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魏的衰落和齐、秦两国的崛起,列国兼并的形势,逐渐步入第三个发展阶段,由魏、齐争强,变成了齐、秦争强。
此时,列国实力虽有强弱之别,但即使是齐、秦这样的强国,也没有独立掌控局面的能力。于是,各国纷纷展开激烈的军事外交活动,积极拉拢同盟,以求在兼并形势下,获取更大利益。由此,逐渐形成了以齐、秦两国为主的东、西两条阵线的对峙局面,而处于中间地带的韩、魏、赵、楚、燕等国,则在联秦抗齐或联齐抗秦中左右摇摆。战国历史上著名的“合纵”“连横”策略,也就顺势而起了。
“合纵连横”的本意,按《韩非子》的说法,“从(纵)者,合众弱以攻一强也;而衡(横)者,事一强以攻众弱也”。所谓一强,理论上是指秦、齐这样的强国,但在战国特定的历史情境中,乃以秦为主。所谓“众弱”,指的是国势稍弱的其他诸侯国。从地理位置看,秦在西方,古人以南北为纵,东西为横,对于处于两强之外的其他各国,尤其是三晋国家来说,若与秦合作,称“连横”;而东方六国要对付强秦的进逼,则称“合纵”。那些往来各国之间,鼓吹合纵或连横的人,称“纵横家”。战国纵横家们通过各种关系,游走列国之间,向各国的主政者鼓吹和兜售自己的主张和策略,或主合纵,或主连横,以便帮助所在国家实现称霸企图,或达到“成王”目的,宣称“外事,大可以王,小可以安”(《韩非子·五蠹》),“纵成必霸,横成必王”(《韩非子·忠孝》)。
著名的历史文献《战国策》,大体就是这些策士往来各国活动的言论记录。二十世纪七十年代,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的战国古籍中,还有一种《战国纵横家书》,也是与《战国策》性质相同的策士们的言论记录。
战国纵横家中,最著名的两位,一是张仪,一是公孙衍,两人一纵一横,声势倾动天下。《孟子·滕文公下》曾引当时人言:“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足见其影响力之大。
张仪是主张连横策略的代表。他原是魏国公族的庶支,曾师从鬼谷子学纵横之术,先游说楚王,却遭人鄙视“贫无行”而受笞刑,后得东周昭文君礼遇资助,于公元前329年入秦,见秦惠文君,献连横之策,得到了秦惠文君的信任,被任命为客卿。公元前328年,他与公子华一道,受命率军攻占魏之蒲阳。为了对付东方的强齐,张仪建议秦暂时与魏交好,于是秦君派公子繇为质子到魏国,再派张仪前往游说魏惠王:“秦王之遇魏甚厚,魏不可以无礼。”(《史记·张仪列传》)魏国此时河东地区大受秦军威胁,也急于求和,于是把上郡十五县,包括少梁在内,一起献给了秦国,秦、魏两国暂时和好。至此,秦国完全占有了河西地区。张仪也因功取代了公孙衍的地位,并被任命为秦相,成为秦国历史上的第一任相国。
合纵策略的倡始者,是公孙衍。公孙衍,原为魏人,后赴秦,官至秦国大良造。张仪赴秦后,公孙衍遭受排挤,遂离秦至魏,任魏将。公孙衍积极主张合纵,他张罗各国结盟以抗秦,成为张仪的主要对手。
当此之时,魏、齐两国国君均已称王,秦惠文君对“王”的称号十分羡慕。公元前325年,在张仪的怂恿和安排下,秦惠文君正式称王。秦君称王,让魏惠王感到很大的威胁,遂积极联络韩、赵、齐等国以抗秦。就在秦君称王的当年,魏君与韩君在巫沙相会,互相尊称对方为王。公元前324年,魏、齐两次相会,图谋联合抗秦。此时,公孙衍已出任魏将,号为犀首,他采取合纵的策略,策动魏、赵、韩、燕、中山等“五国相与王”(《战国策·中山策》),以组织联合阵线抗秦。
