刘备出兵,张飞的部将叛变,杀了张飞,也投奔了东吴。一连损失两员猛将,刘备伤心至极,更坚定了他进军东吴报仇的决心。
吴王孙权见刘备来势汹汹,心里不免有些害怕,就迅速派人向刘备求和。可刘备已经发誓要替兄弟报仇,哪里听得进去,一口拒绝了孙权。无奈,孙权派陆逊为大都督,带领5万精兵前往抵抗。
刘备士气高涨,出兵不久就攻占了东吴大片土地。
他从秭归出发,向东进军,随军官员黄权拦住说:“东吴人打仗很勇猛,不能小看他们。我们前进容易,要退兵可就难了。还是让我当先锋,在前面开路,这样比较稳妥。”刘备心急如焚,不听黄权的劝告。
刘备令黄权守住江北,防备魏兵,自己率主力沿着长江南岸,翻山越岭一直进军到了猇亭(今湖北宜都西北)。
扎营七百里
东吴将士看蜀军步步紧迫,真想和蜀军大战一场。
可大都督陆逊却不同意。陆逊说:“这次刘备率军东征,士气旺盛。再说他在上游,占领险要地势,不容易攻破。我们还是积蓄力量,等日子一久,他们疲劳了,我们再找机会出击。”
陆逊部下的将军,
对孙权派书生陆逊当都督本来就不大服气,现在听到陆逊不同意他们出战,认为陆逊胆小怕打仗,在背地里发牢骚。而蜀军从巫县到彝陵(今湖北宜昌东)沿路扎下了几十个大营,又用树木编成栅栏,把大营连成一片,前前后后长达700里地。刘备本就不懂兵法,又自以为是,以为布下天罗地网,只等东吴人来攻,就能把他们消灭。
陆逊就是按兵不动,双方相持了半年。
这让千里迢迢而来的刘备等不急了,派将军吴班带几千人从山上下来,在平地上扎营,向吴军挑战。东吴的将军耐不住性子,要求马上出击。陆逊笑笑说:“我观察过地形。蜀兵在平地里扎营的兵士虽然少,可是周围山谷一定有伏兵。他们大声嚷嚷引我们打,我们可不能上他们的当。”
火烧连营
过了几天,刘备看见吴兵不肯出战,知道陆逊识破了他的计策,就把原来埋伏的八千蜀军陆续从山谷中撤出来。
一天,陆逊突然宣布要向蜀军进攻。
陆逊先派一支人马去攻击蜀军的一个营,刚靠近蜀营的木栅栏,蜀兵就从左右两旁冲出来厮杀。吴军抵挡不住,退了下来。将士们抱怨陆逊,陆逊说:“我是试探一下他们的虚实。
现在我已经有了攻破蜀营的办法了。”
当天晚上,东南风越刮越猛,陆逊见时机已到,命令将士每人各带一束茅草和火种,预先埋伏在南岸的密林里,只等直奔江边,火烧连营。三更时分,东吴大将率领几万兵士,冲进蜀营,用茅草点起火把,在蜀营的木栅栏边放起火来。当时风紧火急,木栅一点便着,刹那间,蜀军的连营成了巨大的火龙,熊熊火焰把长江两岸照耀得如同白昼。蜀军争相出逃,溃不成军,根本无法组织起有效的抵抗。刘备急忙上马,东窜西突,逃到湖北宜昌附近的马鞍山上才落脚。
刘备苦心经营的东征大战,以全军覆没而告终。刘备感到没有脸面再回成都去见群臣,于是就驻扎在白帝城,每日思念死去的将士。
历史档案馆
张飞遇害
张飞,字益德,涿郡(今河北涿县)人。张飞雄壮威猛,勇武过人。据历史记载,他曾在当阳桥上横刀立马,一吼吓退万人。张飞与关羽一同被称为“万人之敌”。公元221年,刘备准备攻打孙权,命令张飞率军到江州会合。出发之前,张飞喝酒醉于帐内,被部下刺杀,两人带着张飞的首级投奔了孙权。主要因为张飞平时体罚将士,引起怨恨,最后才被手下人所杀。张飞死后被追封为桓侯。
白帝城托孤
陆逊一把火烧得刘备大军一蹶不振。过了一年,刘备在永安(今四川奉节)病倒了,病情越来越重。诸葛亮立即从成都赶往永安,听候刘备托会后事。
刘备托孤
在简陋的住处,刘备躺在病榻上,眼神哀怨。
军师诸葛亮在旁边,刘备说:“军师的才能胜过曹丕10倍,必能安邦定国,完成复国大业。我的儿子阿斗(太子刘禅的小名),才能平庸,如果他值得辅佐就辅佐他,如果实在不行,就请军师取而代之。”
诸葛亮听后,流着眼泪说:“陛下这样信任我,我怎敢不全力辅佐幼主,臣一定尽心报答陛下。”接着,刘备叮嘱他的儿子要像对待父亲一样尊敬丞相。刘备死后,诸葛亮回到成都,辅助刘禅继承皇位。
刘禅继位后,朝廷上大小事都由
军师诸葛亮决定。诸葛亮兢兢业业,不忘刘备的嘱托,治理国家,一心想使蜀汉兴盛起来。可偏偏这个时候,南中地区(今四川省大渡河以南和云雨、贵州一带)几个郡发生了叛乱。其中,益州郡的豪强雍闿闹得最历害。听说刘备死了,他就杀了益州太守,发动了叛变。
攻心为上
雍闿一面投靠东吴,一面又拉拢南中地区少数民族首领孟获,叫他去联络西南一些部族起来反抗蜀汉。
经过雍闿的煽动,牂柯(今贵州遵义一带)太守朱褒、越巂(今四川西昌县东南)部族酋长高定,也都响应了他。
这样,蜀汉差不多丢了一半土地。
诸葛亮知道后,心急如焚,他一面派人和东吴重新讲和,一面奖励生产,积蓄粮食,训
练兵马,稳定蜀汉局势。
过了两年,诸葛亮觉得时机成熟,决定发兵南征。
公元225年,诸葛亮率大军浩浩荡荡进军南中。临行前,参军马谡对诸葛亮说:“南中地形险要,距离都城又远,早就不服管了。我觉得应该攻心,这样才能一劳永逸。”诸葛亮听后,高兴得连连点头。
诸葛亮率军南进,节节胜利。令人意想不到的是,诸葛亮的大军还在半路上,越巂酋长高定和雍闿就开始窝里斗,红着眼睛自相拼杀。杀来杀去,最后高定的部下杀了雍闿。蜀军打进越巂,又把高定杀了。这可是鹬蚌相争,渔翁得利,这样天大的好事到哪里找去?这让诸葛亮捡了个大便宜。不到半个月,马忠又攻破牂柯,消灭了那里的叛军。很快,4个郡的叛乱也平定了。
这回该天下太平了吧?不,事情才刚刚开始。南中酋长孟获收编了雍闿的散兵,继续反抗蜀兵。孟获不但打仗骁勇,在南中地区各族百姓中也很有威望。诸葛亮决定采用以抚为主的攻心战术,活捉孟获,令他心服归降。
七擒孟获
