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军功爵制重塑:居民政治身份的大变革

军功爵制重塑:居民政治身份的大变革

时间:2023-08-2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中国古代社会中,爵制往往是居民身份等级和政治地位高低的重要标志。秦国的军功爵制,起于商鞅变法。新的军功爵制,既是战国军制改革的重要内容,也是战国政治改革的重要部分。由此,有无军功,就成为衡量人们爵禄等级和政治地位的重要因素。更重要的是,军功爵制在政治待遇和身份等级方面,进一步加强了集权国家对居民的身份控制。

军功爵制重塑:居民政治身份的大变革

中国古代社会中,爵制往往是居民身份等级和政治地位高低的重要标志。西周春秋时期的爵制,与世袭宗法制、邑土分封制等互为表里。周天子分封诸侯,大致有公、侯、伯、子、男五种,称“五等爵”;而在封国之内,则又有卿、大夫、士等的级别差别。不同的爵级,享有不同的祭祀和政治特权。因为与世卿世禄制并行,就形成了爵位、身份的世袭制,最终造成社会固化,既不利于新兴阶层脱颖而出,也不利于人才的培养与选拔。

战国列国变法,打破世袭制,促进身份流动,吸引智能之士,服务耕战目标。随着旧有“世卿世禄”制的废除,与之适应的新爵制也随之推出。

战国新爵制的最大特点,是强调因功授爵原则,将政治待遇与个人功劳挂钩。魏国李悝变法,首倡“食有劳而禄有功”;吴起在楚变法,“使封君之子孙三世而收爵,绝减百吏之禄秩”,然后用所收减的爵禄“以奉选练之士”。这些做法,都是按照功劳大小来确定政治身份,对爵禄世袭制造成了很大冲击。此后,赵、燕、韩、齐等国纷纷采取类似政策,如赵孝成王依据“功大者身尊”原则,对降赵的韩上党郡守冯亭等“以万户都三封太守,千户都三封县令,皆世世为侯,吏民皆益爵三级,吏民能相安,皆赐之六金”。燕国则推行“公子无功不当封”的政策,以上功、中功、下功、无功来区别赏赐的等差。韩国申不害改革,则采取“循功劳,视次第”的原则,“见功而与赏,因能而授官”。功高者爵高,爵高者不仅赏赐多,而且政治待遇也高。

列国爵制的这些新变化,打破了旧的以五等爵为基础的世袭等级制,通过重构个人身份等级及政治待遇的方式,建立集权国家与居民个体的内在关联,从而有效调动了智能之士的积极性,促进了社会流动,逐渐形成了“宰相必起于州部,猛将必发于卒伍”(《韩非子·显学》)的趋势。

铜镞(战国,河南新蔡出土)。前锋尖锐,翼的侧刃异常锋利,镞杆为竹制。这是当年战争的重要兵器

战国爵制改革中,最彻底、也最有代表性的,当属秦国的军功爵制。《史记·商君列传》记载:“秦王显岩穴之士……序有功,尊有德。”秦国的军功爵制,起于商鞅变法。商鞅以三晋国家的因功授爵制为原型,并着重突出了“耕战”原则和军功因素,建立起了完备的军功爵制。

秦的军功爵制,有两大要点:

第一,“有军功者,各以率受上爵”,以军功作为爵禄赏赐的最必要条件,英雄不问出处,只要立有军功,不管出身、门第之贵贱,都可以授爵。

第二,“宗室非有军功论,不得为属籍”,取消宗室贵族仅凭血缘关系就可以世袭爵位的特权(“属籍”)。

为凸显军功因素的作用,秦国赏赐爵秩时,制定了一套严格的规制:

其一,“官爵之迁与斩首之功相称”。以军功大小决定爵秩尊卑等级,立功者奖,无功者罚。商鞅规定,秦军士兵斩敌“甲士”(敌军军官)首级一枚,可获“公士”之爵、田一顷、宅一处和臣妾一人;斩首越多,获得的爵位就越高。但所谓“斩首”,需要扣除己方人员战斗伤亡,方能算数。因此,普通士兵获得爵位,并不是件轻而易举的事,需要奋勇杀敌,才有可能得到。