为拆散东方各国的联合,张仪建议秦国拉拢齐、楚等,寻机向魏进攻。公元前323年,秦派张仪与齐、楚两国的大臣在齿桑(今江苏沛县西南)相会。会后,楚国派兵伐魏,公孙衍的合纵策略受挫。魏相惠施联合齐、楚的活动也遭到失败,被驱逐。
魏惠王遭受齐、楚打击后,被迫转而寻求与秦连横。公元前322年,他任用张仪为魏相,企图联合秦、韩之兵,以伐齐、楚。但张仪的真正意图,却是要魏国首先事秦,让其他诸侯国仿效,后因图谋败露而被逐回秦国,连横活动受挫。秦国遂出兵武力攻魏,占领了魏国河东的曲沃等地,同时,又攻取了韩国的鄢地。
秦国的这一举动,引起了各国的震惊,并促成了东方各国新的联合。公元前319年,魏惠王赶走张仪后,以公孙衍为魏相。次年,公孙衍主张东方国家联合抗秦,得到了齐、燕、赵、楚、韩等国的赞成,各国均“以事属犀首”。
公元前318年,公孙衍策划五国合纵攻秦。五国为魏、赵、韩、楚、燕,而以楚为纵长。但是,实际出兵与秦作战的,只有韩、赵、魏三国。联军进至函谷关(今河南灵宝市境内),秦国震恐。据出土文献《诅楚文》记载,当时秦国形势是“唯是秦邦之羸众敝赋,给(输)栈舆,礼叟介老,将之以自救”。秦王派大庶长樗里疾与三晋军队在修鱼(今河南原阳西南)交战,最终把三晋联军打败。此时,齐又倒戈攻赵、魏,公孙衍的合纵活动也因此半途而废。
诅楚文
此后,秦王接受大将司马错的建议,将进攻矛头转向西南,趁巴蜀交战之际,于公元前316年起兵伐蜀,消灭了巴,占有了秦岭以南的广大地区。巴蜀归秦后,秦派张若治蜀,张若在任四十余年,巴蜀的政治、经济有了很大发展,使秦得以“擅巴蜀之饶”(《史记·刺客列传》),为秦国以后的发展开辟了重要的战略基地。
张仪第一次连横活动失败后,秦对三晋恢复了进攻势头,以武力迫使魏、韩屈服。与此同时,张仪又采取离间手段,拆散了齐、楚联盟。公元前313年,张仪佯装辞去秦相之职,南至楚,见楚怀王,对怀王说:秦所憎者,乃齐也,若楚与齐绝交,秦愿意将商、於之地六百里赠楚。
贪图小便宜的楚怀王为张仪花言巧语所惑,不禁大悦,楚国群臣皆贺。楚遂与齐绝交,并遣使辱骂齐王。齐王大怒,与楚绝交,而与秦复合。但秦离间楚、齐的目的达到后,张仪却改口,将六百里割地范围改为六里。
楚怀王自感受了愚弄,遂大怒,于公元前312年发兵攻秦,秦楚军队激战于丹阳,楚军大败,八万将士被斩首,主帅以下七十余位将领被擒,秦军趁机占领了楚地汉中。怀王愈怒,再以倾国之兵袭秦,战于蓝田,结果又是一败涂地。与此同时,韩、魏两国趁火打劫,攻占楚至邓(湖北襄樊市北)。秦最终取得了汉中地区,取得了对楚的地缘战略优势。
公元前310年,秦惠文王卒,秦武王即位。秦武王野心膨胀,想取代周天子的地位,提出“窥周室,死不恨也”,遂出兵攻韩国中原重镇宜阳(今河南宜阳县),秦的势力深入中原,并在周王室面前炫耀。(www.xing528.com)
公元前307年,秦武王卒,无子,诸弟争君位,秦国发生内乱。公元前306年,齐趁机提议合纵,自为纵长,邀楚参加,联合攻秦。楚怀王因受秦国的欺骗,且两次败于秦国,因而同意参加。秦国恐怕齐、楚联合,于己不利,遂将上庸(今湖北竹山)之地六县还给楚,楚竟因此再次背齐,并与秦国联姻。
公元前303年,齐、魏、韩连兵讨楚背约,怀王使太子横质于秦,请得秦的救兵,三国才退去。但在次年,楚太子横与秦人私斗,失手杀死秦大夫,逃归楚国,从此秦、楚结怨。公元前302年,齐、韩、魏等联合攻楚,秦国坐视不救,楚军大败于垂沙,大将唐蔑(又作唐昩)被杀。
秦与楚关系决裂后,转而寻求与齐结盟。齐胜楚后,秦昭王派其弟泾阳君入齐为质,并邀请齐国贵族孟尝君田文入秦为相,秦、齐和好。
但秦、齐之间的合作关系是脆弱的,孟尝君相秦一年后,被秦免职,并遭到秦的软禁,多亏其手下门客用鸡鸣狗盗之计骗取出关,才最终得以逃归齐国。孟尝君返齐后,复任齐相,齐、秦由此结怨。在齐的策划下,公元前298年,齐、韩、魏三国联合攻秦,稍后宋和中山两国也加入攻秦队伍,最终于前296年,五国联军攻入秦之函谷关,秦国被迫归还原属魏、韩的部分领土。