为活捉孟获,蜀军和孟获交锋的时候,蜀军故意败退下来。孟获仗着他人多,一股劲儿追了上去,很快就中了蜀兵的埋伏。南兵被打得四处逃散,孟获被活捉了。孟获被押到蜀军大营,诸葛亮立刻叫人给他松绑,劝他归降。孟获显出一副不可一世的样子,气呼呼地说:“我自己不小心,中了你的计,怎能叫人心服?”诸葛亮见孟获不服气,便放了他。
孟获回到自己的部落,重整旗鼓,准备再次与蜀军交战。
可接下来的结果是,每打一次仗,孟获就被活捉一次,次次活捉,他次次不服。诸葛亮也耐着性子,每次都放了他。
前后这样捉了放,放了又捉,总共有7次。
到第七次擒住孟获时,诸葛亮一声不吭地走过去给孟获松了绑,准备再放他回去。这次孟获却不愿意了,跪在诸葛亮面前,流着眼泪说:“丞相七擒七纵,待我仁至义尽了。我打心底里敬服。从今以后,再不造反了。”
孟获回去后,说服各部落全部投降,孟获和各部落的首领照旧管理他们原来的地区,南中地区重新归蜀汉控制。
平定南中后,诸葛亮解除了蜀汉的南顾之忧,稳定了后方。此后,诸葛亮开始积蓄财力,准备大举北伐,兴复中原。
历史档案馆
基诺族
基诺族自称基诺,意为“舅舅的后代”。
有的人把基诺族和诸葛亮南征联系起来,称诸葛亮南征时有一部分战士由于贪睡而被“丢落”在基诺山,成了“丢落族”,即基诺族。也有传说称,这些人虽追上了诸葛亮的队伍,但未被收留,诸葛亮赐给他们茶籽,命他们回基诺山好好种茶,还叫他们按他帽子的式样建房。
诸葛亮之死
诸葛亮一生勤勤恳恳、竭尽心力尽忠于刘备和蜀汉,就连死后都能让蜀军于危险境地中全身而退。“死诸葛吓走活司马”的谚语,也因此流传于后世。
秋风五丈原
五丈原上,秋风凛冽,夜色如水。蜀营内有消息传来,说东吴攻魏的三路大军已全部撤出。诸葛亮听后长叹一声,昏倒在地上,大家忙把军师扶上床榻。诸葛亮原本想借助东吴一起攻伐曹魏。不料,这个计划又落空了。
公元234年,诸葛亮发动第五次北伐,驻扎在五丈原。
出征之前,诸葛亮派使者到东吴,与孙权议定好一起发动攻势,准备南北策应,彻底消灭魏国。
诸葛亮考虑到,先前几次都因粮草供应不上,不得不放弃北伐。这次,他的计划更加周密,先派一部分兵士构筑营垒,准备作战;另派一部分兵士在五丈原屯田,跟当地老百姓夹杂在一起耕种,解决粮食供应紧张的问题。
魏国也毫不示弱,派出诸葛亮的死对头司马懿率领魏军渡过渭水,也筑起营垒防守,和蜀军对峙,双方相持了100多天。这时,孙权也按诸葛亮的早先设想出兵进攻魏国。不料,魏明帝曹叡亲自率领大军到南面抵挡东吴的进攻,又令司马懿在五丈原坚守不战。
沉得住气的司马懿
诸葛亮知道后,就想跟魏军速战。
他竭尽所能,绞尽脑汁想激怒司马懿。诸葛亮派人给司马懿送去一套女人的衣服,意思说司马懿如同一个“闺房小姐”
胆小怕事、谨小慎微。司马懿一笑了之,懒得发火,老奸巨猾的司马懿,早知道这是诸葛亮的阴谋。
面对蜀军一次次的挑衅,司马懿很能沉得住气,可魏军上下耐不住了,纷纷要求和蜀军拼个你死我活。司马懿便对部下说:“你们不要性急,我立刻上奏天子,请求批准跟蜀军决战。”
其实,这只是司马懿的缓兵之计。他为安抚将士,才故意让魏明帝下达了不准出战的诏书。将士们见皇帝都下旨了,也就没敢再吵着出兵,军心稳定下来了。蜀军将士听到消息,感到很失望。
司马懿也是个聪明人,他也偷偷派人探听蜀军的情况。
一次,诸葛亮派使者到魏营去,司马懿很友好地招待使者,并对使者说:“你们丞相公事一定很忙吧。身体可好?胃口怎么样?”使者回答说:“丞相的确很忙,军营里大小事情都要负责,起得早,睡得还晚。胃口不是很好,吃得也少。”司马懿听后,就对左右将士说:“诸葛孔明吃得少,军中事物繁重,能支撑得长久吗?”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果不出司马懿所料,由于过度辛劳,诸葛亮心力交瘁,在军营里病倒了。刘禅得到消息,赶忙派大臣李福星夜兼程前往五丈原慰问。(www.xing528.com)
临终时,诸葛亮把平生所学,传给姜维。他还吩咐自己死后不要发丧,大军迅速撤回汉中。李福到了营帐,诸葛亮交代后事,让蒋琬接替他的丞相之职。
诸葛亮死后, 姜维和长史杨仪迅速撤军。
魏营的探子知道蜀军撤退,报告了司马懿。司马懿对将士们说:“一定是诸葛亮死了,我们马上追击蜀军!”
司马懿立刻带领魏军追赶上去,刚过五丈原,眼看就要追上了,忽然蜀军的旗帜转了方向,一阵阵战鼓擂响,蜀军兵士转身杀过来。
司马懿大吃一惊,仔细一看,蜀军领队的车上端坐着一个人,纶巾羽扇,鹤氅皂绦,正是诸葛亮!赶快拨转马头,下命令撤退。真是诸葛亮吗?当然不是,只因诸葛亮料事如神,临终前做好了安排。他料定司马懿会追来,就让姜维扮作自己,吓唬魏军。事后,司马懿听后连声感叹:“诸葛亮真是天下奇才。”
诸葛亮死后,葬在了定军山(今陕西勉县西南)。
虽然诸葛亮统一中国的愿望没有实现,但他的智慧和“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品格,却永远被后人传颂。
司马懿夺权
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曹操东征西讨,后曹氏子孙灭汉,建立魏国;若干年后,司马懿及其子孙用同样的手段灭魏,建立晋朝。
司马懿装病
还是先从司马懿夺权说起。
诸葛亮死后,司马懿再也没有了对手。一天,他躺在太师椅上,心事重重,这时有人来报:“太傅,荆州刺史李胜求见。”司马懿赶忙让两个婢女搀扶着坐在床上,装出一副病恹恹的样子。
李胜到了太傅府,见过司马懿,看到旁边两个使唤丫头正在伺候太傅吃粥。太傅半睁着眼睛,还没喝几口,粥就顺着嘴角流了下来,流得胸前衣襟上
都是。
李胜不由得怔住了:怎么几
天不见,太傅成这样了?他连叫
几声“太傅大人”,司马懿才睁
大眼睛问:“谁呀?”