其二,以二十等为标准,划分爵级。爵高者赏赐重,爵低者赏赐轻,史称“二十等爵”。“二十等爵”涵盖了四种身份,其名称分布是:

第一级公士,第二级上造,第三级簪袅,第四级不更,相当于士的身份;(www.xing528.com)

第五级大夫,第六级官大夫,第七级公大夫,第八级公乘,第九级五大夫,相当于大夫的身份;

第十级左庶长,第十一级右庶长,第十二级左更,第十三级中更,第十四级右更,第十五级少上造,第十六级大上造,第十七级驷车庶长,第十八级大庶长,相当于卿大夫的身份:

第十九级关内侯,第二十级彻侯,相当于诸侯的身份。

其中,以“五大夫”(二十等爵的第九级)为界,分为高爵和低爵两类。五大夫以上为高爵,除了正常的官爵升迁外,还有“赐邑”、“赐税”、“税邑”等;五大夫以下为低爵,只赏赐官爵一级,或者加赐几千钱或臣妾。

战国军功爵制的最大特点是,“不别亲疏,不殊贵贱”,“见功而行赏,因能而授官”,居民的身份等级,与其军功之大小相匹配。同时,有资格获得爵秩的居民阶层,也由原来的“卿、大夫、士”等级,扩大到了“公士、上造”直到“关内侯”、“彻侯”等二十余级,这就为庶民阶层入仕提供了方便的上升通道。《盐铁论·险固》篇说:“庶人之有爵禄,非升平之兴,盖自战国始也。”此语可谓道破了战国爵制的本质。

爵位高低,不仅关系到政治身份的高低,而且往往与田宅、税邑、隶臣等物质利益挂钩,极大地刺激了军人对爵禄的欲求,有效增强了秦军的战斗力。

荀子·议兵篇》记载,齐国的“技击之士”即使冒死战斗,所得赏金不过八两,再无赏赐,具有雇佣兵性质,所以战斗力有限。魏国的武卒“中试则复其户,利其田宅”,能够享受免税免徭役的优待,而一旦身衰力竭,优待条件并不改变,所以军队更新不易,而且优待众多士卒会造成国库空虚;加上受优待的士卒如果战死,就会影响自身的利益,导致士兵不愿死战,这样的军队战斗力不强,是“危国之兵”。只有秦国将士因功授爵,又增益田宅、庶子,可以成为军功地主;若不断立功,还可以不断受赏,直至获得高官厚禄,所以能“最为众强长久”、“四世有胜”。

从战国爵制推行的历史效果看,魏国实行军功爵制最早,所以战国初魏国以武力称雄一时;楚国自吴起变法实行军功爵制以后,数年之间便“南平百越,北并陈、蔡,却三晋,西伐秦”,国势大张;秦国的军功爵制最完善、最合理,所以秦国的军队战斗力最强。之所以有这样特殊的效果,与各国的爵制改革彻底与否,存在密切关系。

漆画神兽武士(局部,战国,湖北随州曾侯乙墓出土)。神兽武士手持双戈戟。这些神兽武士象征墓主人生前的仪卫部队。

新的军功爵制,既是战国军制改革的重要内容,也是战国政治改革的重要部分。由此,有无军功,就成为衡量人们爵禄等级和政治地位的重要因素。“有功者显荣,无功者虽富无所芬华”(《史记·商君列传》),由此造就了一批爵禄及身而止,不再传给子孙的新官僚和军功地主,带动了战国社会阶层的新变化。

更重要的是,军功爵制在政治待遇和身份等级方面,进一步加强了集权国家对居民的身份控制。日本学者西嶋定生认为,二十等爵制是封建大一统帝国社会政治结构的基盘和框架,是中央皇帝与广大庶民之间的政治维系与精神纽带,是当时中国社会上层建筑中的特色事物。[8]从国家社会控制的角度来看,这样的结论,对我们理解战国爵制变化所体现的普通居民与战国秦汉集权国家之间的内在关联性是很有启发意义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