公元前301年,秦伐楚,第二年,楚军大败,秦攻取楚之襄城,楚军节节败退。期间,齐与魏、韩等国联合攻秦。秦昭王为缓解压力,致书于楚,表示愿与楚修好,要求楚怀王亲至秦、楚交界的武关会盟。
楚怀王求和心切,又怕得罪秦国,加之儿子的催促,便贸然应命前往,结果被秦军劫持至咸阳。秦昭王提出,要楚割让巫郡、黔中,作为释放怀王的条件。楚怀王要求秦君先立盟誓,遭拒,遂被秦羁押。
公元前297年,怀王想逃回楚国,不幸计谋泄露了,秦人在楚道拦截,怀王被迫从小道奔赵,赵国不肯收容他,后准备奔魏,秦兵追至,将他押回。第二年,楚怀王病发而死。楚国愤然与秦绝交。
过了三年,公元前294年,秦大败韩军,“斩首二十四万”。之后,秦王给楚顷襄王送去一封书信,曰:“楚倍秦,秦且率诸侯伐兹,争一旦之命。愿王之饰士卒,得一乐战。”楚顷襄王吓得心惊胆战,立即“与秦平”,次年又“迎妇于秦”(《史记·楚世家》)。
公元前295年,齐、秦国内形势发生变化,两国复又和好。此后,齐则集中兵力攻宋,后又谋燕,无暇顾及中原形势。秦则趁机集中兵力进攻魏、韩,直到公元前289年才告暂停,魏、韩力量受到很大削弱。
秦从魏、韩两国取得大片土地,耀武于中原。这时,各国国君都已陆续称王,秦昭王觉得王的称号已不能反映秦的实力,于是谋求称“帝”。为了避免齐的反对,他决定拉拢齐湣王一道称“帝”。公元前288年,秦昭王在宜阳自称西帝,同时派秦相魏冉出使齐国,尊齐湣王为东帝。这一提议,一方面表示了他们的特殊地位,另一方面也有着秦、齐平分天下的意味,企图达到离间齐与东方其他国家关系的目的,阻挠它们的联合。
秦、齐称帝的举动,引发了韩、魏等国的警觉。魏昭王被秦打败后,拉拢赵国,请赵国的奉阳君李兑出面,联络各国伐秦。此时,苏秦也从燕国至齐进行游说,苏秦建议齐湣王取消帝号,以使天下“爱齐而憎秦”,以便“间举宋”(《战国策·齐策四》)。
齐湣王贪图宋国的领土,听从苏秦的建议,与赵会盟,并约秦共同取消帝号,同时出兵威胁秦。秦昭王见称帝引发了众怒,不得不于称帝两月后,宣布取消帝号,结束了称帝闹剧。
公元前287年,韩、赵、魏、燕、齐五国出兵,推赵国李兑为主帅,准备攻秦。但各国实际上是同床异梦,各有盘算:齐的目的,是借攻秦之名,谋取宋地;苏秦则是代表燕国联络赵、魏,准备攻齐;赵、魏两国虽有心伐秦,怎奈实力不济,所以反秦大军虽声势浩大,但彼此都在徘徊观望,谁也不愿意出头,最终只好无功而返。
战国中期的合纵连横活动,列国均着眼于自身眼前利益,时而和好,时而争斗,同盟阵营始终变化不定,各国势力消长瞬息万变,而秦、齐、楚三大国地位日渐突出,呈现三强并峙的局面。夹在中间的三晋国家,尤其是魏国与韩国,时而连横,时而合纵,但战略空间不断被压缩,总体实力受到严重削弱。
齐国虽然表面上获得了与秦并列的位置,但齐国并没有谋求到更多的好处。再加上齐湣王后期,齐国内政不稳,稍后,齐、燕两国互侵,齐几乎至于灭国,实力大损,总体上属于“得口惠而无实利”。
楚国是南方大国,战国时期,楚的土地面积最大,人口最多,军队也最多,由于得天独厚,楚本应处于有利的位置,但因为统治者贪图小利缺乏长远眼光,缺乏清晰的战略定位,不停摇摆犹疑,最终不但失去了大片土地,而且连楚怀王自己都被拘禁而客死在秦国,国势从此衰落不振。
这一番长期博弈的结果,最终得益者,只有秦国。秦长期以来,对外拓展目标清晰,外交策略又灵活机动,巧妙地利用了各国的矛盾,逐渐占据有利形势。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