李胜连忙报上姓名,说自
己要去荆州赴任,这次是特意来辞行的。没想到司马懿辞不达意,支支吾吾,连话都说不清。司马懿这副要死不活的样子,真让李胜觉得他病得不轻,似乎很快就不行了。
司马懿为什么非得装病?公元239年,司马懿奉命去镇守关中。这时魏明帝曹叡病重,连发5道诏书给司马懿,催他火速赶往洛阳。
司马懿到洛阳后,魏明帝的病势已经很重了。魏明帝把司马懿和皇族大臣曹爽叫到床边,嘱咐他们共同辅佐太子曹芳。
失败的刺探事件
曹叡死后,太子曹芳继位,即历史上的魏少帝。
曹爽当大将军,司马懿当太尉,共同辅佐曹芳。司马懿才能出众,文武双全,先后在曹操和魏文帝曹丕手下担任重要职位。应该说,到魏明帝继位,司马懿已经是魏国元老了,掌有军政大权。
可曹爽仗着自己是皇族,处处排挤司马懿,想独揽大权。
于是,曹爽把自己的心腹、兄弟都安排在重要的位置,掌管禁军,又以魏少帝的名义提升司马懿为太傅,夺去了司马懿的兵权。这一切,都被司马懿看在眼里,但他却装聋作哑,只当什么事也没发生。好在他年事已高,就推说有病,不参与政事。
可听说司马懿生病,曹爽还是有点儿不放心,就想看看太傅司马懿是不是真的病了。于是,曹爽派调任荆州刺史的亲信李胜去司马懿家告别,顺便探探情况。
李胜看到病怏怏的司马懿,便匆忙赶回去,直奔曹爽家,他高兴得手舞足蹈:“大将军,太傅胡言乱语,拿不动杯子,分不清南北,肯定活不长了。”曹爽听了,满心高兴,就放松了警惕,更加肆无忌惮。
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
公元249年,少帝曹芳到城外高平陵去祭扫祖先的陵墓。
曹爽和他的兄弟、亲信大臣全跟了去,好不威风。乘曹爽出皇城的空档,太傅司马懿就披戴盔甲,带着儿子司马师、司马昭,率领兵马占领了城门和兵库,并借皇太后的诏令,把曹爽的大将军职务撤了。
曹爽等人得知消息,急得乱成一团。有人献计,要曹爽和少帝退到许都,收集人马,对抗司马懿,曹爽没有答应。就在这时,司马懿派人来劝曹爽投降,说只要交出兵权,决不为难他们。曹爽听信司马懿的许诺,只得乖乖地投降了。投降还没几天,司马懿就给了他一个莫须有的谋反罪,派人把曹爽一伙人全部处死。不久,司马懿就病死了,他的儿子司马师、司马昭相继执政。司马昭担任丞相,专横跋扈,掌握了魏国大权。
随后,司马昭把魏少帝曹芳废了,迎曹叡的堂弟、年仅14岁的曹髦做了皇帝。
曹髦不甘心做一个傀儡皇帝,就想先下手为强。
他还没来得及动手,反被司马昭派来的成济给杀了。听说皇帝死了,司马昭装出很伤心的样子,要查办凶手。成济知道后,说是司马昭让他杀的,一些人也都看出来了,这就是成语“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的来历。
曹髦死后,司马昭立曹操的孙子曹奂为皇帝,也就是魏元帝。至此,曹魏政权名存实亡,三国鼎立的局面即将结束。
历史档案馆
制作指南车
马钧,扶风(今陕西兴平)人,是我国古代科技史上最负盛名的机械发明家之一。马钧年幼时家境贫寒,又有口吃的毛病,所以不善言谈,但善于构思。公元235年,马钧受魏明帝曹叡之诏制作指南车。他利用差动齿轮机械构造原理,在双轮单辕车上立一木人,车刚刚起动时,使木人手指南方,由于齿轮作用,不论车行的方向怎样改变,木人始终手指南方。指南车制成后,马钧又改造了织绫机,还研制了用于农业灌溉的工具龙骨水车,改制了诸葛亮所造的连弩。
王濬楼船灭吴
司马昭灭了蜀汉,又准备消灭东吴。正在这时,他身患重病死了,他的儿子司马炎废掉魏元帝曹奂,自己做了皇帝,建立晋朝。晋朝从公元265年持续到公元316年,以洛阳为都城,史称西晋。
分三路进攻东吴
这时的东吴皇帝孙皓,是出了名的暴君。
他不仅大修宫殿,尽情享乐,还用剥脸皮、挖眼睛等惨无人道的刑罚镇压百姓,上上下下都把他恨透了。
虽然司马炎年纪轻轻,可他没有忘记父辈的统一大业。公元279年,司马炎接受一些大臣的建议,发兵20万分3路进攻东吴:镇南大将军杜预打中路,向江陵进兵;安东将军王浑打东路,向横江(今安徽省)进军;还有一路水军,由益州刺史王濬率领,沿着长江顺流向东,攻取建业。
要说这王濬,可是个很有能耐的将军,他早就做好了伐吴的准备。他曾在益州督造过大批战船,这种战船很大,能容纳2000多人。船上还造了城墙城楼,人站在上面,可以四面瞭望,也称楼船。
东吴有个叫吾彦的太守,发现了一些顺水漂流下来的木片,觉得不对劲。他连忙向吴主孙皓报告,说:“这些木片,我想定是晋军造船时劈下来的。这晋军平白无故造船,看来是居心叵测,我们应该早做防备。”
王濬的水军
孙皓听了,却表现得满不在乎:“怕什么!我不去打他便罢了,他们还敢来侵犯我?”吾彦没有办法,总觉得该防备着,否则出现意外怎么办。他想出一个办法,在江
面险要的地方打
了不少大木桩,
钉上大铁链,把
大江拦腰截住,
又把一丈多高的铁锥安在水面下,像无数的暗礁,可以阻挡晋国水军通过。
进攻东吴的杜预和王浑两路大军节节胜利。
只有王濬的水军,到了秭归,因为楼船被铁链和铁锥阻拦,不能前进。吾彦真有先见之明,早料到晋国出兵攻打东吴。幸好有这些木桩,晋国大军才不能前进。王濬被死死困住了,该怎么办呢?
王濬左思右想,终于有了主意。
他吩咐晋军造了几十只很大的木筏,每个木筏上面放着一些草人,披上盔甲,手拿刀枪,
又派了几个水性好的士兵带领这
一队木筏顺流而下。这样,木筏
碰到铁锥,铁锥的尖头就扎在木
筏底下,被木筏扫掉了。
同时,王濬还在木筏上架起
一个个很大的火炬。这些火炬都
灌足了麻油,一点就着。他让这些装着大火炬的木筏驶在战船前面,遇到铁链,就烧起熊熊大火,时间一长,铁链铁锁都被烧断了。
势如破竹
王濬的水军战船顺利地打进东吴地界,很快就和杜预中路的大军会合了。这时,杜预大军也取得大捷,攻下了江陵。
这时有人提议,不如休整一下再打,可杜预却说:“现在我们正像劈竹子一样,劈开几节以后,下面的竹子就可以迎刃而解,一劈到底了。”他竭力支持王濬带领水军直扑东吴国都城建业。
东路王浑率领的晋军也逼近建业。
眼看着晋军就快打进来了,孙皓赶忙派丞相张悌率3万吴军渡江去迎战,结果只能是白白送死。
王濬的楼船顺流东下,声势浩大。吴主孙皓这才慌乱起来,立即派将军张象带领水军1万人去抵抗。张象一看满江都是王濬的战船。由于东吴水军长期没有训练,看到晋军来势凶猛,吓得投降了。
王濬的水军几乎没有遇到抵抗,顺利到了建业。
吴主孙皓无奈,只好自己脱下上衣,让人反绑了双手,带领东吴大臣到王濬的军营前投降。至此,晋朝统一了全国。
白痴皇帝司马衷
让一个白痴当皇帝,简直是荒唐。谁会这么做呢?
然而,在历史上竟真有这样的事儿,这个白痴皇帝就是司马衷。
糊涂的皇帝
晋武帝司马炎晚年,由于身体状况不佳,开始考虑由谁来继承大业。一些大臣也是摸不着头脑,要知道,太子司马衷是个白痴,好多人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可又无可奈何,毕竟册立太
子是皇帝的家事。
晋武帝也有点
儿犹豫,可他还是
想试试儿子究竟糊涂到什么程度。他特地送给太子一卷文书,里面提到几件公事,要太子处理。
太子妃十分机灵,她见到文书,就连忙把宫里的老师请来,要他替太子作答。老师自然是很有学问,不一会儿工夫就做完了,而且写出的卷子也是引经据典,头头是道。太子妃看了连声称好。
这时旁边有个太监却插话:“卷子好是好,可是皇上知道太子不大懂事,看了卷子,难免怀疑,查究起来,就把事情弄糟了。”太子妃觉得太监说得有理,就让这个太监做了一份粗浅的答卷,让太子抄写了一遍。
没想到晋武帝一看,卷子虽然写得不高明,可还算有问必答,可见太子的脑子还是清楚的,也就打消了废太子的念头。
为官家叫还是为私家叫
公元290年,晋武帝病重。
这时,太子司马衷已经30多岁。按理,太子已经可以处理政事了。可晋武帝还是放心不下,他就立下遗诏,要皇后的父亲杨骏和叔父汝南王司马亮共同辅政。杨骏想独揽大权,就和皇后串通起来,伪造了一道遗诏,指定由自己一个人辅政,等晋武帝一死,这就成了死无对证的事。
晋武帝死后,太子司马衷顺利地当上了皇帝,就是晋惠帝。
晋惠帝天生呆傻,对国家政事一件也管不了,倒常常闹出一些笑话。有一天,他带一批太监在御花园里玩。正值初夏时节,池塘边的草丛间响起蛤蟆呱呱的叫声。晋惠帝呆头呆脑地问身边的太监:“这些小东西是为官家叫,还是为私家叫呢?”
