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屈原辅佐楚怀王处理国家大事,遭遇流放,最终投江自尽

屈原辅佐楚怀王处理国家大事,遭遇流放,最终投江自尽

时间:2023-08-2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作为楚王的重要助手,屈原对内辅佐楚王处理国家大事,发布号令,对外则负责接待宾客,应付诸侯,赢得了楚王的极大信任。楚怀王听信了谗言,渐渐疏远了屈原。屈原对此一直持反对态度。这是屈原遭到的第一次流放。顷襄王三年,怀王死于秦国,秦将其尸体送回楚国。屈原闻讯,感觉国势终不可收拾,遂在极度绝望和悲愤之下,于农历五月初五日这天,怀大石投汨罗江而死,终年约六十二岁。

屈原辅佐楚怀王处理国家大事,遭遇流放,最终投江自尽

屈原(前340—前278),战国时期楚国人,出生于楚国丹阳,芈(mǐ)姓,屈氏,名平,字原。楚国的屈氏,与昭氏、景氏一道,都是楚国“公族”,合称“三闾”。屈原曾任三闾大夫,即掌管昭、屈、景三氏事务的负责人。

屈原像

屈原精通历史文学神话,洞悉各国形势和治世之道,《史记》说他是“博闻强志”、“娴于辞令”。二十多岁时,就做了楚怀王的左徒。左徒之职,仅比令尹低一级。作为楚王的重要助手,屈原对内辅佐楚王处理国家大事,发布号令,对外则负责接待宾客,应付诸侯,赢得了楚王的极大信任。楚王命他草拟法令,又派他出使齐国,联齐抗秦,足见屈原在楚国内政外交中的影响力。

屈原为人率真,心无私念,喜欢仗义执言,得罪了不少权贵,遭到了他们的嫉恨,特别是楚怀王的宠妃郑袖、儿子子兰和上官大夫靳尚等,这批人只想维护自己的贵族特权,根本不顾国家的长远利益。他们整天围在楚怀王身边,左右怀王的言行。楚怀王听信了谗言,渐渐疏远了屈原。

楚怀王十六年(前313),秦国派张仪来到楚国,以破解齐、楚联盟。张仪贿赂子兰等人,以六百里土地为诱饵,诱骗楚怀王与齐国绝交。楚怀王利令智昏,居然听信张仪的花言巧语,轻率断绝了与齐的联盟。不料秦国最终食言,怀王一怒之下,派兵攻秦,却最终失去汉中的大片土地。

这是楚国一次严重的战略失误。屈原对此一直持反对态度。楚怀王受骗后,稍有清醒,后悔不听屈原之策,“于是复用屈原”,让他出使齐国,修复与齐国的关系。秦国害怕齐、楚复交,主动提出退地求和。楚怀王恨透了张仪,提出不要土地,只要张仪人头。张仪又来到楚国,贿赂郑袖、靳尚之流,在楚怀王面前一番花言巧语。糊涂透顶的楚怀王居然又上当受骗,不仅放了张仪,还与秦结为婚姻之国。

屈原使齐回国,向怀王陈明利害,楚王想追回张仪,却已来不及。楚怀王二十五年(前304),怀王与秦王会于黄棘(今河南新野县东北),秦、楚正式结盟。屈原竭力反对,却被楚王流放到了汉北地区(今安康一带及汉水上游地区)。这是屈原遭到的第一次流放。

楚对齐失信,遭到齐的讨伐。楚怀王二十六年(前303),齐、韩、魏三国攻楚。楚送太子入秦为质,向秦求救,不料楚太子在秦私斗,杀人后逃归,秦以此为借口,联合齐、韩、魏攻楚,楚国遭受重创。昏庸的怀王这才想起齐、楚联盟的重要性,后悔莫及。

双凤纹漆耳杯(战国,湖北江陵出土,湖北省荆州博物馆藏)(www.xing528.com)

前299年,秦又攻楚,取楚八城。秦昭王“邀请”怀王在武关(今陕西商县东)相会。此时,屈原已从汉北流放地返回,他和昭雎等人一道,力劝怀王不要赴会,说:“秦,虎狼之国,不可信,不如无行。”可怀王经不住子兰的怂恿,赴武关之会,却遭秦扣留,被劫往咸阳,秦以割让巫郡和黔中郡相威胁,遭到楚的拒绝。楚太子横被立为王,是为楚顷襄王。公子子兰担任令尹。顷襄王三年,怀王死于秦国,秦将其尸体送回楚国。楚国人都怜悯同情他的遭遇,屈原也非常痛心,感慨怀王不听自己的谏言,以致落到如此下场。

此时,秦国复攻楚,楚连连败退。顷襄王六年(前293),秦国派白起攻韩,取得伊阙大捷,斩首韩军二十四万。秦王乘胜致信给楚王,说准备率军伐楚,与楚决战。楚顷襄王无奈,只好再次与秦讲和。

屈原见国势如此,不禁忧心如焚。他责怪子兰等人,不该劝怀王入秦,致使怀王客死秦国;同时,又责怪子兰不该怂恿顷襄王向秦屈膝投降。于是,写诗抒情,表达了他眷顾楚国、心系怀王之情,指出怀王之所以客死他国,是因为“其所谓忠者不忠,而所谓贤者不贤也”。

子兰指使靳尚等人,在顷襄王面前进谗言,屈原再遭流放,被迫迁往南方荒僻的地区。屈原过鄂渚(今湖北武昌),溯沅水,经枉陼(今湖南常德武陵县)至辰阳(今湖南辰溪),又折向东南,入于溆浦。稍后,又下沅江,入洞庭,渡湘水,最后到达长沙附近的汨罗

公元前278年,秦国白起挥兵南下,攻破了郢都,顷襄王被迫与楚国大臣和民众一起逃难,一路上狼狈不堪,最终“保于陈城(今河南淮阳县)”。正如《哀郢》所说:“皇天之不纯命兮,何百姓之震愆?民离散而相失兮,方仲春而东迁。”屈原闻讯,感觉国势终不可收拾,遂在极度绝望和悲愤之下,于农历五月初五日这天,怀大石投汨罗江而死,终年约六十二岁。

屈原流放期间,眼见楚国被秦所控,心忧国运,他对此痛心疾首却又无能为力,只好以诗歌抒情,痛惜国势之日衰,哀叹民生之多艰,表达自己的忧国忧民情怀。

屈原诗歌作品借鉴楚地民歌的风格,想象雄奇瑰丽。据《汉书·艺文志》记载,这些作品大约有二十五篇,都被汇集在《楚辞》之中。它们大都富于忠君爱国思想,斥责小人祸国,怨恨君主昏庸,具有振兴楚国的抱负,热切追求理想,甘愿以身殉国,表现出个人的高洁品格,执着理想,坚贞不屈,彰显毫不妥协、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精神。这些作品的文字华丽,想象奇特,比喻新奇,内涵深刻,其中洋溢着对楚地楚风的眷恋和为民报国的热情,是中国诗歌文学的重要源头之一。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