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战国时期军事技术的发展和变革

战国时期军事技术的发展和变革

时间:2023-08-2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随着战争形势的发展,战国时期各国的武器装备,无论是种类,还是性能,都达到了先秦时期的顶峰。青铜兵器的形制有了显著改进,而随着冶铁技术的进步,矛、剑、戟、刀、匕等铁制兵器迅速发展。手心纹剑、变形龙纹剑弓箭制造技术有了新的发展,强弓劲弩大量用于作战场合。一次大战,双方投入的步兵动辄数十万,说明步兵已成为作战的主力兵种。第三是进攻与防御装备、技术的更新。

战国时期军事技术的发展和变革

随着战争形势的发展,战国时期各国的武器装备,无论是种类,还是性能,都达到了先秦时期的顶峰。多兵种联合作战方式被普遍采用,进攻与防御技术也日臻完备。

首先是武器装备的发展。战国军队的武器,几乎囊括了我国兵器时代的所有兵器,其中,长短兵器、抛射兵器、攻守城器械、防护装具,战车、战船等,大量应用于各国军队。青铜兵器的形制有了显著改进,而随着冶铁技术的进步,矛、剑、戟、刀、匕等铁制兵器迅速发展。其中较著名者,如韩国冥山、邓师、宛冯、太阿等地出产的剑戟,“陆段(断)马牛,水击鹄雁,当敌即斩”(《国策·韩策一》)。此外,楚国宛地的矛、剑也非常有名。

手心纹剑、变形龙纹剑(战国,上海博物馆藏)

弓箭制造技术有了新的发展,强弓劲弩大量用于作战场合。《孙膑兵法·威王问》记载:“劲弩趋发者,所以甘战持久也。”弩的木壁后端有弩机装置,其弓弦拉力强,有“臂张”,也有“蹶张”(用脚踏弦张弓发射),弩的射程远、力度大,可以“杀人百步之外”(《孙膑兵法·势备》)。《战国策·韩策一》记载韩国的弩机“皆射六百步之外,韩卒超足而发,百发不暇止”,因此,“以韩卒之勇,被坚甲,跖劲弩,带利剑”,可以“一人当百”。战国末期,又发明“连弩”,载于车上,可以连射连发,称“连弩之车”(《墨子·备高临》),其射杀威力更为强大。

越王州勾剑、越王者旨于赐剑(战国早期,上海博物馆藏)(www.xing528.com)

其次是多兵种作战趋势增强。列国作战,仍以步兵为主,七大国中,齐、赵、韩、魏、燕均“带甲数十万”,秦、楚各有步兵百万。一次大战,双方投入的步兵动辄数十万,说明步兵已成为作战的主力兵种。赵武灵王胡服骑射改革之后,骑兵作为独立兵种,出现在各国军队中。由于骑兵的机动作战能力强,兼具灵活性和冲击力,逐渐成为当时的精锐兵种,在步骑协同、车骑协同方面,发挥了奇袭冲锋的威力。此外,舟师(水军)有了相当发展。楚、越、齐、秦、赵等国,均有舟师组建,其中,楚、越的舟帅,有大翼、小冀、突冒、楼船、桥船等多种类型的战舰,且发明了专用于水战的“钩拒”。秦国舟师有战船万艘,“一舫载五十人,与三月之粮,下水而浮,一日行三百余里”(《战国策·楚策一》)。在出土文物中,有一件战国铜壶,其上刻画有“宴乐水陆攻战图”,其中水师战船分上下两层,上层载兵,手持长短兵器,有旗、鼓指挥;下层置划桨手,身佩短剑。

第三是进攻与防御装备、技术的更新。战国时期,在城池攻守战中,出现了云梯、临冲、轒辒、飞楼、大橹等攻城器具。《墨子·公输》记载,公输盘为楚“造云梯之械,将以攻宋”,墨子至楚,见公输盘,“解带为城,以牒为械,公输盘九设攻城之机变,墨子九距之;公输盘之攻械尽,墨子之守圉有余”。今传本《墨子》中有《备城门》等十三篇,对守城战术、技术,如城防体系、障碍配系、侦察警戒、守城战具、兵力部署、攻守城的战法等,均有具体的论述。此外,战国时期还出现了地道攻城术,同时也产生了相应的防御办法,攻城者掘地而行,守御者则采用鼓风炉“橐”,将烟气压送到敌方所挖的地道中,以窒息敌人。《韩非子·八说》所言“干城距衡冲,不若堙穴伏橐”,其中的“堙穴伏秦”,即指此事。

郗竝耒戈、虎纹戈、兽面纹戈(战国早期)

此外,军队士兵的个人防护装具,如铁甲、铁胄等,也大量制造并使用。燕下都曾出土战国铁胄,以八十九片铁甲片编缀而成。从秦始皇陵出土兵马俑身着铠甲的形象,也可以看出秦军已普遍采用个人防护技术。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