太监们面面相觑,不知该怎样回答。有个机灵一点儿的太监一本正经地说:“在官地里的为官家,在私地里的为私家。”
惠帝似懂非懂地点点头, 赏赐了小太监。
又有一年,各地闹饥荒。地方官员把灾情奏报朝廷,说灾区的老百姓饿死了很多人。可晋惠帝问大臣:“好端端的人怎么会饿死呢?”大臣赶忙回奏说:“当地灾荒严重,没有粮食吃。”惠帝忽然灵机一动,说:“为什么不叫他们多吃点儿肉粥呢?”大臣们听了哭笑不得。
有了这样的皇帝,西晋王朝也不可能长治久安。
历史档案馆
周处除三害
西晋时期出现了一个有恶习在先,而勇于改过、为民除害,最后成为国家功臣的人,他就是周处。周处自幼缺乏家庭管教,喜欢骑马打猎。可他性情暴躁,蛮不讲理,动不动就跟人争斗,在当地横行霸道。许多人都害怕周处,把他和山上的猛虎、河里的蛟龙合称为“三害”。周处听在耳里,决心除掉其中的两害猛虎和蛟龙,可是他忘记了最大的危害是自己。从那以后,周处痛下决心,一定要改过自新。后来,周处勤奋学习,受到大家的称赞,最后成了晋朝的大臣。
八王之乱
好好的一个西晋王朝,刚建立不久就开始摇摇欲坠。统一全国后,晋武帝大封自己的子侄兄弟为王,好让他们庇佑皇室。可他万万没想到,这一切竟是自己亲手种下的祸根。
不可小瞧的贾皇后
晋惠帝司马衷当上皇帝后,军政大权就被杨骏用阴谋手段骗得。杨骏贪得无厌,仍旧不甘心。
杨骏开始排除异己,这让皇后与司马氏宗室感到恐慌。
原本,晋惠帝的贾皇后心狠手辣,现在她更不安分了。于是,贾皇后秘密派人跟汝南王司马亮和楚王司马玮联络,要他们带兵进京,讨伐杨骏。楚王司马玮乖乖听话,随即从荆州带兵进了洛阳。有了楚王的支持,贾皇后就宣布杨骏谋反,派兵围了杨骏的家,把杨骏给杀了。
汝南王司马亮便顺理成章地到洛阳辅政。
司马亮并非等闲之辈,也想独揽大权,可是兵权在楚王手里,怎么办呢?一场战事在所难免。于是,两个人闹起矛盾来,这让贾皇后也认识到这些王爷并不像自己想的那样容易控制,于是就想除掉诸王。
贾皇后让晋惠帝下诏,派楚王把汝南王抓起来杀了。
当天晚上,贾后又宣布楚王司马玮假造皇帝诏书,擅自杀害汝南王,将楚王处死了。楚王知道上了当,大叫冤枉,可惜已经晚了。
太子被废
贾皇后用这样的阴谋手段夺取了大权,掌权有七八年,骄横跋扈,胡作非为,坏事做尽,名声坏透。
可是,贾皇后也有害怕的事情——太子司马遹不是自己所生,她怕太子长大后,自己的地位保不住,就又想除掉太子。
有一次,贾皇后把太子请来喝酒,把他灌得烂醉,趁太子昏昏沉沉的时候,贾皇后伪造了一封太子谋反的信,以此陷害太子。第二天,贾皇后就公开宣布太子谋反,把太子废了。
贾皇后的所作所为,本就让朝廷大臣不满,现在见她废掉太子,背地里议论纷纷。掌管禁军的赵王司马伦觉得这正是自己发威的绝好机会,想起兵反对贾皇后,可这个想法他自己也没个底,心里不免有些发毛,怎么办呢?他怕让太子掌了权不好对付,就在外面散播谣言说有大臣在秘密扶植太子复位。
贾皇后听到后,果然提心吊胆起来,就又派人毒死了太子。这一次,赵王司马伦抓住把柄,派禁军校尉、齐王司马冏带兵进宫逮捕贾皇后。这个专门算计人的贾皇后,做梦也没想到自己会被别人算计了,不明不白地成了赵王司马伦的刀下“冤鬼”。
赵王司马伦顺利掌握了政权后,野心也就更大了。一年后, 他把晋惠帝软禁起
来,自己做起了皇帝。消息
传出, 各地诸侯王都坚决
反对。
首先起兵的是齐王司马
冏,他号召大家共同讨伐司
马伦。成都王司马颖、河间
王司马颙跟着响应。他们三
人联合起来,与赵王的军队
在京城洛阳郊外打了两个多
月的仗,死了将近10万人。
没想到,这赵王节节败退,招架不住了,部下又在城中纷纷倒戈,迎晋惠帝复位。
司马越的胜利
不久,赵王被赐死,齐王司马冏入京辅政。
成都王司马颖与河间王司马颙很不高兴,想想自己付出这么多,竟然没有得到多大好处,对齐王心怀不满,又联合在洛阳的长沙王司马乂,一起向齐王发难。齐王司马冏兵败被杀,朝政由长沙王司马乂执掌。
显然,成都王司马颖与河间王司马颙的野心没有得逞,他们就借口长沙王“论功不平”,又联合讨伐长沙王,把他逼得走投无路。
这时,东海王司马越乘机率兵把长沙王抓起来,交给河间王的大将张方。张方占领洛阳后,先把长沙王司马乂放在火堆上活活烧死了。
公元305年,东海王司马越再次起兵,进攻关中。
第二年,司马越攻入长安,将晋惠帝迎回洛阳,后将晋惠帝毒死,另立晋武帝第25子司马炽为帝,就是晋怀帝。到现在为止,8个围绕皇权争夺的诸王中,司马越赢得了最终的胜利。
这就是历史上的“八王之乱”。
“八王之乱”长达16年,8个诸侯王死了7个。此后,北方和西部的少数民族乘机进攻中原,西晋王朝岌岌可危。
刘渊反晋
西汉末年开始,一些匈奴人分散居住在北方的边远郡县,和汉族人在一起生活久了,慢慢地接受了汉文化。从前,匈奴贵族和汉朝官府和亲,可以说是汉朝皇室的亲戚,后来就改用汉皇帝的刘姓。
刘渊建汉
曹操统一北方后,把匈奴3万个部落分为5个部,每个部都设部帅,匈奴贵族刘豹就是其中一个部的部帅。
刘豹死后,儿子刘渊继承了他的职位。
这刘渊可不简单,他自幼读了许多汉族人的书,文采很好,武艺也很高强,300斤重的大弓在他手里根本算不了什么。后来,刘渊在西晋成都王司马颖部下当了将军,就留在邺城,专管5部匈奴军队。
公元304年,刘渊回到左国城,大伙儿拥戴他做了大单于。这个时候,鲜卑兵不安分起来,起兵攻打晋军。刘渊迅速集中了5万人马,亲自率领南下,帮助晋军。有人不理解,就问他:“你为什么不乘此机会把晋朝灭掉,反倒去帮助晋军呢?”刘渊只是笑笑,只当没听到。
刘渊心里明白,要灭掉晋朝,不是那么容易的事。
刘渊自己也打好了算盘,他知道汉朝的年代最长,在百姓中的影响也最大,况且他的父辈都与汉朝皇室有血缘关系。刘渊决定以汉朝的名义建国号为汉,刘渊称汉王,尊蜀汉刘禅为孝怀皇帝。
洛阳保卫战
之后,刘渊很快攻下了上党、太原、河东、平原等几个郡,势力越来越大。一些势力比较小的各族反晋力量也都来归附刘渊。
公元308年,刘渊正式称汉帝。
第二年,刘渊根据太史令宣于修的建议,迁都平阳(今山西临汾西南),集中兵力进攻洛阳。洛阳的老百姓死活不愿受匈奴人统治。所以,刘渊两次进攻都遭到洛阳军民的猛烈抵抗,不得不退兵。
没多久,刘渊就死掉了,他的儿子刘聪继承了皇位。
为了完成父亲的心愿,刘聪又派大将刘曜、石勒进攻洛阳。这时的洛阳城危在旦夕,全体军民毫不松懈,依旧誓死抵抗,终因寡不敌众,于公元311年被攻陷,晋怀帝灰溜溜地做了俘虏。这刘聪也是够残暴的,进洛阳后,纵容士兵烧杀抢掠,无恶不作,杀了大批晋朝官员和百姓。
有一次,刘聪举行宴会,大宴群臣。他竟然让晋怀帝穿着奴仆穿的青衣给大家斟酒,以此来取乐。在场的晋朝老臣看了,悲愤难忍,禁不住失声痛哭。大臣的哭声,让原本兴致勃勃的刘聪心里很不爽,干脆把皇帝和老臣一同杀了。
晋怀帝死后,晋国官员在长安拥立怀帝侄儿司马邺继承皇位,就是晋愍帝。当时的长安城人口很少,一些晋朝的官员十分可怜,连官服都没有,皇帝继位的仪式也很简单,一点儿都不气派。
公元316年,刘聪又派人攻打长安,不久长安城被攻陷。
晋愍帝只好亲自光着身子,乘着羊车出城投降。他同样也没有受到优待,在受尽侮辱后被杀。
至此,西晋王朝维持了52年,终于灭亡。西晋灭亡后,北方的匈奴、鲜卑、羯、氐、羌5个少数民族纷纷起义,许多人像刘渊一样建立政权,前前后后一共出现16个割据政权,历史上称为“十六国”。
历史档案馆
就是不说“钱”
西晋时期,有一名叫王衍的侍郎,自视清高,鄙视金钱,可王衍偏偏娶了一位嗜钱如命的妻子郭氏。
郭氏是皇后的表妹,常仗势欺人,聚敛钱财。王衍对她很看不惯,相反,郭氏也瞧不起王衍的清高。一天夜里,王衍睡熟时,郭氏找人拿出很多钱,用钱把王衍围了起来。第二天王衍起床,见四周都是钱,妻子还在旁边站着看他的笑话。王衍不碰“钱”,在床上呼唤着侍婢:“快,把阿堵物搬走!”始终没有说“钱”。后来,人们就把“阿堵物”当作“钱”的代名词了。
桓温北伐
东晋建立后,一直想北伐统一全国。这期间涌现出了许多有志北伐的人。桓温就是主张北伐的将军之一,因此被提升为征西大将军,声名鹊起。
直逼长安
在当荆州刺史时,桓温曾经进军蜀地,灭掉了成汉。
这时的东晋内部已是矛盾重重,晋穆帝表面上提升桓温的职位,实际上没安好心,总是猜忌他,这让桓温痛心不已。他极力要求北伐,可晋穆帝始终没有同意,只是另派了殷浩带兵北伐。
殷浩没有任何军事才能,打仗的事情可想而知。他刚出兵到洛阳,就被羌族人打得大败,连粮草武器也丢光了,逃了回来。桓温见此情景,非要朝廷把殷浩撤职治罪,并再次提出北伐的请求。
这个时候,晋穆帝只好撤了殷浩的职,勉强同意桓温带兵北伐。
公元354年,桓温率4万大军,从江陵出发,兵分三路,进攻长安,讨伐氐族人苻氏建立的前秦政权。这也是桓温第一次北伐。前秦国主苻坚得到消息,立即派出5万兵马与晋军对抗,不料被晋军打得一败涂地。苻坚只好带6000名老弱残兵逃回长安,挖出深沟,坚守不出。
桓温看到士气正旺,就继续进军,先占领灞上,直逼长安。
长安附近的郡县官员纷纷向晋军投降。
老百姓看到桓温带领的晋军都很高兴,牵牛的牵牛,备酒的备酒,都纷纷到军营慰劳将士。自从西晋灭亡后,北方的老百姓受尽混战的痛苦,他们高兴得流着眼泪说:
“想不到今天还能够重新见到
晋军。”
桓温把兵马驻扎在灞上,想等关
中麦子熟了的时候,派兵士抢收麦子,这样可以补充军粮,消除运粮难的后顾之忧。前秦国主苻坚料到桓温有这样的打算,就偷偷把没有成熟的
麦子割光了,想饿死
桓温率领的军队。
桓温的兵马被苻坚一折腾,军粮供给不上,眼看待不下去,只好退兵了。之后,桓温又进行过两次北伐。最后一次,他率军进攻前燕,一直打到枋头(今河南浚县西南)。可惜,因被前燕切断粮道,遭到失败。
愿望落空
由于桓温长期掌握东晋的军事大权,野心越来越大。
有人看时机成熟,就向桓温献计,说要提高威信就必须学西汉霍光的办法,把现在的皇帝废了,另立皇帝。这时在位的皇帝是晋废帝司马奕。桓温听后,带兵到建康把司马奕废了,另立司马昱当皇帝,就是晋简文帝。
两年后,晋简文帝病重死去,留下遗诏由太子司马曜继承皇位,即晋孝武帝。桓温本来以为简文帝会把皇位让给自己,听到这个消息大失所望,就带兵进了建康。到建康后,桓温随身带的将士都是全副武装,手里拿着明晃晃的武器。朝廷官员到路边去迎接,看到这个阵势,吓得变了脸色。
桓温请大臣王坦之、谢安到自己的官邸去会见,这两人是当时最有名望的士族,他们早听说桓温事前已偷偷在客厅的背后埋伏下一批武士,想杀掉他们。所以,王坦之到了相府,吓得浑身出冷汗,连衣服都湿透了。
哪知这谢安却十分镇静。进了厅堂,谢安对桓温说:“自古以来,讲道义的大将,总是把兵马放在边境去防备外来入侵。桓公为什么却把兵士藏在壁后呢?”
桓温有点儿不好意思,就说:“我也是迫不得已,不能不防备着点儿。”说完,他就命令左右把后面埋伏好的兵撤去了,看到士族中反对自己的势力还不小,桓温不敢轻易动手。不久,桓温病死,终年61岁。
桓温死后,谢安担任了宰相,桓温的弟弟桓冲担任荆州刺史,两人同心协力辅佐晋孝武帝,东晋王朝稍微有了一些安定。
历史档案馆
开凿莫高窟
敦煌石窟由莫高窟、西千佛洞、榆林窟和水峡小千佛洞4窟组成,规模巨大。其中,莫高窟最为著名,工程也是最大的,艺术成就极高。公元353年,敦煌石窟中的莫高窟工程开始营造。莫高窟又名千佛洞,位于甘肃敦煌东南25千米处,在大沙山与三危山之间的大泉沟西岸近2000米长的崖壁上。
从东晋时期开凿后,莫高窟经北魏、西魏、隋、唐、五代、宋、元历代增修,现存洞窟735座。
淝水之战
前秦苻坚励精图治,奖励农耕,使前秦国力昌盛。
经过多年经营,前秦开始为统一北方积蓄条件。经过数年征伐,苻坚先后攻灭前燕、前凉等北方的一些小国,统一了北方,成为十六国中最强大的政权。
东山再起
公元383年,苻坚亲自带领近百万大军从长安出发,向南攻打东晋。
路上烟尘滚滚,步兵、骑兵,再加上车辆、马匹、辎重,队伍浩浩荡荡,绵延数千里。一个月后,苻坚率主力到达项城(今河南沈丘南)。益州的水军也沿江顺流东下,黄河北边来的人马也到了彭城(今江苏徐州市),从东到西一万多里长的战线上,前秦水陆两路进军,直扑江南。
消息传到建康,晋朝文武官员都慌了神。朝中大臣害怕江南真的陷落在前秦手里,都盼望宰相谢安能拿出个应对策略。
谢安,陈郡阳夏(今河南太康)人,出身士族。他与书法家王羲之是好友,经常在会稽东山游览山水,吟诗谈文。谢安的名声很大,大家都认为他是个很有才干的人。但谢安却喜欢隐居在东山,不愿出来做官。直到40多岁,谢安才重新出来做官。
前秦起来后,经常骚扰东晋北面边境。朝廷想找一个文武全才的将军去防守,谢安就把自己的侄儿谢玄推荐给了孝武帝。这样,谢玄被封为将军,镇守广陵(今江苏扬州市),掌管江北的各路人马。
到了广陵,谢玄立即招兵买马,整顿军队。
正好有一批人从北方逃难到东晋,他们纷纷投靠谢玄。有一个叫刘牢之的人,自幼练得一身武艺,打仗也特别勇猛。谢玄就委派刘牢之做了参军。
在谢玄和刘牢之的严格训练下,一支人马迅速成为百战百胜的军队,后来人们把这支队伍称为“北府兵”。
胸有成竹
这次, 苻坚声势浩大地
进攻东晋, 谢安决定在建康
坐镇。
谢安派弟弟谢石担任征讨
大都督,谢玄担任前锋都督,
率军8万前往江北抗击前秦军队,又派将军胡彬配合作战。
虽说谢玄手下的北府兵很勇猛,可前秦的兵力比东晋强10倍,相差悬殊。出发前,谢玄心里就有点儿紧张,他还特地到谢安家去告别,想了解一下这一仗该是怎么个打法。可谢安镇定自若,什么也没说。
回到家里的谢玄,心里总是不大踏实。
隔了一天,谢玄请自己的朋友张玄前往谢安家里探问。张玄一见谢安,就被邀请下棋。
整整一天,谢安什么也没说,张玄也灰溜溜地落了个空手而归。直到晚上,谢安才把谢石、谢玄等将领召集到家里,把每个人的任务清清除楚楚地交代了一遍。这时,大家才增强了信心,精神振奋地回营去了。在荆州镇守的桓冲,忙派了三千精兵专程来保卫京城,却被谢安轻易地拒绝了。
寿阳是重要的军事重镇,其得失会对整个战事产生影响。
公元383年,苻坚一意孤行,亲率大军伐晋。由于急于取胜,还没等各路人马聚齐,苻坚就令苻融进攻寿阳。谢安毫不松懈,也派将领胡彬,率领水军沿着淮河向寿阳增援。哪知,胡彬在半路上就得知寿阳已被苻融攻破,只好退往硖石(今安徽寿县西北),等待跟谢石、谢玄的大军会合。苻融得知后,又派部将梁成率军5万进攻洛涧(今安徽淮南市东),截断胡彬与谢石大军的联系。
晋军被围困起来,情况万分危急。
苻坚到了寿阳,得知被围的晋军粮草紧缺,就派朱序到晋军大营去劝降。朱序原是东晋将领,只因几年前在襄阳与前秦对抗时被俘,后来留在了前秦。现在,朱序觉得眼下是个报效东晋的机会。
到了晋营,朱序并没有按照苻坚的嘱咐去劝降,反而向谢石提供了秦军的内部情报。朱序走后,谢石再三考虑,觉得寿阳的秦军兵力很强,没有把握打胜,还是坚守为好。同时,谢石、谢玄商议,决定派北府兵的名将刘牢之率领一支人马,在夜间对洛涧的秦军来个突然袭击。
秦将梁成在慌乱中被晋军杀死,其余的秦兵渡河逃走,大部分掉在水里淹死了。这一战,大大鼓舞了晋军的士气。
谢石、谢玄指挥大军乘胜前进,到达淝水(在安徽寿县南)东岸的八公山下,安营扎寨,与秦军主力隔岸对峙。
苻坚听到洛涧失守,有些沉不住气,再到城楼上一看对岸的晋军整整齐齐、严整威武,便命令将士严密防守。
淝水决战
如果两军这样对峙下去,等各路秦军到齐,会对晋军不利。于是,谢玄就派人给苻坚送去一封信,要求定期决战,条件是秦军把阵地后撤一些,这样可以腾出空地作为战场,让晋军能够渡过淝水。
苻坚收到信后,马上召集前秦将领商议,大多数秦将都反对晋军的要求,可苻坚却说:“我们稍微向后退一点儿,等他们正在渡河的时候,我会派骑兵冲上去,一定能把他们消灭。”
谢石、谢玄得到苻坚后撤的回信后,迅速整顿兵马,准备渡河。秦军听到后撤的命令,撒腿就跑。谢玄率领晋军趁势渡过淝水,向秦军阵地
冲去。朱序见状,在阵后大喊:“秦军败了!秦军败了!”正在后退的秦军听到喊声,一时分辨不清是真是假,拼命乱跑,整个队伍一下子涣散了。
苻融挥舞着剑,想稳住队伍,可惜为时已晚。
他也被挤倒在地,还没从地上起来,就被晋军砍死了。苻坚看到形势不妙,吓得丢下士兵,骑上一匹马拼命逃走了。
晋军乘胜追击,一口气追了30多里才收兵。谢石、谢玄收复了寿阳,赶忙派人去建康报捷。当送信人赶回建康时,谢安正在与客人下棋,他看完送来的捷报,把捷报放在床上,不露声色地继续下棋。直到有客人问时,谢安才漫不经心地说:“我们已经打胜了!”然后继续神情自若地下棋。
历史档案馆
围棋开始兴盛
围棋起源于我国,据记载可以追溯到春秋时期。三国时期,由于士族贵族喜欢博弈,围棋就开始发展起来。在这期间,不但涌现了大批优秀的棋手,还建立了相当于今日段位制的棋品制,甚至还出现了研究棋法的专著。围棋作为一种高雅的消遣娱乐活动,得到了人们的普遍钟爱,上至皇帝,下到王公大臣、文人学士都以此为乐。像曹操、南朝宋太祖刘裕、梁武帝萧衍等都喜欢围棋。
刘裕成帝业
东晋末年,皇族争权激烈。刘裕帮助晋安帝复位后,掌握了东晋大权。原本,刘裕出身贫寒,没什么地位,可他却怀有建功立业的雄心。
出身贫寒
15岁时,刘裕的父亲去世,继母带着他和两个弟弟艰难生活。刘裕无法生存,就只好靠做草鞋换粮食,维持家里的生计。尽管生活不如意,可他对继母却是十分孝敬,宁可自己饿肚子,也不让继母没有饭吃。
后来,刘裕成为东晋一
名北府兵。
因为表现突出,不久刘
裕就被擢升为司马,继而掌
握了北府兵权。等桓玄自立
为帝,刘裕起兵讨伐。
公元405年,晋安帝司马德宗
回到建康,大封平叛有功之臣,
刘裕被任命为都督,掌管扬州、
荆州、徐州等16州军事,权力大
了起来。
4年后,南燕慕容超几次派兵
进犯,杀东晋朝廷官员,抢劫财
务,百姓生活无法安定。刘裕请
求北伐南燕。刘裕从建康出发,
先出兵包围了南燕的国都广固
(今山东益都西北)。南燕的国主慕容超着急了,向后秦讨救兵。
后秦国主姚兴派使者到晋军大营去见刘裕,说:“你们燕国和我们秦国是友好邻邦。现在,我们已派出10万大军驻扎在洛阳。你们一定要进攻燕国,我们不会坐视不救的,你们看着办。”
听了使者威胁的话,刘裕冷笑一声说:“我本来打算灭掉燕国后,休整3年再消灭你们。现在是你们送上门来了。”
不久,刘裕消灭了南燕,后秦没有帮助南燕。
过了几年,刘裕平定了南方的割据力量,再一次北伐,进攻后秦。他派大将王镇恶、檀道济带领步兵向洛阳方向进攻。
这时北方鲜卑族建立的北魏开始强大起来,势力已经发展到黄河北岸。北魏在北岸集结了10万大军,威胁晋军。刘裕的水军沿黄河前进,有时风猛水急,晋军的船只被水冲到北岸,就会遭到魏军的攻击。
攻下长安
刘裕派水军上北岸攻打魏军,魏军就逃跑,等晋军回到船上,魏军又在北岸骚扰。刘裕知道后,就派一位将军带了700名士兵、100辆兵车登上北岸,沿岸摆开一个半圆形的阵势,紧紧靠着河岸,中间鼓出,当中的一辆兵车上竖了一根白羽毛。因为这种布阵形状像月钩,所以被称为“却月阵”。
魏军远远观察晋军的布阵,不懂是什么意思,也不敢轻举妄动。
不一会儿,晋军中间车上有人举起白羽毛,两侧就涌出了2000名兵士,带着100张大弓,奔向兵车。魏军看了阵势,就集中兵力向河岸猛攻。晋军100辆兵车上的弓箭齐发,仍旧抵挡不了魏军。
晋军在却月阵后面,另外布置了1000多支长矛,装在大弓上。每支长矛有三四尺长,矛头特别锋利。等魏军向晋军猛攻的时候,晋军就用大铁锤敲动大弓,长矛随即朝魏军飞去,每支长矛就能射杀三四个人,魏军一下子死了好几千人。
魏军吓得抱头乱窜,
全线崩溃。晋军乘胜追
击,取得了胜利。
刘裕打退魏军,打通了沿
黄河西进的道路,顺利西进。此时,另一路人马已经攻下洛阳,在潼关和刘裕水军会师。
接着,刘裕攻下长安,灭了后秦。几年后,晋安帝死去,刘裕认为时机成熟,就派人劝说刚刚继位的晋恭帝让位。
公元420年,刘裕即位做了皇帝,改国号为宋。
自此,东晋彻底灭亡。
历史档案馆
皇帝养“猪”
南朝宋废帝刘子业昏庸无道,他担心他的叔叔们在外地反对他,便把他们全都召到京城,拘禁在皇宫里。他给一个叫刘或的叔叔起名叫“猪王”,并把刘或的衣服扒光,用木槽子盛饭,让“猪王”去舔食,自己拿着棍子“牧猪”。刘或心里十分害怕,生怕说不定哪天会被刘子业杀掉。亏得废帝另一位叔叔刘休仁多智,替他打圆场,才免去一死。过了几天,刘休仁对宋废帝说:“把‘猪’长期关在廷尉的监狱里,一定会掉膘的。俗话说,猪应豢养,不宜久拘。”宋废帝觉得此话在理,就把刘或放了出来,终于使刘或保住了一条命。
北魏孝文帝改革
在中国历史上,魏孝文帝的改革至关重要。这次改革使北魏的政治、经济有了较大的发展,也进一步促进了鲜卑族和汉族的融合,对我国多民族的统一做出了贡献。
吸收中原文化的孝文帝
公元439年,北魏太武帝拓跋焘统一北方。之后,北魏政权更替了3个皇帝,政治腐败,引起人民不断反抗。
再后来,文成帝拓跋濬的皇后冯氏以太后身份杀了专权的大臣乙浑,刚满4岁的太子拓跋宏即位。拓跋宏就是历史上有名的孝文帝。冯太后则被尊为太皇太后,临朝听政20年,实际上掌握着政权。拓跋宏在位期间,他实行的一系列重要改革,不少内容是由汉族出身的冯太后直接决定和实施的。
魏孝文帝规定了官员的俸禄,严厉惩办贪官污吏;实行了“均田制”,把荒地分配给农民,成年男子每人40亩,妇女每人20亩,让他们种植谷物,另外还分给桑田。农民必须向官府交租、服役。农民死了,除桑田外,都要归还官府。这样开垦的田地多了,农民的生产和生活更加稳定,北魏政权的收入也增加了。
孝文帝认为,要巩固魏朝的统治,就一定要吸收中原文化,改革一些落后的风俗。他决心把国都从平城(今山西大同市东北)迁往洛阳。可他怕大臣们反对迁都,就提出要大规模进攻南齐。有一次上朝,他把这个打算提了出来,大臣纷纷反对,最激烈的是他的叔父拓跋澄,他在朝廷里威望很高。
孝文帝想了一下,就宣布退朝。他单独召见拓跋澄,跟自己的叔父说:“你以为我真的要出兵吗?其实,我觉得平城是个用武的地方,不适宜改革政治。现在我要移风易俗,非得迁都不行。这回我出兵伐齐,实际上是想借这个机会,带领文武官员迁都中原。”拓跋澄恍然大悟,马上同意了魏孝文帝的主张。
公元493年,孝文帝亲率步兵、骑兵30多万南下,从平城出发,到了洛阳。正好碰到秋雨连绵,足足一个月,道路泥泞,行军发生困难。但是孝文帝仍旧戴盔披甲骑马出城,下令继续进军。
移风易俗
大臣们本来不想出兵伐齐,乘着这场大雨,又出来阻拦了。孝文帝却说:“这次我们兴师动众,如果半途而废,岂不要被人笑话。如果不能南进,就把国都迁到这里。”大臣们听了,也就没有反对。虽然许多官员不赞成迁都,但听说可以停止南征,也只好拥护迁都了。
孝文帝把洛阳这边安排好后,派叔父拓跋澄回平城去,向那里的王公贵族,宣传迁都的好处。后来,他又亲自到平城,召集贵族老臣,讨论迁都的事。贵族中有反对的,但最后都被孝文帝说服了。
迁都洛阳的事,就这样定了下来。
国都迁到洛阳后,孝文帝决定进一步改革旧的风俗习惯。
有一次,他跟大臣们一起议论朝政。他说:“你们看是移风易俗好,还是因循守旧好?”后来,孝文帝就宣布几条法令:改说汉语,30岁以上的人改口比较困难,可以暂缓,30岁以下、现在朝廷做官的,一律要改说汉语,违反这一条就降职或者撤职;规定官民改穿汉人的服装;鼓励鲜卑人跟汉族的士族通婚,改用汉人的姓。北魏皇室本姓拓跋,从这开始改姓为元。
魏孝文帝名元宏,就是用了汉人的姓。
梁武帝萧衍
佛教由印度传入中国后,于东汉末年开始盛行。在南北朝时期,佛教备受推崇。在南朝入梁以后,寺院增至2800多所,南朝佛教进入全盛时期。
皇帝信佛
南朝梁武帝萧衍当了皇帝后,天下太平。他不思改进朝政,却一心信佛,请了几个高僧为他讲演佛经。
久而久之,这位皇帝心血来潮,竟要出家当和尚。一心向佛的梁武帝对亲属格外宽容,皇族中有人犯罪,他就好言劝慰一番,从不办罪。他的六弟临川王萧宏是个贪得无厌的人,对百姓尽情搜刮财富。
临川王府内室后面有几十间库房,平日锁得严严实实的。
有人向梁武帝告发,说萧宏私藏兵器,准备造反。
梁武帝听说后,也有点儿吃惊,就亲自带禁军去搜查。
萧宏一见梁武帝,神色慌张。梁武帝更加起了疑心,就命令萧宏把库房全部打开,让他检查一下。可库房一打开,才发现库房里堆满了钱和大量的布、绢、丝、绵等杂货,多得不计其数。
萧宏跟在梁武帝后面,怕梁武帝办他的罪。想不到梁武帝检查完了,转过身来,却笑着对萧宏说:“阿六,你的家当还真不少。”
梁武帝并没有责罚萧宏,这让其他王公大臣也开始肆无忌惮,到处搜刮老百姓的财物。可对老百姓,梁武帝却是另一种态度,谁触犯了当时的法律,就要严办。如果一个人逃亡,全家人都要罚做苦工。
这样一来,贵族官僚有恃无恐,更加横行不法。
有一位正直的官员贺琛上奏章,对梁武帝提出4条意见,说现在各地州郡官吏搜刮残酷,百姓实在受不了。官员穷奢极侈,浪费太严重;奸臣当道,作威作福,陷害好人, 这国不亡才
怪呢!
贺琛说的是事实,但
梁武帝一句也听不进。
他还口授一道诏书,
责备贺琛,并把自己说成
一个天底下少有的贤明君
主, 又是勤劳, 又是节
俭,把贺琛的意见顶了回
去。后来,梁武帝开始信仰佛教。他不但在建康建造了一座规模宏大的同泰寺,还每天早晚都毕恭毕敬地到寺里去烧香拜佛,讲解佛法,说这样做能为百姓消灾积德。
不务正业的皇帝
到他年老时,更是干出一件奇怪荒唐的事来。
有一次,他到同泰寺“舍身”,要出家做和尚。大臣们听了,急着去寺里把他劝了回来。梁武帝做了4天和尚,回去后一想,这样做不妥当。按当地的风俗,和尚还俗,要出一笔钱向寺院“赎身”。皇帝当了和尚,怎么能够例外?第二次,他又到同泰寺舍身,大臣们请他回宫,他就不答应了。
后来,大臣们懂了他的意思,就凑钱到同泰寺给这位“皇帝菩萨”赎身。寺里和尚能够收进一大笔钱,当然同意他还俗。接着,就是大臣们排了仪仗,到寺里把皇帝接了回来,可笑不可笑?
第三次,梁武帝又想了个新花样。他到同泰寺舍身的时候,不但自己的身子舍了,还把宫里人和全国土地都舍了。
一个月后,大臣们就又凑足了钱去赎他。
正好这天晚上,同泰寺里的一座塔被火烧了。和尚赶快报告梁武帝。梁武帝双手合十,说这一定是恶魔干的。他又下了一道诏书说:“道越高,魔也越盛。我们要造更高的塔,才能压住魔鬼的邪气。”
过了一年,他又舍了一次身。大臣们又花了钱把他赎回来,前后有4次。梁武帝热心做和尚,把朝廷大事弄得混乱不堪,梁朝一天天衰弱下去。
历史档案馆
佛教盛行
北方的佛教中心,十六国时期在前凉和后凉。
北魏灭北凉后,因魏太武帝崇道毁佛,佛教一度衰落。
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后,佛教又开始盛行,传播地区以长安、洛阳为中心,全国佛寺有3万余所。南北各地佛教艺术异彩纷呈,这时的石窟艺术和佛教壁画成为我国艺术史中的宝库,其中以云冈石窟、龙门石窟和麦积山石窟为最。
陈后主骄奢亡国
陈叔宝,南朝最后一个皇帝,他根本不会处理政事,只知道享受。他大建宫室,一天到晚只知道吃喝玩乐,身边的宰相江总、尚书孔范等,也只会逢迎拍马,不把国家大事放在心上,直接导致国家灭亡。
皇帝去哪里了
隋朝建立后,就想统一全国。
于是,隋文帝派军攻入南朝陈的京城建康(今南京市)。
在搜索皇宫的时候,怎么也找不到陈朝的皇帝陈叔宝了,他会到哪里去呢?将士们把皇宫找遍,都没有发现半点儿蛛丝马迹。
陈后主完全不懂国事,整天沉溺酒色,根本不关心国家大事,还大兴土木,造了3座豪华的楼阁,让他的宠妃们住在里面。
宰相江总、尚书孔范等,都是一伙腐朽的文人。陈后主和宠妃经常在宫里举行酒宴,让宰相、尚书一起参加。他们通宵达旦地喝酒赋诗,你唱他和,还把写的诗配上曲子,挑选了1000多个宫女演唱,以此取乐。
陈后主穷奢极侈,对百姓也非常残酷。老百姓没法过日子,到处都能看到饿死的人。大臣傅縡上奏章说:“现在已经到了众叛亲离的地步。这样下去,恐怕国家就要完了。”陈后主看后非常气愤。
陈后主派人对傅縡说:“你能改过认错,我就宽恕你。”
傅縡却说:“我的面貌可以改,我的心却不可以改。”陈后主就把傅縡杀了,又过了5年的荒唐生活。
公元588年,隋文帝造了大批大小战船,派儿子晋王杨广、丞相杨素担任元帅,贺若弼、韩擒虎为大将,率领大军,分兵八路,准备渡江讨伐陈朝。
隋文帝下了讨伐陈朝的诏书,宣布陈后主20条罪状,还把诏书抄写了30万张,派人带到江南各地去散发。陈朝的老百姓恨透了陈后主,看到隋文帝的诏书,人心也就动摇起来。杨素率领的水军从永安出发,乘几千艘黄龙大船沿着长江东下。南陈的守军看了,都没怎么抵抗,隋军顺利地到了江边。
江边的陈军守将,将告急警报接连不断地送往建康。
而这个时候,陈后主正在跟宠妃、文人们喝酒取乐呢,他连看都没有看告急警报,就丢在床下了。后来,警报越来越紧,有大臣一再请求商议抵抗隋军的事,陈后主才召集大臣们商议。
陈后主不以为然,说:“这东南是个福地,以前不是有北齐来攻过3次,北周也来了2次,不都失败了吗?这次隋军来攻,还不是照样来送死,没有
什么可怕的。”宠臣孔范也附和
着说没什么大不了的。他们根
本不把隋军进攻当回事,反而让歌女奏乐,继续喝酒玩乐。
后主被俘
公元589年,贺若弼的人马从广陵渡江,攻克京口。韩擒虎的人马从横江渡江到采石,两路隋军逼近建康。
现在,陈后主才惊醒过来。城里的陈军还有十几万人,但是陈后主手下的宠臣江总、孔范一伙都不懂得怎么指挥,这让陈后主手足无措。
隋军顺利地攻进建康城,陈军将士被俘的被俘、投降的投降。隋军到处寻找陈后主,也没有找到。后来,有个士兵在后宫的景阳井上,看到有根绳子通入井下。这些士兵朝井下喊了半天,可并没有人吱声,有人捡起碎石向井下投去,不料从井下传出了哭声。果然,这些士兵从井里拉出了一男二女。男的正是陈后主陈叔宝,他的脖子上还系着陈朝皇帝的大印;两个女的,就是陈后主的两个妃子。
原来,在隋军入城时,陈朝宫内顿时乱作一团。
陈后主无路可走,便想出跳井一法。但是他见井就怕死了,于是就用绳子拴在腰间,连同他两个心爱的妃子,一齐下井了。
韩擒虎抓住了陈后主,心里非常高兴,就把他们押起来,最后送到隋都长安,当了隋朝的俘虏。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